黄蕾
2023年是中国的兔年。“兔”,读作tù,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的兔字中,我们依稀可见一个长耳朵、短尾巴、蹲坐在地的可爱小兔的形象。还有一些汉字的造字也和兔有关。比如“免”,《说文解字·兔部》中有“兔不获于人,则谓之免”,意思是兔子不被人捕获,就是“免”。再如“冤”,兔子被罩住,失去了自由,就是蒙受了冤屈。又如“逸”,“兔”字加一个“走之”底,兔子逃走,就有了“逃逸、安逸、闲散”的意思。
与兔有关的成语也有很多。比喻因为相同的遭遇而感到悲伤的“兔死狐悲”“兔死狗烹”;比喻两败俱伤的“犬兔俱毙”;形容人动静皆宜的“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比喻死守过往经验,不知变通,不求进取的“守株待兔”;形容某人有很多藏身之所,以便逃避灾难的“狡兔三窟”;比喻成功后就忘记了成功条件的“得兔忘蹄”;比喻有名无实或者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的“龟毛兔角”;比喻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会掉转头来回击的“急兔反噬”,以及类似的“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俗语;形容认准有利可图才会采取行动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比喻虽然事情紧急,及时想办法也不算太晚的“见兔顾犬”;等等。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兔可谓无处不在。作为12生肖中排名第四的兔,它上承猛虎,下接蛟龙。龙虎之间,看似弱小的兔子却受到无数中国人的喜爱。兔年出生的人喜欢佩戴玉制或黄金制的兔子挂件,企盼吉祥如意。不论哪年出生的小朋友都喜欢戴兔儿帽,穿兔儿鞋,玩兔儿爷,拎兔子灯, 吃大白兔奶糖, 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的儿歌……在剪纸、泥塑、面塑、吹糖人等中国传统民俗中,兔子也是常见的造型之一。
在中国,兔子和月亮密不可分。当中国人遥望满月的时候,会想到嫦娥和在月桂树下捣药的玉兔。玉兔捣的是什么药呢?传说是长生不老药, 因而兔子也和“长寿”联系在一起。杜甫《月》诗云“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意思是进入银河里蟾蜍也不隐没,捣药的玉兔长生不老。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盛,越来越多的“洋兔子”涌入中国,豐富了中国兔文化的内涵。傲慢机智的美国兔八哥(Bugs Bunny);少言寡语、聪明淘气的韩国流氓兔(MASHIMARO / ???? ????);机智勇敢的田园冒险大王英国彼得兔(Peter Rabbit);近几年风靡全球的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警官朱迪(Judy),更是展现了一个追逐梦想、拥有无限潜力和可能的兔子形象。在不同的年份,中国邮政都会发行生肖邮票,兔年也不例外。1987年发行的兔年邮票用民间剪纸的方式展现了兔子活泼可爱的形象。而今年的“兔票”,更是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邮票的设计者黄永玉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力的美术大家,他设计的猴年邮票,单张市场价已经超过六千元。而引起更多争议的是,“兔票”中兔子的外观和中国传统观念中温柔可爱的形象相距甚远,一些人甚至用“诡异”来形容这只兔子。支持者认为,美本来就是多元的,这只蓝兔子看起来叛逆疯癫,但极具个性。这是随着中外交往的加强,中国人审美更加多元化、对颠覆传统的形象更加包容的结果,也是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一种体现。亲爱的读者朋友,在你的国家,兔子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你喜欢2023年邮票上的这只蓝兔子吗?我们期待着在中国的兔年,听到世界各地关于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