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花

2023-08-02 05:50梁春云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7期

梁春云

温新阶先生乡情浓厚的散文集《一抹春色》收录了三十五篇散文,其中有对先祖的畅怀追远和凭吊,有对匠人传统技艺的熔铸和考究,有对亲友热情质朴的颂赞和缅怀,有对风情习俗的记忆和挖掘,有对乡村生产生活场景及农耕器物的铺陈和提炼,有对乡村美食的青睐和推崇,有对山村四季大美景色的欣赏和抒怀……这些既古朴雅致又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元素互相叠加,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群像图,一幅宏阔而富有深邃内涵的乡土历史画卷,镌刻在先生的灵魂深处。作品浓缩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美学韵味,如一股清泉,流经家乡的每一个山头、每一片岩石、每一寸土地,在溪边、在地头,结结实实地开出了“垄上花”。

一、仁厚功德,世代相传

先生是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响潭园村人,曾祖中过举人,在家设馆授徒,无论贫富皆可就读。在卷桥河和车沟,相距不过几公里的两座桥,都是由曾祖领头捐钱修建。“卷桥河的功德碑立在一株要四个人才能合抱的油杉树下”(《沿着河岸前行》),先生看到“今天为贫困户集中安置而新建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小洋房相比,曾祖父领头捐助修两座桥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一块功德碑。功德碑在人们心里”(《沿着河岸前行》)。党的执政意识和乡民生活面貌的改变,在此可见一斑。父亲担任过村主任,成天为村上的事情奔波。母亲“为了尽量多挣一点儿工分,母亲总是拣工分多但比较累的事情做”(《土豆田中的母亲》)。父亲默默地把选稻穗、存谷种、晒谷种、泡谷种、撒谷芽、守秧底等当成了生命的全部,并把富余的谷芽分给缺谷芽的人家,父亲感觉春天来了,“这一晚,父亲大醉,在他酒醉后的梦境里,全是绿油油的秧苗和金黄的稻谷”(《生谷芽》)。先生的长辈们留下了精深宏富的家风家训和仁厚功德。

先生十八岁高中毕业,被安排到竹园荒小学工作。此为单人教学点,一个老师,二十六名学生,四级复式,教课、购买教学用具、种菜、生火做饭、自制体育器械……当时的艰辛,可想而知,可先生兢兢业业,把教学和一切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后来调入松树包小学,全校只有两名教师,之后读县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秀峰桥中学教高中,之后再到县、市的教育机构工作。先生忍受孤独,历练身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首肯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先生在《穿过那片松树林》《凋落的庠序》等一篇篇笔调清新、饱含深情的文字中,触感脚踏实地的一份责任,萃取人生进取的哲理思考。正所谓:“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吴叔达《言行相顾》)先生敬业、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出的学生中有医生、金融干部等业界翘楚,也有的跟先生一样,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播撒文化的种子,如渔峡口渔坪小学校刊《垄上花》的编委,还有的即使务农,也是靠勤劳致富,日子过得安稳。

先生退休后,与妻子一起重返故乡,发现单人教学点早就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花草和小洋楼。晚上害怕走的那片松树林,现在有一条水泥公路从中穿过,公路边装了太阳能路灯。原来的中心小学、双代店、校铃不见踪影,校舍的废墟上建了房。先生熟知的以前帮过他的人,有的不堪岁月重负,头发都已花白,有的身子骨已埋入黄土。先生以平实的文字,珍藏深情厚谊,慨叹人生苦短。在得知乡村学校并校后,小学生一律住校,或家长就近租房陪读时,先生不由得有些忧虑。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家乡。”(刘亮程《从家乡开始》)先生倍感欣慰的是,在自己成长的岁月长河中,当初抛洒的青春热血,竟如生物有机肥,滋润、发酵、改良着这片土壤,生生不息。先生一次次回望故乡,“一条峡谷就是一谷红的霓裳,一谷红的海洋”(《故乡的色彩》)。“金秋的风吹动屋门口的苞谷叶哗啦作响,苞谷和稻子的成熟气味被微风吹到这山坳,断断续续,若有若无。”(《夕阳落进山坳》)家乡的美景,让先生沉醉其中。

这样唯美的句子,在《一抹春色》中俯拾皆是。

二、景至眼前,情涌心间

风景入眼,而入心的是人生的风景。先生在描摹眼前的景致时,想到了一些远去的人、事、物,除亲历的事情外,其他的真要写起来,还是挺难的。“一束光书写坊”创始人韦娜在《我爱这星河滚烫的人间》中写道:“写作,也是勇敢者的游戏。”

先生精构慎思、走镇穿乡、深入田间、入户采访、查阅资料,加上平生积累,便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吸纳地气,触摸文字,领受责任,书写家乡,从未停歇。先生在访谈中说:“文学之于我,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文学是我终生的恋人。”“文学创作不单是对生活的记录,还需要揭示隐藏在纷繁的生活之中的意义以及历史走向……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多义的,多元的。”(《〈温新阶:文学创作就像一场马拉松〉—中华文学人物访谈004》)对家乡的写作,先生看成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热爱、投入、坚持,不忘初心,锲而不舍,不断演绎着勇敢者的游戏。在长阳的漫山遍野,便常常见到先生的身影,有时端详质朴的原生态的“恋人”,有时亲近抱诚守真、耿直可亲的“恋人”,有时沉淀立体而又富有质感的“恋人”,有时对话超凡而又有真知灼见的“恋人”。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先生收纳储存了家乡的前世今生,那些远去并已陌生,对新生代又很新奇的人、事、物便在先生的笔下复活了,实现了他心中所愿。尤其是先生在当初参加工作时,以业绩回应人生处境,处理打乒乓球的兴趣与教学的关系,理性辨别善恶等方面,刻录时代印记,能正视自己,剖析自己,像剥洋葱,祛除外层坏的、老的、蔫的皮,逐步完成勇敢者的游戏。这样不是揭己之短,而是反观内心,透过心灵的镜子,厘清人生脉络,校正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为了将来走得更顺、更远。读者看到了一个纯洁高尚的灵魂,读来感人至深。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我佩服先生坦诚、淳朴、直率、豁达、热情、包容的个性,颇有一些大作家,如冯骥才、章武的高情远致和审美意蕴。冯骥才从亲历事件中敢于正视自己少小的认识偏差,性格直率,难免不尽如人意和犯错。他从不断反思自己成长中的得失,到反观全社会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了显著成绩。例如,《捅马蜂窝》导致不良后果,让他此生“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小雨入端午》因“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未转弯的善意,却伤害了同学徐某的自尊,而深深地刻進他的端午情节里。曾担任《福建文学》散文编辑的章武,在《云中谁寄锦书来》一文中提到了退休后重读留存的一千多封来信,经过十多年的反复筛选,居然还剩下三百封,似已成为他肌体的一部分。其中,有两封是坦率的指责和尖锐的批评:一是他未谋面的中学老教师,在信中指责他刚发表的一篇文章“不尽符史实”,他立马回信致谢,并查阅有关史料,向发表作品的杂志专函恳请更正并向读者致歉;二是仅凭传闻,撰文怀念一位大学老师,此文还在某报上刊登,不料老师的公子来信说父亲是蒙冤受屈,与世长辞,章武心焦如焚,感到是对老教授最大的不敬与亵渎,便很快以《来函照登》的方式在报上更正,并另作一文《遥远的星辰》,详细转述知情者的有关回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以此表达对老师的谢罪与怀念,终于得到其后人的认可与谅解。

三、心有“朝晖”,自信从容

山里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心里总被阳光照彻得透亮、温暖。细读《一抹春色》,先生精心构筑,选择太阳主导篇章布局,体察在不同季节,在每天的不同时段,在不同物体上投射的光影,来展现山里人沐浴陽光,憧憬美好的情感寄托。笔者料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太阳的别称是“朝曦”“朝晖”“丹灵”“斜阳”等,这是先生与曾经的文学“恋人”“朝晖”深厚的情结所在。“1983年,《中国教育报》创刊,这个报纸的副刊‘朝晖面向全国搞了一个‘我和我的学生有奖征文,我写了一篇《我和三虎》,很快就发表了。后来评奖时评了个一等奖,排名第二,第一名是山东济宁师专的张九韶老师。一等奖奖金150元,在当时,相当我四个月工资。后来我还在‘朝晖发了好些散文,在《人民教育》的‘红烛副刊也发了一些散文,在《人民教育》和深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散文征文中也获了奖,还到深圳参加了颁奖大会……‘朝晖和‘红烛培养了一大批教师作家,不知为什么这一报一刊的副刊都取消了!”(《〈温新阶:文学创作就像一场马拉松〉—中华文学人物访谈004》)

《中国教育报》的副刊“朝晖”取消了,但“朝晖”已然驻进了先生的心里。先生终生为师,那满天下的桃李不就是“朝晖”吗?先生真诚谦逊,乐观向上,崇德向善,博学睿智,拥有一颗童心,不就是“朝晖”吗?

先生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灵动描绘太阳,成为《一抹春色》散文的肌理,贯穿始终,文字凝练,细腻委婉,画面博大。捧读《一抹春色》,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太阳的能量喷射到橘橙、核桃、木瓜树上,枝叶上跳跃着一圈圈光晕,花香果甜,蜂蝶飞舞;太阳掉落在池塘里,“半江瑟瑟半江红”,鸥鹭翩飞、野鸭嬉戏、鱼儿欢跃,乡民脸上漾起了幸福的花儿。例如,《五月左家坪》中写道:“漫山遍野的柑橘,阳光在墨绿的柑橘叶上跳动,橘子的幼果跟柑橘叶一样的青色,隐藏在柑橘叶中间。”初夏的阳光,温润万物,生机勃发。《沿着河岸前行》中写道:“夏日的太阳似乎格外迷恋天空,久久的不愿落下,潭水镀上了一层金辉。”这显然是夏阳的神韵。《生谷芽》写道:“铳口的蓝烟还没有散尽,在金色的阳光下还隐约可见若有若无的几缕……下半天时,太阳晒道了阶沿上,父亲依然没有移动,在阳光下从事编织草鞋的营生。”这是秋阳朗照,父亲忙碌的身影。《白太阳》中写道:“人们都在等待明天的白太阳再次升起。”人们在冬藏中喜迎下一个春天。《场景》中写道:“春天的阳光从一碧如洗的天空泻下来,金晃晃地洒了一地。”“晴天,孩子们为秋芬遮着太阳,不让阳光晒黑她的脸庞……”“太阳开始西斜……到了枝江大曲的故乡……夕阳西下时,一辆辆骑车驶离枫林月季园……”(《董市笔记》)“这天,我们来到安置点,阳光灿烂,一溜白墙黑瓦的新房子格外显眼……”(《五月左家坪》)这是太阳运行到不同乡村的轨迹。还有阳光斜照树梢、照进堂屋、落上瓷砖、落进茶杯、微偏角度、移出门槛……便有了太阳照在不同物体和器具上的形象描摹。在《一抹春色》中,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挖掘“朝晖”表象之后的内在精神,彰显山里人向阳而生的赤诚和姿态,而先生就是播撒阳光的人。

四、“沉浸式”创作,成果颇丰

先生以家乡自然生态、各色人等的本真人性为蓝本,“沉浸式”地书写生命的无限可能,创作出了系列散文集,突出人生如寄的意义。其中,散文集《他乡故乡》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散文集《乡村影像》《典藏乡村》分别获湖北省第七届和第九届“屈原文艺奖”。笔者撰写此文时获悉,散文集《一抹春色》,被湖北省宜昌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列入推荐参评第八届湖北文学奖名单。

先生善于挖掘历史人物,以灵动的文字揭开历史的面纱,融名流学养与哲思、文学才情与风范为一体,赋予史迹以暖意,以春色引发思辨,为散文拓展了更广阔的天地。例如,教诲人敬重文化,仰视成功,维系生存发展准则的鱼木寨,引领“善”和“孝”的固定而庄严的场所“六吉堂”,清代出了向品斋,受例入国子监,品学兼优,受人尊敬。长阳渔峡口人杰地灵,如1949年之前曾任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的覃章哲,1949年后曾任《三峡晚报》社长的张泽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担任《汉语大辞典》编委的李发舜等。先生与他们在时空中对话,又看到了自己在阳光里拔节向上的形象。

先生观察生活细致,体验深刻,写农民农事经验,堪称“农技专家”,“拈起几粒菜籽用拇指和食指一捻,两指油渍,一缕清香……隔壁的一家,晒着麦子,男主人抓上几粒,放在嘴里一咬,咯嘣一声,麦子就要干了,扬净了放着”(《五月左家坪》);写农民勤劳,能吃苦,会过日子—磨面,擀面皮,剁瘦肉韭菜馅儿,和上芝麻香油,包一发包面,接地气的文字,令人读来倍感亲切;写磨坪镇的客车司机,不厌工作单调乏味,“他揿喇叭催促乘客,竟然揿得高高低低、长长短短,有了节奏,有了乐感”(《磨坪,我心灵深处的一个牵挂》);写磨坪的白菜,由白菜长势,到视觉,再到味觉,最后到温暖的依恋,令人垂涎;写磨坪的炕土豆,“文火翻炕,边炕边增加漆油,慢慢地土豆就改变了分子结构变得泡了起来,周身都有了焦黄的锅巴……”(《磨坪,我心灵深处的一个牵挂》);写农民丰收喜悦的心情,“丰收了,一树一树金黄的柑橘变成了白花花的人民币,钞票是最有质感的纸张,用拇指与食指捻开一张,再捻开一张……”(《五月左家坪》);写农民勤劳,“田里没有一株杂草,庄稼长得劲鼓鼓的”(《五月左家坪》)。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普通劳动者,平凡的职业生涯,因了先生栩栩如生的文字,为一段亮丽的人生而歌,曾经低看底层人的读者,记住了、共鸣了,便会敬之、爱之。土豆、玉米、白菜……这些原生态食材,加入山里人的热情和朴实,加入适当的火候和烹饪技巧,因了先生栩栩如生的文字,它们在幽清明净的山间有了诗情画意,有了浮翠流丹的意蕴。抵制不住乡间美味诱惑的读者,便会学着做地道的农家菜,调剂一下生活的味道。

下面是先生在《逝水》中写匠人窦瓢匠的文字,摘录如下:

窦瓢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离开人世……人们抬下在猪圈楼上放了三十多年的棺材,打开棺材盖时,人们惊呆了,一棺材的画瓢,可以说是窦瓢匠这一辈子画的最好的,有花鸟虫鱼,山水風光,还有成系列的,比如红楼十二钗,比如水浒一百单八将等,所有的画瓢表面还刷了一层薄薄的清漆。这些瓢都不大,一把扣着一把,整整齐齐,一层一层摞着……

这一棺材画瓢一传十,十传百,就有很多收藏家来找窦瓢匠的儿子要买这些瓢,他坚决不卖,最后大胡子站长的儿子找到他,磨了三天,以300万的价格买走了那一套水浒一百单八将,剩下的瓢,他怕自己留不住,都捐给了市博物馆。

现在,经常有人到杨杈坝来游玩,来看这里的自然风光,来吃农家饭,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窦瓢匠的墓地,那墓碑很高很大,远远望去,是一只硕大的木瓢的形状,半文半白的碑文记载着窦瓢匠的故事。

这碑是市博物馆给窦瓢匠立的。

有很多人在碑前留影。

市博物馆为窦瓢匠立碑树传,培植高天厚土,万世景仰。窦瓢匠恪守艺人本分,虽蒙受冤屈,仍执着追求,深钻画瓢技艺,留下绝世珍品。一个农民艺人,以德传家,正所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天道》)窦瓢匠终其一生,遵循庄子的“天道”,即自然之道,亦即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通晓圣贤之道,根植沃土,福祉子孙,以求得利民利国,而神安清净。

五、所有过往,皆留印记

南宁市三祺广场漓江书院里的门帘上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这句话出自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一个村庄的地理》中,以响潭园为中心,四周有小学、榨坊、药铺、商店、堰塘、上河、杨家冲、旱田、水磨坊、回龙观、水井坳……先生贴近土地去书写,村庄布局,自然祥和,祖祖辈辈在此深耕细作、繁衍生息。先生对出类拔萃的人物饱蘸笔墨。例如,被西方人称作“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医生,一个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好人,得到提拔重用,一直升到省卫生厅副厅长,妻子刘维菊仍然在队里喂猪,在家挖泥奔土,但竹园荒的人、杜家村的人,所有认识覃祥官医生的人,都说她是好人,人们把尊重和关爱给了覃祥官医生最亲近的人。他在副厅的位置上不辞而别后,又回乡遭到不公正待遇,在痛失大女儿覃发春后,看开了身外之物。落实政策后,他当了县政协副主席,退休后回到竹园荒种水田、种香菇、养猪。后来,《半月谈》内部版发了长篇通讯《合作医疗之父》,又让他有了几分欣慰。《今年的清明不知是否有雨》和《一些不连贯的时光碎影》中的覃祥官医生直面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人悟到了“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的真义。

农民诗人蔡梓三,以及把《开创世界我工农》等山歌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歌唱家付祖光等,先生以情感浓厚的笔触,去描述他们的奋斗历程。对生活在古朴村庄里的普通人物,先生也是悉心关照,如为集体发展和村民致富着想的组长、互助的灰衣老人与黑衣老人、烧瓦的师傅、草药医生、永龙、水清爷爷等,让读者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领悟了生命有寒冬,但春天一定会到来的真谛,正所谓《雪落吾乡》中所说的:“雪是冰冷的,人情的温暖可以融化冰雪。雪是苍白的,苍白的雪野里有色彩斑斓的故事。”

对乡村匠人的书写,先生在匠人的技法中渗透了生动的故事,让传统文化技艺有了温度,有了春色,如历经磨难不改初心、备受敬仰的出版了《大牲畜阉割技术指津》的季骟匠,还有操作版筑的覃土匠、袁篾匠,赶骡马的漆叔,以及收敛师、窦瓢匠、上头婆婆等,他们恪守艺道,为人实诚,艺技出众,赢得了乡民的口碑,既展现了民风民俗浓厚的文化底蕴,又是催人奋发的励志篇章。另外,农家用来建房、生产生活的器物,如五尺、罗柜、石碓等,被作为农耕文化符号中特定的代表,那些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画面让陈旧的器物生机焕发,内在力量凸显,让人久久驻足,不忍离开。那些炒瓜子、懒豆腐、浆巴、白菜薹、香椿芽煎鸡蛋、漆油炕土豆、腊猪蹄火锅、腊鸡火锅等美食,展现了乡民季节性换工、劳动互助、烹饪献技、享受美食、交流感情的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泡桐、漆树、香椿、柿树、枇杷等乔木,构成了家乡立体交响的音符……先生循着历史车辙的印迹,摸准脉搏,梳理经纬,聆听时代回响,在醇香厚重的土壤深层挖掘、找寻、认领色泽独特的“烟火气息”,展现了乡村世界的面面观。

有幸拜读先生的大作,《一抹春色》的世界让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