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延巳的词作境界及影响

2023-08-02 11:02何姗姗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花间词作抒情

何姗姗

冯延巳是五代十国南唐时期现存词作数量最多的抒情词人。冯延巳的词作运用清丽流转的语言,符合文人审美情趣的抒情写作范式。他继承了传统诗歌中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并引入他的词作,赋予其新的写作意境。冯延巳擅长将自己的感情与事物联系起来,融于情景之中,给人以真情实感,表达了沉重的忧伤和愁苦之感,虽没有逃离花间词派的纤柔婉约,但不局限于具体事物的描写,拓展了词的境界,加强了人物内心意境的传达,加深了词的抒情境界,将个人对人生的感悟注入其中,对词风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词作境界

冯延巳的词作开拓了新的文学视角,并且在词曲创作领域中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引领当时文坛的发展,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他的个性影响到他对文章内容的创造以及思想的表达,他的作品都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他的词作形成了“堂庑特大”、思深辞丽的艺术境界,建立了独特的抒情模式,加深了词的艺术内涵,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堂庑特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不仅要能够描摹真实的景物,还要将自己一颗充满真挚的内心放入其中,作品方能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冯延巳推动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扩大了词的境界。他的词作充满了惆怅忧思、富有性情,以及对人生深刻的哲学思考。词人的多愁善感和坚忍不拔融合在一个艺术有机体中,形成了冯延巳词作中的各種意象,如悲伤、寒冷、孤独等。这样一来,文人通过创作词曲以表达感情,用文字来娱乐人们生活情趣的模式被悄然打破,词的创作不再只是娱乐和消遣的手段,而是转变为对个人内心更深层次的心灵感触和理性思考主题相融合。

冯延巳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但景物的设置是为了情感的抒发,不仅是为了表达自然美,还可以为了塑造意境,既重视景物的描写,又重视赋予的创造意义,以生动有效地表达情感。对景物的布置不仅表达了自然美,又创造了情感意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中的情思,如在《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中,词人描写了寂静悠远且无人光顾,只有春风吹满院子,但内心忧郁依然存在,树上的樱桃在雨中更显得粉红。词人心中的愁苦就像醉了一般,也像病了一样痛苦难耐,似乎想说什么,但欲语还休无法表达。傍晚时分,远方传来钟声,一对燕子也回到了亭子里的巢穴。冯延巳在抒情中流露自己内心浓郁的感伤愁绪,连燕子都可以双宿双栖,自己却一人,有感而发想到自己一生的遭遇。即便在朝堂之上,皇帝相信自己,可是面对奸邪小人,仍觉得顾虑重重。这首词从整体上看,是词人对极其复杂的感情的抒发,传达了词人深深的孤独凄凉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词人难以言喻的思想感情,有对人世的猜测,有面对流逝岁月的无奈;最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隐含词人对未来的忧虑,面对国家逐渐走向衰微时,内心的担忧之情表露出来,南唐的衰落不知是何时,词人心中也流露出悲凉之情。他的这类作品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对景物的赞叹颂美,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间,并且加之以鲜活的生命和独特的韵味,传达出词人在内心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感悟之情。

冯延巳寓情于景,感慨而发,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品味,也看到了他词作的风格与艺术境界。借助外部景物的描写凸显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创作意识呈现出冯延巳词作中多种情感意蕴的流露表达,并且从中传达出他凄凉的爱国主义情怀,面对孤独人生的体悟和落寞之情。他的词作具有沉重的感慨之情,也建立起了独特的抒情模式,同时也影响了后世士大夫的文学创作,扩大了唐代文人词的词作境界。

(二)思深辞丽

冯延巳的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思深辞丽。他的词善于在模糊抽象的时空背景下表达对人生和国家的忧患之情,并没有指出具体的人和事,而是通过对人生进行整体回顾后,开始思考并发出强烈深沉的感慨。由于这些心境和忧患意识与具体事物没有联系,因此往往可以传达出对生活的一般体验。这样一来,冯延巳在词作的字里行间中所表达的他个人生活中的沉郁和哀愁,不但能引发读者的联想,甚至让读者从中获得一些哲学意义的启发。冯延巳将南唐词作的境界扩大到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感发的力量,提高了词的抒情境界。

诗歌中的感情通常是可以理解的,冯延巳词作中的感情却不是这样。冯延巳的文字常常传达出模糊、空灵的意象和比诗歌具有更深层、更丰富的含义,比诗歌更间接、更微妙地传达情感,从而能够直击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深刻、丰富的联想。在《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中,词人将自己的万千愁绪郁结在丁香结中。下片里,词人通过对“晚月”“孤雁”的描写,以及听到塞管呜咽的声音,使环境将气氛烘托得哀婉动人,显现出词人已预感到国家将要走向衰微的境地,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无力回天的感伤之情。因词人特有的敏感,把词中对现实的认识和忧患意识展现得更为沉痛,这与同时期的文人将词拿来娱宾遣兴不同,提升了词的思深审美意境。词人通过对词的创作能够更加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彰显出强烈的悲痛意识,加强了词抒情深婉的功能,将词的内涵展现得更加深厚,同时增强了词的社会功用,对词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可见冯延巳的艺术写作功力。

冯延巳的身上充满了悲剧色彩,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词作的艺术成就。他在文学领域享有颇高的声誉。在三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冯延巳长期担任要职,一方面尽心尽力履行皇帝的期望,承担着挽救国家衰败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在朋党攻讦中夹缝生存,不甘寂寞。即使从唐朝末年到五代,冯延巳也可以说是在江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文士之一。可能是因为他背负着国家即将衰落的重担,并不断受到政敌的指责,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保持着警惕。南唐政坛上存在着激烈的党争,冯延巳一直遭受着内忧外患的痛苦,虽然他在政治上如履薄冰,却为词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崭新的突破,这种自我反省和随之而来的忧虑反映在他的词作中,显示了他思深辞丽的品质,也表达了他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二、地位及影响

冯延巳身处乱世时代,他的词作为南唐中成就最高的词作,其中独有的词体特征,不仅扩大了词的境界,还加强了词的文学内涵,不断促进词的成熟发展,为词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这些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丰富了词曲的艺术表现,对南唐文化以及北宋初期的词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因循出新

安史之乱的结束,唐王朝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转变,国家政治开始逐渐向南方转移,南方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江南地区城市贸易的不断繁荣,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在商业经济的流动性的发展下,家中尚有资金的居民也开始向外面走去,消费者逐渐增多,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大,都市居民开始找寻消费的途径。这群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并且直接引导了城市文化开始向商业娱乐的方向发展,也让文学开始成为歌舞宴饮的附属品。享乐之风开始盛行,南唐统治者与君臣也沉迷于玩乐,整个社会充斥着纸醉金迷。

花间词派词人的创作主要是通过在歌舞宴饮中创作出来的,其描写笔墨主要侧重于对享乐主义及追求精神欲望满足的生活状态。从冯延巳的词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男女之情和宴喜逸乐等题材的描写,但他并没有沉迷其中,而是在词中注入了一定的思想意蕴,词作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以及散发出来的精神风貌已经产生了转变。在《谒金门·风乍起》中,他对思妇的刻画更准确生动、细腻入微,并且侧重于對人生的感慨,描写景物较花间词更为清雅、不落俗套,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冯延巳别出心裁的创作下,词曲趋于风雅的韵味,品位得以提升,符合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展现了冯延巳的文学艺术修养。

冯延巳的词囿于花间又出于花间,在当时颓靡的社会风气下,将抒情方式转变成为抒发自己感想的自言体。冯延巳在词中开始对自然日常情境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在面对国运衰微及冷漠的政治制度时,展现内心沉重的失落感,以寻求心灵的慰藉,抒发积郁的愁闷之苦,逐渐将华靡浮艳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冯词继承了花间词派的写作特色,但他能不断地从中改进,创作新的文学范式,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词作风格,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微妙的意境确立了婉约的抒情风格。与五代词不同,冯延巳能在绮丽的词风背景下,逃离安于现状、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创作出独具韵味、属于自己风格的创作情调。

冯延巳对南唐甚至中国词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利用丰富的创作实践,将中国古代的词曲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且他能够吸收前人创作的经验成果,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最后渐渐形成了具有他自己写作特色的抒情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是冯延巳对中国词曲发展的独特贡献,也对中国古代词曲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词的审美意味。

(二)开北宋一代风气

读冯延巳的词能够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词中所包含的情感,还有词中富有的清新自然和深厚意境。他抒情婉约的风格为北宋前期和中期的词风产生了重要影响,词风逐渐向雅化方向开始发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冯延巳的词上承花间,下启晏欧,对北宋初期词和对后世人的写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发展下,词作的语言不断得到雅化,虽仍有传统的富贵生活的创作,但又有自己的个性,从民间文学中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中不断逃离出来,摆脱了香艳软弱之风,成为更精美的文学作品,更符合文人的审美趣味,提升了词的写作意境和精神表达,率先将词注入词人的思想内涵,受到士大夫的青睐,对晏殊和欧阳修的影响深远。

晏殊倾力为词,虽也描写男欢女爱之情,但他将思想重心放在了男子身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他用男子的角度进行创作,在对春光易逝的无可奈何之中,展现了士大夫对人生的感叹之情,其表达效果更为强烈,也尽显内心苍凉之感。欧阳修的词作深婉含蓄,如《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写的是初春时节,游子离开家乡去南方行旅的离愁之情。词的上片是写游子的思念之情,下片则描写了家中的思妇。词人细腻传神的描写,将游子思念家乡和爱人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愁绪也上升到了极致,显现出了词的抒情功能。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不仅对题材进行了扩大,还深化了词的表达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词人的共同努力下,词逐渐走向兴盛。

哪怕面对宦海浮沉、寂寞忧愁的人生,也会依然保持一腔热血,保持对生活的奉献和热爱,这是冯延巳词作中最大的审美价值。词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和诗的风格,更能让后世品味出其中的人生百味,具有另一种现实主义的力量。他的抒情角度一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有伤感,有感慨,将其情感直接融入创作。冯延巳的词作能够带给读者积极的审美效果,比同时期文人词更具有高雅意味。通过对冯延巳词作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他的词没有摆脱花间词的香艳绮丽,但是我们能够透过词作领悟到他内心想要表达的意境内涵,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虽然在词兴起的初期,文人让位于乐师,但他们最终还是接过了这种与音乐相关的文学体裁,通过不断发展,经历花间到南唐的阶段,逐渐将词带上了高雅的道路,不再局限于闺阁之乐。即便在朝代的更迭中,词也能在文人的手中不断得到发展,并最终促成了北宋初年的一代文学繁荣,成为中国词学上的一块瑰宝。

冯延巳的词作能够被后人采纳,是因为他能够在作品中注入情感的灵魂并提升了思想的境界,从而使得读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符合读者普遍的审美要求,并且他还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高度敏感的词人风貌,提升了词的精神品质,扩大了词的精神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文人们的共同努力,词不再只是用来娱乐遣兴的工具,词的地位逐渐上升,最后取得了和诗歌可以并驾齐驱的地位。冯延巳对词的演变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花间词作抒情
花间少年郎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花间仙子
丁学军作品
更 正
花间圆舞曲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