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特征与展望

2023-08-02 04:03王章豹
关键词:工科设置工程

王章豹

(1.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9;2. 合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合肥 230009)

引 言

我国近代的高等工程教育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结果,它发端于清末洋务派建立的新式学堂,在民国时期又有了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社会政治腐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工业部门残缺、民族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基础薄弱,对高级工业专门人才的需求量有限,使得中国近代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曲折而缓慢,工科院校及系科设置也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共有工业院校28所,综合大学中设有工学院或工程学科的有42所,工科本专科在校学生只有30 320人(1)教育部编: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上海: 开明书店,1934年,第145—146页。。这些工科院校和工学院的教育计划、科类结构和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英美教育模式为样板,也有个别学校仿效其他一些国家的教育模式,如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为德国模式,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为沙俄模式等。当时的高等学校一般只设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等系科,少数学校设有地质、矿冶或铁道、航空、水利、纺织等系,总共只有10多种业务口径很宽的系科(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965页。,系、科之下基本不分专业。这种系、科在专门领域的划分上类似于后来的专业,但实行的是社会适应性更广的“通才教育”模式,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工业救国”的工程人才。将专业作为基本教育单位,有计划、分专业培养各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则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高教模式开始,并在以后的院系调整、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进行的。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指出:“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依靠科学立国,日本依靠技术立国,中国依靠工程立国。目前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工程大国,而且正阔步走在建设工程强国的道路上。”(3)邱晨辉: 《频提“卡脖子”问题!我国首次举办工程科学论坛释放什么信号?》,《中国青年报》2019年11月30日,第5版。工程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工程科技创新和工业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而专业是高校开展有组织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主要载体,专业设置及其结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回顾和梳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脉络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总结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对促进新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新工科专业建设等,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历程进行了探讨。齐亮祖、刘敬发在《高等教育结构学》一书中,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及其历程作了专章论述(4)齐亮祖、刘敬发主编: 《高等教育结构学》,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5—91页。;林蕙青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育的生成及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5)林蕙青: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6年。;王晓玲、张德祥对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70年演变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展望(6)王晓玲、张德祥: 《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高校专业调整7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第33—39页。。但是,目前尚未见到有专门探讨工程教育专业结构发展演变历程的文章发表。

一、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演进历程

纵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自1951年下半年大规模院系调整开始,伴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以及7次本科专业目录制定和修订工作,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的演进历程。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本科专业结构的初步形成(1949—1957年)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7)何东昌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8页。会后,高教界着手开始调整整顿,首先是对国民政府时期的旧有高等教育进行了积极妥善的接管和社会主义改造,如按照苏联工业大学模式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改造,为后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及工科院校的院系和专业调整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在此基础上,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全面院系调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以及改变当时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院系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1951年11月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按照“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整顿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的、以工学院为主的院系调整,从此也拉开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曲折前行70余年的帷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着手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对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工业建设专门人才和干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来实现的。因而,发展高等工业专门学院是院系调整的重点,高等工科院校及其院系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也最大,一些综合性大学被拆分、改组为多科性工业大学。例如,在此次调整中,清华大学先后调出了农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调入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设置了机械制造、动力机械、土木工程、电机工程等8个系、22个专业,同时,还调出了航空、采矿、地质、石油等工科院系,与其他院校合组,成立了“北京八大学院”中的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矿业学院等专门工科学院,清华也由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工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经过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的高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综合性大学明显减少,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大量增加。至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205所减至181所,其中高等工业学校由33所增至38所(专科学校仅保留了3所)(8)靳贵珍: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9页。。经过改组和新建以后,高等工科院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多科性工业高等学校”,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另一种是“高等工业专门学院”,特别是新设立了钢铁、地质、矿冶、石油、水利等11所服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业专门学院(9)王孙禺、刘继青: 《中国工程教育: 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35页。。这些高等工业专门学院数量最多,各校按行业部门设置相关的专业,如水利学院设置陆地水文、海洋水文、水工建筑、农田水利等专业(10)郝维谦、龙正中主编: 《高等教育史》,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88页。。至1953年,全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专业107种(11)齐亮祖、刘敬发主编: 《高等教育结构学》,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0页。(见表1),从而初步建立起了以单科性工业学院为主的高度专门化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及其系科专业结构,也一举扭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工程教育薄弱的局面。

表1 1953—196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及工科占比统计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以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为核心,我国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12)赵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商展经济》2022年第12期,第145—148页。,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在前期院系调整后,为规范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高等教育部参照苏联大学的专业设置,于1954年11月制定了首个专业目录——《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该专业目录把服务国家建设部门需要作为高校专业目录制定的根本依据,完全以11个行业部门进行专业门类的划分,共分为40个专业类、257种专业。其中,工科专业达137种,分为地质、矿业、动力、冶金、机械、电机和电器仪器、无线电技术、化工、粮食食品、轻工、测绘水文、土木建筑工程、运输、通信、军工15大类。1955年以后,根据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指示要求,高等教育部制定了《1955—1957年高等工业学校院系、专业调整、新建学校及迁校方案(草案)》,对高校的院系、专业的设置和区域分布进行了继续调整,工业学院数量及专业种类也不断增加,工科专业数从1953年的107种增加到1957年的183种(13)余立主编: 《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7页。。工科专业口径也进一步细化,例如,交通大学原来设置的机械系,调整后拆分为机械制造系、动力机械制造系和运输起重机械系3个系共17个专业,其中机械制造系内分设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工具设备、金属压力加工及其设备、金相热处理及其车间设备、铸造机械及铸造工艺、金工、铸工、热处理、金工工具等9个专业(14)林蕙青: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6年,第83页。。

经过持续6年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工科院校及本科专业得到明显加强,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结构初步形成,工科专业的招生能力得到提升,培养规模也扩大了。到1957年院系调整工作基本结束时,全国共有工业院校44所,占高校总数229所的19.2%;工科专业183种,占高校专业总数323种的56.7%;在校工科大学生数为163 026人,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从1950年的28%上升到1957年的37%(1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966页。。经过院系调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高等工科专业数量已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上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与此同时,工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也进一步明确,工科4年制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在学业上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16)王章豹: 《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21页。。但这种按工艺、产品和装备设置的专业,虽然增强了工科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针对性和行业契合性,但也带来了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学生科学知识基础不扎实、理工分家、科学与工程技术分离等问题。

(二)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1958—1965年)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从而吹响了各条战线“大跃进”的号角,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了一场与经济领域“大跃进”相呼应的、以逐步摆脱苏联模式和进行独立自主探索为特征、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大革命,掀起了一场“十五年普及高等教育”的运动,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也有了突变式发展。至1960年,普通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 289所,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由44万增加到96万,其中高等工业学校则猛增到472所,在校生达39万人,分别是1957年高等工业学校数(44所)和在校生数(16万)的10.7倍和2.4倍(1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966页。。

在高等教育冒进中,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盲目大量增设新专业,全国高校的专业种数与专业点个数快速扩张,专业数从1957年的323种增加到1958年的363种,到1962年时又剧增到627种;工科专业数则相应地从1957年的183种增加到1958年的194种和1962年的295种(18)齐亮祖、刘敬发主编: 《高等教育结构学》,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0页。。由于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短期内专业数量增长过快,比如当时的冶金类专业就增设了稀有金属冶炼、精密合金、高温合金、粉末合金、金属腐蚀与保护等五个专业,造成了专业设置失控、专业种类过多、专业口径变窄等问题。但当时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也增设了不少新技术专业和理科专业,如半导体、激光、计算机、原子能、应用物理、自动控制、无线电技术等,适应了我国新兴工业的形成、国防现代化和高技术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也使工程教育的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了纠正“大跃进”期间违背教育规律过快、过热的做法,从1961年到1963年,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教育部结合贯彻“高教六十条”,对高等教育事业再次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压缩,全国高等学校数由1960年的1 289所减少到1963年的407所,高等工业学校数从472所减少到120所(1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965页。。在此期间,还压缩了条件差和重复设置的专业,并对各专业的业务范围和布点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的学科专业数量急剧下降,如工科专业数从1962年的295种下降到1963年的207种,减少了29.8%。

为了使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规范统一、有章可循,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教育部共同制定和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这两个专业目录共设置了510种专业,包括通用专业和试办专业432种,绝密、机密专业78种(2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240—246页。。其中,工科专业有285种,包括通用专业164种、试办专业43种和军工类专业78种,通用专业分地质、矿业、动力、冶金、机械、电机和电气仪器、无线电技术和电子学、化工、粮食食品、轻工业、测绘和水文、土木建筑工程、运输、通信等14类。在这一时期,还巩固和发展了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如火箭技术、无线电技术、无线电通信及广播、计算技术及装置、航空摄影测量等专业,从而为以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统一制定并正式颁布高校专业目录。本次专业目录修订遵循“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原则,如工科机械类专业之下既列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比较通用的基本专业,又列有轧钢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等10多种比较窄的专用机械专业。1961—1963年的专业结构调整及目录修订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工科专业也逐步从量的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上。但专业种类过多、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仍未得到较好解决,比如船舶机械就包括船舶设计与制造、船舶制造与修理、船舶内燃机、船舶蒸汽轮机与燃气轮机、船舶锅炉、船舶动力装置、船机制造与修理、船舶辅助机械及设备系统共8种专业(2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241页。。至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数已增加到601种,其中工科专业315种,占专业总数的52.4%,工科学生数(29.5万)占学生总数的43.8%(2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966页。,工科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11大科类中专业数最多、学生规模最大的科类。

1966年至1970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许多高等工业学校被撤销、合并或搬迁,许多专业被砍被并,专业设置混乱无序。1971年至1976年,高校陆续恢复招生,以政治思想为主要标准,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其间,许多高等工业学校继续按行业或产品设置专业,并结合典型产品组织教学,同时实行“开门办学”模式,致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加之绝大部分高等工业学校下放地方管理,导致专业设置失控,专业名称混乱,专业结构调整陷入停顿和畸形发展状态。

(三)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本科专业结构重建与调整(1978—1998年)

1977年高考正式恢复统一考试制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拨乱反正和恢复重建,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也得以重建和不断调整。1978 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工作的意见》,随后又多次组织召开了部属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和工科院校工科专业调整等方面的高教会议,为此后高教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确定了原则和方针。根据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和教育部提出的“增设缺门专业”“挽救断线专业”“增加急需专业”的要求,高等工业学校增设了诸如系统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学科专业,增加了一些应用理科专业和管理工程专业点,有的学校还试办了机械学、电气技术等专业。至198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设专业1 039种,专业点6 750个,其中工科专业537种,专业点2 146个(见表2)(23)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第三卷)》,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6—27页。,分别占51.7%和31.8%。

表2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及工科占比统计

1982年11—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明确指出:“要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以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的状况。当时,工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口径狭窄和名称不一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如一个涡轮机就分出了五六个专业。为此,自1982年下半年起,教育部再次谋划开展工科专业目录调整工作。198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修订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工作的通知》,之后在充分调查、研讨的基础上,于1986年7月正式发布了首个《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共设专业204种(包括试办专业32种),其中专业种数最多的专业大类分别是机械类、电子类、土建类、电气类、化工类和轻工、粮食与食品类(专业数均在10种以上)。此次工科专业目录修订和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改变了过去强调按部门、对象、产品划分专业的原则,开始表现出强化学科、淡化专业的倾向(24)彭静雯: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对学科规训的突围》,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6页。;二是主动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发展战略重点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优先发展轻工业对人才的需要,增设了不少轻工纺织食品类专业和一些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三是规范了专业名称和内涵,拓宽了专业业务范围,进一步改变了专业划分过细的状况;四是在适度增加专业点的同时,大幅度削减专业种数,工科专业数占全国专业总数的比例从1980年的51.7%下降到1988年的43.4%;五是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当时确定的工科本科培养目标是: 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5)王章豹: 《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21—122页。。从而初步改变了院系调整以来专业“小而全”和“窄、乱、缺”以及与地方经济脱节的状况,工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得到增强。

1989年4月,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法规。该规定从专业设置的总则、条件、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监督等方面,对高校专业的设置进行了规范和指导,特别是规定高校专业设置遵循高校自主审定申报、学校主管部门和国家教委备案审批的流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国家教委又着手开展了第三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并于1993年7月发布了调整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次专业调整改变了传统以行业划分的办法,代之以学科划分科类,基本实现了本科学科专业与研究生学科专业及授予学位的对接(26)林蕙青: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6年,第93页。。该目录分为十大科类,下设二级类71个、504种专业(专业数比修订前少了309种),其中,工学科类下设二级类22个、181种专业(27)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编: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7—288页。,还增设了一些高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学科专业,如计算机及软件、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业设计等。这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对引导工科院校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工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至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际设置的本科专业又扩展到786种,其中工科专业384种(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7)》,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页。。为了进一步放宽专业设置管理,改变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和重复设置的弊端,借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二次高教体制改革与院校调整运动的“东风”,国家教委又进行了第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这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遵循“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结构调整。1998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分设11个科类(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249种专业。此次专业调减的幅度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专业种数由1993年的504种降至249种,减少了50.6%,同时覆盖了原目录外专业74种。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央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方针,工程教育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大力度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期所形成的工程教育单科性的学科布局被打破,以多科性工科大学和专门工科院校为主体的工科院校,几乎清一色地被改造为理工文管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和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大学(29)彭静雯: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对学科规训的突围》,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8页。。这也为第四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与专业结构调整遵循“少、宽、柔”的原则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大幅度缩减了专业数量。调整后工科基本专业目录共设21类70种,专业种数比1993年的181种减少了111种。同时提出专业面向更宽的工科引导性目录专业9种,如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等(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5年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页。。另一方面,拓宽了专业口径。设立的专业主要按学科划分,各专业均有明确的主要学科基础和主干专业方向,从而改变了传统“专业对口”的专业设置模式,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社会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经过第四次目录修订后,尽管工科专业数占全国专业数的比例从1993年的35.9%调减到1998年的28.1%,但工科专业数仍位居11大学科门类之首,且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当时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首选工程技术类专业一度成为时尚。据统计,普通高校工科本科在校生数从1993年的60.5万增加到1998年的96.7万,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数的比例则从42.7%上升到43.3%(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页。。1996—1999年,我国在校生数增长比较快的24个专业中工科占了11个,其中增长最快的工科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92.0%)、环境工程(122.0%)、电子科学与技术(105.0%)(32)林蕙青: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6年,第94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则都是当时全国十大布点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从而适应了当时重化工业迅速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四) 高等教育扩招后18年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1999—2016年)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自1999年起,高等教育实行大扩招,工科普通高校专业数、专业布点数和在校生数也始终保持在全国总数的1/3左右,扩招后的1999年和2000年这些数据更是超过40%(见表3)。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和争取更多资源,盲目增设了许多新专业和热门专业,工科本科专业布点数也从1998年的8 080个增加到1999年的9 180个,每个布点专业的学生数均有大幅度增加,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而对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表3 扩招后18年全国和工科普通高校设置本科专业及在校学生数统计

1998年8月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同年,教育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后于2001年10月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从战略高度启动了新一轮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随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工科院校在缩减专业数量和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的同时,也增设了许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的应用型专业。经过调整,工科本科专业数从2000年的374种减少到2001年的129种,占全国专业总数的比例也相应地从48.2%降低到27.3%;工科本科专业布点数量也从2000年的10 863个减少到2001年的8 953个,占全国的比例则从39.0%降低到30.6%。由表3可知,在其后10年间,工科本科专业数及占全国的比例在小幅波动中平稳增长,到2011年时为239种,占全国专业总数(699种)的34.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工程科技人才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工程人才的质量、规格和结构均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工程复杂程度提高的需要(33)王章豹、童月、张辉: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层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互动关系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第53—59页。。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主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整体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及其专业结构,教育部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 一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品牌、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2013年,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三批学科专业名单,从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到2011年,工科本科专业布点数从2010年的24 392个缩减到12 306个,减少了49.5%(见表3)。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拓展专业外延,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新兴学科专业。2010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同意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共有84所高校设置了24种140个专业,这些专业绝大多数属于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领域的新兴工科专业,如纳米材料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生物制药、环保设备工程、核安全工程等。至2016年底,新设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工科本科专业有22种,共布点1 401个,有助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

2012年,教育部进行了第五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后于同年9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同时,还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规定高校新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遵循“高校自主申报—教育部审核批准”的流程(34)王晓玲、张德祥: 《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高校专业调整7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第36页。,标志着教育部开始逐步下放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此次专业目录修订与调整工作,本科专业科类增加到12个,下设专业类别92个、专业506种,包括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国家控制布点专业62种。其中,工学门类由1998年的21种增至31种,专业由70种增至169种,包括基本专业104种、特设专业65种,其中专业数在10个以上的专业类有机械类、材料类和电子信息类。此外,还将信息安全、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这几种专业设为控制布点专业(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7—17页。。由表3可知,2012年后的几年间,工科本科专业数量有所减少,而专业布点数、在校学生数及占全国的比例则有所增加。

(五) 新工科建设引领下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发展(2017年至今)

2017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中提出:“加强专业建设信息服务,公布紧缺专业和就业率低的专业名单,逐步建立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36)教育部等五部门: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2017年4月6日,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2/s7049/201704/t20170405_301912. html,2023年2月1日。这标志着国家开始从放权、监管、信息服务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市场需求调节和学生的专业选择成为高校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37)王晓玲、张德祥: 《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高校专业调整7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第37页。。为探索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许多高校开始裁撤部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率很低的“过剩低质错位”专业,推动专业升级换代。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适应和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新需要,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在经过一系列研讨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17年6月和2018年3月相继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17号),标志着作为“卓越计划”升级版的新工科建设正式启动。

为推进新工科建设,教育部大力支持面向新经济、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和新服务需求的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在2018年和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分别有612个和845个新工科项目获得立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大高校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41个,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 831个,撤销本科专业416个。其中,新增审批本科专业高校最多的3个专业中有2个是新工科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35所)和网络空间安全(25所);新增备案本科专业高校最多的均为新工科专业,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38)《教育部公布2019年高校新增和撤销本科专业名单》,2019年3月29日,http: //edu.sina.com.cn/gaokao/doc-ihsxncvh6504020.shtml,2023年2月1日。。

2020年2月,教育部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为基础,在增补了2012年以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后,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这也可以说是第六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该目录共有专业93类、703种(含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比2012版目录中的506种增加了197种。其中,工学专业共有31类、232种,比2012年增加了63种,增幅达37.2%。

此后,本科专业目录随之进入动态调整修订和发布阶段,也意味着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的进一步“去管制化”。在加入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增设的37个、31个、21个专业(其中工科专业占四成)之后,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版)》。该版专业目录共有专业93类、792种,其中,工学专业共31类、265种,工学仍然是12大门类中专业总数最多的门类,占33.5%。在新增的工科专业中,有城市水系统、木结构建筑与材料等传统工科专业,但更多的是诸如智能交互设计、应急装备技术与设计、智慧能源工程、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电动载运工程、未来机器人、医工学之类的前沿性、交叉性新工科专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等工程教育正由外延式扩展转向内涵式建设,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不仅要重视专业数量的增加和专业名录的变更,还要关注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2016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不断升温。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288所高等学校的1 97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9)《教育部公布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1 977个专业名单》,2022年6月3日,http: //news.youth.cn/jy/202206/t20220630_13811687.htm,2023年2月1日。,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工科专业的质量监控,促进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及产业对接。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指出:“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引领带动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40)《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年10月8日,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from=singlemessage,2023年2月1日。。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工科等“四新”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在3年内各建设10 00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2021年,教育部实际认定了11 7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 7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科专业约占专业总数的1/3。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就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其中着重提出要继续“深化新工科建设”(41)《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2023年4月4日,http: //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304/t20230404_1054220.html,2023年4月20日。。这些宏观政策措施的实施,也推动工科本科专业建设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与展望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变迁,历经70余年的专业结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7次大规模的本科专业目录制定和修订工作,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体系,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工业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高等工程教育更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第一制造大国夯实了人才基石。截至目前,我国工业已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42)赵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商展经济》2022年第12期,第145—148页。。纵观70余年工科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演进历程,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基本特征,并作几点未来展望。

(一) 基本特征

1. 专业目录的起伏变动较大,并体现为政府宏观掌控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相互博弈的过程

从1954年至2020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经历了首次制定和6次修订的发展历程,并从学习苏联模式逐步过渡到完全自主制定,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7次本科专业目录制定和修订中的专业设置变动情况

由图1可知,在经过高等教育“大跃进”后,工科专业数从1954年首次目录制定中的137种增加到1963年第一次修订中的285种;在其后的3次专业目录修订中,专业数量不断减少,1986年、1993年、1998年的工科专业数分别为204种、181种和70种;经过扩招,到2012年和2020年的第五次和第六次专业目录修订时,工科专业数又分别增加到169种和232种。再从工科专业数占全国专业总数的比例看,在1954年的首次制定和1963年的首次修订中占比最高,分别达53.3%和55.9%;在其后五次专业目录修订中的占比基本稳定,保持在28.1%到35.9%之间小幅波动。

可以说,每次专业目录的修订和专业数量的起伏波动,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双向互动的结果,也是政府宏观掌控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相互博弈的过程。一方面,专业目录具有较强的规制功能。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43)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3年5月23日,http: //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moe_1034/s3881/201305/t20130523_152287.html,2023年2月1日。。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目录的制定和修订,对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行为,也起到了重要的规制、引导和管理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放管服”改革和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也逐步“松绑放权”,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得以不断扩大。

2. 工科专业点数和在校生数增长较快

图2显示了1962—2016年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点增长情况。由图2和表3可知,从1962年到1999年,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专业点数量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工科专业点数从1962年的1 426个增加到1980年的2 146个和1999年的9 180个。1999年扩招后的专业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扩招之前,到2010年时达到24 392个。2011年,工科专业点数大幅度削减到12 306个,其后又逐年增加,到2016年时回增到17 136个。1999年扩招后,高校招生数快速扩张,工科本科在校生数从1999年的114.4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537.6万人,增长了370.0%,而同期专业点数只增长了86.6%,表明扩招后特别是2011年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依靠现有专业点扩大招生规模来实现的。而扩招之前高等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则主要是靠新增专业点来实现的。

图2 1962—2016年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点增长情况

3. 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整个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基本一致,工学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科类

图3是1953—2016年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数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个别时段(1962—1965年和1982—1987年)之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与整个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趋势基本一致,均经历了几起几伏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在“文革”之前,工科本科专业数呈不断增长趋势;改革开放后,工科本科专业数增长最快的高峰期基本都出现在几次专业目录修订以及2001年专业结构调整之前,经过专业目录调整后,专业数先开始减少然后又逐步增加。但总体来看,不论是工科还是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总体情况,高校实际设置的本科专业种数均明显高于历次专业目录修订规定的专业种数。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通过专业目录修订和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控制高校专业数量、规范高校专业设置、引导高校拓宽专业口径;另一方面,高校又希望能够按照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设置更多实用性更强的专业(44)马廷奇、李鑫: 《学科规训制度与新工科专业建设》,《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0卷第3期,第319—323页。,导致专业数量的跌宕起伏。

图3 1953—2016年工科和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数的变化

由表1-表3和图4可知,1980年以前,工科专业数占全国专业总数的比例基本都保持在50%左右,1957年的最高值达到56.7%;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比例下降到40%左右,20世纪90年代又逐步回升到近50%;从2001年开始,工科专业数占全国专业数的比例开始大幅度下降(2001年时为27.3%),其后几年又逐步回升到30%左右,2011—2016年维持在34%左右。工科本科专业点数和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例以及工科专业数占全国的比例,也呈现出相近的比例关系和演变趋势(见表3),也表明工学教育专业点的平均本科在校生数与整个高等教育专业点平均在校生数基本相当,例如1999—2010年,工科和全国每个专业点的平均学生数少则120人左右,多则180人左右;2011—2016年,工科和全国每个专业点的平均学生数少则310人左右,多则340人左右。可见,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学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科类,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设高潮中,工学教育更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类,也为我国世界工业大国和制造大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图4 1953—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数占全国专业总数比例的变化

4. 专业口径由窄到宽,专业目录设置呈现学科化趋势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口径由窄到宽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1951年下半年的院系调整开始,我国效仿苏联模式,创办了一批行业性、单科性专科学院,并以行业、产品和工艺为对象进行专业设置,工科专业数从1953年的107种快速增加到1958年的194种和1962年的295种。专业数量的激增导致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科专业口径越来越窄。这种学习苏联模式形成的分科很细的窄口径专业设置和对口式专才教育模式,有利于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和专门人才的行业针对性,对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也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专业设置理工分家、专业之间壁垒高筑、科学与工程技术分离、学生知识面狭窄、毕业生难以适应工程科技发展需要等弊端。为此,1963年,按照“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原则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工科专业口径也有所拓宽。

第二阶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1980年,工科专业数已增加到537种。针对过热、过窄的专业设置无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和产业发展高技术化需要的状况,1986年和1993年又进行了两次专业目录修订,工科专业数到1994年时已减少到400种。1993年的专业目录修订,标志着我国专业目录设置开始从以行业为基础转向以学科为基础,呈现出强化学科、淡化专业的倾向。按照“少、宽、柔”的原则,1998年又进行了第四次专业目录修订。此次专业目录设置也主要按学科划分,各专业均有明确的主要学科基础和主干专业方向。经过此次专业目录修订和2001年的专业结构调整,工科专业数到2001年时已急剧下降到129种,从而大大拓宽了专业口径和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强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前二十年。2012年进行了第五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此次专业目录设置的学科化倾向更为明显,实现了本科学科专业与研究生学科专业及授予学位的对接。经过此次调整,工科专业数从2011年的239种减少到2016年的203种,同时拓展了专业外延,增设了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新兴学科专业。但随着学科专业口径的不断拓宽,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呈现出学术化和科学化倾向,必须让工程教育更多地回归工程范式和新工科范式。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兴起,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结构逐步向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方向发展。2020年第六次专业目录修订中增加的目录外新专业,基本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

5. 专业目录修订和结构调整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同时受国家政治和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和结构调整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基本上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同时受国家政治和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一方面,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一个从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动态演进过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情况,随着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45)王章豹、童月、张辉: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层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互动关系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第53页。,高等工程教育通过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兴专业、发展交叉学科专业,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专业结构。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建设方针,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机械、电机和电器仪器、地质、矿业、动力、冶金、化工、土木建筑工程、通信、军工等类工科本科专业特别是与重工业建设行业相联系的专业数量急剧增加;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重化工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工科专业得以大量增设;近十多年来,随着新经济、新科技的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大量需要,高校陆续增设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可以说,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工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及其所带来的科技进步来驱动的,适应并服务于产业发展又是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外部驱动力(46)王章豹、童月: 《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与第二产业发展的协整分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年第32卷第1期,第37—46页。。另一方面,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受国家政治和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要么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如“大跃进”时期的专业快速膨胀和“文革”时期的专业停止招生;要么受政府行政干预和宏观政策的影响,如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和1999年开始的大扩招。也就是说,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更多地体现为政府行为,在很多时候需要重视高等工程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和办学的自主性。

(二) 未来展望

第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建立健全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优化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演进和不同时期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需要,本科专业结构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动态调整,专业目录的起伏变动也较大。根据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建构的“三角协调模式”,学科专业调整受到大学、政府和市场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对工程科技人才仍然有着旺盛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统筹处理好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以及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等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预警退出机制以及质量年度报告和急需紧缺专业引导清单发布制度,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以及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协同联动。

第二,逐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自主权。高校是办学的责任主体和专业建设的实施主体,政府部门要变直接行政干预为宏观调控,改变过去特别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专业设置模式,优化“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逐步下放高校在专业设置、结构调整、招生等方面的自主权,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激活高校的办学活力和变革动力。高校要通过学科专业规划、专业调研、认证评估、调整建设、就业监测和停招预警等方式,改造、整合和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和专业方向类似的专业,增设一批适应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需要的急需紧缺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限制、裁撤和淘汰部分办学条件不达标、就业率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老旧、过时、低质专业及专业点,促进专业升级换代、专业布局结构优化及学科专业群建设。

第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之路。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工科专业结构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仿照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又开始效法欧美模式,但也在学习借鉴、改革实践和回应时代需求中,不断摸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设置模式和专业结构调整新路子。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类型、结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要秉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遵循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改革实践,做强做优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之路,全面提升工程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大批实践创新能力强、适应新工业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第四,适应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大力发展新工科专业。由于长期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我国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一直采取专业对口培养模式,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工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也日益增强。进入新时代,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要主动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实体经济振兴对新工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新工科专业的前瞻性谋划和交叉性建设。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一方面要将传统工科与高新技术相融合、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形成工工结合类新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大量增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理工结合、医工结合、文工结合、经工结合类大跨度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培育新的工科领域,以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从传统的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培养集成创新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更强的新工科人才。

结 语

工程科技改变世界,中国工程教育始终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自1951年下半年院系调整开始,伴随着我国七次大规模的本科专业目录制定和修订工作,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经历了70余年跌宕起伏的曲折演进历程。虽然其间曾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但我国也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自己的专业设置模式和专业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培养了大批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工程科技进步和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时期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和人力资源供给从“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工科设置工程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子午工程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工程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