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凤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应该以数据共享、安全性、合规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制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财务一体化、完善信息化制度和健全风险紧急预案等策略,从而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效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积极探索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更好地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和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是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分析
(一)数据共享原则
数据共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能够有效地促進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确保各项业务和决策都能够基于准确、全面、实时的财务信息。同时,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数据共享,国有企业可以建立信息平台,统一管理财务信息,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例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等等。这将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的协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安全性原则
财务信息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信息,其安全性和保密性对企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性原则。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策略和安全控制措施,对财务数据和信息进行保护和加密,防止数据被盗、篡改和泄露。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增强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预防因人为原因导致的信息安全事故。此外,国有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补丁,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有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财务信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合规性原则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准则。国有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和流程,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国有企业应该对财务信息的录入、处理、报告和披露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的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审计和监督,避免违规操作和不合规行为。此外,国有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好财务信息的披露和公示工作,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企业与社会的互信。国有企业通过严格遵守合规性原则,可以避免不合规操作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成本效益原则也应被重视。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应进行合理的预算,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其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这样,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既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又能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匮乏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技术人才的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国有企业的体制和薪资待遇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吸引到高端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本身的传统文化和管理模式致使很多财务人员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总之,人才匮乏限制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如何解决国有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人才缺乏的问题,提高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弱
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和效益相对较低。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较少,缺乏长期的投资计划和战略规划,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效益分析和管理机制,故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成本超支等问题。其次,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较为陈旧。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由于历史原因而建设较早,技术和软件已经过时,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最后,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也存在独立性较强、信息孤岛等问题,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这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没有做好财务管理和信息建设的一体化建设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相对独立,导致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足。财务管理部门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了解和把握,无法有效地指导和协调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信息化建设部门也无法全面了解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和业务流程。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与实际业务之间的脱节和不协调,使得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四)国企财务信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国有企业中,财务信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流程不够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导致财务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存在困难,同时,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标准化,部门之间的财务管理流程差异较大,致使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低下。其次,在财务信息的录入和处理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致使数据的录入和审核存在较大的漏洞,容易出现错误和不准确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企业对财务信息的监管,还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被错误地呈现出来。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和规范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新时期国企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应对人才短缺的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人才储备机制,通过实施长远的人才战略和培训计划,提前规划和储备优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此外,国有企业还需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如人才引进计划、人才派遣、招聘会等。同时国有企业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为人才提供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让人才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国有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福利待遇等,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决策精度。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国有企业需要注重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系统,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和管理。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推动财务一体化
财务一体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实现财务一体化是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在财务一体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打破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协同和整合,以实现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减少重复录入和错误。总之,财务一体化是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必要手段,更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
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有效运行的基础。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全面、完善、严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规程、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规定、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规范、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规定等。这些规定和规范应该明确规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数据流向、安全控制、审核制度、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运行和财务数据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安全性。在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制定完善的流程和操作规范,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保障。这些规范应该具体规定财务管理信息化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财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审核、存储、查询等内容。同时,还应该确保各个环节的严格规范和质量控制,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和数据泄露等风险的发生。总之,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以规范为保障、以流程为指导的原则,不断完善和更新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和规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管理环境,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和效益。
(五)健全风险应急预案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主要包括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可靠性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国有企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管理,从而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建立完善的风险应急预案和制定相应的灾害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是非常重要的。风险应急预案是企业在应对紧急情况时,通过制定一系列应急措施和行动计划减少损失,并保障企业的持续运营。应急预案包括多种因素,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情况,还包括各种未知的危险情况。当这些情况发生时,企业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及时处理各种状况,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灾害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这些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恢复业务,并在紧急情况下实现业务连续性。灾害恢复计划通常包括备份、恢复、重建数据等方面,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业务连续性计划则是在企业发生灾害、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营,使企业的损失最小化。此外,企业还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演练,以提高应对风险和灾害的能力。风险评估和演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漏洞,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通过定期演练,企业可以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从而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应对。
结语:
总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制定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财务一体化、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和健全风险应急预案等策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效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