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塑造与生成已成为当下社会交往的重要范式之一,并且在隐性的文化表征与显性的符号性表达上显现出个性化的价值深意。网络民族志的调查研究表明,二次元虚拟角色形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绩优的市场走向。通过研究其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既有助于准确把握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形象定位,又有利于抓住其自身的本质与内涵,并在与群体间的互动对话中,实现二次元文化的价值延伸与意义外化。
关键词:二次元;虚拟角色;文化表征;符号性表达
伴随着新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以虚拟性、科技性、个性化著称的二次元虚拟角色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虚拟偶像带动产业规模2020年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1]可以说,这些惊人的数据背后正是二次元虚拟角色的价值凸显与意义生成。同时,在亚文化的宏观蓝图中,二次元虚拟角色的构建与塑造,如洛天依、荷兹、初音未来等,不仅可以打破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壁障,还可以为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注入青春化的活力因子,彰显出二次元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通过观察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发展状况及特点优势,探究其在显性符号下的内在文化表征,并在时代的观照中展望其未来发展之势。
一、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发展现状
作为深受广大青年群体喜爱的二次元虚拟角色,是基于科技变革与时代嬗变的文化符号与象征意蕴,是以二维动漫原型为基础,以技术手段为加持,通过电脑图形化等手段,人工制作的虚拟人物,也被称为“假想偶像”[2]。并且,这种假想偶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偶像所拥有的流量效应与粉丝群体。可以说,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兴起与流行,既形成了空间壁的交互体验,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青年群体的精神狂欢。
从目前各大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反响来看,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发展状况正朝着积极、多元的方向迈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二次元虚拟角色逐渐从小众边缘化走向大众中心化。正如唯物主义学者所坚守的运动与发展论一样,所有文化现象都呈现出一个动态化的、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理论程式。这种动态化的流转恰恰是对以二次元虚拟角色为代表的新兴文化现象的一种考验,是经实践检验的一种价值认同。事实上,二次元产品的兴起与盛行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文化社会的结构化转型,尤其是媒介社会化的加速运作。“中国文化的当代转变,一个非常明显的方面,就是它正在向视觉文化或影像文化过渡。”[3]换句话说,这种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变促使着受众审美习性的转移,受众的品位与格调更多侧重于使之眼前一亮的影像产品,而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出现无疑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从洛天依到初音未来,从现实次元到虚拟维度,二次元虚拟角色正以全新的视觉观感迎合受众的虚拟遐想,成为当下市场竞争的关键风口与品牌着力点,逐渐占领文化社会的审美高地。
另一方面是二次元虚拟角色逐渐从二次元线性维度向三次元立体交互过渡。众所周知,二次元世界是通过ACG技术打造的二维空间。也可以指ACG爱好者构成的亚文化社群,还可以指ACG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条[4]。相较于三次元世界,二次元世界的空间属性早已决定了其产品特性的单一与闭塞,拥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与机制规则。例如最早的二次元虚拟偶像林明美,制作方凭借着动漫形象的虚拟化打造,结合相应的公关运作,為其推出首张虚拟偶像专辑,短时间内便跻身日本榜单前几位。然而,从其生产的本质来看,虚拟偶像林明美仍未脱离次元壁的限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递进,次元之间的壁垒逐渐被削弱,搭载全新AI引擎的二次元虚拟角色,凭借着交互性、智能性的时代特性,既打破了次元世界的维度限制,又满足了二次元受众潜在的心理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二次元产品形象的三维刻画与塑造。
二、文化表征:具象符号中的隐形表达
从本质上讲,二次元虚拟角色拥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话语体系与运作逻辑,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话语具象”。话语具象主要是指与传统基于理论和观念等的话语抽象传播方式不同的表达形式,本质上是通过诸如影视作品、图像符号、动漫角色,或者虚拟现实、增强虚拟现实、混合虚拟现实,以及沉浸式、互动式场景所塑造出来的具体形象以实现对人们视觉感官的冲击,达到重构视觉文化传播形式、传播方式与方法的目的,进而提高文化传播效力与效果[5]。话语具象主要表现为符号具象、文艺具象与实践具象三种类型。而二次元虚拟角色正是通过一个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符号具象,将其融入虚拟角色的外在样态中,最终形成自身内在的文化表征与内涵韵味。
(一)萌化的人物塑造
随着大众审美习性的不断转移,具象的视觉表达逐渐成为受众消费的主要对象。而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兴起与发展无疑刷新了受众的认知观念,以三维科幻性、漫画人物的数字复制,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其中,二次元虚拟角色以萌化的人物形象成为抓住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视觉与心理重心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从本质上看,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另类文化现象有悖于主流文化,个性、张扬、叛逆是其主旨思想。而作为二次元文化样态的二次元虚拟角色,在其“萌化”的外在形象背后,蕴含着二次元产品的价值属性与文化内涵。同时,也恰恰是因为其自身的价值属性,使得二次元虚拟角色找到与青年粉丝社群交流沟通的渠道与途径。例如,在“绊爱”的粉丝社群与“初音未来”的粉丝社群中,青年群体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群体。经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粉丝社群往往出于对人物形象的喜爱聚集在一起,其中也包含“大叔粉”。“萌化”形象的塑造使不同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内部不同流派之间找到共通的话题,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群体的“圈层属性”。因而,“萌化”形象的塑造与设定,绝不是游离于文化表征的胡乱想象,而是源于价值属性与社会现状的群体思考,是对不同文化交流的一种参照方式与文化表征的符号体现。
从二次元虚拟角色的生产过程来看,二次元产品中的虚拟角色有着忠实的粉丝基础与成熟的形象IP。基于完备的市场条件考量,不难发现二次元虚拟角色的生产都以“萌化形象”为主要的传播样态。无论是甜美少女绊爱,亦或是可爱少女初音未来,都将萌化的角色形象作为自身传播的具象符号,使得二次元虚拟角色一经发布便引起粉丝群体的强烈推崇,例如“生于日本的‘绊爱又被粉丝称为‘爱酱,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虚拟角色,它在网站的主频道订阅数有236万,发布后被转载至中国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的视频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50万。”[6]并且“绊爱”最初定位便是萌系少女形象,既能满足原有漫画粉丝的心理预期,又能最大程度上收获新的粉丝社群。究其本质,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其角色的外在表象,而是在其角色背后所勾勒出的全景式社会图景以及社会现实的镜像折射与文化韵味,即在体现二次元文化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实现粉丝社群的认同归属与情感营造。
(二)甜美的声音呈现
在符号学中,有着外延与内蕴之分。一般而言,“外延通常是指使用语言来表明语言说了些什么,而内涵则意味着使用语言来表明语言所说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7]。因而,将其设定在二次元文化语境中,便是通过声音语言来诉说其虚拟角色的本质内涵。可以说,除了萌化角色的视觉体现,甜美的声音呈现也是二次元虚拟角色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塑造虚拟角色的点睛之笔。
纵观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发展历史,二次元虚拟角色充满磁性的电子声音与独特的形象塑造是其有别与其他产品的个性显现。自二次元虚拟角色诞生以来,磁性的电子声音便是虚拟角色的符号化体现,并随着角色自身的火爆,逐渐引领粉丝受众的价值迷恋,甚至在全社会营造出次元风潮。例如,初音未来一经发布,便引起粉丝的热烈推崇,“它的代表作品《甩葱歌》红遍大街小巷,‘初音未来也迅速被大众所熟知并被定义为虚拟偶像。这一类型的虚拟歌手在二次元世界开始被称为‘虚拟歌姬。”[6]因而,独特的电子嗓音便成为二次元虚拟角色的特色化符号,在受众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文化印记。
从符号的角度来看,符号在其性质刻画中有着能指与所指的功能。“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指涉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8]正是因为符号的双重功能表达,使其在传递过程中,拥有与受众对话的权利和机会。作为二次元文化的声音符号也具有能指与所指的功能特性,并在语言符号与角色形象的魅力勾连中,彰显青年文化的价值风韵。较之现实偶像的音感呈现,二次元虚拟角色的音感是经过电脑数字技术处理的合成音,两者最大的区别便在于情感的嵌入与融合。二次元虚拟角色所呈现给受众的是毫无情感的数字混音,可以说这种数字混音很难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但是,恰恰是这种数字混音,尤为吸引青年群体的喜爱与关注。针对这种现象,很大程度在于声音符号中的文化性与意蕴性,其中既有受众通过耳感可以直接感受的现实存在,又有以声音为载体的直击受众内心的虚拟感受,两者相互依存,又自成效果,并在某种程度上与青少年群体实现同频共振。
(三)个性的服饰装潢
“影视服饰的艺术语言符号始终离不开人类所创造的符号范畴,如造型、色彩、图案等,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形式和手段,通过与情景的艺术形象转换之后再表达其意义。”[9]因而,服饰作为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代一种视觉符号,更是在刻画中指代着一种文化符号,并在传播过程中折射出强烈的社会图景与现实意味。当下,二次元虚拟角色在生成与宣发中,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服饰体系,既能体现独树一帜的风格差異,又能彰显出不同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一方面,符号具有相对稳定的审美定位。最初,二次虚拟角色是在日本兴起的一种文化热潮,它基于原有的动漫IP,将动漫人物形象通过虚拟技术立体化地再现出来,并且百分百地还原动漫中角色中的外在形象与服饰着装,既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遐想,又能实现最大化的市场效益。因而,二次元虚拟角色无论是在形象五官上,还是在举止行为上,都符合亚洲人的审美习性与审美品位。在二次元服饰中,充满着各种特色鲜明、形状各异的服饰着装。“比如水手服代表青春洋溢、纯洁无暇的美好,活泼不失优雅。死库水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属性服饰之一,特指日本学校的女生泳装服装,其服装特征是采用了紧身、连衣设计,方便在水中自由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和服,和服作为二次元中‘元老级别的服饰之一,可以古灵精怪、温婉贤淑,也可以华丽大方,与旗袍相媲美。”[10]正是因为这种特色鲜明的服饰,使得二次元虚拟角色具有鲜明的辨识度与特色化,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显著手段,具有相对稳定的审美定位。同时,二次元虚拟角色利用服饰符号的文化特性,既能传递出民族之音,又能实现自身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另一方面,符号具有相对运动的审美延展。随着全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介传播途径与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为二次元虚拟角色的跨国界与跨地域传播提供多样化与便利化的选择与机会。同时,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二次元文化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内在逻辑的重新组合,逐渐形成适合本土化形式的外在表达。基于这一点,许多国内创作者通过借鉴二次元虚拟角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优秀丰富的传统底蕴,创作出颇具“中国风”的虚拟角色形象。其中,充满辨识度的服饰着装是其特色鲜明的符号体现。诸如洛天依、乐正绫、言和,在服饰设计上既继承了原有二次元风格,又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实现二次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受众的审美延展与提升。
三、价值思考:时代关切中的意义延伸
从最初诞生到如今火爆世界,二次元虚拟角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时间。它将文化内涵与符号意象结合起来,将时代观照与价值底蕴结合起来,通过虚拟化的视觉呈现,为受众打造一场另类、个性的次元盛宴,使得无人问津的古老文化找到了希翼的窗口,重现往日的风华。但随着二次元虚拟角色在国内的广泛传播,一些负面、消极的问题随之表现出来,使其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因而,解决二次元虚拟角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便成为时下研究的重点。
(一)二次元虚拟角色对青年群体造成的影响
首先,对民族身份的消解与冲击。随着全球文化战略的推进与展开,各个国家与民族所面对的不只是异样文化所带来的显著优势与社会价值,更遭遇着意识同化与身份消解的潜在危机。而二次元虚拟角色作为外来文化的承载器,在文化碰撞中或多或少地会使受众产生一种“精神多巴胺”,以至于受众完全沉浸于由二次元虚拟角色所营造的虚拟幻象中,从而造成受众对二次元文化的盲目推崇及对本土文化的强烈否定。例如,“2017年8月7日,四名中国男青年身穿仿制的二战日本军服,趁夜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前合影的照片,在网上引起激烈的征讨与谴责;2018年2月20日,有两男中国男青年身穿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碉堡遗址前摆造型拍照,再一次引起了舆论哗然。”[11]种种现象表明,不加规范的二次元文化会对青年群体造成巨大的负效应与严峻挑战。
其次,对价值观的错误引导与引诱。价值观是指引人们行为走向的思想标尺,而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逐渐陷入自我怀疑的误区。毋庸置疑,作为二次元文化样态的虚拟角色,必定蕴含着内在的价值思想与价值体系,并且这种价值思想与主流思想相悖,是一种个性化、另类化的体现。如果不加规劝,会对青年受众造成不良的价值引导。例如,与现实偶像相似,二次虚拟角色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其中既有热衷于二次元漫展的“死忠粉”,也有被其魅力吸引的“新晋粉”。为了支持所爱的虚拟偶像,购买专辑与相关商品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行为,很容易因此陷入资本消费的陷阱中,形成一种拜金、盲目、错误的消费观念。
最后,对社会风气的挑战与考问。二次元虚拟角色之所以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除了其表现出的符号特性契合青年群体的群体属性与本质,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二次元虚拟角色为青年群体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理想王国。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畅所欲言,尽情挥洒青春的朝气,一定程度上逃避现实的苦恼。但一味地沉浸其中,只会适得其反,现实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青春的路途便会停滞不前。例如,日本的一位二次元狂热粉丝,沉浸于二次元虚拟角色所带来快感中,与现实脱节,甚至迎娶自己喜爱的虚拟角色为妻子,在狂热的追求中逐渐演化为病态的心理。同时,由于二次元虚拟角色的趣缘性特点,使得群体内部之间排斥与敌对现象越发严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对二次元虚拟角色的引导之路
首先,坚守主流价值引领,纠正思想误区。传统观念认为,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一直处于针锋相对的局面。在本质上,主流文化一直都是引导社会积极向上的一种文化向导,而二次元文化是一种与之相对的另类文化,推崇个性与张扬。从本质层面考量,精英人士更多地认为主流文化不应与二次元文化“携手相伴”。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次元文化是受众思想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既能丰富特定群体的精神生活,又能实现其自身的思想寄托。因而,受众应摆脱传统观念上的禁锢,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将主流文化的内涵精髓融入到二次元虚拟角色的本质内涵中,既能摆脱二次元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又能极大地促进主流文化的跨阶层传播。
其次,浓缩传统文化精华,实现融合发展。作为历史文明的见证,传统文化承载古人的智慧与辛勤,是彰显民族自信心的强大支撑。随着网络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各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充斥着大众的视野,青年一辈逐渐丧失了对传统文化坚守与弘扬的使命,而二次元文化的出现与火爆,使传统文化有了重振的希望与光亮。当下,传统文化应在坚守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吸收二次元文化的活力因子,赋予传统文化青春发展之势,在与二次元文化深度融合中,实现与青年群体的对话与重构。例如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的出圈,使得市面上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成为爆款,游戏中的虚拟角色通过时装和动作符号,既能满足粉丝群体的需要,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最后,推动内容形式发展,创新话语表达。二次元文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内容与形式的思考逻辑,迫使内容生产者用全新的思维模式打造一个兼容多元文化的内容体系与形式框架。正如“粉丝文化”的出现与盛行一样,二次元文化的出现也是当下社会模式中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文化产物。因而,我们对待二次元文化所衍生的多元文化产品,应结合青年群体的圈层属性,探寻适合青年群体的话语形态,不仅在内容上通过融合主流文化、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使得青年群体坚守正确的方向道路,更在形式上通过虚拟、丰富的视觉再现,增强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二次元虚拟角色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主流价值体系的“保驾护航”,更需要自身在发展中坚守本心,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二次元虚拟角色才能带给青年群体更多正能量,带给社会更多的积极氛围。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EB/OL].[2021-07-01].https://www.iimedia.cn/c400/79469.html.
[2]动漫大辞典编辑室.动漫大辞典3 电子游戏 虚拟偶像[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170.
[3]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3.
[4]邵燕君.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12.
[5]龙柏林.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话语具象方式[N].光明日报,2018-7-16(11).
[6]郭萌萌.二次元虚拟偶像的生产及其接受心理[J].媒介批评,2019(0):16-31.
[7]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37.
[8]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62.
[9]邓伍英.影视服饰文化符号的多重社会意义[J].文艺研究,2012(8):162-164.
[10]晁英娜,王点点,朱洪峰,谢子恒.二次元服饰文化研究[J].纺织报告,2020(8):116-117.
[11]代將来.二次元亚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9):111-112.
作者简介:张迪,武汉纺织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