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娇
56岁的李学荣已经退休,原本可以享受悠闲的生活,但她主动加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王湾社区综合养老中心,成为一名护理师。李学荣主要上门为老人做护理,有时也会上门为老人送餐。
上午9时30分,李学荣拿着药箱和血压计,来到王湾社区永光新村小区王卫兰老人家里。老人今年80岁,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和老人打过招呼后,李学荣熟练地打开血压计,绑带、测量,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阿姨,您的血压是154/76毫米汞柱,目前控制得还不错。这是您的药,一定要按时吃。”由于隔两天就会上门为王卫兰做一次护理,李学荣十分熟悉老人的情况。一切安排停当后,李学荣收拾好药箱,接着到下一位老人家做护理。
上午10时15分,李学荣准时来到陈长喜老人家中。82岁的陈长喜一个人住,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2008年起,他的右耳听力开始下降,近些年,听力越来越差。平日里李学荣会上门为陈长喜做护理,有时也会上门送餐。“我来给您擦背,顺便帮您把屋子打扫一下。”记者看到,李学荣拿出手机打出一行字。“他听不清楚,我们交流除了靠喊,就是靠打字。”李学荣一边说,一边打来一盆温水,用毛巾轻轻为老人擦背。擦完背,李学荣又把地拖了一遍,还给老人换了一床新被套。“我先走了,一会儿我给您送饭来,您在家等着就行了。”忙碌了近1小时后,李学荣拿出手机,又打了一行字给老人看。
回到养老中心,已是上午11点多,李学荣还没顾上坐下歇歇脚,又到了午饭时间。“我还要给陈大爷送饭呢!”李学荣按照老人的喜好打了些饭菜,给老人送过去。直到陈大爷吃上饭,李学荣上午的工作才算结束。
“我平时主要为社区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包括送药、送餐、打扫卫生、洗澡、量血压,还为一些卧床老人提供基础生活服务。身体好一点的老人,我上门后会带他们出去散步,带他们做手指操。”李学荣介绍,2021年,王湾社区综合养老中心成立,推出了上门护理业务,服务的大多是永光新村小区居民,这也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一部分。“有些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我得爬楼梯上門,最多时一天要跑5家,每天要走两万步以上。”
退休前,李学荣是一家商场的售货员,除了上班,她还要照顾患有帕金森病的婆婆。“婆婆行动不便,生活都是我一个人照顾,我在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退休后,李学荣得知养老中心在招人,便主动应聘。“我知道有些老人生活不便,很无助,尤其是独居老人,更需要得到悉心照料。”
因为有照料老人的经验,李学荣顺利成为养老中心的第一批员工。她每天从早上6点半忙到晚上8点,其间很少有时间坐下来休息。“刚开始我不太了解急救知识,每天跟着养老中心的医生学。老年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特别多,必须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为了做好护理工作,李学荣还拿着模具反复练习各种基本操作。“吸痰、翻身、氧气吸入、口腔护理、量血压等,我都学会了。”如今,李学荣已成为养老中心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
李学荣认为,作为一名护理员,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很多老人有基础疾病,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独居老人,很危险。”李学荣说,自入职以来,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联系她。
2022年春节前的一天,李学荣就遇到过一次紧急情况。“那天晚上11点多,我已经躺下了,突然电话响,是我经常上门护理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打来的。他说话含含混混的,我感觉他不舒服,就赶紧起身跑到他家。”李学荣说,她只用了7分钟就到了老人家里。“当时他浑身无力,已经说不出话了,把我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和紧急处理后,老人身体没有大碍,她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有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有感人的平凡瞬间。“有一次我上门给老人送餐,送过去后,我坐下来陪她一起吃。临走时,她对我说了好几声‘谢谢,让我很感动。”李学荣回忆,虽然现在那位老人已经去世,但当时的感受她记忆犹新,“还有一位唐阿姨,我每次去她家,她都会把好吃的留给我。我给她送饭,她总会先招呼我吃。”
两年的护理工作改变了李学荣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我现在闭着眼睛都知道在永光新村小区里该怎么走;哪位老人是什么情况,我也一清二楚。”李学荣手机通信录里的联系人,已经从之前的几十人增加到了200多人。“这里面不光有需要上门护理的老人的电话,还有他们子女的联系方式。”李学荣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她就要坚持做好。
(摘自《十堰晚报》2023年5月5日,夏之炎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