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糖的影响探析

2023-08-02 12:43孙嘉婧于湘英马子良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波糖阿卡血脂

孙嘉婧,于湘英,马子良

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21

糖尿病既往多见于老年人,属终身代谢性疾病的一种,近年来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患者处于代谢紊乱状态,临床症状为血糖长期过高,威胁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易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等并发症[1-3]。糖尿病产生与不良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其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引起,临床针对社区糖尿病治疗主要以降糖药物控制患者血糖为主,利用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达到延缓疾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目的[4-6]。二甲双胍在临床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经实践证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有较好作用,其可通过作用于肌肉组织,促进肌肉细胞摄取葡萄糖达到控糖目的[7-8]。此外,阿卡波糖(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也是临床针对糖尿病治疗常见药物,其可通过拮抗α 葡萄糖苷酶受体,抑制肠道多糖及葡萄糖吸收,对社区糖尿病治疗作用积极[9]。但两种药物单一使用效果均有限,临床针对二者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已有研究报道,本研究为继续验证二者联合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10 月间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门诊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 例,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中男21 例,女27 例;年龄51~73 岁,平均(62.17±2.25)岁;病程3~10 年,平均(5.24±0.67)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4~32 kg/m2,平均(24.86±3.32)kg/m2。观察组中男20 例,女28例;年龄49~74 岁,平均(61.77±2.31)岁;病程2~10年,平均(5.32±0.62)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33 kg/m2,平均(25.04±3.4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及目的,自愿参与入组,研究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血糖>11.0 mmol/L;②近1 个月未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经药敏试验对研究药物无不良反应。

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哺乳期者;②合并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病变者;③合并认知障碍、精神紊乱者或遵医性较差者;④中途参与其他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采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国药准字H52020955;规格:0.25 g×48 s/瓶/盒),整片口服,3 次/d,0.25 g/次,于进餐前0.5 h服用。用药期间为避免患者低血糖发生,可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酌情加减用药剂量。

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并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药物使用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增加阿卡波糖咀嚼片(国药准字H20020202;规格:50 mg×30片)治疗,3 次/d,50 mg/次,依病情酌情加减,最高不超过100 mg/次、3 次/d,于用餐前整片吞服或同食物一起嚼服。并于治疗前后清晨及餐后2 h,取患者静脉血5 m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仪器使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利用氧化酶反应检测法,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值。

两组均坚持用药治疗1 个月,期间注意检查患者肝、肾功能,监测患者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均需接受严格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

1.4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glucose, FPG)、餐后2 h 血糖值(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指标变化。

②血脂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 glycerols, TG)水平进行测定。

③治疗效果:包含显效、有效及无效3 项。其中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且FPG<6.30 mmol/L,2 hPG<7.80 mmol/L;有效为临床症状减轻,且FPG<7.80 mmol/L,2 hPG<11.10 mmol/L;无效为临床症状未减轻,且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④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肝功能受损、低血糖、腹胀腹泻发生情况并比对。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images/BZ_116_271_1825_2275_1929.png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10.31±2.15 9.72±2.66 1.195 0.235 5.80±1.64 6.55±1.46 2.366 0.020 14.73±2.92 14.64±2.75 0.155 0.877 7.70±1.32 8.55±1.67 2.766 0.007 9.82±2.45 9.91±2.64 0.173 0.863 6.40±0.85 7.02±1.33 2.721 0.008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TC、TG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

images/BZ_116_271_2262_2275_2362.png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6.62±1.41 6.50±1.54 0.398 0.691 4.60±1.11 5.51±1.34 3.623<0.001 2.60±0.13 2.59±0.24 0.254 0.800 1.20±0.42 1.61±0.65 3.67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于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且体质量降低”,由于其发病时间长,且容易出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多负面影响,主要为饮食习惯上多禁忌,不利于患者机体补充营养[10]。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水平升高,增加其代谢类并发症发生,且对患者多系统器官造成损伤,需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以延缓其病情继续发展[11-12]。另外,糖尿病属慢性代谢性疾病,由“养”而成,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生活环境压力增大等是诱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因此针对糖尿病治疗不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还需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尤其以饮食为主,通过控制患者日常食物及营养成分摄入,才能较好地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也对患者疾病进展延缓乃至预后有积极影响。

针对社区糖尿病治疗,临床主要以降糖药物为主,或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针对用药治疗方式患者可在出院后于家中自行操作,较为方便,利于患者长期进行血糖控制。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类药物是临床针对糖尿病治疗常见药物,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病后需长期接受药物控制血糖,使得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二甲双胍发挥作用机制为调节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通过抑制肝糖分解与合成,将糖无氧酵解,起到增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目的,同时二甲双胍类药物还能通过利用机体外周组织增加细胞摄取葡萄糖,以此恢复胰岛β 细胞功能[13-15]。二甲双胍药物在作用于机体组织及细胞实现糖代谢调节时,也具有改善血脂水平、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但二甲双胍长期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易造成患者机体耐药性升高,且不良反应增加[16]。如二甲双胍用药长期作用会增加患者肝肾功能负担,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自行血糖控制。

阿卡波糖控制血糖作用机制为通过进入小肠黏膜,作用于小肠黏膜刷状缘,能够抑制机体麦芽糖酶、α 葡萄糖苷酶合成,阻断α 葡萄糖苷酶及麦芽糖酶与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降低胃肠道对淀粉及碳水化合物水解吸收并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目的,实现血糖控制[17]。但阿卡波糖也存在胃肠胀气等用药不良反应,需进一步观察联合用药方式,以探明其血糖控制作用效果及价值。

研究观察本院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96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单独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结果发现: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 血糖水平相较于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患者更低,且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也更低(P<0.05),说明二甲双胍类药物联合阿卡波糖药物使用,对于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正常有积极影响。经治疗后,联合用药患者血脂水平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低于单一用药患者(P<0.05),表明联合用药对患者血脂降低作用更为积极。最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血糖低、腹胀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较单一用药患者更低(P<0.05)。再次证明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同时使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更高,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可以通过阻滞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抑制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联合二甲双胍药物作用于机体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肌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再摄取,能够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在改善血糖、血脂水平的同时,并不会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同时本次研究存在一定不足,受研究条件限制所选指标还需进一步细化,通过丰富指标选取,以探明二者联合用药对机体的详细作用过程及潜在影响,应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波糖阿卡血脂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你了解“血脂”吗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