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

2023-07-31 14:54林雨
新航空 2023年7期
关键词:异地流程环节

林雨

路遇旧时同事,问候说:你好吗?同事迟疑了一下,说“还行吧”。回问“你怎么样?”我也迟疑了一下说:嗯,就那样。我俩心照不宣,一起大笑起来。可不是吗,到了一定年龄基本就是“人人都有病”的状态了,见面问候都属于规定动作,不必认真也不必报菜名一样悉数自己哪哪哪儿怎么样,冷暖自知安然对待疾患就是了。

有时戏说自己的日子是三点一线:菜市场—医院—家。虽然不尽然,但就医是个经常的事儿,也是生命过程中谁也跳不过去的必然环节。因而看到多部门参与改善就医感受的意见时,感觉这件事真的是很民生啊。

对于就医过程的诟病一直就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都有。这些年也很多改变,异地看病直接支付是最讨喜的,外地看病也不用跑来跑去办理各种转院手续了。

但奇怪的是,异地支付这么复杂的改变都做到了,本地看病的很多环节却还停留在很老旧的程序里。有些医院从挂号到看医生再到取药,要经过审核、记账、缴费等几个环节,如果不是熟门熟路,那就边走边问,可能要多走好几圈。不用说病人,好人也被指使得快累病了。

而这些环节,在智能时代简化起来并不复杂。济南的好几家医院,医保卡直接插在医生的电脑里,看完病直接去药房就行了。有的医院还有短信提示,你的取药口是几号,基本等你走到药就准备好了。

而这个改变中间省去的审核、划价、缴费三个环节,大约需要二十分钟,排三次队,走一公里路。医院环节因智能操控,应该也会降低人力成本。

不过有些医院,这三个环节还在。去趟医院,从进去到回家,院内溜达个三五公里小菜一碟。有一次孩子陪老伴做肠镜,楼上楼下里里外外的这通折腾,各种手续跑下来,硬硬的脚上磨出六个水泡来。

现在开通的异地结算,好处是可以找更好的医院医生看病,不用跑着求人办理转院手续,但好医院好医生就更加人满为患,预约的难度加大。外地就医,一般都不是小病小灾,一般是一个病人两到三个陪人,人生地不熟,在偌大的医院里,大包小包提着满医院跑,看着就累得慌。我们住的地方,离两家医院近,因而附近的两条路都是著名的堵车,路边停着的汽车和电瓶车把人行道都占了,公交车两站有时要走半个小时。看我们步行去医院,朋友说“开车送你们吧”,我说:医院门口的路真是插翅难飞,一头扎进去出来就难了。

这不是一家两家医院的事,这些事,真的要多部门联合行动才有可能改变。靠每家医院修停车场,估计是力所不及的。

作为经常去医院的族群,对于改善就医感受不敢太多奢求,大家都有病的现在,医院的负担过载,谁也不会奢求贵宾般去看医生和住院,大家都很理解,只要减少环节和少跑路就很满足了。

医院是病人去的地方,除去身体疾患,病人和家属都属于又敏感又脆弱的一群,但这些年去医院的经历,却使我历练的由社恐变成半个社牛,由不爱说话变成半个话痨,虽然是著名的路盲症唯独医院的路很熟,由此独自喟叹:去医院真锻炼人啊。

虽然现在异地诊疗不受限,但有带着家人异地就医的体验,知道其艰难和无奈远远超出预想,所以也经常和要来济南看医生的亲朋好友建议:不是特别需要就本地解决吧。只是很多病小地方医生也推荐去大医院,有些药本地医院和药店都没有。好在现在很多医院的检查可以互认,常常是家人带着病例和检查结果来求医,办的差不多了再接病人过来。

一人生病,全家忙乱,似乎是常态。

但随着医院就医过程的智能和人性化升级,似乎我们的就医的方式也该以变应变的提升,不能俗话说“有病乱投医”式的就医,而用智能手段引擎找到自己信任的医生医院和科室,这在网络时代是不难做到的。

而具体的就医,提前网上挂号,医院基本都精准到几点几分,提前半小时过去等候就足够了。这一点特别合适异地就医,提前挂号预约想看的医生,带好资料,不用提前几天就去人生地不熟的医院两眼一抹黑的奔波。

看到有些人抱怨排队半上午看病三分钟,非常理解和同情。但如何看医生、如何与医生更高效的沟通,可不单单是医生单方面的事儿。

这些年我和老伴儿都看过不少次医生。每一次都会事先把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的情况,非常简单的用一张A4纸打印下来,见到医生时请医生看,而不是紧张激动语无伦次的和医生叙述。这个方法是因为经历过看医生的紧张激动语无伦次才想出来的。这样免得说不清楚,也减少医生工作量。以下是我就诊亚甲炎给医生的一张“病历”。

姓名 年龄 第三次就医

春節后脖子疼,吞咽咳嗽时严重。

4月11日就诊省中医,化验确诊为亚甲炎。布洛芬+中药。

持续疼痛。心跳快,体重减轻。嗓子嘶哑。

4月19日就诊齐鲁医院,化验。

4月30日服用倍他乐克一片,强的松每日三次每次两片。

第二天疼痛减轻,第三天疼痛消失。目前两种药服用一周。心跳平稳,疼痛消失。体重持续减轻(下降3公斤)。

医生看完我的这张纸,告诉我如何减掉激素,可以吃布洛芬消炎止痛。还告诉我电话,说有问题可以电话咨询。三分钟结束,患者很满意。

其实大家的生活都是在走流程,不过有些严格些有些松散些罢了。世界按照自己的运行轨道运行,我们的生活和命运也是一样。哪个流程没走完没走好,就会留下缺失和遗憾。

流程这个词,之前是说水流的路程,后来演化成为做事顺序的布置和安排。看到好些人家的日子鸡飞狗跳的乱,感觉流程需要顺顺。

而我们目前的就医,也需要用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标准好好顺顺流程,使其更加合理和方便,改变大家对与就医的印象与体验。

至于我们个人的就医方式,也该以变应变,逐步在不断调整的就医流程中找到最优化的就医方式。每次从医院出来都会想:看病就医不简单,需要学习需要智慧和不断更新的常识。

因为就医看病的难度,不少医生写过如何看病就医的书。读过几本,感觉比较实用的是《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这本。作者王兴是一位肿瘤学博士,这本书针对很多病人和家属的惧怕茫然与无奈,给出了整个治疗过程中比较实用的建议。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这辈子就医和看病,其实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认知和技能。不仅是机智的使用就医流程,还有就医过程中如何认识疾病、认识生命,进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这些都是每个人不能跳过的经历和体验。

我们这代人,照护晚年的父母,对于疾病,对于就医和治疗,多多少少都有体验。现在到了自己需要经常就医看病的生命阶段,多数人心态平稳,能够接受这个生命阶段的必然。但随着年龄再增大,体力不支时就医是个挺困难的事儿。

因为谁都知道,目前看病依然是个力气活儿。

力气活儿就要有力气的人去做。有人在看病这个力气活中看到了机会,最近医院出现了医陪这个行当,有偿陪老年或重症患者看病检查取药,如同现在住院可以请陪护一样。不知道医陪是个人找活儿还是公司运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扩展,这个市场需求估计挺大。

其实,解决看病难优化就医体验一直在推进。现在经常刷新的人工智能吸引眼球,将来人工智能也必然在看病和就医的流程中起到更多的作用。网上看病网上开药,现在只是针对部分慢性病,将来会扩展到更多方面。

不过,在美好愿景实现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学会看病,学会和医生有效高效的沟通,学会在迷宫中的医院找到最佳行走路线……很多细节都是做一个会看病的病人和家属需要留意和掌握的。

三点一线,经常去医院的大妈如是说。祝您旅途愉快,平安健康。

猜你喜欢
异地流程环节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你适不适合异地恋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