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周龄雌性雉鸡蛋白质适宜需要量研究

2023-07-31 08:57付曦瑶陈丽红陈小丽孙伟丽郭肖兰
畜牧兽医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雉鸡粗蛋白质周龄

付曦瑶,陈丽红,陈小丽,孙伟丽,2*,郭肖兰

(1.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特种动物饲养及综合利用创新工程中心 吉林省特种动物微生物饲料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112;2.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 266109)

雉鸡又称山鸡、野鸡、环颈雉等,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八大珍禽之一[1],雉鸡作为集肉蛋兼用、观赏和狩猎价值为一体的珍禽,具有极高的营养、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2]。熊家军[3]报道,2015年我国珍禽饲养总量达到了2.6亿只,其中雉鸡养殖规模约3 000万只。与肉鸡相比,雉鸡肉质细嫩、具有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优质肉类需求与日俱增,雉鸡养殖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粗蛋白质是饲粮营养中的重要指标,禽类生长所需蛋白质主要由饲粮提供。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雉鸡的生产性能,饲粮粗蛋白质含量过高还会导致氮排放量增多,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造成污染环境[4]。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蛋白质饲料缺乏、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日益突出,研究雉鸡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对指导生产和节约饲料成本意义重大[5]。目前,我国对雉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生长习性及肉品的营养方面,对其营养物质需要量研究较少,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少量报道[6-8],营养标准研究数据缺乏。饲粮的配置只能借鉴NRC(1994)雉鸡的营养需要量数据,因此难以避免因品种、性别、饲粮类型、生长环境等差异所产生的误差,造成资源浪费。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雌性雉鸡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素含量、屠宰性能等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该时期雉鸡的饲粮粗蛋白质适宜水平,为我国雉鸡的饲养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选用200只初始体重为(539.43±11.97)g的11周龄健康雌性雉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预饲期为7 d(10周龄),正式期49 d(11~17周龄)。

1.2 试验饲粮

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参照《NRC(1994年第9版)》和《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20年第31版)》,并结合国内生产实践及经验数据科学配置,试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00%、16.50%、18.00%、19.50%和21.00%,其他营养成分均保持一致。实际饲粮配方根据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的实测值进行调整。风干基础下的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experimental diets (air dry basis) %

1.3 饲养管理

试验在吉林省吉林市左家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在鸡舍内笼养的方式进行饲养,每个重复组为1笼,雉鸡自由采食颗粒料并充足饮水,定期对鸡舍消毒,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1.4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4.1 消化代谢试验 消化代谢试验以重复组为单位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于17周龄进行,以重复组为单位在饲养笼下铺设粪盘,收集3 d的粪样品。并记录每个重复组3 d的给料量和剩料量,仔细去除混入其中的羽毛、皮屑、飞虫、撒料等异物,对撒料进行称重用于准确计算采食量。将3 d的排泄物混合均匀后,用10%硫酸溶液固氮,称重记录后于-20 ℃冷冻保存。随后,将粪解冻并混匀后,每个重复组取200 g粪样品平铺于烘粪盘上,85 ℃杀菌2 h后,降温至65 ℃烘干至恒重,粉碎过40目筛,保存备用。

1.4.2 血清样品的制备 于17周龄结束前1 d(绝食12 h后),从每组随机选取10只鸡(每个重复2只)抽血。用采血针于颈静脉采血5 mL,静置2 h后,821.73×g,4℃离心15 min。将分离出的血清分装于1.5 mL EP管中,置于-80 ℃保存备用。

1.4.3 屠宰试验 17周龄试验结束后(绝食12 h后)进行,从每组随机选取10只鸡(每个重复组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2只雉鸡)进行颈静脉放血处死。屠宰前称活体重,致死后称量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翅膀重。屠宰时,测定其心、肝、脾、肺、腺胃、肌胃、腹脂和胰腺的重量,测定时注意排空其胃内容物,各器官表面用滤纸吸干水分。

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1.5.1 生长性能 正式期开始后,于每周第1天时晨饲前进行称重,每次称重前1天18:00断食、期间正常供应饮水,次日6:00以重复组为单位对鸡只进行活体称重,并记录鸡只数。以每周第1天体重数据为初重,下周第1天体重数据为末重,计算每只鸡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计录每日给料量和剩料量,并计算每只鸡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intake, ADFI)和料重比(feed/gain, F/G)。

1.5.2 常规营养指标的测定 测定风干状态下饲料、粪便和肌肉样品的化学成分,105 ℃烘干法(GB/T 6435—2014)测定饲料和粪便样品干物质的含量、凯氏定氮法(GB/6432—2018)测定饲料、粪便和肌肉样品粗蛋白质含量、索氏脂肪浸提法(GB/T 6433—2006)测定饲料、粪便和肌肉样品粗脂肪含量、燃烧法(ISO 9831—1998)测定饲料和粪便样品的能值。

计算方法:

氮代谢(g·d-1)=食入氮-粪便氮;

氮利用率(%)=(氮代谢/食入氮)×100;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营养物质摄入量-粪便中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摄入量×100。

1.5.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将血清样品在-4 ℃解冻半小时,测定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尿素(Urea)活性,采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使用SELECTRA-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1.5.4 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计算 参照《NY/T 823—2020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计算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翅膀率。各脏器的器官指数计算如下:器官指数(%)=各器官重(g)/活体重(g)×100。

1.5.5 数据统计和分析 试验数据先使用Excel 2019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26统计软件的ANOVA程序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LSD),用Duncan氏法多重比较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统计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 果

2.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水平对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和表3。由表2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末重无显著影响(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它4组(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平均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料重比呈下降趋势。

表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pheasants

表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雉鸡每2周生长性能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every 2 weeks growth performance of pheasants aged 11-17 weeks

由表3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11~1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17周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11~16周龄平均日增重、11~16周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第11~14周龄时,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18.00%和19.5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第15~16周龄时,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16.50%、18.00%和19.5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水平的升高,平均日增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第11~12周龄时,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料重比显著高于18.00%、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第13~14周龄时,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料重比显著高于18.00%和19.5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第15~16周龄时,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料重比显著高于16.50%和18.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料重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2.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氮利用率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雌性雉鸡氮利用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的食入氮、粪便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食入氮和粪氮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15.00%和16.50%粗蛋白质水平组沉积氮的含量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雉鸡的食入氮、粪便氮和沉积氮的含量均增大。18.00%和19.50%粗蛋白质水平组氮利用率显著高于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氮利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表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氮利用率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nitrogen utilization rate of pheasants

2.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和总能代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apparent metabolic rates of nutrients of pheasants %

2.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8.00%、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8.00%和19.5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低于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表6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serum protein metabolism indexes of pheasants

2.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脂类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脂类代谢指标的影响见表7。由表7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影响(P>0.05)。15.00%和16.50%粗蛋白质水平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5.00%、16.50%和18.00%粗蛋白质水平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它4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表7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脂类代谢指标的影响Table 7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serum lipids metabolism indexes of pheasants mmol·L-1

2.6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见表8。由表8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胸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腿肌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18.00%、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8.00%、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胸肌粗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胸肌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

表8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Table 8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muscle chemical content of pheasants %

2.7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9。由表9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翅膀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15.00%粗蛋白质水平组腹脂率显著高于18.00%、19.50%和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

表9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Table 9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pheasants %

2.8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器官指数的影响见表10。由表10可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10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器官指数的影响Table 10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organ indexes of pheasants %

3 讨 论

3.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动物生长性能直接反映了动物的生长情况,是衡量饲粮饲喂效果、评估转化率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禽类生产性能的影响会基于不同日龄或者不同品种而有所差别。不同的研究结果与禽的种类、性别、饲喂环境以及饲料组成等众多因素相关。Haunshi等[9]研究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0~8周龄Aseel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李忠荣等[10]、耿爱莲等[11]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北京油鸡的影响时也有相同发现。刘书锋等[12]研究表明,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36~70日龄马冈鹅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有所升高但升高不显著,料重比有所下降但不显著。刘少凯等[13]研究表明,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7~12周龄洛阳乌鸡的平均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料重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6周龄雌性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且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雉鸡的平均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料重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对雉鸡采食量影响不显著。17周龄雌性雉鸡生长较缓慢。本试验结果与以上一些研究结果相同。

对本试验的生长性能指标细化到每2周进行分析,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6周龄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显著,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但17周龄时各组间雉鸡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且试验结果表明,17周龄各组间体增重趋近于零,采食量也明显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这段时期雉鸡接近成年体重,成长速度减慢,雉鸡警觉性高,胆小易惊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影响生长性能指标。冯焯等[14]研究发现,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料重比逐渐升高,采食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宋琼莉等[15]研究表明,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29~56日龄的宁都黄鸡的平均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料重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这表明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雉鸡的生长,饲粮蛋白质水平不足直接导致雉鸡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影响其生长,而饲粮蛋白质水平过高,会不利于机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高蛋白质饲粮中多余氨基酸还会导致肾的氮代谢压力,甚至会导致雉鸡肾功能受损,影响生长。

3.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氮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氮利用率反映了动物对饲粮中蛋白质的利用情况。在实际生产中,理想的状态是在保证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动物福利的情况下,提高氮的利用率并减少氮的排放量。Gou等[16]和Ferguson等[17]研究发现,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可使肉鸡氮的利用率显著升高,氮的排泄量显著下降,但当进一步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时会发现,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汪水平等[18]、陈雪君等[19]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可使鸭的摄入氮、粪氮和氮沉积的含量增加,但对氮的利用率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雌雉食入氮、粪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且食入氮、粪氮和沉积氮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氮利用率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本试验中随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摄入氮、粪氮和氮沉积规律相同。氮利用率规律不同,可能是由动物的品种和年龄、饲粮的加工和饲喂方法不同所致。

3.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直接反映了饲粮对动物的营养价值。代谢率受饲粮的性质、加工、饲喂方法、动物种类与年龄、测定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影响[20]。许晟玮[21]研究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雏期广西桂香鸡的能量、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粗纤维的代谢率;在育成阶段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能量和粗蛋白质消化率降低,对粗脂肪、粗纤维和钙磷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杨俊[22]在研究5~16周龄六画山鸡适宜的粗蛋白水平时也有类似发现。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雉鸡的干物质、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试验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的设定范围还不足以影响到雉鸡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3.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可反映动物对饲粮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代谢情况[23]。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是动物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关键指标,其中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恒定、运输营养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重要功能[24]。官丽辉等[25]研究发现,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塞北乌骨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但饲粮蛋白质水平过高时其含量有所下降。Ozek和Bahtiyarca[26]在研究不同性别、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欧石鸡血清生化指标影响时也有类似发现。本研究结果表明,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11~17周龄雉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而饲粮蛋白质水平过高则有下降的趋势。这表明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饲粮蛋白质含量过低导致动物摄取蛋白质不足,过高时可能会抑制机体对蛋白质利用。

血清尿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血清尿素氮的含量,血清尿酸、尿素氮含量能够反应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程度[27],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和食入氮呈正相关[28]。李忠荣等[10]研究发现,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北京鸭血清尿酸含量显著提高。闵育娜等[29]研究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可降低肉仔鹅血清尿酸、尿素氮含量。廖玉英等[30]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合浦灰鹅生长性能和肉质时也有相同发现。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可显著提高11~17周龄雉鸡血清尿素的含量。

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与机体脂肪代谢密切相关,与体脂沉脂、腹脂率等指标相关。范卫星[31]研究表明,禽类脂肪沉积就取决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机体内胆固醇的转运密切相关。苟钟勇等[32]研究发现,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1~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公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但其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陈金文等[33]研究发现,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8周龄肉鸡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而刘书锋等[12]研究发现,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血清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本试验结果表明: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11~17周龄雉鸡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呈下降趋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3.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

雉鸡肌肉中的营养因子的含量是评定肉品质的重要指标,肌肉中这些营养因子的含量不仅决定了肌肉的营养价值,还会影响肌肉的嫩度、风味等[34]。李忠荣等[35]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56日龄白羽半番鸭胸肌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且随着饲粮粗蛋白质含量的降低,白羽半番鸭胸肌中粗脂肪的含量升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高振华等[36]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8周龄麒麟母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腿肌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其胸肌粗脂肪含量随饲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而升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雉鸡胸肌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且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雉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升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腿肌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饲粮的营养物质通过影响动物机体的激素水平、关键酶活性、免疫状况和基因表达等生理机能,来影响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周转和脂肪的合成与分解,从而控制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生成[35]。所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肌肉中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程度和动物的品种、年龄、健康状况、肌肉部位息息相关。

3.6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屠宰性能反映了动物体组成和宜于食用部分的比例,与肉品质紧密相关,是评定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翅膀率越高,腹脂率越低产肉性能越好[37]。大量资料显示,屠宰性能相关指标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38-40]。石天虹等[41]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56日龄芦花公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腹脂率影响不显著。范秋丽等[42]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25日龄的竹丝鸡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耿爱莲等[43]在研究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对16周龄北京油鸡的影响时也有类似发现。曾晓阁等[44]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2日龄的肉仔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无显著影响,但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到16.81%时,其腹脂率显著升高。刁其玉等[45]研究发现,在饲粮氨基酸相同时,将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由21%降低2个百分点可使22~35日龄肉鸡的腹脂率升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的屠宰性能、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翅膀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到15%时,雉鸡的腹脂率显著升高。本研究中各试验组腹脂率的变化与增重速度相关,当饲粮能量相同时,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增重速度相应减慢,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而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也会相应增多。

器官指数是器官重与活体重之比,常反映动物的营养状况和内脏器官的生理状态[46],器官指数的大小主要与动物的品种和饲粮的营养素水平相关。刘丽等[47]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AA肉鸡、武定鸡等各品种的鸡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石天虹等[48]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42日龄肉仔鸡的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雌性雉鸡的各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试验设置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在鸡的适应范围内,未对雉鸡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造成损害。

4 结 论

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11~17周龄雌性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8.00%~19.50%,此日粮条件下,雉鸡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和较低的料重比,氮利用率较高,血清各成分含量也处于最佳,雉鸡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低。推荐11~17周龄雌性环颈雉使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8.00%~19.50%。

猜你喜欢
雉鸡粗蛋白质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雉鸡肌纤维和肉质性状及其与ATIC、AMPD1和CAPN1 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雉鸡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羊养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褐壳蛋鸡
成功的步骤
夏秋喂牛不宜添加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