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延伟 罗明金
摘 要:重庆渝东南地区是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发源地和聚居地,汇聚浓厚的民风民俗、传统建筑等。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闲置大量木构民居,这些民居是乡土文化最直接的反映。在国家政策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下,闲置木构民居逐渐被人们利用起来,但传统木构民居因长时间闲置而无法居住。因此,为恢复其功能性并保留少数民族民居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将“微改造”理念融入到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的改造中,可以为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渝东南;闲置;木构民居;微改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建筑营造技艺的整理与传承研究”(19EG2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少数民族村落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乡土文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地域环境、一定人类种群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反映,是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1]。自十九大以来,国家积极推动盘活村落闲置民居的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相继提出系列措施优化盘活过程中的步骤等,盘活闲置民居资源既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又能促进当地就业,解决脱贫返贫等问题。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体现了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忆,其蕴含的选址方式、平面布局、营建制度、审美观念等,是乡土文化最直接的反映。如今大部分闲置木构民居呈现出破败不堪、久无人居的状态,但往往正是这一类民居,其蕴含的民族文化更为纯粹,对于原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而言,是他们的情感寄托,与他们的人生经历相关,一些昔日重要场所对唤起他们的记忆具有重要的价值。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是保持民族和文化连续性的重要载体,是在外游子思乡时的精神寄托。“微改造”强调微型更改、保护、更新,在乡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对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采取基于原有建筑风貌、建筑材料、工艺体系、结构布局的方式进行修缮翻新,保护建筑的历史痕迹及文化特性,减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现状
(一)城市化进程下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整体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于城市所提供的发展机会更多,待遇更好,产生巨大的城市磁吸效应,越来越多有知识、有头脑和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村落中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和妇女,乡村失去了内在的发展动力并逐渐成为“空心村”。多数木构民居只有在新年前后才能“见到”屋主人,有些甚至常年不见,居住率极低,传统民居逐渐失去了烟火气息,民居建筑作为昔日生产生活和情感交集的场所,也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渝东南因深处山地,交通不便且基建设施缺乏完善,外界材料运输成本极高,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均以本土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由于山地降水资源丰富,民居长时间闲置,无人居住打理,导致腐烂程度加剧,大多数闲置传统民居内外损坏严重,外立木饰面和砖石材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损,甚至部分建筑濒临坍塌。自乡村振兴以来,乡村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加,年轻人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审美趣味不断变化,老旧房屋代表落后的观念油然而生,砖瓦和混凝土建筑颇受喜爱。老一辈的村民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无法意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認为年轻人接受到的新鲜事物具有其存在的正确性,并且小洋楼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明显更优,因而越来越多的木构民居在现代工业机器的轰鸣下消失。
(二)渝东南少数民族木构民居现状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大量农民进城转为城市户口,闲置木构民居数量逐年递增。在国家积极推动盘活乡村闲置农房的政策和城市对于乡村旅游的热度不断攀升的背景中,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闲置木构民居呈现出多样的改造形式,一是呈现出“一刀切”的推倒重建,将传统木结构建筑整体推翻,利用钢筋混凝土取而代之,千篇一律的现代风、罗马柱呈现出来;二是拆除坍塌部分并新建现代建筑,缺乏本土文化的新建筑与传统木结构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三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利用现代工艺体系进行修葺维护,原有的雕刻木构件、木梯和民居窗花等都被玻璃和不锈钢等材料取代,木构民居的原真性遭到破坏。大部分渝东南少数民族村民缺乏对木构民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正确认识,并不重视对民居的改造,而外来建造人员在不依照本土文化和营建技艺的情况下去改造设计木构民居,不仅对建筑本身造成破坏,对原住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民族娱乐方式、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因子等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木结构建筑在摧枯拉朽似的改造下不断减少乃至消亡,返乡村民在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对原有木结构建筑拆毁重建的欲望越来越强,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原有的家庭关系、宗族关系观念、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乡土造物技艺等逐渐被人们遗忘。
(三)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面临的现实危机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是文化与物质的结合,是经过数代原住民共同努力、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的结果。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说:当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新的(更高级的)需求又会出现,人类的基本需求形成了一种相对优势的层次[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木构民居的基本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一代的居住使用,其追求更优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现如今大部分在居住使用的木构民居已经遭到或多或少的破坏。闲置木构民居虽然成为被人们所遗忘的建筑,但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木构民居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乡土文化在建筑中最纯粹的形态,对故乡和家的依恋是华夏民族最深层次的情感,老旧的家具、熟悉的场景和遮风挡雨的民居建筑是在外游子的情感寄托。古埃及文明和其他文明的消失证明了一个民族的消失首先是其文化传承的连续性被打断,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对少数民族居民和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3]。如若任由闲置木构民居在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中消亡,那么村落将会逐渐失去其民族性和自身文化特性,从而缺少本土文化内涵,民族记忆也将逐渐消散,乡土文化与木构民居密不可分,乡土建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物质保障,乡土文化则为乡土建筑注入了灵魂与思想。因此,对于渝东南少数民族闲置木构民居的改造应引起关注,避免现存木构民居建筑被进一步破坏,及时保护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
二、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蕴含的乡土文化特色及价值
渝东南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人文资源,传统民居作为承载居民生产行为、日常生活人工建造场所,在这一环境下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因子,是物质与非物质的融合和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民居从无到有的竖立涉及礼制、风水、制度、装饰和营建技艺等。具体所蕴含的乡土文化特色和价值主要分为:
(一)礼制制度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影响着各族人民。渝东南因其地理局限性,在长达数百年的土司制度影响下礼制观念虽然有限,但仍有迹可循。受以左为尊的影响,渝东南民居右厢房以长者、男性居住,左厢房以女性居住,魏禧《日录·杂说》言道:“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以坐北朝南的视角判定左右,不同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是左东右西。从“改土归流”制度实行后,渝东南地区村落开始选择依山傍水、利于生产生活之地建造房屋和布局村落,不仅仅围绕土司城[4]。禁忌制度自原始社会便已存在,同样是地域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渝东南民居屋顶往往会制作屋脊兽,不仅具有本身的功能,也有一种寄托和象征的含义,在居民生产生活中也同样存在。
(二)火塘文化
火塘诞生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居民上千年的生活生产之中,是家庭聚会、待客、取暖、饮食等活动之所和全家活动的核心,在少数民族室内布置中占据重要地位。火塘对一个家庭而言不单是物质工具,其中所蕴含的“家庭”属性才是关键,在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观念中,原住所的火塘分化至新所,代表所分化出的新家庭被传统民俗规范赋予了合法性,并包含了美好的祝愿。火塘是少数民族村民的精神寄托和淳朴民风的体现,村民认为火塘是神灵祖先聚集之地和族群相聚场所,不可亵渎,因而产生许多礼制与禁忌。火塘文化体现了村民对具有家庭和家族含义的火塘赋予崇高地位,同时蕴含了村民对家庭繁荣、开枝散叶及宗族凝聚的美好向往。
(三)风水文化
风水源于古时人们在生活中对一些现象、事物的观察理解并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认知,史学界称之为“堪舆”,对民居择地营建产生重要影响。渝东南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时间长,其风水观集当地原始巫教、北方汉族地区佛教、道教于一体,形成了本土独有的风水观念,贯穿民居建造的整个过程。《释名》中指出:“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民居建造首先要请风水先生来看屋场,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定朝向,注重“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理念,民居在建筑构件和窗户上也常刻有吉祥图案以寓美好。风水文化不是封建迷信,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和少数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
(四)营建技艺文化
渝东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营建房屋极具挑战,丰富的森林资源给当地居民提供了现成的建筑材料。干栏式建筑无不体现出当地村民的营建智慧,不断追求与自然共生的“天人合一”状态,民居房屋在建造过程中的择地、下石脚等一系列仪式活动,反映了村民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寻求幸福安康,匠人们精湛的技艺背后体现出拜师学艺、口传身授的工匠文化和精神。渝东南民居营建的过程蕴含了当地传统的民俗风情、历史传承、村规民约、精神图腾等文化,民居建筑是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营建技艺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三、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闲置木构民居微改造策略
微改造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蕴含的乡土文化分析并与微改造原则相结合,为闲置传统民居探索性地提供以下改造思路。
(一)“以人为本”的居住条件微改造
建筑的使用主体是人,“以人为本”强调设计应同时注重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从生理需求而言,传统闲置民居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无法满足,因此,现代材料和工艺的介入、复合型材料和防火防水涂料的利用、对传统材料进行优化及置换和对卫生间、窗户等结构性问题进行适度调整十分有必要。如吊脚楼多使用杉木板作为隔墙,其隔音、隔热、保温、防火等均较差,可以通过复合板与枫木板的结合利用,在保留本土民居内部样式的同时,又能提升居住环境的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从心理需求而言,应保留建筑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特征,微改造的同时结合乡土文化再创造,如图腾纹样、民族色彩运用于挂饰配件等软装饰部分。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空间布局的保留和改善,体现民族生活特色,在空间环境中传递乡土特色,并赋予其文化属性。
(二)“有机更新”的建筑风貌微改造
单体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共同构成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建筑风貌反映了当地的村落风格和民族特征,对于建筑风貌的微改造需要从“一村一面”的整体性出发,利用好本土材料和营建技艺,以修缮为主,改造为辅。对于结构完好的建筑,通过聘请当地工匠对建筑进行检修并维护加固,保证其没有安全隐患,并优化建筑周边环境,结合本土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提升居住体验。对于结构和外立面受损但可修复的和破损严重无法修复的建筑,利用本土材料和现代材料相结合、传统营建技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复和重建,优化并提升材料和工艺品质,以保护其原真性为主要目的,尽可能减少外来材料的使用,优化民居并将其复原至与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
(三)“修新如旧”的生活用材微改造
渝东南少数民族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中以木材作为主要的燃烧材料,而现在大多使用液化气和电加热的方式,大部分改造者认为灶火房和火塘于年轻人而言,缺乏实用性且存在安全隐患,故而选择将其去除,斩断了传统的民风民俗和在外游子儿时的记忆。土灶和火塘是原住民自存在以来食物烹饪的基础,现如今许多城市居民回农村就是为了寻找记忆中的味道。在微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保留,将传统的木材燃烧改为燃气燃烧和电燃烧的方式,既减少了烟尘污染,又能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延续。对于传统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年轻一代之间存在的差异化下的改造,“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策略可提供有效的路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符合现代的生活方式,并且对乡土文化和传统民居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四、结语
乡土文化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闲置木构民居作为原真性保留相对较高的民居建筑,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造中,应注重其文化价值的保留,赋予建筑精神内核并展现“一村一面”的特点。在塑造更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不失其自身内涵或破坏聚落整体风貌,对闲置传统民居的保护迫在眉睫,应呼吁外来和本土居民共同保护,推动乡土文化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參考文献:
[1]罗明金.新农建设中以乡土文化传承来保护湘西民族传统村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2):66-69.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颜雅琴,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21:45.
[3]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39-140.
[4]曹福刚.渝东南地区山地传统民居文化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邓延伟,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罗明金,硕士,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