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吴琪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命题式变成目标导向式,从创新探索到深化探索,政策话语变化的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生成逻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要深刻领会“全面”的科学内涵,从宏观上系统谋划推进乡村“五大振兴”的务实举措,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多方主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生成逻辑;系统谋划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3-02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3.060
The Generative Logic and Systematic Plan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ZHANG Wei, WU Qi
(School of Marxism,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s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re is a deep generation logic behinds the change of policy discourse, from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proposition oriented to goal oriented, and from innovation exploration to deepening exploration. In the new journey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ally plan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ive major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coordinate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multiple subject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Generative logic;Systematic plan
基金項目 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年度课题“耕读教育元素融入涉农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21GY010);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精准思维应用于涉农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SGH21Y0602);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2022年度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陕西实践研究”(22YB023)。
作者简介 张伟(1985—),男,安徽舒城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2-02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复兴与“三农”工作内在逻辑的深刻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此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相继印发,一系列专项配套性政策相继出台,纵向上形成了从党的政治报告到指导意见再到战略规划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制度规范体系,横向上构建了中央集成纲领性政策与部门配套性政策相互契合的政策框架体系。全国各地结合区域实际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发展基础。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三农”工作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这为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创新探索到深化探索,从命题式变成目标导向式,政策话语变化的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生成逻辑。在这种变化中如何把握全面推进的核心要义,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课题。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
1.1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是“牵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3]。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国家系统性战略规划工程推进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关键基础和重要支撑,“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必须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是由传统向现代、由落后向先进、由守旧向创新转变的过程,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要求同资源禀赋、国情农情相互融合的过程,更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持续性过程。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种目标状态和期待“图景”,实质是各领域、各视角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一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用新发展理念指引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科技驱动农业创新、新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持续性过程,也是不断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要素产出率、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长期复杂过程。从本质特征来看,农业现代化就是让农村产业强、农业科技强、农业竞争力强。二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就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通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大行动,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现代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持续性过程。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不断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让农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就是以教育培训、农业实践等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与农业生产素质,进而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和发展致富能力,最终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与人文素质的持续性过程。农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现代化,集中表现为自我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现代化的整体性提升。
1.2 新时代10年农业农村的重大成就是“支撑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从命题式话语到目标导向与行动策略相融合的话语表述,这种深刻话语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新时代10年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制定战略性举措,实施战略性行动,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制定战略性举措,实施战略性行动,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主要表现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坚实;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跡;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5-6]。一系列的数据与成果,清晰描画了新时代10年农业农村领域的大发展、大变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新时代10年农业农村的伟大成就既是正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的有力证明,也是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和信心决心,更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底气。
1.3 新时代农村社会主要矛盾是“驱动力”
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供需原理的角度看,需求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7]。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三农”内部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存在供给侧,又存在需求侧,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优化提升,农民收入大幅提升且渠道拓宽,但同时也存在农业产业不强不大、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乡村治理体系缺失、农村三治融合融合不够紧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积极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形成了“三农”内部间的非均衡格局,制约了“三农”的良性健康发展。二是农业农村领域发展不充分,这种不充分主要是农业供给侧方面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特色产业不够突出;产业间融合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长;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业育种创新能力不强。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精神文化缺乏;农村公共基础不健全,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农村优秀道德文化缺失,不良现象扩增蔓延等方面。这些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成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着力解决农业农村领域的这些突出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就是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向就是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五大振兴寻找破解矛盾的突破口。
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谋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要从乡村振兴总目标、总要求、具体内容和推进力量方面深刻领会“全面”的科学内涵,从宏观整体上系统谋划“五大振兴”的战略举措,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1 全面对标乡村振兴总目标与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8]。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总要求是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特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的具体化与分解。农业强突出体现为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农业提档升级的集中表现,也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农村美表现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生态宜居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外在表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厚重基础,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农民富彰显为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和价值目标。明确的目标导向是各项工作实现预期效果的“靶子”。对标农业强,立足区域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引导投资兴业,加快发展农村新业态,推进各业态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对标农村美,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对标农民富,要通过政策扶持、技术下乡等方式全面支持引导村民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以总目标为引领,以落实总要求的务实举措切实完成总目标,把完成总目标、坚持总方针、落实总要求的思想自觉始终贯穿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行动自觉中。
2.2 五大振兴要全面统筹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8]。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五大振兴”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相一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全面”整体把握乡村五大振兴间的内在关联,充分认识到乡村五大振兴是一个整体[9],其中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必须发展特色富民强农产业。人才振兴是关键支撑,必须培育各类农村人才。文化振兴是动力源泉,必须塑造农村先进优质文化。生态振兴是最新“引擎”,必须实现生态资源的良性转化。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必须建强建优农村基层党组织。同时,实践中要必须注重五大振兴的协同性,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五大振兴统筹部署、协调推进。
在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五大振兴的基础上,要在全面中立足区域农情实际和农业资源,找准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实施的主攻方向、突破口和着力点,以一个方面带动其他振兴协同推进,形成五大振兴间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构建五大振兴统筹协调的推进格局。
2.3 乡村振兴力量要全面广泛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3]。乡村振兴战略统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决定了乡村振兴不能依赖单一主体完成[10]。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要引導多方主体、多种力量“全面”广泛参与。从整体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包括政府、村级组织、村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发挥不同主体的不同作用,政府应担任乡村振兴总指挥,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村级组织则应做好村情实际与政府规划的对接,制定符合村情的具体实施规划;村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应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企业应采取项目投资的方式,带领广大村民共同致富;社会组织要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和人才引进优势,将优势资源下沉到农村,充实乡村振兴主体力量。
基于多方主体的职责定位与功能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充分调动社会多方主体全面广泛参与,建立各主体协同参与的平台机制,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工作合力。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统筹各方力量,才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中来,要切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始终确保党委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和主导力量,从而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3 结束语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与信心,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选择。因此,要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和新要求,按照梯度实施、有序推进的总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以更坚定的决心信心、更务实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39,194.
[4] 乡村振兴十年间[J].乡村振兴,2022(7):22-27.
[5] 陈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N].光明日报,2022-06-28(004).
[6] 大笔如椽绘新篇[J].农村工作通讯,2022(20):19.
[7] 李和志.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J].农银学刊,2022(3):61-65.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7,259.
[9] 韩俊.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11-05(007).
[10] 吴思斌.乡村振兴需多元力量共同参与[J].人民论坛,2018(3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