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薇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同步生成,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根同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组织育人与心理育人,深化大学生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知,增进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同步生成,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根同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文化育人
文化是一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總和,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各类大学文化要素之中,高校可以重点借助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实现大学的文化育人。[2]
首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的器物文化。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精神形态与思想形态,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的党史资源进行选择与配置,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形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教育环境。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党史资源,将其融入校园的各个方面,将伟大建党精神形象化、红色资源有形化。同时,还可以将党史资源融入文化展览馆、虚拟场景体验馆等,给学生提供多维度、多场景、沉浸式与体验化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与教育。
其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的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不仅指大学制度规则本身,还包含组织运行机制与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总和。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一种精神形态,也是一种思想形态。伟大建党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汲取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包含了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多层次内涵。大学在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规章制度、运行机制、价值理念与执行文化的四个层面,以此形成严谨有序的行动纲领,丰富制度文化内涵,构建一以贯之的价值体系与自觉自愿践行的行动准则。
最后,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的精神文化。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与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与源泉。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独特印记,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与历史的沉淀,有着无形的影响力与辐射效应,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可以融入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之中,融入大学的历史使命、校风、班风、学风之中,展现大学独有的精神风貌,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根植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实践育人
高校可以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实践育人的目标、规划与体系之中,遵循从知到行的总体思路,使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形成知行合一、实效为要的新型育人格局。[3]
(一)丰富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形式
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实践活动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组建理论宣讲团队,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正面宣传与阐释;通过各类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讲好党的故事,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话语主体、资源、层级与渠道等方面的转变。同时,结合本校的区域特色、地域特点,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项目与实践育人服务基地。学校通过开展红色革命基地参观、重走长征路、寻访革命老兵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专家讲解、个人感悟、体验分享、交流探讨等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与辐射范围,使活动成为伟大建党精神广泛传播与传递的载体。
(二)创新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方式
学校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行为习惯与思维模式,通过具有区域特点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实践育人的全过程,如通过微电影展、书画展、读书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再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先进事迹、感人故事与爱国情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实践育人的全时段与全过程。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感受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力量,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之中增进对于党、国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
(三)拓展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资源
高校可以融合当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活动的社会性支持,构建网络化的资源保障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革命足迹的追寻、革命老区的走访、革命圣地的瞻仰、革命遗迹的寻访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开辟具有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内涵的实践教育基地与路线,聘请专家与骨干、革命英雄与模范人物等进行实践指导、经验分享,使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互融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互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之中体悟与感悟建党精神的伟大之处,争做红色血脉的传承人。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网络育人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命力在传播与弘扬的过程之中得以焕发。
(一)打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优质网络资源
网络作为常态化、日常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精准的内容推送、生动多样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网络媒介之中,提升伟大建党精神的解释力与传播力,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网络空间的育人价值与作用。例如,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育人资源,以红色故事的讲述、红色文化记忆的探寻、红色征程的体验与红色基因的传承为主题,利用图片、视频与音频等将优质、丰富的资源融入新媒体之中,把握当前传播格局之中的主流传播方式,增强伟大建党精神在网络平台上的影响力。在校园网络平台构建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资源库、红色故事案例库、革命先烈故事文库等,通过专栏、留言板等,创新互动交流方式。同时,在百年党史的重要时间节点与纪念日,引入新的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将党史内容、纪念价值、精神内涵等以图像化、情境化、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再现与传播,提升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感染力与外在影响力。
(二)構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网络宣传矩阵
高校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伟大建党精神主题作品的推送。运用学校的智慧校园数据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度和个性化供给,在学生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找到适宜的渠道,实现正能量叙事话语的传播,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虚拟实践与虚拟生活之中。
(三)构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网络育人新格局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信息交互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通过构建伟大建党精神网络宣传矩阵,使日常生活叙事与理论相融合,依托党史教育、红色文化等资源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运用多元化的叙事方式、传播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体验与感悟,将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生命相联结,在历史空间感之中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染与号召。通过平台区位、技术内容、人力服务等要素的融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网络文化主阵地和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通过精准化的优质资源供给,拓展传播路径与渠道,搭建网络平台与阵地,融合校内外、线上线下的育人资源,搭建流动育人场景,构建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的全媒体、联动式的网络育人新格局。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组织育人
(一)融入学校基层组织文化
伟大建党精神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信仰、政治行动、品格风貌与道德情怀,是革命先驱在建党伟业之中表现出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崇高情怀与价值追求。在学校基层组织文化建设之中,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其中,一方面,加强各类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引导功能,引导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对红色基因的传承[4];另一方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体系之中,在实践之中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增进对于党的历史的认同,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融入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与教育,融入党团组织的育人工作体系之中,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基层党团组织是大学生组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使广大青年党员、团员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思想引领者。在大学生基层党团组织之中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与学习,通过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使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广大青年党员、团员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南。
(三)融入基层组织实践活动
大学生积极参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思想上能够产生认同,在情感上能够获得共鸣,并能够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在组织实践活动之中,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实践之力,从知到行,再从行到知,强化自身的责任担当,不断积蓄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力量,实现从理论认知、情感共鸣、政治认同到实践行为的转变,自觉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怀与价值追求。
五、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管理育人
(一)融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事务的管理者、思想的引导者和问题的解决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其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指引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动力,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与奋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进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质、思想境界与价值引导能力,进一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伟大之处,了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自觉地汲取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管理工作实践之中。
(二)融入学生党员干部的个人成长
伟大建党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信仰、品格风貌、英雄气概与道德情怀,既有对党的庄严承诺,也有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价值追求,它所表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红色基因密码与精神支柱。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不仅要有科学的指导与适宜的方式,还要有主体力量的示范引领与参与者的协助。在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之中,学生党员干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与责任,是学生群体中的关键,也是学生队伍中的带头人与优秀代表。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之中,学生党员干部需要发挥主体力量和示范效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与生活之中自觉弘扬与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当好标杆与做好表率。
(三)融入学习、生活的各场域之中
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渠道,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改变,以隐蔽的方式进行思想的传递,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影响、产生情感共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班级建设、社区建设、社团建设等活动之中号召学生主动进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与宣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场域。高校管理育人可以突破空间的界限与限制,将课堂内与课堂外相互连接,在不同的空间之中进行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分享,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六、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心理育人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心理育人并非单一的概念,而是要实现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要以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标准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并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氛围之中受到影响与发生改变。[5]
(一)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精神指引
由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与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思想、道德与政治等多个方面。理想信念的缺失使部分学生无法获得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人生追求目标,进而导致心理冲突与困惑的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带领学生深入领会与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精神指引,引导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标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将个人发展融入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百年奋斗目标之中,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与外显行为的改变。
(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不仅是心理知识的增长,还要注重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奋斗精神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引领。价值观内含于人的深层信念系统,在人的意识领域、精神活动之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与作用。伟大建党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各类风险与挑战之中磨炼意志品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之中锻造责任担当。伟大建党精神给予学生明确的价值导向与正确的价值引领,关照学生的思想成长与价值追求,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决策,进而解决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和价值观的迷失。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高校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想动态等进行关注,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承受挫折的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积极的行为表现。伟大建党精神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萌发于救国道路的探索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史。学生通过了解老一辈革命者英雄事迹的了解和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提升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的信心与勇气,培养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战胜困难与自我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形成自尊自信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2] 胡玉玺,程海威.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内涵、现状、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6(4):102-109,112.
[3] 张云清,翟军平.高校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119-122.
[4] 丁俊萍.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7):4-9.
[5] 陈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内涵、困境与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