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靖康,焦华琛,李运伦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砭石疗法是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泛指一切用石质工具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方法。《说文解字》云:“砭,以石刺病也”,砭石疗法在石器时代已得到广泛使用,后与针刺等疗法并存相当长的时间。《史记》记载的名医扁鹊“厉针砥石,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尸厥的医案,用的就是砭术和针术。东汉魏晋以后,砭石疗法已极少为专科医生所掌握而仅流传于民间。新中国建立后,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砭石疗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研究者们在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基础上,对砭石疗法临床操作技术、常见病的治疗及预防保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1 石器时代:砭石疗法萌芽砭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细石器时代。在砭石成为特定的医疗工具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石器已有部分医疗功能,如为了促进肿疡破溃,古人使用小型石制的刮削器、石刀、石簇、石锛、石凿、石镰之类,可以作为刺破皮肉、排除脓血的手术刀的雏形。小型的石锤、石核和石环可以用作敲击或按摩治疗的工具。陕西沙苑地区细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刮削器和石簇等,就是这种早期砭石[1]。1980年莒县陵阳镇出土的锥刺器,也被证明是砭石的前身[2]。
新石器中晚期,砭石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医疗。鲁西大汶口遗址、鲁南邹县野店遗址、鲁南胶县三里河遗址等遗址出土大量石质、玉质、骨质砭石,表明至少在距今6 300余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我国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砭石[2]。
1.2 战国秦汉:砭石疗法发展时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砭石多是便于切开皮肉、排脓放血的锛形、刀形等形制,晚期出现可用于刺破皮肉、排泄脓血或浅刺、按摩体表的针形、锥形、镞形等形制。商周时期,出现了用于按摩或熨帖体表的砭石及铍针的雏形。战国时期,按摩石、熨石更多见,其形状也愈丰富[3]。砭石疗法最初见诸文字记载是在马王堆汉墓古佚医书与《黄帝内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记载:“用砭启脉者必如式,痈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黄帝内经》载:“东方之域,……其病为痈肿,其治宜砭石,”“故其已成脓血者,岂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这些记载都提及了砭石放血排脓的功用。《难经》也记载:“畜则肿热,砭射之也”。这一时期的许多医书也提及砭石热熨按摩的使用方法,如《五十二病方》载:“燔小隋(椭)石,淬醯中,以熨”。关于砭石用于治病的病案记载也很多,如《史记》记有扁鹊“厉针砥石,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尸厥的事例,《战国策》也载有扁鹊携带砭石准备为秦武王治病的故事。
在战国秦汉时代,砭石疗法已经初具雏形,从早期的兼具工具功能与医疗功能向单一的医疗功能转变,并且作为一种正式医术留有医案范例。
1.3 东汉至清末:砭石疗法逐渐式微砭石疗法至东汉以后逐渐从古医籍中消失,颜师古说:“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东汉学者服虔认为,消失原因是“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东汉以后,优质砭石逐渐缺乏,开采日益困难,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使得针具的制作不断完善,比砭石对人体产生更强烈和持久刺激的金属针,能有效控制维持温度的艾绒的使用,使针灸疗法逐渐取代砭石疗法的地位,砭石疗法逐渐式微。
1.4 近现代:砭石疗法快速发展砭石疗法逐渐从古医籍中消失后,在民间作为“土术”存在仍有流传。后来出现了专门论述砭术的《砭经》,全面概述了砭术要点。以此书为标志,砭石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式。
建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多样化治疗需求的增加,砭石疗法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再次被挖掘。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通过岩石物理技术重新找到了制作砭石的佳石,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并具有微晶、超声波和远红外线3种物理性能的泗滨浮石。泗滨浮石的发现为砭石疗法的再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统砭石主要有刃形砭石、锥形砭石、针形砭石、圆柱形砭石、类圆形砭石等[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砭石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为了满足人们对疾病多样化治疗方式的需要,和施术者操作便利的需求,在秉承古砭石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泗滨浮石的物理特性,根据按摩、温熨、罐疗等不同功用需求,开发了砭板、砭锥、砭镰、电热砭石仪和砭罐等多种新砭具[4]。
传统砭石疗法主要包括刮刺、热熨、按摩三种操作,现代研究者在传统砭石疗法操作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感法、压法、擦法、刺法、划法、扣法、刮法、扭法、旋法、振法、拔法、温法、凉法、闻法、挝法等多种砭石疗法操作[5]。此外,除了运用传统的砭具操作,还有许多人与时俱进,将传统砭石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制应用新型砭石仪器,如有学者研制电热砭石仪,弥补了传统砭石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烫伤,且热量在短时间内散失,难以实施长时间的治疗缺陷,实现了砭石温度的控制和长时间保持,用电热砭石做“熨法”增强了“温通”的作用,可起到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效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6]。有学者研发了砭贴,通过贴敷于体表经络穴位以及疼痛部位,利用砭石自身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热辐射以及肢体运动时砭贴与体表摩擦产生的超声波脉冲振动,刺激经络穴位,达到针灸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可以家庭使用[7]。有学者将砭石与电钻头物理结合,通过电钻旋转带动砭石旋转,对局部起到摩擦、叩震、温熨等作用,而电钻高频的转速使得砭石与局部皮肤高频接触,增加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超声脉冲数,使砭石对机体的刺激更高效地渗透局部组织[8]。
此外,还有砭、磁保健枕[9],砭石扣电热宝[10]等多种新型砭石器具,将现代物理疗法与砭石疗法巧妙结合,丰富了砭石疗法的操作方法,使砭石疗法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得以新生,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取得一定疗效。
2.1 抑制炎症反应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进展关系密切,为心脑血管事件常见的病理改变,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毕钰桢等[11]研究发现,采用温热砭石推熨、点揉、按压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可显著降低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保护血管作用。
2.2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组成,是神经体液系统调节窦房结、房室结及节段性心肌等心脏功能活动及血管舒缩的重要结构。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异常,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平衡破坏,是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12-14]。推刮法作为砭石疗法的主要操作手法之一,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刮痧干预可增强副交感神经功能,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为砭石推刮法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提供理论依据[15]。
2.3 改善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属于体循环的末端血管网络,微循环障碍可增加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引起血压升高,而血管内压力长期偏高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促进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进展[16]。砭石疗法可通过推刮、点按、温熨等操作,刺激皮肤及皮下组织中的感受器,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管收缩、舒张功能,提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王广军等[17]、张宇沁等[18]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探讨电热砭石干预对皮肤血流的影响,既可增加刺激局部的皮肤血流,亦能显著提高刺激处对侧肢体局部的皮肤血流。赵朋娜等[19]使用激光多普勒线扫描仪观察发现,电热砭石作用于合穴可使本经原穴的血流量升高。田宇瑛等[20]运用微量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发现,通过砭石疗法的推刮等操作可显著升高局部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有助于提高经脉代谢水平,改善局部微循环。
此外,黄涛等[21]使用多向超声多普勒测定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发现,电热砭石作用于大椎穴除可提高作用局部的皮肤血流量外,亦可增加基底动脉供血,改善脑部供血,为砭石疗法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3.1 脑血管疾病
3.1.1 中风后偏瘫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等[22]采用砭石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30例,以砭石于头项部行温法,沿督脉及手足三阳经行刮法、叩法,取穴百会、大椎、水沟等督脉穴位及风池、翳风、命门、环跳、委中、曲池、合谷等手足三阳经腧穴,治疗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方法测评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生活自理能力,通过随机对照试验,与28例传统针灸疗法治疗患者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砭石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优于传统的针灸疗法(P<0.05)。
张炜晟[23]运用砭石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偏瘫,嘱患者躺卧加热的砭石床垫1 h,配合“通脉散”贴双足涌泉穴,“玉揪散”以热醋调敷于双膝及委中,“正风丹”敷肚脐,次日以砭板刮背部膀胱经,出痧重处予拔罐,并刮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肌力、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价,结果显示,42例治疗2个疗程后明显好转,26例治疗4个疗程后治愈,有效率达94.44%。
张洁等[24]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砭石沿患者下肢三阳经由上向下使用推、擦、点按等手法治疗,并选取下肢三阴经,由下向上行走罐治疗,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与疏经通络操,每日1次,2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1.2 中风后失眠程淑贤[25]收治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给予砭石按摩足部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配合泡足等,对照组予口服安定或舒乐安定药物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睡眠时长、睡眠深度的改善,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得分进行评价,证明砭石疗法改善中风后失眠的疗效优于口服安定或舒乐安定药物治疗(P<0.05)。
3.1.3 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庄平等[26]运用砭石疗法配合肩关节训练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50例,予砭石温法施治患侧肩胛区,叩法、刮法、滚法施治于手三阳经,刺法施治于风池、大椎、肩俞、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以针刺治疗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患者为对照组,以肩痛症状程度为治疗评价标准,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达96%,对照组有效率77.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4 后循环缺血封一平等[27]运用砭石疗法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0例,治疗手法以砭梳梳刮及砭板推刮为主,肝阳上亢型治疗部位以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少阴经为主,痰湿中阻型治疗部位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及脾、胃俞募穴为主,气血亏虚型治疗部位以足太阴经、足阳明经及背俞穴为主。通过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度、舒张期峰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及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砭石疗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20例患者治愈8例(40%),好转12例(60%),无效0例。
3.2 心血管疾病
3.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常桂娟等[28]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治疗观察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与使用常规药物配合砭石温熨心俞穴、肺俞穴治疗的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77.5%,治疗组有效率92.5%,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肖艳等[29-30]将93例冠心病伴焦虑和/或忧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砭石治疗组,对照组46例,予内科常规治疗措施,砭石治疗组47例,在电热毯上加砭垫,嘱患者平躺其上,然后在患者膻中、天枢两穴周围扣上大温砭,以足砭袜护住涌泉穴,最后,给患者戴上耳砭,1 d 1次,1次30 min。治疗2周后,砭石治疗组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有效率为8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砭石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5.74%,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砭石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2.2 高血压侯星延[31]采用砭石的擦、刮、揉、点、刺、拍等手法刺激督脉、膀胱经、胆经、脾经、三焦经、心经、心包经,配合温法理疗,治疗高血压46例,显效39例(84.8%),有效4例(8.7%),无效3例(6.5%),有效率为93.5%。
李小军[32]采用砭石梳刮头顶,按揉风池、百会、太阳、曲池穴,以涌泉穴为中心刮擦脚心,治疗4周后对砭石疗法降压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显效6例(26.92%),有效14例(53.85%),无效5例(19.23%),有效率为80.77%。
魏琴[33]提出运用砭石点刺百会、睛明、太阳、关元、气海、中脘、大椎、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等穴,刮、揉、擦任脉及肝、胆、肾、心、肺诸经,疏通全身经络,结合足底反射区和穴位,佩戴砭石项链加项坠来调节和控制血压。
3.2.3 心肌梗死侯星延[34]选用督脉、膀胱经、胆经、脾经、三焦经、心经和心包经,从脊柱入手,循经与按穴结合,采用砭石的擦、刮、揉、点、刺、拍等手法,配合温法理疗的砭石疗法操作,治疗心肌梗死17例,其中,13例临床症状消失(76.47%),4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3.53%)。
3.2.4 心包积液施安丽老师认为,心包积液以心阳虚弱为本,痰浊、血瘀、水停为标,治疗宜以温通阳气、引水逐饮为主要原则[35]。具体如下:温砭置于双下肢内侧30 min,并配合针刺疗法,取穴阴陵泉、三阴交、水泉、公孙,以及腹部鸠尾、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中极、天枢、大横、带脉等穴,先泻后补,留针30 min。
王仁高[36]采用电砭石仪配合刮痧、拔罐治疗心包积液患者1例,刮痧肺俞、脾俞、肾俞、气海、内关、神门、足三里,拔罐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气海、内关、神门、足三里,以电砭石仪刺激足部颈上淋巴结、呼吸中枢、肺、胸腺、肾上腺等反射区,10 d后患者自觉胸闷症状消失,治疗3周后心包积液消失。
3.2.5 心律失常许冬梅[37]在西药及中成药的治疗基础上,运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室性早搏30例,砭石治疗以温法为主,嘱患者睡卧于温热砭毯之上,并以加热的砭石于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行温熨治疗,配合针刺神阙、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中极、天枢、大横、带脉诸穴,以30例西药配合中成药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为对照1组,以30例西药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为对照2组,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组心悸程度、中医症状疗效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有效率(96.7%)高于对照1组(80.0%)及对照2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1 新近研究过少目前,砭石疗法在临床已经逐步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临床报道还是以运动系统疾病等为主。以“砭石”“砭术”“砭法”为检索主题词,检索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别检索到相关文献831篇、139篇、30篇,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分别检索到相关文献967篇、184篇、50篇,去除重复文献,共检索到49篇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文献,其中,于近10年发表的文献13篇,试验性研究类文献10篇,于近5年发表的文献仅6篇,试验性研究类文献仅5篇。
4.2 缺乏严格完善的科学分析本次所检索到的49篇砭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类文献12篇(25%),验案报道类文献4篇(8%),理论探讨类文献3篇(6%),试验性研究类文献仅30篇(61%),其中,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8篇(37%),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12篇(24%)。
砭石疗法的临床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被广泛认可,但关于砭石疗法的部分文章缺乏严谨、完善的临床或科研设计,或仅为简单的经验总结,或为个案报道,或缺乏对照研究,使许多疾病治疗中的砭石疗法仍然处在个人经验总结的水平上。或研究所做设计不够完善、合理,如劳沛良等[38]与侯星延[39]在对砭石疗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疗效差别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前者研究结果显示,砭石疗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有效率(100%)远大于缺血性中风(55%),后者研究结果显示,砭石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0例,患者基本痊愈,治疗出血性中风3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因为研究样本过少等问题,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使得砭石疗法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缺乏说服力,阻碍了砭石疗法的发展。
4.3 研究病种相对局限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关于中风后遗症的研究相对较多。本次所检索到的49篇砭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文献中,脑血管疾病相关文献30篇,心血管疾病相关文献19篇。其中,中风后遗症相关文献25篇(51%),后循环缺血5篇(10%),冠心病7篇(15%),高血压6篇(12%),心律失常3篇(6%),心包积液2篇(4%),心肌梗死1篇(2%),研究文献以中风后遗症为主,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相关研究有待加强。
4.4 对临床应用禁忌的研究有待加强《素问·奇病论》载:“身羸瘦,无用鑱石也”,说明在古代砭石疗法对于一些虚损性证候有着禁忌。而现代文献中关于砭石疗法的研究多是关于砭石疗法在各科疾病治疗中临床疗效的研究,对于砭石疗法临床应用禁忌的研究较为缺乏。中老年人多身体羸瘦,气血亏虚,因虚致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中风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中医证型不乏虚证,在运用砭石疗法对这些身体虚羸患者治疗时的安全性及禁忌手法等研究尚存不足。应当加强对砭石疗法临床应用禁忌的研究,使砭石疗法能更安全地发挥其在治疗、保健和预防方面的优势。
砭石疗法是在古砭石疗法基础上,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具有温阳养筋荣脉、祛瘀消痹止痛、宣导气血、疏通经络、逐寒祛湿、清热消肿、潜阳安神、止悸定惊、解痉疏筋等作用。砭石疗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价格低廉,安全无创,特别适宜在基层、社区等临床广泛推广,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检索归纳分析砭石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应用的相关文献发现,砭石疗法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疗效明显,可与传统的针灸疗法及药物治疗相媲美,对冠心病等疾病配合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目前,相关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且部分缺乏合理、完善的临床或科研设计,阻碍了砭石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对砭石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疗效的研究应更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期对砭石疗法的作用有更好的认识,以便砭石疗法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