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芹,赵美琳,邢广良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常熟 215506)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针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因素,用毒理学方法进行评价并研究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一门学科[1]。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授,针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转运与转化过程,对机体的致毒、致畸、致癌等危害的内在机制及其检测手段等方面展开讲解,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墨守成规式的机械性“灌输”知识内容,课堂效果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构建学习兴趣激励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思政融入、课堂活动多元化、课程实践、过程化考核等方面入手,探索“食品毒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食品毒理学”课程内容涉及毒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外源性化学物在机体内的转运转化过程;外源化学物对有机体的基础毒性及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致畸性等作用机理;毒理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等。需要讲解的内容多而散,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授课,学生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能够做到对知识的基本理解,但是要做到应用与实践就有困难,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互融合的能力[2-3]。在此背景下,将原有章节模块化整理,每一模块之间具有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关系。将授课内容分为4个模块(如图1所示),分别为食品毒理学基础、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实践与应用。每个模块对应不同的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各个模块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做到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巩固与综合、实践与应用。
图1 课程内容模块化管理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探索。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科德育”的挖潜与延展,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育人潜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4-5]。从思想道德的实情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激发学生内源性学习动力。为更好实施“食品毒理学”课程思政,在“食品毒理学”教学目标中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思政育人的目标阐述。专业课程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食品毒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正确阐述外源化学物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损伤及致癌、致突变作用。同时,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发食品中可能造成的人体损伤成分进行合理分析。在课内实验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毒理学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和对食品中存在的毒性物质对人体影响、发生机理的系统理解,使学生具有前瞻性食品安全意识,意识到食品安全对人民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及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使他们成为知法、守法、懂法,具有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承担“食品人”肩负的重任。部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情况(部分)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手段,摒除传统的机械式“灌输”理论知识方式,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在不断探寻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解“外源化学物致癌性评价方法”部分,对化学致癌物不同种类进行讲解,根据致癌物靶标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根据致癌对象分为动物致癌物和人类致癌物等。每种致癌物有不同的判别方法,针对该部分内容,摒除传统的机械式讲解,采用问题导向式,首先抛出问题,请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对上述解决方法进行解析并引入新问题,循序渐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如图2所示。
图2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
利用“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增强师生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如在讲解“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时,由于不同物种差异、同一物种的不同机体间差异、不同性别差异等因素,相同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的机体或者不同的季节显现出的毒性不同。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正面”“反面”角色扮演,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角色的切换,深刻理解外源化学物由于不同生物转化途径产生的毒性不同,所带来的“角色”也不一样,通过活跃课堂氛围,寓学于乐。
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请学生根据兴趣自行分组,根据行业前沿、资源推送或者食品安全事件热点评论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如在讲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时,课前预先设置任务,学生自行分组,分为“转基因食品安全”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两队,课前查阅文献、研究热点和网络资源等,搜集论据进行辩论。课中选取某一教学阶段让学生开始发表自己观点,辩论内容包括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教师实时有针对地进行总结和点评。辩论时长灵活控制,通过“小组辩论”的教学形式,刺激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搜集材料、课前自学的等方面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有关人才培养的供给和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衔接,不能将课堂学习与生产实践及时有效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匮乏[6]。因此,课程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开设课内实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如开设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实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市场采购腌制蔬菜或者颜色异常鲜艳的烤肠,采用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来探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毒性。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学生操作实验动物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从事食品相关领域工作时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饮食营养、健康安全放到首位。此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与课程相关的测试公司参观见习,直观感受毒理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专业教师在进行课内实验环节后,带领学生在学期末参观当地的环境毒理学实验室,了解测试公司的毒理学实验是如何开展的,建立专业知识与公司实践之间的联系,直观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邀请企业负责人对学生进行授课,讲解行业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动力。
课程充分利用云班课作为线上教学资源,采用“N+1”形成性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表现、教学资源查看情况、头脑风暴等形式,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随堂测试、阶段性测试,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文献查阅、对典型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过程、对机体的致毒机制、检测手段、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小组汇报,评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情况;通过综合实验设计、企业见习等课内、课外实践活动的融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真实问题”的能力。评价注重过程性、多维度评价,告别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评价方式,实时跟踪学情,促进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经过课程模块化管理、思政元素的融入、课堂活动多元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N+1”考核等环节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授课形式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在学习动力及学习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设置多元化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效果有效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兴趣激励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同专业其他课程资源建设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未来在课程设计环节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针对部分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方面,要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刻意思政。通过以上环节的改进,以期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