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3-07-29 08:51:08张蔚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0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教育

[摘           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

[关    键   词]  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169-04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指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和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更强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最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新時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如教学内容与现实不贴近、教育方式单一等。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的问题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师和教育机构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实践经验不足可能导致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的支持,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有限。大部分教材和教学资源来自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而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和教学资源。这样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和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最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需要改进。当前,很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专题讲座等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难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也存在多种原因。

首先,一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师和教育机构缺乏多元化教育方式的教育能力和经验。这些教师和教育机构可能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忽略了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导致教育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一些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缺乏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这些机构和教育者可能认为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等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忽略了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认识上的缺陷也导致教育方式的单一。最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限制也是教育方式单一的一个原因。一些学校的资源和环境不能满足多样化教育方式的开展限制了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三)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当前,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的问题,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状况是影响他们对思政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的重要因素。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多样,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和挑战,有些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思政教育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其次,教育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抽象、与实际生活脱离等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视程度的因素。如果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仅仅接触到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具体的实践案例和实践活动,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如果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学生可能会失去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认识。最后,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过度自信和浮躁心态,导致他们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些学生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略了思政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这种心态也可能导致他们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四)缺少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少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许多大学生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关注学习和娱乐等方面,对社会新闻和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社交经验和社会阅历,难以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其次,思政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一般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缺乏实际运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最后,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单一。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开展。这种教育方式缺乏互动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五)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大学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普遍抽象、概念化,很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缺少对实践的引导和支持,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难以获得真正的实践体验。

另外,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与当前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有关。当前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果和学科竞赛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此外,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与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关。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只需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不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或者认为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兼顾教学和科研。这种观念的存在,也成为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障碍。

(六)存在政治观念的单一化

存在政治观念的单一化主要是因为思政教育内容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一些教师的政治观念也比较单一,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复杂的政治问题。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导致政治观念的单一化。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深入讨论,避免简单、粗暴地灌输政治观念,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多元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政治观念。同时,教师也应该有更加广阔、开放的政治观念,引导学生以多元、包容的方式理解政治问题。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展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展,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例如,在思政课程中,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实践探究等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思考。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组织社會实践来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例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并将所学的思政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安排学生到社区、农村、企业等地方开展实践活动,参与实践探究和调研,了解和感受社会发展和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此外,还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课堂讲授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政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思政课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方式,体验和感受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和问题,加深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另外,还可以设置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思政知识。例如,可以设置职业道德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和实践,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和素养。

(二)多样化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展更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例如辩论赛、文化沙龙等。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来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辩论赛是一种有趣、互动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兴趣。在辩论赛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立场,锻炼思辨和表达能力。此外,辩论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思政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沙龙等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文化沙龙是一种有趣、互动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在文化沙龙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分享经验和心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此外,文化沙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思政意识和提升文化素养。最后,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志愿服务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此外,社会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思政知识,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综上所述,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通过开展辩论赛、文化沙龙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

(三)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需要改变教育方式,注重教育效果。

首先,在思政课程中,可以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新闻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社会现实。例如,可以引入一些具有社会热点、争议性的案例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思政知识。同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方式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和热点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现实。其次,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学生社团、文化团队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逐渐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建立文化艺术团队、社会公益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团队可以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此外,还可以在校内开展一些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活动,例如,社会公益活动、学术论坛、文化展览等,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例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开展以“爱国、守法、勤奋、诚信”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些素质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思政意识和责任感。

(四)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的效率并扩大覆盖面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需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扩大覆盖面。

首先,可以通过建设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提供各種形式的课程、视频、演讲等资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热点问题。例如,可以开设与国内外热点问题相关的线上课程、讲座和学术研讨会,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热点信息。其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搭建学生交流平台。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建立与热点问题相关的话题和讨论组,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经验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最后,可以开展一些以网络为主要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例如,可以开展在线辩论赛、思政知识竞赛、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参与思政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和扩大覆盖面。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需要改变教育方式,注重教育效果。通过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在学校内部建立学生社团、文化团队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逐渐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校内开展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

(五)加强实践教学,推进跨学科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是解决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实际的活动和亲身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其次,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提供更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机会。比如,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现实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在课程中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尤其是在讲解政治概念和政策时,可以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实践表现,帮助学生纠正问题,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思政教育应该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跨学科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不同领域间建立联系和应用所学知识。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思政教育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对不同领域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六)注重引导和交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交流,引导学生在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参加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能力。此外,学校也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估和监控,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多样性。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估,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总之,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1]史绍良.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改进措施[J].山西青年,2020(13):134.

[2]袁晓晨.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与改进办法浅析[J].汉字文化,2019(22):136-137.

[3]苏立.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改进措施[J].吉林教育,2019(10):47-48.

[4]李永祥.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及改进措施[J].智库时代,2018(52):232,236.

◎编辑 马燕萍

作者简介:张蔚钦(1984—),男,汉族,山西五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