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起达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抽象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在课堂中学生经常提出质疑,自我意识也更高。而拥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在确凿的证据中进行严密的推理,提升思维的独立性、分析性、策略性与全面性。基于此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促使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对其发展有推动作用。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精挑细选的,篇目文质兼美。但是这些文章不都适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议论文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文体。以议论文阅读教学为例。现行初中语文课堂中利用议论文实施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存在材料挖掘不足的情况。教师应将深挖编者意图、精心选择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的第一步,然后结合课文中带有批判性内容的段落,选择文章片段。编者选择的文章,不但具有学生学习所需的知识资源,还有能够训练思维的资源。所以教师要深读教材,高效备课,找寻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教学点,可以借助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十二章》《论教养》《最苦与最乐》《怀疑与学问》《敬业与乐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马说》《爱莲说》等多个议论文性质的文章。教师课前对文本深刻分析,选择适合的片段,设计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
例如《最后一次讲演》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作者通过演讲要表达的态度与观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目标与批判性思维,对“形成观点”与“寻求真相”这一维度进行针对性训练。到了高年级,教师则可在教学目标基础上对文章的思路进行梳理,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再从批判性思维角度上着力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能力”与“分析能力”的训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法有:求同存异法、设置情境法、多角度分析法等。但是教师在选择训练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分析师生的情况、课堂的情况,通过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教学最大的价值。
借助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
例如《〈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将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情境的衔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将自己的生活与《论语》阐释的观点融合。利用此类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帮助學生快速了解文本内容,还能拓展其“思维开放”与“系统化能力”维度。再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阅读教学中,可以将文本中的观点与现在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分析,锻炼学生对现实中实际问题的辨析能力。
另外,教师在选择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法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因为不同的年龄或者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需要教师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材中重要观点的挖掘上,在理解文本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过渡。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利用科学的语言做辅助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形成“敢质疑”的思维习惯。
例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教学重点是“辩”,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论庄子与惠子谁说得对。用问题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总结:庄子更加善于言辞,从惠子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看似不能辩驳惠子,但庄子却将辩论的问题回到原点,由此可知庄子的思维超乎常人。从课文角度分析是庄子在辩论中获得胜利,但是在教师的鼓励下,还是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庄子是诡辩,使用的是“移花接木”的方法,以此做到化险为夷。不过从主题辩论角度分析,还是惠子更具道理,并且惠子的逻辑与思维也比庄子更清晰。他认为最终还是惠子获得了胜利。
“对不对?”“是不是?”等无意义的问题,无法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也难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要巧设悬念式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
例如《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大雪纷飞”的场景;再依据此提出问题“北方的冬天经常大雪飞扬,但是南方的冬天却比较温润,很少下雪。济南位于中原地区,请你想象一下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入课文中的内容“下面我们再看看《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是怎样描述冬天的”。教师积极的引导,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另外还可使用强化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即先提出旧知识有关的问题,然后层层递进增加矛盾观点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在鉴别中回答问题,并在提升其鉴别能力的同时,帮助其建立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说“屏”》教学中可以引入小学阶段学习的《故宫博物院》内容,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说‘屏》中有运用吗?”以此让学生了解现在学习的《说“屏”》一文的常见说明方法,同时还使用古诗词说明。学生能够精准地回答问题的答案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空间,鼓励学生对《说“屏”》一文提出自己的质疑,此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直接的方式。而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不给予解答,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批判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需要教师多花费精力。例如,针对语文课文中一个知识点、观点的教学,就要学生先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了解文字背后包含的观点。而此阶段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投入更多精力到文章背后深刻内涵的理解中去。
例如《谈读书》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抓住本文众多观点中的一个论述“读书应该不求甚解”,在此之前要知道作者是如何论证的,使用哪些论证手法与列举了哪些例子,思考作者在课文表达的一个观点中,背后还隐藏哪些思想情感,如此才能了解本文创作的价值。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引导他们从正反角度分析文章。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对其好坏的分析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语文课文的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在《谈读书》教学中,针对作者提出的“不求甚解”观点,可以让学生提出疑问,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与分析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学生在批判中强化思维成熟度。
可以说,教师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提升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所以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分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有紧密的关系。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促使其早日实现社会化,推动其终身发展。
作者简介: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花沟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