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场”理念引领下的语文教育实践研究

2023-07-29 21:33叶应松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建构情境语言

叶应松

“‘语言建构场——初中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是我校的江苏省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在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出炉以后,我们立即组织“语言建构场”项目研究团队,认真研习课标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进一步聚焦初中语文教育特点,着力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语文教育实践。

一、锚定核心素养,开展以文化人实践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希望学生能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建构起“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场”理念引领下,我们因校制宜设计语言建构的物态环境,建构进阶式语言建构课程体系,研制语言建构的课堂教学范式和交互平台,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塑进行全面的建构。尤其在以文化人的教育实践中,除了通过识字写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等实践落实语文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以外,我们在其他方面也着力系统建构。

比如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学校着力设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空间场域。书写校训“善”的文化石立于校门口,每天为师生迎来送往,日日涵养师生品德;校训石西是“诗路花语”——一条诗与花交相辉映的小路由南而北旖旎而去,师生在此赏花品诗,增智怡情;校训石东,十几棵香樟相映成林,树下大理石凳洁净素雅,师生在此形成“香樟树下”的美好意境;校训石北,月季连片成林,花开时节朵朵怒放,人与自然和谐相生;而学校三幢主体建筑之间,恰到好处地设计装饰着唐诗、宋词、元曲及历代经典。校园俨然成为“语言建构”的生态场,师生行走于此,文化浸润就若春风化雨,语文教育便似大音希声。

当然,除了物态空间的语文况味,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力求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坚守着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二、明晰语文任务,开展系统连贯实践活动

新课标在确定课程内容时,从“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两个维度做了详细阐述,并特别强调“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而在“语言建构场”建设实践中,我们将学校作为语文教育研究项目的实施基地,以创设新型的语言实践环境为前提,设计连贯、完整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体验、鉴赏、表达能力。

以教学范式探究为例。为了更好地让兼具“结构化”与“实践性”两大特点的语文教学更加具备连贯性,我们在教学范式探讨上,就着眼“感知—体验—鉴赏—表达”的系统实践探索。

在感知上,我们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過多元形式初步感知文本;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或与表达的内容有效对话,或体会其中精彩的片段,领略其蕴含的美,或开展现场实践活动,深入体验与反思;在鉴赏环节,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学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实践体验基础上对研究的任务或主题进行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与价值判断;在表达中,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系统设计,逐渐形成校本化的“语言建构”课堂教学范式。

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实践为例,我们以“乡土表达”任务来驱动,突出其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从“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四个方面整合乡土资源——丹阳人物、丹阳故事、丹阳名胜、丹阳特色等,设计出“人物篇”“植物篇”“动物篇”“物候篇”“乡味篇”等板块。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书写、讲解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有优秀作品利用“风采周”在学校成果演绎厅汇报交流。这种学习,以任务群为指导,以连贯性实践为保障,不仅提升了学生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更是让学生“记住了乡愁”!

三、创设学习情境,强调语文学习经验关联

语言建构场,是以时空为变量的语言建构场域,它通过营造真实的、生动的、生活的语境,引导学生感知、体验、鉴赏、表达。项目组在实践中,着重强调在情境中激活学生经验关联,使语文学习效果更深更实。

一是建成语言感知、体验、鉴赏、表达的“四区”语言建构环境,四区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各有兼容,以最大限度发挥语言建构的情境作用。二是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生活,走进社会。比如我们不断拓展校外语文实践基地,与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合作开辟语文教育新课堂;组织学生前往“天地石刻园”“黄酒厂”等基地充分体验,感知地方文化经济特色,大量的情境体验,为学生丰富了素材,激活了情感。

四、关注学科整合,探索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跨学科学习、学科整合,在这一轮新课标中又做了明确的强调。语言建构场理念引领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尝试。

以语文与信息学科整合为例,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教学实践。

一是在语言体验、鉴赏区,引进虚拟实境体验、朗读亭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建虚拟语文体验情境,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朗读评分、灯谜竞猜、对联比拼等互动学习。将义务教育阶段诗歌以及相关文章录入平台,完成语文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并开展教学实践,学生在教学游戏化中完成跨学科学习。

二是利用引进的信息技术。譬如学科网、菁优网进行资源整合,我们利用科大讯飞智学网等技术,精准化实施教学分析、集备教研,生成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各任务群及知识点的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的精准靶向,提升了教学成效。

三是利用影视体验技术。比如学习《西游记》等名著时,先让学生观看经典影视作品,或让学生模仿其中片段,或让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抑或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编剧、设计或拍摄简短的微电影,将自己的感知、体验、鉴赏进行内化,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此外,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不时开展各类实践的探索。在诗词传唱厅,完成语文与音乐的整合;在时事辩论厅,完成政治学科教学与议论文教学指导等等。

“语言建构场”理念引领下的语文教育实践研究,一次校本化的语文教育实践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规划课题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语文课程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4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建构情境语言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护患情境会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