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3-07-29 21:33:14王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心理健康学科

王兰

现阶段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特征,教师可以和课文教学相结合,在适当的时间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学科渗透属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密切融合心理教育和课文内容,应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确保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中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其心理的健康发展,顺利应对今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形成良好品质。

语文学科是一个开放、庞大的知识系统,具有社会性、工具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等特点,由此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据着重要位置。“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述志”指明了语文教学的“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统一性,不能偏废。密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便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各门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既要完成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知识、技能、智力等),又要完成它作为工具性学科的任务——育人性。

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涉及浓厚的情感色彩,能够结合语言与文字。其中语言属于人类相互交流与联系的主要工具,能够传递思想、理念以及精神等。文字则表现为一种载体,人们可以利用文字对思想感情进行抒发。所以此类内容涉及极强的感情色彩。同时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尤为丰富,能够对学生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不同课文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课文的情感,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推动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涉及以下作用。第一,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课文课程涉及极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重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渗透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要对学生主体性原则提高重视度,但并非指的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解各类知识,而是积极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引导他们亲自体验与感知。针对此状况,教师需要将多种多样的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确保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文章,并在实践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促使学生准确认识自我,进而顺利地控制好个人情感。第二,陶冶学生心灵。语文教材中涉及许多与心理教育存在联系的内容,且选取的课文人文底蕴深厚,有利于陶冶学生心灵和情操,并夯实个人情感发展基础。第三,让语文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对于语文而言,本身就涉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对学生精神形成积极的影响。学生属于单独的个体,他们在面对不同课文时会表现出不同反应。所以,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情感渗透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的策略

(一)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例如,讲解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和雷锋相关的纪录片、图片等资料,简单地向学生介绍雷锋的事迹,并在导入新课前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特点的问题,即:“围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题,你们想要了解哪些内容?思考‘雷锋精神的本质。为何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然后,教师需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内容,并标记课文中能够展现“雷锋精神”的段落。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可分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根据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分析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发展状况。以上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提炼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小学教材中涉及了诸多内容,除了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之外,同时还涉及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教师应对教材内涵进行深挖,加深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文讲解和阅读属于主要教育形式。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各类新鲜事物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会对有趣、好玩的阅读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此特点通过课文和阅读材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优秀的课文能够表现出科学、自然、社会等思想,这些思想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备课时教师需对课文的心理教育素材进行深入挖掘,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课文人物形象,并学习人物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另外,课文属于教学的主要工具,为了能够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对课本中的心理教育案例抑或是方法进行挖掘,明确其中重点并进行解读,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和人物品质。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的过程中,教师可凭借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抗日战争的壮烈,形成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之情,并认识到当今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进而更加珍惜现在,奋发图强。同时,形成良好品质和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尽绵薄之力。

(三)结合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尤为有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在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开展知识辩论赛,要求学生根据特定主题辩论学习,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探索意识,并加强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语文课程知识点,加强实践活动的侧重性以及针对性,确保能够对学生某一方面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并指引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为了能够对学生环保意识与观念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等课文后,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区公益活动,并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维护社区卫生,和社区人员共同落实好社区治理工作。当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书写主题活动作文,对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和心得进行记录,进而协助教师更加快速高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之后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教学活动最优化,提高课程教学品质。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同时还能促进德育教育效果提升。教师需要以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为基础,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形成健全人格。

作者简介: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心理健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