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精准教研”模式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3-07-29 11:19盘舒书
师道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研个性化精准

盘舒书

“精准教研”源于“精准教学”,是以精准发现不同教师个体特征、需求、偏好和行为作为目标的一种教研活动。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精准教研”的内涵解读不够全面,缺乏有效的理论模型支撑;大多聚焦教研路径和方法,较少论述“精准教研”的理论基础、目标愿景等;虽有研究提及“精準教研”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但并未深入。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角度来探究“精准教研”的模式。

一、理论基础

个性化发展理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即教师“教学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展现。“精准教研”要唤醒教师成长的自觉,充分关注教师的个性需求,搭建个性化展示平台,给予个性化指导和评价。

协作学习理论。协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和知识建构受互动和协作的影响。教师协作学习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为学习者,以小组协作形式开展的教师学习活动。基于此,“精准教研”的活动设计要让教师通过分工协作来完成研修任务,提高协作学习能力,达成研修目标。

反思理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深入细致的反思对于教师成长至关重要。基于此,“精准教研”应为教学反馈提供相关支持,有经验的教师结合量化分析给予指导,帮助教师深入思考和改进教学行为。

二、模式内涵

(一)概念界定

本研究以个性化发展理论、协作理论、反思理论为指导,将小学英语“精准教研”模式理解为:小学英语教研团队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目标精准、计划精准、实施精准、评价精准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开展针对性强、精准度高、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

(二)模式特征

本研究将小学英语“精准教研”模式特征归纳为“五化三有”,意为在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体现教研活动的个性化、精准化、网络化、协作化、内驱化,打造有深度、有反馈、有改进的教研活动。

(三)保障条件

小学英语“精准教研”的实施,需要所在学校给予全面的支持和保障,涵盖时间、空间、技术和经费四个维度。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应给予充分支持,确保每周学科组有固定的教研时间,安排线下和线上的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软件培训和移动设备、电子白板、录播设备等工具。校领导应做好统筹规划,保障足够的教师培训经费,用于购买学习资料、购买设备、聘请专家等。

(四)实施流程

在学校给予全面保障的基础上,小学英语“精准教研”的实施流程可划分为调研需求、制定计划、开展活动、反馈提升四个环节。

三、实现路径

(一)充分调研,了解共性和个性需求

每学期教研活动开展之前,要充分了解教师关于培训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科组长要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学校重点开展的课题研究、项目式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和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和研修计划,预测培训主题,搜集培训意向。例如,本学期将开展区微课比赛,科组长预测了“微课制作”专题培训,超过一半的教师选择了此项培训,即可被确定为共性需求。

了解教师个性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例如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了解每位教师的学习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三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以及教师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第二,可通过访谈来实现。访谈主体是科组长和备课组长,访谈对象除了教师本人,还有教师的师父或同备课组的老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来了解其个性化培训需求。第三,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通过“问卷星”来搜集个性化的培训意向,让教师自由表达个性需求。

(二)精准定位,制定宏观和微观计划

在了解完共性和个性培训需求后,科组长需对这些需求进行整理归类,按照现实的需要和重要的程度,安排教研活动的先后顺序。首先,要制定宏观计划,确定本学期总体的教研目标和方向、主要的措施和途径,明确每一周的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和负责人。

微观计划是落实“精准教研”的关键。对于每一项主题活动,要提前两周谋划,确定活动开展的形式、流程、参与人员、主持人、主讲嘉宾,明确场地布置、拍照摄像、活动报道、微信公众号编辑的负责人,做到精细分工、任务明确,确保每项教研活动的精准实施。

(三)拓宽渠道,开展多元自主学习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能线下集中教研的机会很少;而线上教研不易受时空的限制,例如可通过“腾讯会议”等APP开展集体备课、评课议课等活动。当科组教研活动与其他活动冲突时,可灵活调整为线上研讨,在科组和备课组的微信群、QQ群进行交流互动,研讨的记录还方便保存和查

找。

“精准教研”模式除了开展集中研修,关键要拓宽学习渠道,鼓励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开展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对于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客观上很难做到高频率的一对一指导,那就需要科组长、备课组长与科组教师沟通,激发其专业成长的自我意识,提供线上自我研修的指导,如告知教师如何进行录像课观摩,参与在线培训和研讨,阅读专业书籍和报刊,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报告等。此外,还需搭建个性化展示平台,开展教师主题演讲、讲故事、英文板书、教具制作、微课制作等比赛,让教师的专长和个性发挥到极致,给予教师激励性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信,提高其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四)及时反馈,改进提升活动效果

传统教研一般在活动开展完之后较少进行反思与总结。“精准教研”在反馈评价上做了较大改进,力求做到有深度、有反馈、有改进。该模式对不同类型的教研活动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反思反馈。

对于公开课研讨,听课教师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分工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行为,课后及时开展评课议课,撰写教学反思和听课心得;对于教学技能提升类的专题讲座,要求教师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心得,分享心得体会,讨论该活动的形式和流程是否合理,讨论今后开展的改进措施;对于准备比赛类的专题教研活动,参赛教师和指导老师及时沟通交流,总结比赛过程的成长、收获和心得,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在线培训,要加强督促和检查,及时查阅教师的学习记录和心得。

为了最大程度鼓励教师参与改进教研活动,本研究在每学期期末开展教研活动“金点子”征集活动,科组老师积极参与,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精准教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研随意性强、精准度低、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本研究对“精准教研”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并进行了可行性的实践探索。对于教研目标、过程和效果精准分析和把控,极大提升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于参与教研的教师,教研组搭建个性化平台学习和展示平台,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帮助其最大极限地发挥个性和长处。

本研究虽借助了部分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在数据收集方面做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但对技术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导致大多数分析主观性较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许多分析是机器和技术无法实现的,比如教师的自我反思,有经验教师对新教师的指导,提出教研活动的改进措施等,都需要主观评判。在课堂分析技术设备方面,大部分学校的条件与笔者所在学校的情况一致,因此,笔者认为该模式值得在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小勇,曹宇星.面向“互联网+”的教研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6):80-85.

[2]黎平辉.教师教学个性的现实困境及出路——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9(2):56-61.

[3]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44.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教研个性化精准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