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表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研究

2023-07-29 15:20于鑫蒋抒航
海南金融 2023年7期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

于鑫 蒋抒航

摘   要: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ESG表现作为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8—2022年财务数据,构建非平衡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结论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随着ESG表现的提高而降低,其中银行社会(E)、环境(S)和公司治理(G)三方面表现影响有所差异,并且ESG表现的系统性风险抑制效果存在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显示,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通过“风险渠道”“竞争渠道”和“分散渠道”抑制其系统性风险,并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强化ESG的系统性风险抑制作用。

关键词:上市银行;ESG表现;系统性风险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3.07.001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3)07-0003-16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持续性发展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李井林等,2021),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使得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周方召等,2020)。ESG表现取自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公司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内部治理情况,既可以被公司用来规范和监督自身行为,也是投资人用来衡量所投资企业和资产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追求长期价值增长、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价体系,反映了企业个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据WIND数据库统计,2015年至2020年我国发布ESG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由907上升至1280家,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数量持续增长,体现了社会对企业ESG表现的广泛关注。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参与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公众性(朱慈蕴,2010),通过与其他金融主体间的紧密联系占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研究其ESG表现对我国金融市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更加需要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作为支撑。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可以相互传染,较小的风险冲击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系统性风险(Acharya,2010;Huang et al.,2012)。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水平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差盈利的空间被压缩(巴曙松等,2013),银行可能会出于逐利动机通过同业和表外业务进行金融创新规避监管、进行财务造假获取外部融资、忽略环境污染外部性以获取经济效益(祝继高等,2016),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个体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之间相互偏离(顾海峰和卞雨晨,2022),银行背离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日趋严重,系统性风险隐患值得担忧(李井林等,2021)。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可以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使银行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二、文献综述

ESG表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关乎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的企业评价标准,是对传统企业财务表现的有效补充,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已有研究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多从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披露ESG表现相关信息可以减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由于信息成本和现金流风险而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屈文洲等,2011),也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使其在股票市场上拥有更高的收益率,增加财务绩效(Joliet et al.,2018);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其获得政府和投资者的支持,使企业可以获得低利率的贷款成本,加强企业创新,提高企业价值(顾海峰和卞雨晨,2022)。袁业虎和熊笑涵(2021)通过对2011—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发现ESG表现更好的上市公司拥有更好的绩效水平,并且认为外部媒体关注度的增加会增加公司披露ESG意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关注度越高的公司拥有更好的财务绩效。李井林等(2021)认为企业整体ESG表现及其中的各个维度均可以显著提高其绩效水平。Lian et al.(2023)認为良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透明度和降低债务代理成本来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提高企业价值,并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然而,也有学者基于股东至上和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社会责任承担行为需要投入银行自有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会对股东权益产生损耗(Barnea et al.,2010);并且ESG表现要求企业经营者既要秉持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也要兼顾社会效益最大化要求,让本就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损害企业价值(蒋海等,2010)。

作为社会融资的主要媒介,与一般企业不同,商业银行ESG表现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体现在银行在精准扶贫、绿色金融以及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宋科等,2022),银行不光要注重自身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内部治理目标,也要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顾海峰和卞雨晨,2022)。现有研究多从竞争力和经营绩效的方面研究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益,段军山和庄旭东(2021)发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拥有更好的ESG表现的商业银行可以提高在客户群体中的形象、加深与客户间的交互程度、提高员工认同度以及促进金融创新,从而促进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李焰和施佳宏(2018)从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角度分析银行社会责任承担和ESG表现,认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银行自身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较好。Forgione et al.(2020)以2013—2017年期间22个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中的社会和环境维度的表现越好,银行效率越高、绩效越好,而公司治理维度的表现一般与银行绩效无关。

结合已有文献研究可知,关于ESG表现的研究存在诸多局限:第一,现有研究多关注上市企业而非专注金融机构ESG表现的经济效益。第二,关于银行ESG表现的相关研究多从银行竞争和经营绩效角度出发,且均基于银行个体表现视角,并未探究其对银行风险的相关影响。而ESG表现与银行业绩水平和长远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这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秉持ESG理念,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和机构之间利用资产负债表、信贷业务等各种渠道,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关联网络,通过业务交易、间接关联的渠道可能会使得系统性风险扩散,但却鲜有研究论证银行ESG表现和系统性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若存在,这种关系是否有异质性、影响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银行ESG表现涉及环境、社会责任和内部治理三个维度,积极的ESG表现作为银行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进行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的表现(薛龙等,2023),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可以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便于银行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增强银行的经营稳定性,降低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张天顶等,2017;Zhang et al.,2020),Lashkaripour(2023)发现在市场崩盘期间,ESG表现较差的股票尾部风险更高,意味着其系统性风险越高。因此,银行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就银行的环境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而言,银行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对系统性风险有抑制作用。银行承担环境责任有声誉溢出效果,有助于向政府和社会公众传递正向的信号,反映银行重视环境保护、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绿色产品、科技创新,有利于其获得政府和投资者的支持,降低系统性风险水平(顾海峰和卞雨晨,2022;王磊,2022)。银行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也可以增强银行相对竞争优势,提高银行业绩水平和长远发展能力,有利于银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降低系统性风险(李井林等,2021)。

就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而言,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系统性风险有抑制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银行有声誉溢出效果,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强其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银行以低成本获取外部融资,有更高的市场收益率,增加其营业收益和经营稳定性(Joliet et al.,2018;周方召等,2020),降低系统性风险水平。另外,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可以缓解借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银行向借贷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提高信贷资金的意愿,从而降低银行通过影子银行业务向此类企业提高贷款以实现监管套利的动机,而影子银行会在银行体系内部拉长借贷链条、实现空转套利,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祝继高等,2016;尹振涛等,2021)。因此,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

就银行的内部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而言,银行良好的内部治理表现对系统性风险有抑制作用。良好的内部治理可以缓解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导致的委托代理和道德风险问题,对管理者在经营决策中的自利行為产生约束(吴成颂等,2019),激励管理者做出有利于银行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科学决策(薛龙等,2023),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还可以在员工薪酬管理、股权结构、整体战略规划方面完善公司结构,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宋科等,2022),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

假设1:银行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抑制其系统性风险,其中银行的环境、社会责任和内部治理方面的表现均可以起到抑制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银行ESG表现可以降低银行个体经营风险,从而抑制其系统性风险。较好的ESG表现可以通过抑制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降低审计收费(袁业虎和熊笑涵,2021),增加银行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出于盈利动机会选择持有高风险的投资组合以获取较高收益,ESG表现会降低银行因为逐利动机的高风险承担行为,降低个体风险。并且,上文中提到银行ESG表现可以通过声誉溢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途径增加银行经营稳定性,降低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实现监管套利的动机,降低银行资产风险(祝继高等,2016)。Sassen et al.(2016)对欧洲2002—2014年8752个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的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越多,其公司层面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越低。周方召等(2020)认为企业的ESG表现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经营绩效,也可以降低自身风险。银行个体风险累积减少之后,个体风险通过银行体系的网络联结关系外溢到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银行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减少个体风险积聚的“风险渠道”抑制系统性风险。

已有研究表明,ESG表现的声誉效应可以提高银行形象,助力其信贷规模扩张,由于市场中优质企业稀缺,最终会导致银行信贷资产配置同质化,银行间边际成本和利润趋于一致,增强银行业竞争(段军山和庄旭东,2021)。同时,由于银行自身资源有限,为了实现良好的ESG表现在其他经营业务方面的资源投入会有所降低,从而抑制银行在扩大规模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增强银行业整体竞争。根据“竞争-稳定”假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损害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削弱银行垄断定价能力,使得银行采取低利率的竞争策略,从而避免债务人出于盈利动机而采取高风险的投资策略,降低银行贷款违约率,维护银行业稳定发展、抑制系统性风险。市场竞争水平的减少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银行市场力量的增加会增加其垄断定价能力,从而将银行成本转移到债务人导致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贷款利息,道德风险的存在会增加企业冒险经营动机,增加企业破产风险和违约概率,而企业违约风险加大会导致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概率增加(Repullo,2004;吴成颂等,2019)。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银行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加强银行业竞争水平的“竞争渠道”抑制系统性风险。

银行良好的ESG表现意味着其不仅注重自身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内部治理目标,也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使得银行贷款集中度降低。以往由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政府信用担保,因此银行贷款集中度较高,资金大多集中流向有政府背景的国企以及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收益的大型和传统企业。但由于市场中优质企业稀缺,这些贷款集中企业的投资往往处于低效率状态,同时受到“三去一补一降”政策的影响,传统企业经营可持续性大幅降低,违约概率大幅提高,造成银行体系内出现大规模流动性危机,增加系统性风险。这不仅会导致银行间为争夺优质客户进行恶性价格竞争,从而危害市场稳定、增加系统性风险,还会导致银行间资产配置同质化现象,通过银行间资产抛售和信贷关联渠道增加系统性风险。银行良好的ESG表现会降低银行的贷款集中度,使得银行原先资产配置的地区以及行业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实现多元化收入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并且由于贷款流向的绿色低碳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配置结构,提升银行资产质量(顾海峰和卞雨晨,2022)。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4:

假设4:银行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降低贷款集中度的“分散渠道”抑制系统性风险。

四、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2008—2022年我国A股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内银行上市时间较长,公司治理较为规范,数据披露质量较高,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用样本银行季度财务数据均来自WIND与国泰安数据库,部分数据存在缺失值,进行手工搜集补齐。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之后,本文对样本处理如下:剔除上市时间较晚并且样本量过少的银行,剔除财务数据异常和缺失值较多的银行,最终选取23家A股上市银行,为避免极值影响,本文对银行层面主要数据进行两端1%缩尾处理。

(二)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1.银行系统性风险

本文基于DCC-GARCH模型计算ΔCoVaR,剥离银行自身的自有风险,计算银行正常经营和处于危机状态下金融体系风险的差额,得到机构给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增量作为被解释变量。CoVaR(条件在险价值)是条件概率发布的VaR(在险价值),在机构i处于危机状态时,整个金融系统j的亏损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为:

同时借鉴Acharya等人在2010年提出的MES测算方法,度量在整个金融市场收益率呈现下跌现象时,单个金融机构所遭受损失的预期,采用历史窗口滚动平均数据计算边际期望损失作为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由于上述变量均为日度数据,本文进行季度平均计算得出商业银行季度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由于MES和ΔCoVaR大部分均为负值,本文在后续回归时取其相反数,值越大则表明该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越大。

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事件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MES和ΔCoVaR 均值都处在十分高的水平,明显高于样本剩余时间,并且,在2008年至2009年期間系统性风险处在振荡期,没有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逐渐消散,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回归正常,MES和ΔCoVaR 均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后危机时期我国系统性风险防控政策有了较大成效。MES和ΔCoVaR均值在2013年左右又产生了一次小幅上升,这与当年市场流动性短缺而导致我国出现的“钱荒”事件密不可分,这次危机也促使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加强对相关业务的监管,缓解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而在2015年左右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大幅上升对应着当年的两次股灾事件,使得我国上市银行市场资产大幅下降,降低风险承受能力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2.银行ESG表现

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银行ESG表现,选取2009—2022年华证ESG评级数据为依据对银行整体ESG表现以及各个子维度表现进行赋值。华证ESG评级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和公司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机构的经验做法构建ESG评级体系指标框架,包括3个一级支柱指标、16个二级支柱指标、44个三级议题指标,指标构建较为全面客观,由于华证季度ESG指标评级从C-AAA共九级,本文分别对评级赋值1-9以量化表示上市银行ESG表现,便于后续回归。

3.中介变量

个体风险:本文使用代表违约距离的Z值(Z-score)衡量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于国才等,2021)。Z值计算方法为:

其中,ROA为资产收益率,ETA为银行资本与资产比率,?滓(ROA)表示ROA的标准差,由于Z值分布有偏,为纠正数据偏态本文对Z值取对数后作为银行个体风险的代理变量,记为Z-score。银行的Z-score数值越大,银行的个体风险越低、稳定性越好。

银行集中度和竞争度:本文选取赫氏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 Index,HHI)来度量银行业集中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为i银行在t时期的市场占有率,以资产市场占有率来计算,指数越小,表示银行业集中度越低,竞争越强。计算所得为总体数据,表示在t时期所有银行都面临相同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包含了所有银行在市场上的信息,可以较好地表示银行业竞争程度。

银行贷款集中度:本文选取银行贷款规模前十大客户规模占总贷款比例(TOP10)衡量银行信贷资金集中度,其占比越大则表示银行信贷资金相对集中度越高,贷款分散度较低。

4.控制变量

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为了避免遗漏变量造成的估计偏差,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分别从银行和宏观层面选取控制变量,银行层面选取资产规模(SIZE)、贷款占比(LOAN)、净利差(ML)、资产收益率(ROA)、非利息收入占比(NII)、资本充足率(CAR)作为控制变量;宏观层面选取GDP季度同比增速(RGDP)和M2季度同比增速(RM2)作为控制变量。

5.模型设定

本文建立如下所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其中,Risk表示银行i在t时期的系统性风险,用ΔCoVaR来衡量,主要的解释变量为ESGi,t银行ESG表现,Ctrli,t表示控制变量,Banki表示不随时间改变的银行个体固定效应,表示Quart不随银行个体改变的季度时间固定效应。

五、回归结果分析

(一)数据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较大,表明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特征存在明显差异;ESG表现均值为5.5436,表明我国银行业整体在环境、社会和内部治理方面表现良好,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二)ESG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表2列出了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无论是否增加宏观层面解释变量,以及是否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银行ESG表現对系统性风险的回归系数均为负,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ESG表现可以显著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从控制变量层面看,银行规模和净利差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的规模效应也会使得银行的稳定性越高,对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也有负向影响。在宏观层面,M2增速的提高会显著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

在进一步分析中,为了考察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结构性效应,本文按照上述相同方法分别对ESG表现中的环境(Escore)、社会(Sscore)以及内部治理(Gscore)三个维度相关表现进行赋值并且代替基准模型中的核心解释变量。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银行ESG评级中三个维度表现均对系统性风险有抑制作用,但只有内部治理层面的良好表现可以显著影响系统性风险。这表明银行通过内部治理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完善组织架构,提高经营效率,从而显著降低其系统性风险。虽然银行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可以通过声誉溢出效应降低系统性风险,由于间接效应的存在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下述稳健性检验方法以证明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第一,更换回归模型,本文将计量模型替换为MLE(最大似然估计)和GMM(广义矩估计)后回归结果如表4列(1)、(2)所示。第二,替换被解释变量,在选取MES代替ΔCoVaR作为被解释变量之后,回归结果如列(3)所示。第三,改变样本时间区间,选取2009—2019年数据以剔除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回归结果如列(4)所示。第四,考虑到银行ESG表现可能存在的滞后效应和内生性问题,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回归,结果如列(5)所示。采用上述稳健性检验方法之后,ESG系数依旧显著为负,表明上文结论稳健可靠。

(四)内生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减弱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2SLS工具变量法降低内生性问题导致的估计偏误问题。参考顾海峰和卞雨晨(2022)的做法,本文选取其他银行ESG表现均值作为工具变量(IV)。表5显示了2SLS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选用的两种工具变量第一阶段F值均远大于临界值10,说明选取变量不是弱工具变量;K-PLM统计量均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以上结果表明了其他样本银行ESG均值作为工具变量的合理性。通过2SLS工具变量法减弱内生性问题对模型估计的影响后,银行同质化对系统性风险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五)异质性分析

本文将样本分为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包括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同时还按照资本充足率(CAR)和资产收益率(ROA)相对样本均值的大小对银行进行分组,分析ESG表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关于银行性质和财务特征的异质性效果。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列(1)、(2)结论表明相比于小型银行,大型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大型商业银行依靠社会地位与政府背景可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利润水平,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规模效应使其可以承担更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并且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银行风险防范水平较强,ESG表现的风险抑制效果更强。列(3)—(6)表明资本相对短缺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银行良好的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银行资本充足率低表示银行资本相对短缺,资本收益率低表示银行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意味着银行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容易发生流动性不足问题,股东权益受到损失,因此利益相关者有动机对银行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以避免损失,这会使得银行个体经营风险降低,强化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个体风险”渠道,使得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六、进一步研究

(一)中介效应机制检验

为了验证影响机制是否有效,本文在基准模型基础上,借鉴江艇(2022)的研究,使用以下机制检验模型①:

其中,MADi,t表示中介变量,包括银行个体风险、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信息透明度。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列(1)结果显示ESG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银行的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和形象水平,显著降低其个体风险,银行个体风险累积减少之后,其通过银行体系的网络联结关系外溢到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列(2)结果显示ESG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银行的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根据“竞争-稳定”假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损害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削弱银行垄断定价能力,从而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违约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列(3)结果显示ESG系数在10%置信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银行ESG表现可以显著降低其贷款集中度,避免银行之间发生恶性竞争和出现资产配置同质化现象,使得银行资产配置多元化,降低系统性风险。上述结论证明了银行个体风险、市场竞争和贷款集中度中介效应的存在,与假设相符。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近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日益严峻(刘鹤,2021),商业银行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参与主体,也通过与其他金融主体间的紧密联系占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角色。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情况变幻莫测而导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自身行为决策,还会通过紧密的银企关系传导至银行系统,使得商业银行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本文引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分析其对银行ESG表现和系统性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对Baker et al.(2016)所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度量指标进行季度平均并取其自然对数,得到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记为EPU,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ESG表现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交互项显著为负,这意味着在ESG表现一定的情况下,更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强化ESG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分别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ESG表现三个维度的调节作用,从环境和社会责任承担角度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悲观预期,从而扩大银行ESG表现的声誉溢出作用(宋科等,2022),加强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乐观预期,从而熨平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冲击,从内部管理角度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提高股东对公司经营风险的担忧,从而更有动机对银行管理者的自利行为进行约束和激励以避免损失,这会使得银行个体经营风险降低,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从而更好地抑制其系统性风险。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8—2022年财务数据,构建非平衡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研究结论表明:第一,ESG表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有抑制效果,并且从结构性效应来看,ESG中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的表现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ESG的系统性风险抑制效果在大规模、资本相对短缺和盈利能力较弱的银行中更强烈。第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银行ESG表现可以通过降低银行个体风险加强银行业市场竞争和降低贷款集中度的渠道抑制其系统性风险。第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ESG表现的系统性风险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具体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可以强化ESG表现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效果。

(二)政策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要意识到银行整体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要注意ESG表现的结构性影响、增加对银行ESG表现的关注和重视,将ESG表现纳入完整的银行监管框架。在关注其风险抑制作用的同时,警惕银行借助ESG表现的声誉效应误导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政府在制定金融机构ESG表现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关信息披露制度时,应该在对金融机构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分类化、差异化监管,对于风险管控能力较强、ESG表现较好的金融机构可以适度放宽监管政策以降低银行提高ESG表现的业务成本,引导银行主动提高ESG表现,发挥金融中介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引导作用。第三,监管部门要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控机制,在鼓励银行以良好的ESG表现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要做好系统性风险预警,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定发展,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合理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第四,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银行ESG表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但同时要关注到伴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银行间的共同风险暴露等问题,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孟洁)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27-37.

[2]段军山,庄旭东.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银行服务的“质”与“量”中介视角[J].金融论坛,2021(4):22-32.

[3]顾海峰,卞雨晨.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能否缓解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中国A股上市银行的证据[J].会计研究,2022(8):72-89.

[4]宫晓莉,熊熊,张维.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20(8):65-83.

[5]蒋海,朱滔,李东辉.监管、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J].经济研究,2010 (4):40-53.

[6]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7]李井林,阳镇,陈劲,崔文清.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9):71-89.

[8]劉鹤.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11-24.

[9]李焰,施佳宏.我国传统银行开展中小微金融活动:社会责任还是商业驱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4):32-48.

[10]屈文洲,谢雅璐,叶玉妹.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6):105-117.

[11]宋科,徐蕾,李振,王芳.ESG投资能够促进银行创造流动性吗?——兼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金融研究,2022(2):61-79.

[12]吴成颂,王琪,倪清.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经济与管理,2019(3):72-78.

[13]王磊.我国金融机构的ESG责任投资实践、问题与对策[J].海南金融,2022(7):31-37.

[14]薛龙,张倩瑜,李雪峰.企业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J].财会月刊,2023(8):135-142.

[15]袁業虎,熊笑涵.上市公司ESG表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21(10):68-77.

[16]尹振涛,李泽广.竞争规避与银行金融创新扩散——基于同质化视角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21(11):71-89+6.

[17]朱慈蕴.论金融中介机构的社会责任——从应对和防范危机的长效机制出发[J].清华法学,2010(1):6-21.

[18]周方召,潘婉颖,付辉.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决策,2020(11):15-41.

[19]祝继高,胡诗阳,陆正飞.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6(1):66-82.

[20]张天顶,张宇.模型不确定下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17(3):45-54.

[21]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1):1-14.

[22]Acharya V V,Pedersen L H,Philippon T,et al.Measuring Systemic Risk[J].CEPR Discussion Papers,2017,29(1002):85-119.

[23]Baker,Scott R,Bloom, Nicholas,Davis, Steven J.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6:4.

[24]Barnea A,Rubin 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Conflict Between Shareholde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1):71-86.

[25]Forgione A F,Laguir I,Staglianò R.Effe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cores on bank efficiency: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al contex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27(5).

[26]Huang X,Zhou H,Zhu H.Systemic Risk Contribu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12,42(1-2):55-83.

[27]Joliet R,Titova Y.Equity SRI Funds Vacillate between Ethics and Money:An Analysis of the Funds Stock Hold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8,97(12):70-86.

[28]Lashkaripour Mohammadhossein.ESG tail risk:The Covid-19 market crash analysis[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3,53.

[29]Lian Y,Ye T,Zhang Y,Zhang L.How does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 affect bond credit spread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3,85:352-371.

[30]Quang Trinh Vu,Duong Cao Ngan,Li Teng,Elnahass Marwa.Social capital,trust, and bank tail risk:The value of ESG rating and the effects of crisis shock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 Money,2023,83.

[31]Repullo R.Capital requirements,market power and risk taking in bank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4,13(2):156-182.

[32]Sassen R,Hinze A-K,Hardeck I.Impact of ESG factors on firm risk in Europe[J].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2016,86(8):867-904.

[33]Zhang Q,Loh L,Wu W.How do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initiatives affect innovative performance for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J].Sustainability,2020,12(8):1-18.

猜你喜欢
系统性风险
银行竞争度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系统性风险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宏观审慎监管
影子银行及其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