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岸边东山村先民的食物结构

2023-07-29 15:21张琨
大众考古 2023年3期
关键词:遗存先民稻米

张琨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开展远古先民饮食文化的探究是研究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全面反映和直观了解先民的生活面貌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探讨史前时期食物资源的获取利用与生计生业,进而探讨稳定食物来源对族群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东山村遗址位于江苏张家港市金港镇香山东侧的斜坡上,北距长江2公里,是一处以马家浜和崧泽文化类型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大型村落遗址。1989—1990年,苏州博物馆联合张家港市文管办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2008—2010年,南京博物院联合张家港市文管办、张家港博物馆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显贵墓群的发现,以及与小型墓埋葬区域的严格分离,改变了考古学界以往对崧泽文化时期尤其是崧泽文化早中期社会文明化进程的认识,遗址入选“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为我们了解史前东山村先民的食物结构提供了可靠资料。依据出土动植物遗存,可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两大类。

植物性食物

两次考古发掘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第一次在红烧土中发现清晰的古水稻的茎、叶、谷壳痕迹,通过研究植物蛋白石,证实至少8000年前东山村周围已有稻作活动。从植物蛋白石的形态看,当时栽培的稻种为粳稻类型且有一定规模和连續性(壬才林、丁金龙:《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的古稻作研究》)。遗憾的是,当时并未发现古稻谷(粒),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炭化的稻谷及其他动植物标本,我们将出土的动植物标本送往北京大学等进行鉴定分析。

从T1905和T2006的⑨—?层中采集挑选出的8份样品,总共鉴定出1828个植物遗存个体,包含23个不同种属的种子或果实。

稻米

东亚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的发源地,中国是东亚水稻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中国水稻的发源地。马家浜文化遗址常有稻谷遗存遗迹,如绰墩遗址、罗家角遗址、圩墩遗址、骆驼墩遗址、杨家遗址等,草鞋山遗址更是发现了稻田,稻作农业在马家浜文化时期进入较为发达的阶段。东山村遗址稻作遗存均为炭化稻米,共计773个,占植物遗存总数的42.3%,位居第一位。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岭教授测量分析,除T2006⑨层可供测量的一粒稻米粒型较大外,东山村稻米平均长4.2毫米、宽2.3毫米、厚1.7毫米。通过与长江下游地区其他早期遗址出土的稻米比对,东山村一组出土的稻米一来总体上偏小,呈“小粒型”,二来具有逐步变小的历史性趋势,据此推测东山村在“马家浜—崧泽文化早期(即公元前7000—前6000/前5500年)存在气候渐变干冷的小趋势或小波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朱诚、李兰团队对东山村遗出土的植物、蓝铁矿、孢粉等进行综合分析,T2006地层剖面样品中,不管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氧化物含量变化、与风化系数相关的氧化物含量变化,还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氧化物含量变化,分析结果均显示在公元前6000—前5700年间,该区域气候以暖湿为主,但在公元前5900年左右气候出现了一次突然的冷干事件。虽然未发现水田遗迹,但东山村遗址出土的稻米粒型稳定,联系环太湖地区的其他遗址稻作情况,东山村遗址稻米为人工驯化稻,出土稻米在整个植物遗存中最多,应该是最重要的植物性食物来源。东山村遗址出土的2套陶甗是重要的蒸器,应该是蒸稻米所用,肉类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烧或煮,不会用此类器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谷物已达到一定产量,需要专门的饮具,佐证水稻是先民最重要的食物。张家港地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如徐家湾遗址发现过良渚文化时期的稻谷遗存,出土了农业生产工具,包括崧泽文化犁形器、良渚文化耘田器、石镰,磨制都较精细,许庄遗址也出土了良渚文化耘田器,这说明张家港境内稻作农业具有连续性。

葫芦

除一小片果皮疤痕外,共发现507颗葫芦种子,占植物遗存总数的27.7%。葫芦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生存能力,基本上无需特别驯化和培育,直到现在还是居民夏季常见的菜品。葫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的跨湖桥遗址、田螺山遗址等均发现葫芦遗存,甚至大约相同时期的日本绳文早期遗址也有发现,可见其分布广泛,是先民常见的食物之一。

东山村遗址鉴定出275个桃个体,占植物遗存总数的15%,位居植物遗存的第三位。桃遗存包括完整桃核22个、半个桃核28个、桃核残片221个、果肉残片4个。多数残片应该经过人工敲打,说明东山村先民在吃完桃肉后,还会取出核仁食用。

山楂和樱属

遗址挑选出山楂果核65个,占植物总数的3.6%。山楂在长江下游地区其他遗址也偶有发现。山楂一般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而长江下游是冲积平原,先民山林采集活动不多,但东山村遗址位于香山东侧的斜坡上,特殊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生长有山楂。此外,樱属作物挑选出30个,根据果核及与绰墩遗址比对,推测为李亚科樱属。

芡实

芡实,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富含淀粉的食物,直到现在仍受到民众喜爱。新鲜芡实在苏州称为“鸡头米”“鸡头肉”,价格昂贵。东山村遗址挑选出24枚芡实遗存,占植物遗存总数的1.4%,位居植物遗存的第六位。

动物性食物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野生动物主要有梅花鹿、麋鹿、獐、鹿、马鹿、抱子虎、狼、貉熊、獾、猴、兔、中华竹鼠及各种鱼类,都是先民肉食来源,其中鹿、猪、鱼类是常见且相对稳定的来源。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董宁宁博士对采集挑选出的动物骨骼进行分析,可鉴定标本数为380个,哺乳动物最多,占可鉴定总数的45%;两栖和爬行动物其次,占可鉴定总数的24%;随后分别为鱼类标本、鸟类标本和虾蟹标本。一般可食的肉食来源是哺乳动物、两栖和爬行动物及鱼类。鸟类肉少,捕捉不易,根据最佳觅食模式,鸟类不是肉食来源的稳定部分。

鹿肉

鹿肉是古代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马家浜遗址、罗家角遗址、圩墩遗址、绰墩遗址等均有鹿类遗骨发现,且占出土动物骨骼的较大比重,说明鹿肉是这一区域先民肉食的重要来源。东山村遗址出土的鹿骨遗存占哺乳动物遗存的37%。梅花鹿生活于针阔混交林的山地、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木丛中,这样有利于快速奔跑。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差异,白天多选择在茅草丛较为密深的向阳山坡,并与其体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这样可以较早发现敌害,以便迅速逃离。鹿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东山村遗址接近当时的海岸线,高含盐量的土壤吸引来了鹿类动物。

猪肉和小动物肉类

距今8200年的跨湖桥遗址已有家豬。东山村遗址的猪骨遗存占哺乳动物的13%,根据出土猪臼齿并结合长江下游地区其他遗址出土家猪情况,推断东山村出土猪骨“是家猪的概率偏大”。兔、貉、犬、野鸭等也出现在东山村先民的食谱中,也是其他遗址较常见的肉食来源。

鱼虾

龟鳖、鱼虾等是也先民的重要食物。东山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中鱼类占18%,虾蟹占1%。鱼类中海鱼有鼬鲨、竹荚鱼、无鳔鲉属鱼类,淡水鱼包括常见的鲤鱼、青鱼、草鱼、鲢鱼等。根据环境考古分析,东山村遗址位于江尾海头,在长江南岸,邻近出海口,东山村附近有大片静浅水域存在,为渔业活动提供了条件。东山村遗址出土的陶网坠和骨针为先民从事渔业活动提供了佐证。

根据环境考古分析,在公元前7500—前6000年,东山村遗址所在区域不仅植被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且有相对稳定的湖沼水体存在,利于先民的生活生产。香山高地地形可以抵御各种水患灾害,湖沼为水稻种植和捕捞鱼虾提供有利条件,香山上有鹿、兔等动物以及果物,近海区位则提供海洋产品。

先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兼有采集、狩猎和畜牧,食物来源丰富稳定,物质生活较丰富。东山村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从马家浜文化持续到马桥文化,崧泽文化时期达到发展顶峰,是目前发现的崧泽文化早中期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由于食物充足,尤其是水稻种植相对高产,可以储存,能够保障全时段食物供给,可以让部分先民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手工业生产,制造出很多非实用的、代表身份和地位的礼器:精美玉器和磨制十分光滑、无使用痕迹并涂绘朱彩的大型石钺。我们知道,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玉器制作需耗费大量费劳动。M101出土21件玉器,有璜、玦、管,首次采用“旋截”技术,虽然其精美程度无法与良渚文化玉器相提并论,但足以反映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结合墓葬分区等情况,考古学家认为当时东山村遗址已经出现社会分层和文明曙光,初步进入神王时代(李伯谦:《崧泽文化大型墓葬的启示》)。

(作者为张家港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文博馆员)

本文东山村遗址动植物标本鉴定、数据及环境考古分析,参见南京博物院、张家港市文管办、张家港博物馆编的《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6年,第561—624页。)

猜你喜欢
遗存先民稻米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