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汉,邓厚波,指导:刘铁军,冷 炎△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 100700)
刘铁军,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余载,学验俱丰,擅长运用大承气汤治疗急症。关于“承气”的含义,《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承气之名,似本于此。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之主方,其适应证一般习惯称之为大承气汤证,包括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或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或热厥、痉病、发狂诸证。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痞满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将本方的证候特点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大承气汤因其药力峻猛,力专效宏,常立起沉疴,作用显著,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急危重症的治疗,并收到满意疗效,然而临床证象变化多端,典型者甚少,不典型居多,如果欲求症象典型而方敢使用者,则不惟有束茧自缚之嫌,且与大量临床实践之经验相悖。本文将从《伤寒论》原文出发,深刻体会“急下之”为其使用标准,结合刘铁军教授多年来运用大承气汤治疗急症验案,特附按语予以公之,以期对急症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患者某,男,41 岁,2017 年5 月7 日初诊。患者平素身体壮硕,BP140/90mmHg。于2017 年5 月3日在田间劳作期间,突然头痛如裂伴呕吐,急送本院诊治。入院时BP220/180mmHg,查头CT提示:颅内约有20ml出血。随即住院,准备行开颅手术。但患者血压太高,不能马上行手术,需待到血压下降到适应范围方可,只能在病房对症治疗。住院3d,见患者血压始终不降,家属遂请中医诊治。刻下症:患者极度消瘦,倦怠,昏睡时似失神,但睁开眼睛望诊却不失神,问答只是轻轻摇头,嗅到饭味呕吐加重,大便已5d未行,每到夜间烦躁加重,夜间收缩压最高时达230~240mmHg,舌质鲜红,苔黄厚粗糙,舌中有一条宽约1cm 无苔条带,脉浮大,沉取不空,似微有力。西医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辨证为热结阳明,燥热上攻,精血亏虚,治以急下存阴,滋补肝肾。予大承气汤加熟地、麦冬、丹参;大黄7g,芒硝7g,厚朴8g,枳实7g,熟地50g,麦冬25g,丹参15g,急煎1 剂,煎取200ml,每次20ml多次频服。
二诊(2017 年5 月8 日):家属述患者自服药后,逐渐安静,已能入睡,服药后5h能进稀粥1小盅,BP降至200/160mmHg,服药后8h 行大便1 次,粪质正常。上方去芒硝、厚朴加生地15g,2剂。
三诊(2017 年5 月11 日):家属述患者5 月9 日输液时头痛,停用静点药,遂专服中药汤剂观察。今日复查头CT 提示:血肿完全吸收;BP 降至130/90mmHg,嘱其继进上方10 剂。随访患者至今安好。
按:患者阳气素盛,身体壮硕,田间劳作多汗,助长其阳亢,正值北方春季,天干风大,易于化燥,复加燥热之邪,直入阳明而发为本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阳气者,烦劳则张”。本案中风是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是其本,阳明结热为其标。肝肾精血不足,津液、精血同生互化,阴血不足而虚火内生,煎灼津液,“燥”从内生;木失濡养,肝风内动,内外合邪,阳明“燥热”与厥阴“肝风”合而为病,上冲于脑,终至络破血溢,形成了中风中脏腑之闭证。此与《金匮要略》“厥阳独行”病机相似。治法应“急下存阴,泻热通腑”降其阳明气火与“厥阴不治,取之阳明”之法吻合。意在清泻阳明同时,随着“气火”下降,厥阴之风亦因此而平熄。与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所论相互应:“头满头剧痛,病所在脑也,一下而愈,病源在肠也,合而言之,所谓上病下取,治求其本也。”待病情稳定后,视病情之虚实,可酌情选用培补肝肾,或养血熄风或活血通络之品。
该患者就诊时已发病5d,头痛呕吐如前,大便始终未行,烦躁不安,夜间血压高于白日,诸证夜间加重,这正是阳明主气旺于申酉的反应,与“阳明潮热”病机相类似。阳明经别上通于心,患者烦躁,为阳明实热循经上扰心神所致。见患者昏睡时似失神,疲惫,脉浮大,苔厚抽芯,显与阳明病脉“迟”“沉紧”“舌红苔黄”有悖,是实证中露出虚象。原因是壮火不断地灼伤阳明(津)而肝肾之精也被耗伤。叶天士有言:“邪热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此病案邪入少阴三四,入阳明之六七,证属虚实夹杂。从标实上看,阳明腑实证犹存,大承气汤适应症备俱。从虚证来看,肝肾亏虚,阴血已伤,治疗上应选用地黄饮子之君药熟地滋养阴血以辅之,意在培补填精,补血养阴,故而合方治之。如根据患者头痛,呕吐,烦躁,不大便症状误为单纯腑实证而峻下之,必如仲景所言:“额上生汗,手足逆冷”的脱证发生。患者此时胃气已伤,不耐重剂,攻下宜慎,其剂量、服法均应认真考虑,做到万无一失。
具体组方,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虚实程度及胃气的承受度调整大承气汤与地黄的比例,此案为3:7。仲景告诫“下利,止后服”,此剂频服也有照顾胃气之意,此方不必服完,如有下利可停服。方中大黄入血,寒泻胃外油膜中藏热之源者为主[1];芒硝润燥泻热使之下出;肠内油膜与肝相连,肝气下达疏泄油膜滞气,用枳、朴者是使之速降也;加熟地者,意在培补,滋阴养血,补以伤之血液;麦冬补肺阴,肺金生肾水,肾阴得以资助,阴血充足,阳得以潜也,使虚风得熄;丹参凉血活血化瘀。二诊患者大便通,急去芒硝,恐伤其残阴;去厚朴,恐再伤及不全之气;生地黄继以养阴熄风,亦有治“中伤血痹”之功,大黄、枳实以祛其余邪,并助胃以通降。
患者某,女,40岁,2015年2月17日初诊。患者自述肛门右侧有条索样肿块并向内延伸,有坠胀感,有压痛,表皮色泽无改变,大便已5d未行。遂前往某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具体不详)。直肠镜检查:距肛门4cm 处有条索样肿块,并有向内溃烂形成肛瘘可能。给予抗炎治疗,未见疗效。刻下症:患处皮肤色泽无改变,肿块触之无根,有热感,并向里延伸,压痛阳性,夜不能寐,心烦,舌质红,苔略黄,脉沉数有力。西医诊断:肛周围脓肿;中医诊断:肛痈;辨证为热结阳明,腑气不通,气血壅滞,治以泻热通腑,活血化瘀,消痈散结。予大承气汤加桃仁;大黄6g,枳实8g,厚朴8g,芒硝9g,桃仁8g,上方1 剂,分次24h 内服完,下利后减半服。嘱其禁食24h,盆浴,禁止挤压患处,卧床休息。
二诊(2015年2月18日):服药4h后自觉腹内有气体流动感,服药后8h 排便1 次,患处疼痛逐渐减轻,肿块减小,但仍有硬结,此是病根未去,继服1剂。
三诊(2015 年2 月19 日):患处虽硬,但肿块消失,改清热解毒方药善后。
按:肛周围脓肿,中医称之为肛痈。其病机《医宗金鉴》概括为:“痈疽原是火毒精,经络阻隔气血凝。”是过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阻滞经络,凝滞气血而成。因肛周组织为直肠的延续,辨治从阳明。王和安说:“胃气素实,或更有宿食,燥屎阻滞胃肠,则郁热不能下泄,必旁泻于肌……。”肛痈属外科肿疡之类,中医在疮疡初起、成脓及溃后,其治则分别以“消”“托”“补”为法。所谓消法,是用药物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患者症状以烦躁,汗出,下坠感,舌红苔黄,脉沉有力为主,阳明腑实证较为突出,且发病刚3 日,皮肤色泽未改变,条索样肿块根深,且硬,考虑到尚未成脓,或刚开始酿脓,此时如能正确运用通里法,即《薛己医案》所说:“其邪在内,法当疏其内”。仿曹颖甫的大承气汤加桃仁[2],通腑泻热,荡涤宿滞,活血化瘀,可使痈消失于无形,免去溃破手术之苦。如果有少许脓液仍可用此法而使其“内疏”,嘱其禁食,盆浴,休息均为此而设。方中大黄入血,芒硝入气,泻热润燥通腑,枳、朴行气破结使其速也,加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一剂肿胀消,大便通,烦躁、汗出均减,脉象缓和,但患处仍有硬结,是病根未去,再进一剂。肿块消,清热解毒善其后。
患者某,男,42 岁,2013 年4 月8 日初诊。患者平素酗酒,身体壮实,既往胃溃疡病史5 年,常有胃痛,口服“西咪替丁片”后减轻,偶有牙龈出血。自述因昨夜暴饮暴食,于今晨9时许突然胃痛,服上药后未缓解,伴有恶心呕吐,先是吐出一些血水挟少量血块并掺杂一些食物残渣,随后又吐出大量血块,继则吐出鲜血。刻下症:患者时时欲吐,胃脘部按之有抵抗感,腹微满,前额见有少许汗出,口有秽臭气,大便5d 未行。由于呕吐血水掺杂,望舌苔只隐约可见黄色,质红,脉滑数有力。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断:吐血;辨证为阳明腑实,热载血逆,治以急下存阴,通腑泻热。予大承气汤原方;大黄10g,枳实10g,厚朴12g,芒硝6g。病势急,急煎1 剂,服20ml,隔1h 再服。30min 后恶心呕吐缓解,1h 后病人平稳,脉象开始缓和。嘱其禁食,口服乌贝散,西药抑酸补液对症治疗。
按:患者阳气素盛,嗜酒无度,暴饮暴食,致宿食化热化燥伤阴,证属正阳阳明。阳明气火上逆,火载血上,故吐血暴急,色鲜有块;胃脘部硬,腹微满,乃阳明燥热与宿食胶结不解也,气机阻滞,故大便难;脉沉滑数有力,舌红苔黄均为热结阳明之象,服大承气汤急下腑实,阴液自生,使气降则火降,火降血止矣。方中大黄一味,苦寒降泻,如《血证论》所言:“既是气药,即是血药”,全方苦寒通腑泻下,火势顿挫,血宁归经而收奇效。
患者某,女,35岁,2007年10月5日初诊。患者3d 前上口唇生一红色小疹,口唇麻木,作痛,微痒,误认为“粉刺”而挤压,隔日口唇红肿,痛痒加剧,故前来就诊。刻下症:患者口唇肿胀外翻,疮头紫黑、肿漫及颧颊焮红拒按,气促,烦躁不安,自觉“心难受”厉害,频频欲吐,体温38.7 ℃,背部发冷,偶有振振冷汗,小便黄,大便已3d 未行,舌红,苔黄,脉沉实。查体:肺部未闻及异常呼吸音,神志清,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中医诊断:疔疮走黄;辨证为阳明腑实证,治以通腑泻热;予大承气汤原方;生大黄(后下)15g,芒硝10g,枳实8g,厚朴8g。病势急,急煎取200ml,口服100ml,大便通后减半。
二诊(2007 年10 月6 日):服药半小时后呕吐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大便已解,疮肿渐消,心已不觉“难受”,大黄减至4g,加生地15g,连翘15g,黄连8g,再进1剂,外用“金黄散”收功。
按:疔疮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黄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3]。《外科正宗》言:“凡见是疮,便加艾灸,殊不知头乃诸阳之首……再加艾灸,火益其势,逼毒内功,反为倒陷走黄之证作矣。”走黄即毒气走散。《素问·五常政大论》言:“汗之则疮已。”是指疔疮初起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太阳表证,可用解表的方法使停留在肌肤上的毒邪随汗而散,然疔疮经过挤压,邪毒迅速入里,从其临床表现看,其神清,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舌质亦不红绛,是未传入手少阴与手厥阴,呼吸虽急促,但肺无异常呼吸音,未传至手太阴肺也。而呕吐,烦躁,心难受,便干,舌红苔黄,脉沉实是“胃家实”表现。足阳明胃脉与心相通,阳明热结上犯于心,故心烦,胃气上逆则呕吐。《伤寒论》218 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其脉沉实是阳明气血壅实于里,其喘满是阳明胃热上蒸于肺所致。腑气不通大便3d 未行,合而言之是外束之邪热与阳明燥气互结之阳明腑实证,疔疮挤压后不久,病情发展迅速,其势甚急,应取大承气汤急下存阴,缓则无济也。急取大黄、芒硝通腑泻热;枳实、厚朴行气破滞,由于病邪犯心,“心”不可泄,只能泄与之相连之腑,泻小肠可使心火得降。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组成的小承气汤是专为小肠火而设,小肠不主燥气故不用硝。因病位上还有胃及大肠,此二腑都主燥气,故仍用芒硝(组成大承气汤)。二诊时病邪已去大半故去芒硝,加生地、连翘、黄连以凉血散血解毒。本案较突出的症状是“心难受”,虽有口渴,便秘,但无腹胀拒按,提示热多燥少。唐宗海说:“阳明只一燥气,合于邪热,则为燥热,轻者可以缓调,重者必须急下,方能挽亢阳而存孤阴。[4]”故峻下取效。
患者某,女,72 岁,2005 年5 月13 日夜10 时初诊。患者述因口角争执,从晚8时许自觉右眼发热,胀痛难忍,流泪,随即恶心呕吐,不能入睡,一直未眠,遂来就诊。刻下症:患者头痛剧烈,以前额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呕吐,烦躁不安,大便多日未行,舌质红,脉沉弦数。查体:右眼巩膜充血严重,瞳孔扩大,眼球触之疼痛。西医诊断: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中医诊断:青风内障;辨证为阳明悍热,上冲髓海,上犯神水,治以急下存阴,通腑泻热。予大承气汤原方;生大黄(后下)6g,芒硝8g,枳实9g,厚朴8g,上方急煎取200ml,先服100ml,仅服药后5min,眼痛逐渐减轻,呕吐停止,渐能入睡。告诫:此乃无奈之举,还请去眼科系统诊治。
按:青风内障,又名青风、青风障等。病名最早见于宋《太平圣惠方·治眼内障诸方》:“青风内障,瞳人虽在,昏暗渐不见物,状如青盲。”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开角型青光眼[5-7],其治疗及时可保其无恙,如迁延失治则失明。患者年事已高,气阴已亏于未病之先,而血燥津枯亦是自然。阳明主津液,已先受损,故大便多日未行,发病前因志极动火,遂引发了阳明燥热之气上攻。肝开窍于目,年老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亢逆与燥热合邪上攻于目,遂现此证。《伤寒论》252 条言:“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张隐庵认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谓阳明悍热之气上冲于目所致。唐宗海谓:“燥热极盛上冲瞳神而有此证,急下之,与大承气汤夺其热,而阴液复,从而又斡旋了肝阳亢逆,令其速降”[4]288,故下后立即见效。
“上病下取法”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是本着整体观念,结合脏腑、经络、表里、气血与身体各部位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而确定的治疗大法,当证结所在部位与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不一致时,如病本是阳明结热(下),而临床表现在头面部位(上),根据治本求源的原则,除肛痈外的四则医案均采用了“上病下取”法,釜底抽薪,通腑泻热,异病同治。值得注意的是,肛痈案中,病人有下坠之感,考虑病邪自寻出路,可因势利导而用下法,事半功倍。
《伤寒论》208 条有:“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之诫。故“潮热”是治疗阳明腑实证使用泻下剂的重要依据之一。唐宗海谓:“潮热是阳明腑实燥屎结束之形。”其产生时间一般需四、五日,五则医案中,只有中风一案有诸证夜间加重,类似“阳明潮热”的临床表现,其它四则医案则没有,可能与患者病程短有关,因治疗及时,往往不超过三日其邪热已衰。
从《伤寒论》三急下证来看,只要是无表证,表现为潮热,汗出,腹满,大便硬等症,病机上“燥”“热”相合,病情危急,便可下。上述医案中均有“热盛”的病机,如热盛载血而上的中风、吐血案,热盛“肉腐”的肛痈案,热盛冲眼的青风内障案及热盛冲心的疔疮走黄案。而且均有大便燥结的症状,说明均有“内燥”,故都采用了“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之法。王和安说:“阳明只一燥气,合于营热化燥热,但燥宜润,燥兼热宜和,但热宜下,热兼燥则下宜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