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2023-07-28 08:50李晓婷孙曹玮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细菌性病原体中性

李晓婷 孙曹玮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检验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因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临床治疗时常采用抗生素处理,但对非细菌性感染者,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且盲目抗生素应用甚至会导致二重感染[1]。因此准确鉴别感染类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病原菌培养可准确鉴别疾病感染病原体,但其检测时间长,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检验结果,使患儿延误治疗时机[2]。以此如何快速有效鉴别感染类型成为临床研究重点。近年来,血清学指标逐渐用于临床,通过炎性标志物异常来辅助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且随着研究日渐深入,各种指标应运而生,并得到临床认可。基于此,本文采用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型进行鉴别,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1~12(5.12±0.52)岁;发病时间1~7(3.28±0.41)d;另选同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患儿(病毒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1~12(5.05±0.55)岁;发病时间1~7(3.30±0.42)d;以及同期62例健康体检小儿(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1~12(5.20±0.56)岁;三组年龄、性别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入组患儿符合上呼吸道感染标准[3];近2周未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均经细菌培养或病毒学检测;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知情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先天性脏器疾病、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者;长期实施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三组受检者均在检测当日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mL,置入无抗凝试管内静置2h,随后进行离心处理,连续10min,3000r/min,分离上层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检,于2h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CT、hs-CRP,由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迈瑞BS8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ERR、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值范围:PCT:<0.5ng/mL;hs-CRP:≤8.0mg/L;ESR:0-20mm/h;中性粒细胞比率:<3岁:<50%;3~5岁:<60%;≥6岁:<70%。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2)比较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经(±s)表示,采取t检验;多组间数据用重复方差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细菌组血清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PCT、hs-CRP、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

表1 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PCT、hs-CRP、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

(注:与病毒组、对照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PCT(ng/mL) hs-CRP(mg/L) ESR(mm/h) 中性粒细胞比率(%)细菌组(n=62) 0.32±0.08 26.16±12.05 47.03±21.76 51.13±21.19病毒组(n=62) 0.26±0.06 9.17±3.86 28.18±7.25 42.26±16.68对照组(n=62) 0.10±0.02 2.25±1.26 12.04±2.17 28.32±3.36 F 231.308 174.132 107.474 33.299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出率联(合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吸道感染的检[n(%)]

表2 比较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吸道感染的检[n(%)]

(注:与其他单一指标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检出率PCT 62 42(67.74)hs-CRP 62 40(64.52)ESR 62 43(69.36)中性粒细胞比率 62 45(72.58)联合指标 62 60(96.77)a

2.3 不同指标检测效能比较联合指标检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91.94%、特异度87.10%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见表3、图1。

图1 比较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测效能

表3 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检测效能比较

表3 不同指标对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检测效能比较

组别 AUC 截断值 95%CI 敏感度 特异度 约登指数PCT 0.572 >0.19ng/L 0.480~0.661 85.48% 50.00% 0.387 hs-CRP 0.612 >15.31mg/L 0.50~0.698 80.65% 53.23% 0.516 ESR 0.779 >42.12mm/h 0.696~0.848 62.90% 53.23% 0.532中性粒细胞比率 0.630 >45.0% 0.539~0.715 94.54% 62.90% 0.274联合指标 0.914 >115.46 0.850~0.957 91.94% 87.10% 0.790

3 讨 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群体,因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极易感染细菌或病毒,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4]。患儿常出现咽喉疼痛、咳嗽、体温升高等表现,虽然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但疾病发生急,患病率高,且有一定传染性,若未及时处理,甚至会引起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但仍有少数细菌感染者,且采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需要准确诊断本病感染病原体[6]。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鉴别病原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检测时间长,会延误患儿正确治疗时机。故而需要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检测指标。

血清学炎性指标是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重要方法,以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为主。本组研究显示,细菌组血清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联合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出率96.77%明显高于单一指标,联合指标检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91.94%、特异度87.10%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果发现,采用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共同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更具诊断意义。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相一致,陈红娟等[7]研究细菌感染组PCT、hs-CRP阳性率77.7%、69.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6%、2.7%(P<0.05)。曾纪扬等[8]研究显示PCT、hs-CRP、ESR、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95.10%、特异度91.03%、准确度92.22%,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其结果证实了联合血清学指标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出率。推测原因是hs-CRP是一种急性期炎症反应指标,在肝脏刺激作用下产生,通过结合凋亡细胞膜磷脂或细菌、真菌等,清除内源性或外源性配体物质,促进补体活性,调节细胞吞噬功能[9]。当机体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其水平均急剧升高,且细菌感染hs-CRP升高幅度高于病毒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或某些疾病、感染急性期时,hs-CRP明显升高,特异度较低[10]。PCT是一种炎症性因子,其本身并不会启动机体炎症反应,但会加大或加重机体炎症反应病理程度[11]。PCT稳定性高,正常生理状态下难以检测PCT水平,但在病理状态下可明显检测出PCT。一般在全身及严重感染状态下,PCT水平明显升高,但仅轻微感染下,其升高值不明显,故本研究大多数患儿PCT水平均处于正常值。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的沉降速度,可动态观察疾病病情变化、治疗预后及预后,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危重性疾病中,ESR均会加快,故单独应用ESR诊断,临床诊断价值较低[12]。中性粒细胞是鉴别细菌及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在急性或化脓性疾病、组织损伤等疾病者,其比率明显升高[13]。故而仅采用中性粒细胞比率难以准确鉴别疾病病原体。因此单独应用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诊断,其诊断各有缺点,故而采用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病原体检出率。

综上所述,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诊断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敏感性、特异度较高,可准确、快速、有效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但本研究也有不足,研究样本量少、检测特异度指标较少,影响指标含量的相关因素较多,均使该研究结果存在偏倚,故需要在以后研究中深入分析,探讨一种更为特异度高、敏感度高的指标。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病原体中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英文的中性TA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