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德强 张毓强
【内容提要】国际传播是一个充满多元学术传统的知识场域。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需要立足本土实践,尊重历史逻辑,抱持全球视野,充分处理好政策议程、实践议程与学术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系统吸收好多个学科的理论贡献,在借力时势不断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着力塑造新时代的学术主体性。
【关键词】国际传播 学术自主性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理论
近年来,随着国际传播成为战略议题,各方力量百舸争流般探索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理念和新路径。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传播领域的知识生产就受到美国主导的西方范式的影响,从概念到理论,从话语到实践,都难以摆脱冷战社会科学所遗留的中心与边缘、先进与落后、传播与同化等逻辑框架。与此同时,在一个控制与抵抗的权力关系中,发展中国家所期待的“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愿景也展现出国际传播理应具备的异质性、包容性和正义性。这一辩证的历史逻辑一直延续到当下的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时代,形塑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国际传播理論一方面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悠久且丰富的对外传播实践,另一方面也不断与西方理论进行开放对话,在提升自身自主性的同时,尝试对理解国际传播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那么,近两年来,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如何拓展了研究的范畴和边界?是否进一步回到本土意识,拨开重重迷雾后发现真问题,进而重新定向?如何理解国际传播的政策议程与学术议程的互动关系?在多大程度上,国际传播研究呈现出自主性的创新能力?就以上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
过去两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孙敬鑫:近两年来,在中央政策引导支持和实践推动下,中国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界对受众的精准化、差异化研究更为重视,特别是围绕“Z世代”群体的研究力度明显加大,更加重视在线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积累了更多的一手数据。学界也更加重视对重大事件和活动的传播研究,比如围绕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世纪疫情暴发及应对、俄乌冲突等,从国际传播角度展开了大量理论和案例研究。此外,新技术、新平台、新趋势成为研究新重点,学界更加重视对平台化传播、人工智能、计算宣传等的跟踪和预判,跨学科方法的使用更为常见,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引入计算社会科学和语言/社会互动(LSI)等前沿视角。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传播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传播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大加强。特别是在建党百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围绕如何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塑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以及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中国减贫脱贫的故事、中国生态保护的故事等,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
黄典林:近两年来,随着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成为紧迫的国家战略目标,国际传播研究也成为学术界追逐的热点,投入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以往的研究议题得到深化和拓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践议题,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关于国际传播能力,相关研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细化,提出了从能力到效力的构成发展,对国际传播能力这一常见表述的内涵、评估指标、内容构成、渠道建构和形成机制做了分析。不少研究还对国际传播的理论谱系,尤其是对西方国际传播理论的预设前提、价值取向、方法体系进行了批判分析。比如,有学者提出要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传播研究中存在的普遍主义迷思进行反思,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体系提出设想。这些研究都深化和丰富了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利于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尽快形成具有自主性的知识体系。
纪莉:近两年来,以立足时代、回应中国、融通中外为导向,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研究基点、主体逻辑、实践路径也在不断革新,正在围绕“全球中国”打造“可沟通的中国”,实现国际传播实践层面的创新,力图从“理解中国”出发,并实现“回到中国”的国际传播构想。
从成果上看,其一,国际传播研究的学术自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丰厚而增强,尤其是在扶贫等中国取得现代化治理成效的议题上开展的研究,凝练出兼顾传统性和现代性的中国故事,正构建起具有主体间性和文明对话性的叙事模式;其二,在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困惑与偏见中,融会“既中国又世界”的价值观念,以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结;其三,在多元赋权的媒介环境和平台世界主义的逻辑中,中国国际传播形态正发生着范式转换,在共情传播方面力图构建由情感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通路,在共情、共通、共享中打开新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新格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传播领域的具体化进行了探索。
郭毅:其一,从各级课题立项和论文发表两个指标维度来看增量十分显著。从本学科领域看,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超过25%的立项课题与国际传播相关,这个立项比例已经超过有着相当长的研究传统的新闻史研究;其二是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更加多元。十年前谈国际传播的基本都是新闻传播学界的人,而近两年国际传播研究已经不再是新闻传播学界的“自留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术增量来自马克思主义、党史党建领域的专家学者,这是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研究不同以往也不同于国际学界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其三是研究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对意义的论述和对现象的描述,出现了许多基于扎实调研的实证研究,体现出“做真学问、找真问题、下真功夫、出真成果”。“空谈对策”和“效果假想”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
这与政策导向的关系很大。在中央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学界指出了明确方向,即“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在地方层面,人才项目、成果评奖等也有意向国际传播人才与研究成果倾斜,甚至开列出单独的名额指标;在高等院校中,随着一些学校兴办国际传播研究生项目,从事国际传播研究工作的人数也大为增长。这些都是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规模增加的有利因素。不过,对于一个研究领域而言,可持续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如何抓住政策红利释放的窗口期,尽快锚定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的“元问题”和研究规范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与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想象力
孙敬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持续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为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比如,“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提出,为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化、顶层化的目标要求。“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归纳为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路径和方向的指引,特别是在量化研究和指标体系研究方面,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从效果到效能,一字之变,彰显了新征程上国际传播研究需要在能力研究上下更大功夫。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不仅是工作部署,更是将国际传播与文化文明的研究,与国际关系的研究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理论界需要更好地去研究国际传播供给侧的优质内容,研究需求侧的量化评估标准。在中国共产黨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提供的又一个重大国际公共产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柱。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对国际传播研究来说,也是一针“强心剂”。从跨文化传播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大大拓展了国际传播研究的边界。
郭毅:“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范畴和新表述。政党形象在国外学术界往往与政治营销联系在一起,学者一般站在对内的政治传播的角度加以研究。当我们把政党形象纳入国际传播的研究范畴,无疑搭建起对内的政治传播与对外的国际宣传之间的桥梁,拓宽了国际传播的研究边界。如果能够形成一套创新理论,那么这将是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对国际学术界的贡献。“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不仅在国外没有类似提法,在国内也是首创,值得国际传播学界好好研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知识体系而言,发明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围绕这些新概念、新表述踏踏实实开展理论研究。
纪莉:近两年来,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概念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些政治话语体系社会科学化的尝试,“发展”“合作”“人民”“和平”“安全”“开放”“文明”等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概念研究频繁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一系列话语概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新型国际关系”“正确义利观”“一带一路”“共同价值”“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等具有内生创新性并融通世界的政治话语也在国际传播中被大量论及。从研究体量上看,聚焦“共情”的国际传播研究增量明显,成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向,但是与社会科学研究中情感研究较为琐碎的特征相一致,这些研究打开了国际传播的边界,提升了想象力,但是概念建设,尤其是规范性概念的研究还不成体系。
黄典林:不少学者意识到,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要向纵深推进,必须在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层面有所突破。比如,围绕规范理论问题,相关研究意识到作为国际传播实践的底层逻辑,在价值和伦理层面构建一套与当代中国传媒体系和国际传播实践相匹配的规范理论体系,对完善和巩固我国国际传播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实践领域遇到的许多问题,不仅仅是传播声量不够大、叙事体系不够吸引人、渠道不够丰富等技术性层面相对形而下的问题,而是在核心理念和价值体系层面没有对自身的体制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理论化说明,从而无法在西方传媒规范理论主导的国际学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导致我们在传播实践的价值基础层面,处于非常不利的弱势地位,往往从根基上被剥夺了基本的正当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回到国际传播的元理论,对既有的相关概念范畴、理论命题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并结合中国实际,建构一套具有中国自主性的传媒规范理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政策与学术之间的议程和话语互动
黄典林:一方面,国际传播的实践性较强,相关研究自然需要对政策动向保持密切关注,并作出积极回应。但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在一定程度上超然于政策议程和政策话语之上,国际传播研究同样如此。比如,对当前国际传播实践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分析,就不能只局限于政策逻辑的阐释,而是要回到国际传播的历史和观念逻辑进行谱系学意义上的探索,这样才能发现具体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学术研究是要超越一时一地的具体性,转而从长时段和大历史的纵深视角去透视具体政策所无法反映的逻辑。这种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能够对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思想支撑。所以,两者应该是一种互补、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又有着不同的逻辑、原则和目标,不能完全等同。
孙敬鑫:长期以来,我们面临着政策议程和学术议程、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的脱节乃至局部对立的情况,学术话语滞后于或者远离政治话语,政治话语也不太重视对学术话语的吸收借鉴。为此,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
实现政策议程和学术议程、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的良性互动,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平等互动。不能认为政策议程和政策话语重于、优越于学术议程和学术话语,也不能认为学术议程和学术话语高于、超脱于政策议程和政策话语,二者都是中国发展议程、中国话语体系里并列且交织的部分;二是相互借鉴。学术议程和话语需要主动关照政策议程和话语,反过来,政策议程和话语也应该积极借鉴学术议程和话语,避免陷入“自我循环”、走进“死胡同”;三是相互补充。用学术讲政治,用政治引领学术。政策议程和政策话语需要更多的科学性,学术议程和话语需要更多的实践性,只有这样,二者才能够更具生命力和持久力。
纪莉:概念是联通政治话语和传播话语的纽带,能打破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之间的壁垒,投了“概念”的“石”,用来问“学术”与“现实”的路。概念自身的产生是为了回应现实并将经验理论化,对于概念的追问能够将概念置于历史情境中去考量和验证,并提炼真问题。
从概念及其知识生产的维度上看,知识生产的主体性结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作为知识生产主导力量的国家;二是作为知识生产具体组织单位的各类研究机构;三是直接从事知识生产的生产者。当代中国的知识生产格局和主体性结构决定了“国家”对于知识生产发挥着政策导向的作用,政策议程也影响了学术议程的设定。这一点在国际传播的研究中尤为明显。知识生产主体三方面的融合与贯通,产生高价值的学术成果,对于国际传播研究发展来说紧迫性尤为强烈。
郭毅:国际传播既是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实践领域,前者突出理论导向,后者强调政策导向。作为研究领域和作为实践领域的国际传播大致是由完全不同的两批人来做的,因而现实中往往存在政策话语(实践)与学术话语(理论)“两层皮”甚至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在涉及敏感议题的国际传播应变上,是否采用话语“对冲”的办法,政策话语(实践)与学术话语(理论)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再如,“数字化公共外交”究竟应该怎么做?对舆论战究竟应持何种态度?对于这些问题政策话语(实践)与学术话语(理论)也存在不同的见解。这种情况即便在西方国家也很常见,一些国家也试图探索政策议程和学术议程、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之间良性互动的方法。其一是通过听证会的形式,使学者、学术议程、学术话语高度卷入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美国就是这样做的;其二是通过智库研讨会的形式搭建政策制定参与者、实践者与学者之间的互动桥梁。这是澳大利亚的典型做法。
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
纪莉:理解国际传播研究的自主性,本质是在追问“以中国为方法”的可能路径。从西方到中国,从西方概念到本土概念,国际传播及其母学科传播学始终存在一种知识方法论的普遍焦虑,其一,总在借鉴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却没有内生的方法论;其二,自学科产生之初,便存在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导向限制;其三,不同代际不同结构层次的知识生产者之间存在区隔和壁垒。
国际传播领域的自主知识生产需要面对这种焦虑,锚定这一领域学术生产的核心问题。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自身有着包容多元文化的能力,“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也扎根于中国多民族融合和“天人合一”朴素自然观的历史实践,是具有中国智慧的应对全球冲突的文明互鉴方案;其次,从关系角度看,中国作為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国家交往,都体现出近代性与现代性交融、功能与情感关系并存的特质,“新型国际关系”和“正确义利观”也体现出中国看待世界格局的独特视角;最后,从技术角度看,中国在第四次信息化浪潮中创造出抖音国际版等出海平台,“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体现出在多元赋权的媒介环境中,中国应对本土问题与对外传播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以中国本土发展脉络和价值取向为方法来探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打开知识边界的努力才刚刚起步,尚待渐入佳境。
黄典林: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对既有国际传播知识、学术和理论体系进行全面准确的梳理和消化,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西方主导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的理解;第二,对中国历史传统和当代实践的深入观察和准确把握。这两者是一种相互构成的关系。一方面,只有拿来的理论不足以构成自主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只有本土实践经验构成的缺乏共同性和跨文化可沟通性的地方性知识,也不足以形成真正的自主性地位。换言之,自主性是一种关系性的表述,是在对话和互动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这个公约数既能体现共同性,同时也融入了地方实践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传播研究的自主性同样应该遵循上述逻辑:在全面系统梳理既有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对中国本土实践的研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构建真正有中国特色同时也融汇了人类共同智慧的知识表达体系。
郭毅: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从来就不是美西方范式的简单复制和移植。在问题意识、核心关切、研究路数等方面,我国国际传播研究历来表现出一定的本土化和自主性。相德宝等人盘点我国国际传播研究30年的知识图谱时发现,研究热点议题聚焦在国家形象塑造、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涉华舆论研究、对外报道研究、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传播五个板块,其中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是核心关切。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与达雅·屠苏在《国际传播:沿袭与流变》一书中对西方国际传播研究关切点的描述并不完全吻合,与美国学者伊丽莎白·汉森等人对国际传播研究核心议题的描述也不完全一致。再如,今天国内研究者已经普遍把政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纳入到了国际传播的研究范畴之中,但当代西方学术界几乎不会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政党形象,而是将之纳入国内政治传播的议题。这些中外差异与我国国际传播(对外宣传)研究的历史传统以及之前提到的政策导向是有很大关系的。国内学术界对国际传播研究热点问题的判断可能恰恰体现出对本土化和自主性的追寻,这已然成为研究社群的集体无意识。因此,建构国际传播领域自主知识体系是有一定基础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国际传播研究的自主性其实是一个老话题。21世纪初,李金铨、达雅·屠苏、韦斯伯德等学者谈到的“国际传播国际化”就有这层意思。达雅·屠苏把国际传播研究自主性的障碍归咎在一种基于美西方知识传统的“认识论本质主义”上,并将之分解为英语学术在国际传播研究中的主导性和冷战以来发展的西方理论框架。今天来看,英语写作和发表几乎已经算不上是障碍了,但在实践中还面临如何与西方知识传统的对话问题。我们可能已经部分具备了构建国际传播领域自主知识体系的能力,但首先还是有必要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
孙敬鑫:破解西方理论桎梏、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一直是中国学者的探索目标。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我们越来越具备“大的样子”,我们构建国际传播领域自主知识体系的底气和能力也更强了。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自主性,需要从中国大地、中华文化和中国实践中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国际传播理论,“回归中国”“扎根中国”“自觉中国”,将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也将中国作为方法,在充分挖掘中国独特经验与价值的前提下寻求世界范围的平等对话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展望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火热实践的推动下,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参与下,我们一定能构建起立足中国、融通中外、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领域知识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AXW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姬德强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毓强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