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概述与探索

2023-07-27 11:12张薇荣正浩吴瑾宜
对外传播 2023年6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

张薇 荣正浩 吴瑾宜

【内容提要】利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对CSSCI来源期刊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基于发文趋势、学科分布、研究时间线、关键词等维度系统梳理此话题下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发现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相对匮乏,文化叙事亟待纳入理论框架。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叙事的“建构——翻译——传播”三位一体批评架构分析框架,明确其“描述——阐释——解释”三维互动的研究路径,为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外宣媒體的国际公信力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 CiteSpace 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入新时代,我国外宣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不断提升,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容和具体实践相比,我国媒体在“可信、可爱、可敬”大国形象的自我构建上仍有待加强。我国外宣媒体需讲好中国故事,以此提升国际公信力,助力大国形象塑造。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研析总结2009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知网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文献。以5.7 R2版CiteSpace为主要分析工具,对研究文献展开图谱分析,梳理“讲好中国故事”的现有理论研究及新趋向,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架构。本研究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或篇关摘(二者为或含关系),在CNKI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来源类别选择CSSCI,共得到文献1225篇。

二、“讲好中国故事”现有理论研究概述

与讲述中国故事不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在于立足基层实际、诉诸情感认同和促进价值传播。①因此更需注重寻求文化价值的共鸣,对既有研究展开可视化分析,总结本话题的研究现状,以期探寻研究盲区,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一)“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总体特征

为进一步细致动态地了解“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现状,本文将CNKI检索数据按照相关度降序排列,选取前500条文献,数据源涉及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发表年份、期(卷)等,经去噪处理,绘制关键词、突现词等知识图谱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总结近年发展成果,以期预测未来研究。

根据主题与学科分布情况,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国际政治等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尤其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的话语策略、话语能力提升,以及受众理解话语的认知机制等问题尚未厘清。同时,“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领域范围广泛,涉及出版、文化、高等教育等。由此可见,国内学界跟随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等国家战略目标和期待,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外国语言文字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历时分析

数据显示,“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萌芽阶段(2009—2012)、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8)、平稳发展阶段(2019—2022)。为进一步考察不同时期的研究情况,下文以时间线图谱展现不同关键词聚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聚类主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以此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发展趋势。图1呈现出9个不同的聚类标签,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

如图1显示,中国故事(#0)、国际传播(#1)、媒体融合(#3)这3个聚类在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自“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开始时就与国际传播相关联。历时脉络显示中国故事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涉及国家治理、②新闻叙事、③传统文化、④微视频、⑤国际形象等。可以看出,“讲好中国故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提振中国声音刻不容缓。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在新闻领域的不断深耕催生了各类文化走出去的节目,短视频平台的爆火更是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渠道。另外,“讲好中国故事”视阈下的话语研究类型更加多元,如:革命话语、⑥学术话语、⑦影视作品、⑧新媒体话语等。

(三)“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热点动态

下文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对过往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关注关键词的频次、节点以及中介中心性,归纳总结“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热点动态。由图2可见,“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对外传播”“新时代”“共产党”等节点面积较大,表明以这些词为主题发表的文献较多,这些是“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热点内容。

中介中心性可描述网络集中程度,中介中心性越高,对整个网络的控制力越大,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则越大。一般而言,数值大于等于0.1的关键词可视为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本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进行了梳理,结果如下:“中国故事”的出现频率最高,为135次,其次为“国际传播”32次,“对外传播”20次;“中国故事”的中心性最高,为0.48,“国际传播”为0.10,“国家形象”为0.02。关键词频率与中介中心性具有正相关关系,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依然是“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重点,“对外传播”“国家形象”“新时代”等关键词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但中介中心性均小于0.1,可见“讲好中国故事”已有一定的热度,但研究深度仍需拓宽,研究体系尚待完善,如:对“媒体融合”“文化叙事”等问题也需进行一定的关注。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研究新趋向

“讲好中国故事”是主动帮助西方世界把他们关于中国的碎片化形象有机拼接起来,尽可能还原给外部世界一个真实的、清晰的、相对完整的中国图式。⑨因此,下文将从关键词突现维度展现“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前沿趋势。

(一)“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前沿趋势

本节运用CiteSpace软件的突发性检测导出关键词突变的科学知识图谱(图3)。图内共有6列,分别为关键词(Keywords)、年份(Year)、强度值(Strength)、开始年份(Begin)、结束年份(End)和时间跨度(2009—2022)。强度值越高,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越多,影响力越大。图内右侧的加粗蓝色虚线表示整体时间跨度,加粗红色虚线表示对应的时间区间。

图3显示了过去14年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热点变化,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创新”,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在于创新。同时,“讲好中国故事”相关议题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例如“一带一路”关键词时间跨度为两年,其热度随着新倡议的提出被冲淡。值得注意的是,“人文交流”“教学效果”“叙事特点”是近几年突现的几个高强度的关键词,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已经开始融入教学、文学、符号学等领域。如何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思政教学已经受到学术界的认可与关注,通过价值观的统一来强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素养,⑩尤其是外语课堂中中国话语的译介需要引起重视。11同时,外交叙事是国家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特有模式和重要内容,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2因此,学界需要继续关注“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运行机制、赋权模式和构建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起初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但是涉及到话语建构、意识形态、外交策略等课题,已经成为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领域。无论秉持何种研究视角,都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样讲中国故事。前者决定了故事的内容、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后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决定了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只有选择恰当的传播路径讲述合适的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13当下研究多集中于理论讨论和宏观设计,鲜有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文献,今后应集合量化研究,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维度,多措并举,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二)“讲好中国故事”理论研究的未来方向

“讲好中国故事”是聚焦内容、方法、受众三维一体的重要研究议题。鉴于此,需要明确回答几个核心问题,即“讲好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向谁讲。换言之,第一,“讲好中国故事”需回答应该讲好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14以此为宏观的指导方向,今后可以立足国内、国际、环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及热点事件,对“讲好中国故事”展开案例分析;第二,“讲好中国故事”应探究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即需研析“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基础。在叙事理论和架构理论中,可融入批评性分析的元素,形成批评架构分析框架;第三,“讲好中国故事”应当回答向谁讲好中国故事。可关注外宣工作的话语建构、翻译与传播,这就需要认知语言学、叙事翻译学、认知翻译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具体理论知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下文聚焦议题的内容、方法和受众,对“讲好中国故事”展开理论探索。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批评架构分析框架探索

美国著名汉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浦安迪(Andrew H. Plaks)认为,叙事就是“讲故事”。15本文认为,需将叙事的批评性分析和架构分析相融合,即采用叙事的批评架构分析作为“讲好中国故事”话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中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如何引导国际受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能力。

(一)叙事的批评性分析

叙事指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件。16翻译理论家莫娜·贝克(Mona Baker)将叙事看作是社会学与交际理论中的概念。她认为,“叙事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Narratives are the everyday stories we live by)。17借鉴玛格丽特·萨默斯(Margret Somers)和格洛里亚·吉布森(Gloria D. Gibson)的研究,贝克提出公共叙事(public narratives)的概念。公共叙事指“由社团和机构组织所讲述并在其中传播的故事,这些机构指大于个体范围的组织,包括家庭、宗教团体、教育机构、媒体和国家等”。18例如,《中国日報》等中国对外媒体、白皮书等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讲话等讲述和传播的故事属于公共叙事,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叙事引导着我们在世间的行动,不仅反映现实,还建构现实。

由此可见,研究有必要对叙事方式进行批评性分析。宏观上,叙事的关键元素是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微观上,叙事包括几个元素:叙事视角、叙事建构方式与策略选择、叙事受众、叙事接受。首先,新闻媒体对热点事件进行叙事报道,不同媒体针对同一事件的叙事视角往往不同,能够反映出媒体对特定事件的立场。媒体根据其特定立场和意图选择叙事策略,可以是语言或非语言的,前者为文本,后者为图片、颜色、动画、声音等。针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叙事建构方式,如:隐喻的选择,结合受众特色,达到不同的叙事效果。

(二)叙事的架构分析

本文认为,叙事是用一定的架构方式将发生的事情讲述给受众。因此,讲述故事时的叙事架构和翻译中涉及的再叙事架构策略是批评性分析的重点。研究可重点关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等架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揭示叙事和再叙事架构方式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关注文本等素材的选择使用隐含了怎样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怎样引导国际受众。例如:有关“香港回归”的英译,“return”和“revert”两个不同的选词体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19前者立场准确,维护了国家利益,体现了我国在与西方叙事话语竞争时争取的主动权。此外,社会认知视角下的国家话语对外翻译不仅涉及语言层面,而且涉及思维和交际层面。翻译能够激活叙事,通过一个或多个词,激活整个故事。如“一带一路”中“strategy”和“initiative”会引起国际受众的不同反应,后者能够有效传递“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合作共赢意愿,获得受众支持。

目前,外宣方面的对外翻译存在“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现状,引发学界关注。有学者提出对外翻译可通过概念等效、寓意等效、深层架构等效、情感色彩等效来实现认知等效,20这是提高对外话语翻译实效的重要突破口。鉴于此,在“讲好中国故事”话语的对外翻译分析部分,应关注官方文本在再叙事的过程中,采用归化、异化策略,运用意译、直译等方法,结合增减译、分合译、范畴对应、替换、转换等技巧,在跨文化传播中实现在概念、隐喻寓意、深层架构、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认知等效,达到“对等”和“同一”,促进叙事、再叙事和交际。

(三)叙事的批评架构分析框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出现了显著的认知转向(cognitive turn),认知叙事学家开始“借助认知语言学、人工智能等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从认知架构/框架(frames,schemata)、优先原则(preference rules)等理论出发,来探究人类构造叙事、理解叙事的共同模式”。21本文认为,不仅是认知转向,叙事学也应实现社会转向(social turn),即在叙事(建构)和再叙事(翻译)时,不仅要关注微观文本层面的话语选择和跨语言转换,也要关注话语背后以及跨语言转换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受众的影响。

鉴于此,相关研究有必要将叙事中的架构分析和批评性分析相结合,形成叙事的批评架构分析框架。如图4所示,想要建构“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需通过解构文本等模态话语的语言特征,探索国家话语在叙事阶段的认知建构策略、再叙事阶段的对外翻译策略,以及叙事接受阶段的海外传播策略等,从而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话语研究三个维度:建构(叙事)、翻译(再叙事)、传播(叙事接受)。在三个维度的研究过程中,对话语的架构分析和批评性分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较为全面地阐释话语选择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五、结语

本文对国内“讲好中国故事”的现有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梳理,以期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框架,为提升外宣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供参考。历时来看,“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呈正向走势,研究领域涉及国际政治、外交学、传播学、翻译学等,“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等话题热度高居不下,而有关语言学视阈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已经开始融入教育学、文学、符号学等学科,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但相关研究仍停留于理论探讨,尚未形成可操作性强、学科兼容的叙事框架。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叙事的批评架构分析框架,形成建构(叙事)、翻译(再叙事)、传播(叙事接受)三维互动的理论模型以及描述、阐释、解释层层递进的研究路径。“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探索融合内容、方法、受众的视角,有助于促进文化叙事在国际形象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文中图示均系作者自制。特别感谢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郭春燕、谢文琦对本文数据处理作出的贡献)

本文系202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国家话语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2BYY068)、2020年度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一般项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言语行为及公信力研究”(项目编号:YB135-150)、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重点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新媒体话语体系的认知构建机制和海外译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YYA001)、江苏省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认知修辞视阈下中美冬奥会新闻语篇架构效果对比研究”(项目编号:KYCX22_1476)的阶段性成果。

张薇系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荣正浩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瑾宜系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前沿》2014年第Z8期,第53-56页。

②陈映:《牢牢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当代传播》2022第1期,第71-73页、第86页。

③王雪梅:《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与创新——以纪实类节目〈功夫学徒〉为例》,《传媒》2021年第24期,第67-68页。

④陈先红:《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度——讲好中国故事的元话语体系建构》,《人民论坛》2021第31期,第31-35页。

⑤黄娟娟:《数据新闻短视频: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以“中国为什么能”系列数据新闻短视频为例》,《传媒》2021第18期,第66-67页、第69页。

⑥王海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的国际传播探析(1946—1956)》,《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4期,第43-52页。

⑦李建军、苗昕、张玉亮:《以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7页。

⑧李旦:《学术出版“走出去”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出版广角》2017年第18期,第38-40页。

⑨徐占忱:《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困难与破解之策》,《社会主义研究》2014第3期,第20-26页。

⑩胡白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要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4期,第116-120页。

11常海潮:《大学英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现状、路径和方法》,《外语电化教学》2021年第5期,第96-100页、第14页。

12杨明星、潘柳叶:《“讲好中国故事”的外交叙事学原理与话语权生成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第78-88、第163页。

13苏仁先:《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2期,第43-45页。

14习近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日报》,2016年5月5日,第1版。

15[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16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17Baker, M.,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London: Routledge, 2006, p.25.

18轉引自陈泽韬:《从叙事学视角看<参考消息>对特朗普“移民禁令”报道的编译》,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2017年,第4页。

19朱刚:《政治词语 词语政治——一个赛义德后殖民主义个案研究》,《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第65-71页。

20吴瑾宜、汪少华:《中国特色话语英译的认知等效探讨》,《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第59-66页。

21转引自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第45页。

责编:荆江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与西媒“错位竞争”,合力发出影响国际舆论“最强音”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