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提升新思考

2023-07-27 09:32刘滢冉育华
对外传播 2023年6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

刘滢 冉育华

【内容提要】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载体。共情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为国际传播注入了新的理论血液,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把共情传播纳入到相关研究中来,指导学术探讨和实践考察。中国核心术语具备融通中外的精神内核,在国际传播中应注重夯实共情基础,警惕共情的局限性,把握共情要素,建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关键词】共情传播 中国核心术语 国际传播 融通中外

共情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为国际传播注入了新的理论血液,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中国核心术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重要实践。然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核心术语的影响力提升还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误解和偏见仍广泛存在,国际受众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匮乏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核心术语是否具备跨文化共情传播的底层逻辑?如何在共情传播的理论框架下开展中国核心术语的有效提炼、翻译与推广?本文尝试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共情与共情传播

“共情”是一个被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使用的概念。哲学家罗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认为共情是指人们将自我的感受、情绪主动地投射到客观存在的事物中。①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Edward Titchener)将共情定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感受自我进入他者内部的过程。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共情既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也包含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分别对应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共情机制。③情绪共情是共情的初级形式,是对情绪的反应,被他人的情绪感染;而认知共情则是发自内心去理解他人的情绪,感知对方感受到了什么情绪,采纳对方的观点,进入对方的角色。从情绪效果来看,共情可以分为积极共情和消极共情,积极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状态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消极共情指个体对他人消極情绪状态的理解和感受过程。④共情并不是时刻同步发生的,当双方存在个体间竞争、群体间竞争、外群体偏见、社会比较不公平对象等情况时会催生不一致的情绪反应,这种不一致的反应称为不对称共情。⑤

近年来,“共情传播”成为国际传播学界和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文献既有理论阐释,亦有实践考量。在理论层面,吴飞对共情传播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究的研究将共情纳入国际传播研究的视野,引发了共情传播在传播学领域的讨论。吴飞在剖析当前全球传播秩序问题时指出,人类首先建立一种与他者共在的理念,并努力发展共情关爱,共情有利于解决全球传播中“对空言说”的传播困境。⑥在此基础上,赵建国对共情传播与共识传播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比较,探讨了由对抗性共情引发的负面事件⑦。在实践层面,共情传播研究聚焦于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和跨文化叙事策略的改变,着眼点是国家形象的建构与重塑。唐润华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增强共情意识,提高共情能力有助于改进传播效果,提升沿线国家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认同。⑧邵鹏从共情叙事的对象、沟通、情景三个维度对《美国工厂》进行内容和文本分析,探讨在纪录片拍摄中,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的实践路径,认为中国在国际传播中要实现跨文化、跨民族、突破阻隔、直抵人心的传播效果,就要充分调动受众的情绪张力,通过四种路径用共情叙事、用事实说话,讲究传播技巧和把握叙事规则。⑨

尽管当前大部分研究聚焦于共情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仍有学者敏锐地发现了共情内部存在的局限性对传播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程曼丽认为共情具有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色彩,存在议程设置的可能性,应对共情抱有警觉,防止出现偏离人类道德、伦理、正义的共情。⑩姬德强认为随着近年来地缘政治矛盾不断加剧,共情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施展的空间被不断压缩。11刘海明、宋婷从新闻、情感与舆论关系角度审视新冠疫情期间报道共情传播的量度问题,研究发现一旦共情量度的把控失当更容易形成情绪型舆论,需要发挥报道在共情传播中引导议题讨论的主观能动性。12

总体而言,近年来国际传播领域有关共情传播的讨论较为丰富,共情传播已成为理解国际受众心理、分析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但对共情中消极共情的研究尚不充足,亦没有触及共情传播如何助力中国核心术语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并提升影响力。

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的研究进展与面临困境

“中国核心术语”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或构建,凝聚、浓缩了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经济发展思想、人类社会进步思想,以及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核心词。13中国核心术语包含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术语。

关于中国核心术语向世界传播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学领域,诸如讨论中国典籍术语英译本研究、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中医领域术语翻译研究。在此基础上,部分翻译学研究涉及到了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郭尚兴认为核心术语作为知识符号,肩负复杂交织的概念系统及动态发展的语义网络,构成中华思想的“整体性特征”。14黄鑫宇、魏向清认为思想文化核心术语的翻译不是简单的语符转化,而是以译入语读者理解为目标,进行术语概念的全面建构。其研究以“天”相关术语为例,借鉴认知术语学的理论视角,探究中华思想文化核心术语翻译的概念建构模型。15魏向清指出,文化术语翻译基于对话式的交往理性,旨在达成交往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对话。16

传播学领域有关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文献聚焦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核心术语传播的学理价值和创新策略。袁军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角度分析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术语是构成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概念,是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17刘滢从思想性、技术性、艺术性三个维度讨论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18章思英、欧阳骞从传播理念创新、传播路径创新、传播媒介创新三个层面分析中国核心术语在推动中国国际传播实践中发挥的创新性、积极性作用。19这些研究开拓了术语传播研究的新思路,但是尚未涉及如何基于中国核心术语唤起国际受众的共情问题。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凸显,但在现有的全球传播格局下,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被打破,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传播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宗教信仰差异以及国际受众对文化意义符号系统、社会关系及其重要性的不同理解等因素,国际传播面临着文化敏感性和传播排异性问题。20综观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舆论场,西方话语仍然主导着国际舆论,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影响力尚不能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很多时候“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叫响难信任”,甚至被妖魔化和污名化,加深刻板印象。不当的话语表述难以真正获得国际受众的认同,甚至适得其反,导致引发负面情绪。究其根本,没有唤起国际受众的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把共情传播视角引入到相关研究中来,指导学术探讨和实践考察。

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新方向

中国核心术语通过提炼、翻译、解读,经由多媒体、多形态、多渠道向世界推广,能否唤起不同国家受众的共情?基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环境的术语是否具备跨文化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底层逻辑?事实上,中国核心术语具备融通中外的精神内核。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不是固步自封的,相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其精神特质,善于接受、吸收、消化、融合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世界性价值,在开放的文明互鉴中与多元文化的长期交流互动为中国核心术语夯实了共情的基础。以中国核心术语为代表的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本质上是在营造中外的共通意义空间,而共情则是创造共通意义空间的前提。比如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主张的个人首先要对世界性的“人类共同体”负责异曲同工。斯多葛学派还有一个观点,认为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或“顺应理性”,这与中国道家的“道法自然”和王阳明心学的“去人欲而存天理”也不无相似之处。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国核心术语内在联通各国人民內心共情的部分正是未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发力点。共情传播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等国际传播的指导理念不谋而合。共情为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赋予了底层逻辑的合法性,而共情传播则从实践层面为中国术语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1.夯实共情的基础——爱

“爱”是共情的基础21。共情的爱包含了人本身爱他人的爱、家人的爱、伴侣之间的爱,同样包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可爱事物的喜爱等等。以“爱”为核心的国际传播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核心术语,作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形象表达,其底层逻辑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具有唤起国际受众共情的基础。《人民日报》脸书账号、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网站和路透社的英文报道不约而同地把这句话翻译为“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则翻译为“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这些翻译均较为接近中文原文。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冰墩墩”作为国外媒体与运动员热烈追捧的对象,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热议话题之一。“冰墩墩”以大熊猫为设计原型,外形软萌可爱;装饰物融入了诸多科技元素;叠字的名称朗朗上口,方便世界不同语言背景的观众拼读记忆。此外,拟人化的“冰墩墩”生动活泼,具有可爱、友好的“人”的特点,以上诸多因素的结合,使得“冰墩墩”这一具有鲜明可爱特征的奥运吉祥物打破了中国国际传播中“自塑”的单一传播特性,实现了国家话语体系的“自塑”与海外公众“他塑”的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22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塑造可爱中国形象的相关术语,在与国际受众交流时,先用爱夯实共情的根基,随后发挥共情传播的积极效用,与受众建立情感链接,进一步提升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可度。

2.警惕共情局限性——不对称共情+消极共情

共情可能引起的负面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降低共情程度,一种是消极共情。其中,降低共情程度常见的情况即“不对称共情”,在竞争、外群体偏见、社会比较、不公平情况下容易被诱发。23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20个中国文化符号前五位分别为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24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传播侧重于对中国特色历史文化符号宣传,当国际受众站在21世纪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化符号时难免会产生割裂感与异域感。为了与国际受众产生共情,达到理想的国际传播效果,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应注重与国际受众的连接和相似性,谨慎强调特殊性,先从西方受众熟悉且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术语入手,以普遍性建立情感共情,再在后期的传播中,以更为学术、理性的方式介绍中国的独特性,从而帮助国际受众建立对中国从普遍到特殊、再从特殊到普遍的全方位认知。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场形成的共情呈现出易感染性、对象集中性和评估复杂性以及共情表达强烈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应时刻警惕大规模消极共情的出现,避免西方媒体借题发挥,导致群体无意识共情偏离。25中国核心术语在传播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传播内容精准无歧义,其次应时刻关注网络讨论走向,避免因对概念和事件的误读、误解被西方不良媒体利用而抹黑中国形象。

3.把握共情的要素——在场

尽管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国际传播无法真正做到与每一个受众身处同一个地理空间,但是借助新兴媒介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受众的在场感,从而激发其对中国核心术语产生共情,帮助其进一步理解其中传递的价值观。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应丰富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在术语翻译文本的基础上积极创作相关视频作品。研究表明,情绪启动呈现出一定的视觉偏向26,视频作品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包涵更为丰富的信息内容,视频媒介能够对表情、声音、动作进行直观呈现,成为传递情绪刺激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手段,在人物聚焦和情绪表达中形成了极强的共情张力和感染力。27通过观赏视频作品,受众可以更为直观地与视频内容共情,降低因单纯文字信息表述带来的误读的可能性。

此外,积极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等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在场体验。近年来以VR新闻、VR纪录片等为代表的非虚构虚拟现实作品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介的生产模式与话语叙事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刺激参与者的多重感官,被冠以“终极共情机器”“共情引擎”和“数字共情”的名号。28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在利用好新型媒介的基础上可以创新呈现形式,采用VR互动游戏、沉浸式剧场、VR电影等更具在场感的方式引导受众逐渐认同中国的观点和表达,一方面通过感性与受众产生情绪上的相通,另一方面则通过理性的方式,引导受众实现意义层面的共享。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21&ZD158)的阶段性成果。

刘滢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冉育华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第4期,第277-279页。

②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5期,第964-972页。

③黄翯青、苏彦捷:《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4期,第434-441页。

④岳童、黄希庭:《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24期,第402-409页。

⑤竭婧、庄梦迪、罗品超等:《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共情研究热点》,《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25期,第1922-1931页。

⑥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5期,第59-76+127页。

⑦赵建国:《论共情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第47-52页。

⑧唐润华:《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新闻与写作》2019第7期,第1页。

⑨邵鹏:《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20年第4期,第116-119页。

⑩常江、张毓强:《從边界重构到理念重建:数字文化视野下的国际传播》,《对外传播》2022年第1期,第54-58页。

11同⑩。

12刘海明、宋婷:《共情传播的量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共振与纠偏》,《新闻界》2020年第10期,第11-21+31页。

13刘滢:《中国核心术语跨文化传播的思想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对外传播》2022年第9期,第31-35页。

14郭尚兴:《论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性观照下术语英译的意义相契性》,《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第148-156页。

15黄鑫宇、魏向清:《认知术语学视角下中华思想文化核心术语翻译的概念建构模型——以“天”相关术语为例》,《中国翻译》2020年第5期,第88-97页。

16魏向清:《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看文化术语翻译的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外语研究》2018年第3期,第66-71+111-112页。

17袁军:《提升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光明日报》2022年4月21日,第6版。

18同13。

19章思英、欧阳骞:《中国核心术语的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实践》,《中国出版》2022年第20期,第38-41页。

20刘肖、蒋晓丽:《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困境与传播模式转换》,《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第108-111页。

21同⑥。

22廖宇峰、齐莹:《共情传播:塑造可爱中国形象的传播转向——以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为例》,《西部广播电视》2023年第1期,第1-3+74页。

23同⑥。

24《韩国媒体:孔子瓷器等中国文化符号已过时》,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 cn/n/2013/0216/c41426-20492729.html,2013年2月16日。

25同12。

26李紫菲、胡笑羽:《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对情绪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125-130页。

27同⑨。

28吴飞、李佳敏:《虚拟现实:共情传播的技术实现路径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7期,第178-184页。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与西媒“错位竞争”,合力发出影响国际舆论“最强音”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