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2022年秋季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效价评估与分析

2023-07-27 10:12:54徐彩娟
畜禽业 2023年7期

徐彩娟

三都水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三都 558100

0 引言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免疫抗体水平是检验免疫效果以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抗体水平直接反映动物群体对疫病抵抗能力的高低。国家农业农村部规定畜禽免疫抗体水平须在70%及以上,但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较多,在实际动物防疫工作中,免疫抗体水平偏低的情况仍然存在。通过集中监测掌握三都水族自治县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效果,探讨影响动物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了解抗体水平低下的原因,继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提高免疫抗体合格率,降低重大动物疫情发生风险,减少养殖业损失,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三都水族自治县6个镇2个街道进行重大动物疫苗免疫的猪、牛、羊和禽类。

1.2 监测项目

畜禽通过接种口蹄疫、猪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苗所产生的免疫抗体水平。

1.3 检测材料

对全县6个镇2个街道进行口蹄疫、猪瘟、小反刍兽疫、禽流感、新城疫等疫苗接种后28 d以上的畜禽,采集血清样品共计346份(其中猪血清48份、牛血清39份、羊血清105份、鸡血清154份)开展2022年秋季集中监测。

1.4 使用试剂

集中监测使用的检测试剂有洛阳莱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病毒O型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TE220902-1);洛阳莱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病毒A型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E211002-1);郑州中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20220401);郑州中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羊小反刍兽疫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20220302);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14株)血凝抑制试验抗原(批号:20220503);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禽流感病毒H7亚型(Re-4株)血凝抑制试验抗原(批号:20220503);青岛立见诊断技术发展中心生产的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抗原(批号:010132003)。

1.5 使用仪器设备

酶标仪、恒温箱、单道移液器、多道移液器、振荡器。

1.6 检测方法

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分别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18936-2020)、《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20)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技术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按照《口蹄疫诊断技术》(GB/T18935-2018)固相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按照《猪瘟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GB/T35906-2018)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按照《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GB/T27982-2011)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进行。

2 抗体监测结果

对从养殖场、散养户采集的346份血清样本分别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H7亚型、猪瘟、O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效价监测。检测O型口蹄疫187份,抗体合格152份,合格率81.3%;检测A型口蹄疫143份,抗体合格96份,合格率67.1%;检测猪瘟48份,抗体合格40份,合格率83.3%;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154份,抗体合格136份,合格率88.3%;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H7亚型154份,抗体合格139份,合格率90.3%;检测新城疫93份,抗体合格83份,合格率89.2%;检测小反刍兽疫92份,抗体合格92份,合格率100%(见表1)。

表1 三都水族自治县2022年下半年动物疫苗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统计表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除A型口蹄疫外,三都2022年秋季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平均水平均达到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禽免疫抗体规定标准。但是个别乡镇检测场点抗体合格率低于70%,如大河镇、九阡镇猪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为0;大河镇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仅为20%;中和镇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仅为30.4%,禽流感H7亚型抗体合格率仅为47.8%具体如表2所示。

3 影响免疫抗体效价原因分析

3.1 疫苗品质不佳

目前疫苗生产厂家较多,近年常报道部分疫苗存在质量问题。通过近年来三都的检测情况分析,发现牛、羊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会出现以下情况:O型口蹄疫检测合格的检测场点,其A型免疫抗体检测却不合格,或是O、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均合格,但两者合格率相差较大,口蹄疫O型合格率明显比口蹄疫A型合格率高。本次2022年下半年三都集中监测发现,凤羽街道、三合街道、中和镇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均为100%,而A型口蹄疫抗体免疫检测合格率分别为0、0、25%;大河镇牛羊、中和镇羊O、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均合格,但合格率相差较大,因此可通过相关措施来确定是否为疫苗质量问题造成。

3.2 疫苗运输保存不当

疫苗从生产到免疫接种前,均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保存。根据疫苗的不同特性,分为冷冻和冷藏。例如小反刍兽疫、猪瘟等活疫苗须在-15 ℃保存,禽流感、口蹄疫等灭活疫苗保存的适宜温度是2~8 ℃。三都日常疫苗运输常租用冷藏车,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把需要冷藏和冷冻的疫苗全部放在一起运输,且部分镇、村各层级领取疫苗时,缺乏冷藏设备,无法实现冷链无缝对接,导致部分疫苗在使用时已经失去了活性,从而影响了疫苗效价[1-2]。

3.3 免疫方法不当

1) 在一定范围内,抗体与疫苗呈正相关关系,疫苗使用剂量过大会造成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用量过小无法产生免疫应答,但部分乡镇防疫技术人员仍有疫苗接种的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的错误认识。且一瓶疫苗的容量为50~250 mL,村防疫技术人员有时为节约疫苗,减少损耗,在疫苗开封后来不及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也会降低疫苗效价。

2)部分村防疫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仅根据以往的经验接种疫苗。未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亦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同时,受养殖场舍建设条件限制,动物在免疫过程中保定不彻底,进而逃脱免疫或造成漏免或是打“飞针”。在随机采样时,未免动物样品所占比例高,导致群体免疫合格率低。

3)部分养殖场认为疫苗免疫越多越好,除了接种国家强制免疫疫苗外,还混合接种了其他疫苗。疫苗免疫种类多、频率高,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或在相近的时间内接种,疫苗进入机体可能产生干扰作用,造成竞争性抑制,从而影响抗体形成。

3.4 应激反应

环境的剧烈变化会造成畜禽不安,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降低机体防卫能力,造成免疫抑制[4]。村级防疫员待遇低,愿意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积极性、责任心均不足,有些村防疫员为快速完成疫苗免疫接种,在注射疫苗时较为直接粗暴,通过驱赶、强按、强扭等方式免疫疫苗,造成畜禽惊吓、恐慌,应激大,降低了畜禽免疫应答的能力[5]。

3.5 样品采集方法有误

一方面动物在进行疫苗接种后免疫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当达到峰值后会维持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下降[3],不同疫苗在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并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不同,进行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时,血清样品采集的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免疫抗体水平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样品采集后未及时进行血清分离,或是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按时送检,且有些乡镇因气温降低便将送检养殖直接用塑料袋包装送至实验室,缺少低温保存、运输,导致部分样品溶血、变质,这些情况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6 检测仪器有问题

检测仪器设备质量的好坏、是否灵敏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次集中监测过程中,发现其中使用的1把50~300 μL多道移液器个别孔位抽取的液体体积不够,造成试验过程中个别孔位反应体积不均,无法有效进行反应,极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4 应对措施

1)三都的县、镇两级足额保障疫苗运输经费,改善疫苗运输保存环境,确保疫苗运输过程中冷链无缝对接。同时督促镇(街道)、村级加强冰柜、保温箱等冷链设备的管理使用,避免疫苗因保存不当而失效,造成浪费。

2)加大对重大动物防疫工作的督查力度,督促大河镇对猪O型口蹄疫、猪瘟的补免,普安镇对牛口蹄疫、猪瘟的补免,中和镇对禽流感的补免,九阡镇对猪、牛口蹄疫的补免工作。补免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次采样送县级兽医实验室检测抗体效价。同时,督促各镇(街道)及时对新增补栏和集中免疫漏免的畜禽进行补免,实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筑有效的防疫安全屏障。

3)根据三都近年来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指导养殖场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免疫程序,避免不同种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干扰。

4)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组建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动物防疫队伍。县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邀请上级专家、老师莅临指导,鼓励防疫员参加省、州组织的动物防疫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学提能,以此提高防疫人员队伍专业技能。

5)按照三都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操作规程》等规定,正确使用移液器、恒温箱、酶标仪等实验室设备仪器,并对实验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正确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减少误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结束语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除A型口蹄疫外,三都2022年秋季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平均水平均达到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禽免疫抗体规定标准。但是个别乡镇检测场点抗体合格率低于70%,应积极对影响免疫抗体效价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合理的针对性改善措施,以提高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