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不同类型肉鸡舍环境微生物的比较分析

2023-07-27 10:12:50余春莲陈家磊
畜禽业 2023年7期

余春莲,陈家磊,龚 静

1.四川开放大学农村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2 2.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0 引言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当前,养禽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方向发展[1]。利用全环境控制系统对畜禽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除粪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目前全环控鸡舍可以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其空气中氨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明显低于传统开放鸡舍[2]。但鸡舍环境微生物是鸡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试验通过检测半开放式鸡舍和全环境控制鸡舍内空气、料槽和水乳头中的细菌密度来评价全环控系统对鸡舍内环境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全环控系统的改良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品、耗材及仪器

琼脂营养培养基,批号:20180626(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0.01M PBS,批号:153865(Biosharp);一次性灭菌平皿,规格:9 cm(上海百研生化有限公司);LX-B35L型高压灭菌锅(合肥华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HH-B型恒温培养箱(天津试验仪器厂);UW220H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仪器公司);SW-CJ-2D型超净工作台(苏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1.1.2 试验场地

试验选择四川某鸡场全环控和半开放式鸡舍各1栋,全环控舍内部环境调控采用以色列Rotem公司生产的AC2000PLUS控制器,根据鸡舍中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控制风机启停。标准温度设置为26 ℃,高于标准温度2 ℃后,控制器自动控制风机开启降温。

1.2 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2组,全环控鸡舍、半开放式鸡舍各1组,每组鸡舍鸡群品种、日龄、饲料和饮水均一致。在鸡舍内设置5个采样点,分别为鸡舍进门左(A)、鸡舍进门右(B)、鸡舍中央(C)、鸡舍左后方(D)、鸡舍右后方(E)。饲喂后2 h分别检测空气中菌落数、料槽和水乳上菌落数。

1.2.1 空气中菌落数检测

空气样品采集点按照GB/T 18204.3—2013[4]要求进行。5个采样点均离地1.5 m,打开平皿盖,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5 min后盖上盖子。同时放一普通琼脂平板于桌面上不启盖,以作对照。将所有培养皿放于37 ℃恒温培养箱中,24 h后取出观察结果。

1.2.2 料槽和水乳头上菌落数检测

将医用棉签用灭菌生理盐水沾湿,分别涂抹料槽内和水乳头上 3 次,然后将棉头分别装入有 10 mL灭菌生理盐水离心管中。反复振动离心管5 min,取0.1 mL混匀后的液体加入9.9 mL 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取该液体200 μL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并放于37 ℃恒温培养箱中,24 h后取出观察结果。

1.2.3 数据统计

各个平板培养基于37 ℃恒温培养箱培养24 h后取出统计菌落数,按照奥式公式[5]计算单位空气菌落数:C=5000N/AT,C表示每立方米菌落数,N表示每皿菌落数,A表示培养皿面积(cm2),T表示采样时间(min);料槽和水乳头菌落数:S=5 000N,S表示菌落总数,N表示每皿菌落数。所有结果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2种鸡舍内空气菌落数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全环控鸡舍和半开放式鸡舍内空气菌落数分别为(4 650.95±38.64) CFU/m3和(22 138.36±255.84) CFU/m3,半开放式鸡舍内空气菌落数极显著高于全环控鸡舍中空气菌落数(p<0.01);从图1可看出细菌在鸡舍内空气中的分布情况,2种鸡舍空气中细菌数量均在鸡舍前端最低,在后端最高,且差异显著(p<0.01)。

表1 不同鸡舍内空气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单位:CFU/m3

1—左前;2—右前;3—中央;4—左后;5—右后。

2.2 2种鸡舍内料槽和水乳头中菌落数检测结果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2种鸡舍料槽中菌落数分别为(116.67±6.11)×103CFU/cm2和(106±75.49)×103CFU/cm2,全环控鸡舍比半开放式鸡舍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种鸡舍水乳头上菌落数分别为(18 760±572) CFU/个和(12 900±315) CFU/个,半开放式鸡舍显著高于全环控鸡舍(p<0.01),料槽和水乳头菌落数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规律,如表2、表3和图2、图3所示。

表2 不同鸡舍内料槽中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单位:103 CFU/cm2

表3 不同鸡舍内水乳头上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单位:CFU/个

图2 2种鸡舍料槽中菌落数

图3 2种鸡舍水乳头中菌落数

3 讨论与分析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越高,存在致病微生物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鸡的健康威胁就越大。本试验结果显示半开放式鸡舍内空气菌落数极显著高于全环控鸡舍中空气菌落数,提示全环控鸡舍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鸡被致病细菌感染的风险。且有研究发现全环控鸡舍空气内的细菌气溶胶浓度会随着气流方向逐步增加,鸡舍后端的浓度远高于前端[6],本试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且无论是半开放鸡舍还是全环控鸡空气中细菌数量均在鸡舍前端最低,在后端最高且差异显著。所以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应着重加强鸡舍后端的细菌监测和消毒防疫,同时也要考虑到鸡舍后端的通风问题[7]。

通过对2种鸡舍水乳头上菌落数来看,半开放式鸡舍显著高于全环控鸡舍,比较2种鸡舍料槽中的菌落数,发现全环控鸡舍比半开放式鸡舍高,但差异不显著。并且料槽和水乳头菌落数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规律。之前有研究显示密闭式鸡舍的饮水量和耗料量均略低于半开放式鸡舍[8],表明这可能与2种鸡舍内鸡的饮水量和耗料量有一定关系。

4 结论

全环控鸡舍的养殖模式舍内环境微生物的含量低于传统半开放式的养殖模式。且集约化、规模化、环境可控化是现代家禽生产的必然趋势,减少舍内环境中的微生物、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对保障禽类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作用[9]。本研究表明,全环境控制养殖较半开放养殖可减少鸡舍内空气和水乳头上细菌总数,但料槽中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提示今后鸡舍环境控制中需要特别注意对料槽的清洁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