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峰
供应链金融是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交易成本,还能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满足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阐述开展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及意义,围绕到货前和到货后,分析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方式,接着基于核心企业视角,具体分析开展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信用管理系统优化、建设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加强物流监管风险防范、优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等方面出发,探究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及意义
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资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市场风险较大,信用记录缺乏,时常面临融资难问题。对此,国家运用市场化办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如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就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相关政策指导,强调要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竞争模式发生改变,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于中小微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将中小微企业放在整个供应链中加以考虑,企业信息比较畅通,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的资信价值,有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获得成本低廉的资金,从而保证工期,按时供货,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于核心企业而言,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可以优质保供,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利用闲置资金开展资金创效。
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方式
(一)到货前融资
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上游供应商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办理保理业务,二是核心企业提前支付货款。供应链产业过程中,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赊销这种销售方式,使得供应链上游供应商承受着现金流紧张带来的压力。为缓解上游供应商资金紧张,确保上游供应商有足够的发展资金,金融机构可以依据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为其进行担保,为供应商办理保理业务,提供资金支持[1]。该种融资方式主要优势在于金融机构可以担保的形式为供应商提供融资,帮助上游供应商企业更快、更安全地获取资金,提高企业营运能力,实现资金有效利用。此外,也可以根据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由核心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提前支付供应商货款,缓解供应商资金紧张,满足融资需求。
(二)到货后融资
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通过采取订单融资的方式,有助于满足上游供应商融资需求。订单融资,即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平台对接,依托平台上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业务数据,为供应商提供用于满足订单项下原材料采购、组织生产、施工和货物运输等资金需求的资金支持[2]。一般情況下,订单融资业务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对一的订单融资业务,二是订单池融资业务。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做订单金融,一方面可以验证贸易的真实性,锁定还款来源,另一方面可以评估买方的回款能力,评估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和资信能力。
三、核心企业视角下开展供应链金融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中信用管理不足
现实中,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相对于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确实有很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供应链金融发展中信用管理不足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企业数量较多,这些供应商发展实力不一,有强有弱。部分核心企业自身供应链管理能力还不足,对供应商的管理较为松散,而有些融资企业资金规模较小,信用记录缺乏,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信用能力亟待增强,金融机构获取的数据真实性降低,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其二,受发展规模限制、监管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精准分析其偿贷能力,金融机构对供应商企业的履约能力和资金能力评估不准确,影响供应商融资。
(二)数据安全要求高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
目前,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过程中还存在数据安全要求高,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的问题。其一,数据安全要求高。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获取充分、全面的信息是关键内容。核心企业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通常需要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其上下游的交易数据、产品数据等各项数据信息[3]。但是,交易数据、产品数据以及资金数据等都是核心企业的商业机密,这便需要核心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其二,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首先,核心业务系统功能建设缺失,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和处理等功能还有待完善,数据储备量不足,无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精准评估;其次,核心业务系统性、统一性不够,不同主体负责不同的业务,各主体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造成业务信息交流不及时;最后,信息化系统与核心业务发展匹配不足,信息化系统建设无法满足现有业务需求,无法有效反映业务及交易行为。
(三)物流监管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物流监管企业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将供应链上的各方主体有效联系起来,并提供相应的担保服务。因此,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也应该将物流监管企业纳入供应链管理范围。但是,目前我国物流监管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准入水平与供应链金融发展要求匹配不足,物流监管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无法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这容易导致经济风险的发生。比如,物流监管企业的监管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供应链企业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不仅会影响供应链资金方案的有效落实,还会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四)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供应链企业经营发展需求不断增加,上游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便需要开发多样、不同类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满足供应商企业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需求[4]。但是,结合目前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实施现状分析,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还不够,存在各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上游供应商企业实际融资需求,供应链金融差异化发展缺失。
四、基于核心企业视角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
(一)优化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系统
针对供应链金融发展中信用管理不足问题,金融机构应该不断优化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系统,具体内容如下:其一,明确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内部主体、依托及连接上下游各个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系统、物流系统等,把握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分析不可控因素,并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降低风险发生率。深入分析各影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寻找潜在的风险点,再综合各方资源,协同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协同各参与主体,围绕“互利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建设供应链金融生态机制。其二,金融机构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动态风险监测系统,随时关注核心企业经营情况,随时进行动态更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在考察核心企业经营能力同时,还能督促核心企业科学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规避风险。而且,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风险监测系统,实时更新风险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其三,要想加强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科学有效发展供应链金融,那么必须要对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要素有更深的把握,从分析企业经营情况、融资需求等各项数据信息出发,掌握供应链关系形成时间的长短,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有效规避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
(二)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关于数据安全要求高,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问题,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其一,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大型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加强合作,协同各方资源,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打造系统化、一体化的综合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为依托,提供金融服务一对一咨询、信用度评估、选择融资方式等各种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更快、更高效、更全面地挖掘供应链企业相关数据信息,动态掌握客户资金动向及融资需求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客户融资需求,更好地发展供应链金融。除此之外,还要深入应用数字安全防护技术,提高数字安全等级,同时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确保供应链企业相关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准确性,为更好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保障[5]。其二,同政府部门合作,构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既包括整个供应链中的主体,又包括外部金融环境,生态圈的构建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而且可以进一步帮助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在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中,信息交易中心作为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掌握各种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宏观把握供应链金融发展方向,并为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相应的战略指导,同时加强对供应链金融发展信息的综合、精细化管理,保证信息对称。
(三)加强对物流监管的风险防范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对于物流监管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问题,金融机构应当持续加强对物流监管企业的风险防范,对其进行工作评价,督促物流监管企业工作做到位,提升物流监管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其一,金融机构要提高物流监管企業的准入标准,通过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筛选信誉度高、有潜力且经验丰富的企业,让其参与进来。同时,将物流监管企业的合作意愿、违约赔偿能力等纳入评定范围,评估物流监管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二,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与物流监管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现有资源,搭建快捷、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根据物流监督企业发展情况、参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行为等信息,动态监督物流监督企业行为,确保各项工作做到位,逐步提升物流监督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四)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差异化发展供应链金融
有关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足问题,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促使供应链金融差异化发展。其一,金融机构要结合现实情况,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工具,智能收集上游供应商企业融资需求动态变化的信息数据,对这些收集的信息数据整理归纳并进行深入剖析,把握企业融资需求变化情况。在这基础上,深入渗透创新理念,以企业融资需求为前提,把握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方向,不断推出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优化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为融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体验。其二,依托金融科技,实现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实现技术创新,针对不同业务需求,打造相对应的供应链金融场景。与供应链中介服务机构构建进一步的合作关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综合多方资源,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其三,细分客户群体,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金融机构要以自身特色为依托,以满足融资企业实际需求为主要目的,设计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化方案。在突出自身优势基础上,着重深入某些领域,不断探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加融资客户服务体验,强化客户粘度,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品牌,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其四,金融机构可以提升异地的授信额度,优化审核指标,使其更加丰富、全面,综合、精准评估企业信用能力,再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其五,金融机构要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收集融资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如企业经营情况、经营规模等,对客户进行画像,掌握融资客户基本信用情况。再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尽快找到正确且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满足客户融资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发展资金,保证工期,还能提升链条资金使用率,利用资金创效。但是,目前核心企业视角下开展供应链金融仍面临着一些难点,如供应链金融发展中信用管理不足、数据安全要求高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物流监管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具体包含以下内容:优化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加强对物流监管的风险防范,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差异化发展供应链金融。
参考文献:
[1]张利亭. 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07):73-75.
[2]田亚南,戴军.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 广东经济,2023,(02):80-84.
[3]何计文,董振杰,韩彦超. 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J]. 大陆桥视野,2023,(02):29-32.
[4]孙凯. 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与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2023,(01):4-6.
[5]胡剑伟,许余洁. 数字化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J]. 中国金融,2023,(01):50-51.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 ,硕士,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