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圈群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2023-07-27 12:10穆冬霞
新闻爱好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疏导网络舆情高校

穆冬霞

【摘要】网络圈群因其建立的便捷性、交往的方便性深受青年学生喜爱,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渠道,给学习与交往带来便利。但网络圈群的壁垒区隔了主流价值观引领,圈群信息聚集、言论自由、群体利益驱动等极易促发学生群体极化,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新媒体时期高校应借势而为,充分利用多渠道、多样态的传播机制,突破圈层壁垒困境,了解学生民意、营造和谐网络交流空间。

【关键词】网络圈群;高校;网络舆情;疏导

大学生是紧跟信息时代发展且思想活跃的群体,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和建议,尤其网络交互平台深受大学生欢迎并广泛使用,从较早的QQ、百度贴吧、豆瓣网,再到微博、微信、抖音,逐渐形成以“圈子”为特征的“网络圈群”,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主要阵地,但同时也成为舆论的放大器,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从客观现实来看,网络圈群适应大学生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需求,是自由成长空间的网络化延伸,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网络圈群,接受其为网络舆情治理带来的挑战,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多样性与交互性,掌握网络圈群的舆论场域状况,关注大学生社情民意,做好主流价值观的多样化传播,有效进行网络舆情疏导。

一、高校网络圈群的特征

网络圈群是随信息技术发展,以微信、微博、QQ、论坛等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形成的网络社交圈子,圈子成员往往以共同的专业、爱好或价值取向等聚合在一起,进行信息共享和学习交流,形成主动、高效的网络沟通互动。高校网络圈群是学生因特定动因聚集而成的群组,因而群体利益趋同,信息交流频繁,且成员普遍受信息影响较大,从众心理严重,容易引发高校网络舆情。

(一)圈群类别多样,信息交流便捷

大学生网络圈群本是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组建起来,或根据兴趣爱好主动加入,形成同学群、朋友群、娱乐群、工作交流群等,所以群组建立或加入均较为随机,成员交流在现实与虚拟空间相互切换,满足日常工作与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思维活跃,涉猎范围广,喜欢接触新事物,能迅速发现感兴趣的圈群并加入,除由于工作、学习形成班级群、本校群外,还有在课外活动或网页浏览时随时加入的交友、学习、娱乐等群组,目前加入较多的网络圈群有QQ群、微信群、微博超话、抖音群、小红书群,其次还有贴吧群,探探、Soul、陌陌等交友APP,可谓紧随网络发展,平台多样,在学生日常交往、学习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大多数学生建立或加入网络圈群的原动力是自身学习发展或信息获取,所以学生较为关注群组的动态,希望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分享,从而互动交流,满足信息与情感需求。以微博超话为例,各高校学生都建有微博超话,本校超话成员会发表日常状态、生活体验、意见态度等,还有外校学生加入超话分享或寻求学校有关信息,当相关话题或事件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利益时,便会迅速引起讨论、转帖、点赞等,并伴随着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二)圈群成员关系强化,信息影响较强

网络圈群在建立之初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基于建立目的各异,其样态也各不相同,成员关系去中心化明显,关系强度较为疏散,但随着参与个体的自主参与以及事务决策需要,成员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并建立群规则、树立群文化等,形成积极响应群事务和自觉回复群成员疑问的活跃气氛,加强了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也渐渐强化。

从传播理论来看,网络圈群中的信息传播是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从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和点对面的大众传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随新媒体崛起而产生的带有人际化的大众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更加注重利用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模式,达到信息的复合性传播,使其更加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1]。网络圈群成员是围绕着相同的事务展开话题讨论,且很少偏离中心话题,随着成员关系强化与亲密,此人际性大众传播模式的影响效果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传播,同时随着群成员的逐渐增多,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

(三)圈群组建封闭,监管难度较大

基于新媒体平台特点,目前在平台上建立网络群组不需要身份认证与材料审核,属于规范管理盲区,所以网络群组建立简单而随机,多样且密闭。同时网络圈群建立的前提是成员之间共同的利益诉求,成员对群事务问题有着共同的认识,如各高校学生都会建立专业圈群、校园圈群,甚至各高校之间也会建立地域性、专业性、娱乐性的圈群,但所有圈群均需成员的邀请以及群主准入才能进入,这种排斥和过滤功能使网络圈群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网络圈群建立的密闭性和成员的排他性,形成了很强的圈群壁垒,如若不详细摸排,很难全面掌握各高校学生建立了哪些网络圈群、各圈群的性质和规模,圈群成员的基本信息更是无从获取,所以对于高校来说,也很难全面掌握网络圈群的性质及其文化样态,更难做到信息的监管、舆情的预警以及情绪的疏导。目前由于保护个人隐私,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系统对微博群、微信群、抖音群、小红书群等还是监测盲区,而这些圈群是大学生交流最亲密的空间,也是引發舆论的核心区域。

二、网络圈群对高校舆情的影响

(一)主流价值观弱化,自由言论高涨

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均隶属于一定的集体组织,主流价值观通过班会、团课、党课以及政治理论课堂等多种方式传播,通过这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爱国精神、集体意识和勇于担当的情怀,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同学也都表现出维护集体荣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但在网络圈群里,圈子的封闭性、排他性造成官方舆论场缺位,缺少主流价值观较为有影响力的议程设置和价值引领,使学生处于民间舆论场中,原本受线下思政教育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念也被弱化,容易发表偏激或错误言论。在网络圈群中,大学生因现实关系或共同偏好形成很强的“共识性”,在“议题”朝着个性、自由等方向发展时,会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甚至挑战主流价值观。

(二)信息同质化聚合,加速舆情情绪扩散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信息协同过滤功能,往往利用兴趣相投、拥有共同经验群体的喜好来推荐使用者感兴趣的资讯,当有校园热点事件发生时,同质化的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大学生各网络圈群中,如微信群、微博超话、抖音群等,促使大学生进一步聚焦阅读并讨论、转发。网络超越了时空,虽然网络圈群涵盖着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但它是人员群体归属的重塑,在人员数量、身份、结构上都存在不确定性,且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昵称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流,人与人之间关心的不是他是谁,而是他说了什么观点,当观点取得一致后,个体的人就被群体取代,整个圈群形成讨论同一议题的群体组织,情绪很容易在圈群中引发共鸣。

封闭的圈子、利益共同体、同质化信息等极大推动群体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同频共振,促使在网络圈群中每个人存在感增强,更愿意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借助自身在网络中的关系链以及所属群体,不断推进人际间和组织间的互动行为,一传十、十传百迅速跨圈群传播情绪,进而推演舆情态势进一步延展。如河南农业大学师生自发悼念袁隆平事件,在话题发起后,引起学生广泛身份认同,通过各网络圈群悼念袁老、寄托哀思,极大鼓舞学生为农业科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情怀。

(三)群体利益趋同,推动群体极化

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指出,群体极化就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会朝着偏向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2]。在网络圈群中由于学生完全处于自由舆论场中,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在封闭的网络圈群中“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轻而易举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各种原来无既定想法的人,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或者铸成大错并带来混乱”。[3]

三、高校网络圈群的舆情疏导策略

网络圈群是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交融的场域,给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带来挑战,对校园舆论发展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产生重要影响,成为高校网络舆情滋生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大学生网络圈群舆论生态,是高校舆情疏导的重要路径。

(一)打破圈层壁垒,了解学生社情民意

网络舆情的本体是情绪,而情绪是伴随着认识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存在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反应。因此,只有读懂了学生情绪背后的意识动因,及时解决存在的客观问题,才能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疏导工作。在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大多通过班干部汇报、学生座谈会等了解学生意识形态,但学生鉴于主流思想压力,很多问题不会公开提出,导致学校不能及时解决。但在网络圈群中,去中心化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更加自由、放松,往往在圈群中大肆宣泄情绪、表达不满,所以学校更应该注意通过网络圈群收集学生建议或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社情民意。

目前网络圈群的建立随机、圈群平台多样、数量繁多,给舆论监管带来极大困难。一是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针对学生生活、学习、团学活动等各项事务设置舆情专题进行信息抓取,收集来自微博超话、微信朋友圈、抖音等较大网络圈群的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干部,提升他们的网络圈群参与度,充分加入地缘、业缘、兴趣爱好类的微博群、微信群、抖音群、小红书群等,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需求。了解学生社情民意重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意识背后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化解校生矛盾,疏导学生情绪,化解校园舆情于苗头中。

(二)创新信息传播形式,提升主流意识引导力

网络圈群的封闭性使得主流价值观很难介入,弱化了主流意識在学生民间舆论场中的引导力,尤其在热点事件发生时,极易形成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割裂,无法通过理性沟通及思想教育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因此,应深入研究网络圈群的传播样态与话语体系,增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使其自然融入大学生网络圈群文化生态,被学生认同,形成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重合,同时使学校与学生组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首先需全面建立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积极有效地建立网络圈群组织,开展校园政务信息发布,并抓住新媒体信息多样化的特征,借助传统节日、社团活动、周年庆、毕业季等契机,发起正能量话题,多样态、多路径传播校园文化。其次是学会转变思维,从学生视角解读校园文化与校园政策,充分运用图文、音频、视频、表情包、AI、VR等表达手段,将校园文化、教师形象、校园事务、校园故事等丰富、立体地传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输出方式让校园主流文化与价值观与学生心理、情感平等亲密交流,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培养学生正能量。

(三)重视网络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网络素养

网络圈群是大学生基于自身的心理与利益诉求而自主选择的网络交流空间,在受众需求与满足平衡中促生。同时由于圈群交流的隐蔽性、利益共趋性,使得群组成员更容易受倾向性言论影响,并在群体极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越来越坚信群体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从而群体深陷由圈群信息传播而形成的拟态环境中,而忽略了现实世界的管理规定与价值标准,圈群成为学生的舆论狂欢地,形成不良网络文化氛围。

在网络圈群现有状况下,要想改变网络圈群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滋生与助推,须改变圈群的信息传播样态与文化生态。首先应加强校园网络信息传播规范。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当热点事件爆发时,多伴随有不实信息发布与传播,在问题未经正规渠道反映前,就开始散布谣言,激化学生情绪,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情感共同体,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冲击下盲目从众,从而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所以严禁各类圈群成员生产并传播不实信息,是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路径。其次增强学生网络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理性辨别能力。在学校充分理解学生情感需求与个性表达的情况下,发挥互联网功能与学生理想正义群像,采用多形式的话语表达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空间,拉近校生间距离,在网络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使学生面对问题能够理性表达、良性沟通,学会寻求和谐方式解决问题。同时,面对不实言论要用心辨别,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言论,营造校园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圈群是大学生群体情感与信息交流需求的产物,也是舆论的发酵场域,它给高校网络舆情带来了挑战,但圈群的人际化大众传播特点也为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功能,转换话语视角与体系,体察学生民意,创新传播形态,使高校思想教育做到“春风化雨”,网络舆情疏导做到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本文为博士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黄河古诗词文化内涵与传播研究”(编号:M4050023);2021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改项目,项目名称“《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清末民初桐城派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2-ZZJH-567)]

参考文献:

[1]林刚.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1:27.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50-51.

[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50-51.

(作者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博士,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重要成员)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疏导网络舆情高校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