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的引爆点,往往是那些貌似寻常的小地方,在蝴蝶效应的驱使下,呼唤出一连串霹雳,贵港由此峭拔于地表。王威廉行走在贵港的街头,一篇《贵港幽秘》就把我们带回天国风起云涌的地界。对于那段时空的人与事,王威廉的切入点与我的《踪迹史》不同,我甚至在石达开、萧朝贵的五官描述里,返回事件的掌子面。王威廉由洪秀全的贵港播火之行,联想到王阳明,这样的穿越固然让他惊喜不已,也让我们从一个城市的畛域里看到了历史之血与学者心路的重床叠屋。有人这样请教王阳明:与其犯错后去悔改,怎样才能做到提前预防呢?王阳明回答:“人言不如自悔之真。”这是否也是这片铁血土地分泌出的真经呢?无论如何,他游走在當地山水、往事与美食之间,反复迂回,以一个旁观者的冷静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晚清风云。他得到了这样的感悟:“我仿佛已经领悟到了贵港的神经丛是如何律动的。”
我想,一个人穿越历史的踪迹,从来都是我们朝向未来的路标,当然也是我们为什么写作的全部骨气。
《我见过》属于一种箴言录、片断的写作,既可以窥见鲍德里亚的影子,也有索莱尔斯式的妙悟。当然,更有王威廉的自我确认。认识自己很难,那么在文学里确认自我就更难!他的意思是:这个“我”神通广大,“我”直接看到的人,“我”用记忆之眼看到的人,“我”用知识之眼看到的人,他们都获得了“真实”。他们让“真实”有了层次,让“真实”成为一种更大的“真实”。
——蒋蓝(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