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萍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新课改推进和实施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旨在通过给学生制造真实的课堂问题和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共同找到问题答案。用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对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高中生综合地理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老师要贯彻落实项目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关键词:项目学习;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何学好地理、增强高中生的地理认知、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课题。作为地理教师,要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实施项目学习法,转变传统教学手段,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用问题和任务的形式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索和学习,强化学生地理学习的自觉性。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广大教育教学者有所帮助。
一、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项目式学习是新课标改革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对学生课堂主体性的要求更高,并且摆脱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借助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地理虽然是一门文类学科,但它内部的很多知识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尤其对高中地理来说,课本知识内容更深奥,知识体系更庞大,依靠传统的教师口述、学生死记硬背的课堂教学模式尚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每一个地理概念和地理知识背后的内涵。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地理成绩提升,还会挫傷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项目式学习可以很好弥补这些教学问题,将学生引入知识探究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地理学科知识,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为学生后续更好进行知识实践和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进行地理项目实践活动过程中还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分工查找搜集资料来完成整个项目工程,这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很大帮助。项目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欲望,能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拓展到课外和校外,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区域认知、人地观念和地理实践能力。总之,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项目式教学的重要价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促进项目教学与课程完美融合,助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变革[1]。
二、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中地理老师已经认识到项目式教学的重要价值,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笔者就目前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做出以下几点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项目主题选择不到位
主题是项目活动开展的基础,项目主题选择不到位会影响后面整个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开展,破坏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效果,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进行项目式教学前要先结合具体课堂知识内容设置项目主题,为后续项目问题的设计和项目进程的安排奠定基础。选题过于依赖教材和主题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切合是项目主题选择过程常见的两个问题,很多教师由于缺乏项目式教学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依赖教材,不会总结概括单元课程内容,归纳知识主题,纯粹按照细碎化的核心知识设置项目主题,增加了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施难度。还有一些教师因为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的了解,设置的项目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出现严重偏差,导致学生在后续项目探究时可操作性降低,项目式学习效益大打折扣[2]。
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地貌”这堂课的项目式学习时,一味地将“地貌”作为项目活动的主题,没有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考察某一典型地貌,分析该地貌形成的原因、形成特点和所属类型,导致学生项目活动的范围过大,还不贴合实际,增加了高中生项目式学习的难度。
(二)项目式学习活动单一
项目式学习属于一种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手段下还可以衍生出多种其他形式教学活动,进行项目探究只是学生的最终目标,却不是唯一途径,由于很多老师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错误,导致在开展设计项目式教学时教学活动一直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实际学习需求,阻碍了学生地理驱动核心概念的形成。比如很多老师反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项目学习形式,不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和知识特点,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浪费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成果大打折扣。同时,单一枯燥的项目活动形式还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心理,不利于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价值[3]。
例如,就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这堂课的项目式教学来说,就不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因为乡村和城镇的空间布局资料查询和平面图绘制是一项巨大工程,让学生一味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这些基础工作研究只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老师可以直接采用情境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乡村和城镇的平面空间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别从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分析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项目式学习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
(三)项目问题设计不合理
项目问题是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和探究的导向,合理的项目问题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就目前高中地理项目问题的设计来看,很多问题不合理,不遵循由浅入深、由主要向次要过渡的原则。没有结合具体的知识难度和重要程度合理设置驱动问题的数量,问题的设置总是过于随心所欲,导致学生也缺乏对主次问题的区分,在实际项目探究过程中总是一手抓,知识探究不深入,令项目式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问题设计在整个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做好项目教学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设计多个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逻辑系统严密的驱动问题,增强高中生项目研究的经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地理核心素养。
三、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学习项目
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项目式教学制订项目学习任务时应围绕教材知识体系统一开展。因为项目学习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探究理解地理知识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记忆,辅助课堂教学。如果学习任务脱离教材就很难起到促进、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严格比照课堂知识,制订有价值、可探讨性的项目活动。同时这一项目设定的范围也不能过大,要避免给学生造成思考阻力,挫伤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地理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储备,按照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习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学习研讨的意义,激发学生项目探究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注意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要尽可能控制在三个以内,保证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基本结论,之后再不断提升难度,发散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复习先前所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4]。
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这块知识的项目学习时,要严格按照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活动。就这节课来说学生的学习重难点主要在分析区域与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学生要能在学完这单元知识之后利用所学地理要素分析一个地区资源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现状,并预测未来整体发展趋势。所以老师可以围绕区域和资源开展项目活动,要求学生探究“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这一项目问题。学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利用本堂课所学的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知识之外,还要能调动各种地理要素分析景德镇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等,这对加强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创设项目学习活动,促进大概念的形成
项目学习的旨归就是为了构建学科大概念,目前高中生由于缺乏知识概括和整合能力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掌握都不透彻,学科成绩提升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地理教师要开展项目式学习,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将地理教材内容与现实情景材料相结合,培养高中生的学科大概念观,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具体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内容设置一个大概念,之后再将其细分为若干个细小的概念核心,通过构建具体项目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情境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驱动学生核心概念的形成,加深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地理项目式学习设计要遵循由宏入微的原则,分别从项目问题、项目任务和项目活动三个环节入手、贯穿具体现实和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和整合能力[5]。
例如,老师在带领高二学生进行必修二第三单元“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这堂课的学习时,可以先从宏观上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探究回答“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发展”这一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大概念观。之后再将这一地理概念划分为多个细小的地理概念,组织情境支撑学生具体项目任务的开展。比如让学生结合贸易汽车公司的管理发展情况分析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汽車工业在农村发展会面临的问题。用情境教学法开展项目,使学习活动能拓宽学生的地理维度,帮助学生从课本零散知识内容出发对接学科大概念,助力高中生地理综合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设计层次清晰的问题
在项目式学习问题制订环节,老师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主题和教学内容设置层次分明、有框架的项目问题,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构建框架问题体系帮助学生在客观问题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具体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在框架知识体系中分别设置基本内容问题、驱动问题和核心问题,用基本内容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再用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最后用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索重点指向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6]。
例如,老师在带领高一学生进行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水循环”这堂课的项目式学习时,可以先给学生设置基本几个内容问题,让学生预习总结回答水循环的过程类型以及地理意义。之后再设置驱动问题,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探索回答宁夏地区沙田地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综合地理要素的应用和实践,激发学生问题探索的积极性。最后再用核心问题“塞纳河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能力,促进项目式教学合理高效实施。
(四)整合教学资源,制作项目作品
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收集、整合各种地理资料,从而帮助他们创作出更符合主题的项目作品。老师可以从教学资源入手考查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价值。比如让学生统一制作项目作品,利用PPT、视频、研究报告、宣传图册等形式展现自己的项目研究成果,用这些形式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对项目任务背后相关知识内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方便老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学习不足。及时针对学生展示出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价,对于完成得好的学习小组,要给予表扬和支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而对于学生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则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改正并完善自己的项目成果,帮助学生在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项目式学习习惯,提高高中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制作项目作品和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还能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和整合,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培养高中生综合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更好地进行知识应用和实践奠定基础[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积极进行项目式学习创新。用项目式学习整合学生的生活观念和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进行大量地理实践、项目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地理学习经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地理核心素养,转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传统认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妙芬.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研究[J].数据,2022(8):143-145.
[2]郝艳红.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2(7):56-58.
[3]方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4]祁源婷.基于项目化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户外课堂模式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5):49-50.
[5]冉浩彤.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6]董潇文.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应用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20.
[7]朱枭雄.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