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小六
一座座山脉巍峨耸立,横亘成岁月厚重稳健的脊梁;一条条河流蜿蜒起伏,孕育出文明生长的沃土。山水之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地制宜,建设家园,繁衍生息。他们依赖、珍惜、敬畏着脚下的土地,守望田园,辛勤劳作,自给自足,祈盼着风调雨顺,在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和实践中,酿造出无尽的精神财富和绵延不绝的农耕文明。
农乐图 绢本设色 25cm×25cm 宋 佚名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根基。中华文化历经岁月磨砺,海纳百川、源远流长,中国人也在文明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人的勤劳、善良、温厚、谦逊、积极、务实、开阔、包容,以及坚韧不拔、尊重自然、崇尚和平、吃苦耐劳、乐于合作、甘于奉献、有大局观等特质,都是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生活中磨炼出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山一般稳健温厚、踏实勤勉,也如水一般细腻柔和、充满韧性,如果要用一种动物的特性品格来比拟中国人的精神特质,那一定是牛。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国农耕文明,也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面对大自然赋予的劳作,人力所不能之处,牛便成为好帮手。牛温厚驯服、吃苦耐劳,而这种品质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德行,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传承。
牛在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坐骑不是高贵的龙,而是一头青牛。白发飘飘的老子,也骑着一头体魄健硕、忠实沉稳的青牛,更添仙风道骨之气,全无好斗争勇之意。怡然自得,没有攻击性、掠夺性,这也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不同于西方游牧文化的精神特点。
现存最早的纸本中国画、唐代著名画家韩滉唯一的传世作品、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五牛图》,更是生动地体现了牛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五牛图》描绘了五头神态各异的牛在田野中自在地吃草、嬉戏的场景,一派自然之乐,毫无争斗之意,其寓意历来备受推崇。艺术是人心与文化的投射,中国人温厚善良、勤劳质朴的德行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以牛入画,构思精巧,用笔细腻,画面妙趣横生,而从寓意上分析,可理解为对农业丰收、人民生活富庶的期望。也有人认为,五头牛象征着“五牛积福”“五福临门”“五牛聚财”这些与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有关的好兆头。
牛是农耕社会人们的好帮手、好伙伴,牛代表着勤劳、耐力和实力,人与牛合作,各取所长,各取所需。也因此,在中华文化中,牛要么被人们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么作为意象,被人们当成借以抒发价值观念和情感的载体。《五牛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画作,其内涵也常被看作中国人勤劳肯干、踏实稳健等多种性格特征和务实精神的象征。
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对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特质有着深远的影响,涵养了中国人尊重传统、重视家庭、爱好和平、崇尚爱国情怀、推崇谦虚谨慎、勉励辛勤劳动、注重人际关系和礼仪等品质。
农耕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首先源自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和传统,注重亲情和家族责任,将尊敬父母、尊重师长、尊重长辈看作优良品德。家是温暖的港湾,也是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第一站。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都应有帮长辈承担家务和劳作这一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精神共鸣。
农耕社会也意味着对踏实认真、勤劳肯干精神的需求。以偷奸耍滑、敷衍了事的态度应对农业生产,结果一定是充满教训的。农业社会里,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必须顺应天时,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辛勤劳作,这是生存所需,也逐渐内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漫长岁月里,中国人慢慢因此“训练”出对勤劳、务实、节俭、自律等品质的执念。
五牛图 纸本设色 20.8cm×139.8cm 唐 韩滉 故宫博物院藏
五牛圖(局部)
五牛图(局部)
五牛图(局部)
农田和水利等是保证农耕、保障生活的基础设施,资源紧张时便可能出现竞争与争抢,而一旦出现争执,往往会两败俱伤。因此,中国人对谦虚谨慎的肯定、对和睦友好的崇尚、对和平稳定的向往都极为强烈。“和为贵”“克己复礼”“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观念不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更铭刻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家是最小国,有国才有家,家国一体的胸怀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自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中国人极具普遍性的精神共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几千年前中国人就自觉树立起命运共同体的情怀与胸襟,爱国主义精神历来厚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农业生产需要协作,需要帮助,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便是题中之意。中华文化中,“礼”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中国人自古便讲究礼仪,重视秩序,注重团结协作,讲究人情味儿。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思维方式,延伸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友善、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讲求团结、善于合作的中国人,更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奉献多于争夺,周全多数人胜过满足一己私欲,性情温厚却不软弱,柔韧而有力量。“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如此种种,若要以动物作比,牛最为匹配。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体现了韩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精巧的构思。宋末元初的书画大家赵孟评价其为“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五牛图》上乾隆皇帝的题诗
《五牛图》上有宋高宗赵构的“睿思东阁”与“绍兴”两方印章,还有赵孟的三次题跋,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十七方印,以及乾隆皇帝的七方印和多次题跋。五头牛穿越漫漫时光,经历朝代更迭,一路前行,走向庙堂之高,仿佛也在诉说着重视农桑、重视民生疾苦的重要性。它们和农业生产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乾隆皇帝在画中的醒目位置题下这样一首诗:“一牛络首四牛闲,宏景高情想像间。舐龁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而当时光退回到唐代画家韩滉创作《五牛图》之时,他的本意似乎在表达无意为官、向往隐居林泉的志向。赵孟頫在题跋中,认为此画表达的是南朝陶弘景的故事。当时,梁武帝想征召陶弘景入朝为官,陶弘景却画了两头牛作为答复。他的画中,一头牛套着金笼头,另一头牛则放逐于水草之际。前一头牛看起来享有套着金笼头的尊贵,实则丧失了最宝贵的自由;另一头牛看起来受着放逐于水草的艰辛,实则日日享受着栖息在山水之间怡然自得的自由与美好。何去何从,做何选择,一目了然。梁武帝看见那幅画,不由得慨叹陶弘景的高致情怀,不再勉强他做官。
五牛图(局部)
五牛图(局部)
耕织图(局部) 纸本设色 全卷32.7cm×1049cm 南宋 刘松年
乾隆皇帝的题诗中,“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说《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一头悠然自得,在低头吃草;一头步履稳健,正翘首向前;一头瘦骨嶙峋,在纵趾而鸣;一头目光炯炯,在回身吐舌;只有一头以红绳络头,稳步前行,像是要走向田头,又似刚耕完地归来。五头牛中,只有“络首”的这头在忙,其他四头看起来都很闲适。有人认为,这是暗指韩滉的五个兄弟中只有韩滉一人在朝为官,其他都已赋闲。“弘景高情想像间”,说的就是陶弘景的故事。“舐龁讵惟夸曲肖”,是说不要只夸赞画家将牛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作画的深意。“要因问喘识民艰”就是落脚点,意思是应该效法古代先贤丙吉,多关心民生疾苦。
这里面有个“丙吉问喘”的典故。汉宣帝时期,丙吉担任宰相,一次驾车出门,见街上有人打架斗殴,他却命令驾车人驱车而过,不闻不问。再往前走,又看见一人赶着一辆牛车,牛累得吐着舌头,直喘粗气,丙吉立即命人停下车,让属下过去询问赶车人走了多远的路。
这种重视牛胜过重视百姓的做法被视为荒唐之举,属下因此而讥讽他所问失当。丙吉却回答说,百姓互相伤害,这是长安令、京兆尹该管的事,自有处理的法度章程,他作为宰相,不应亲自管这种小事;但现在正是春天,如果牛走路不远而喘气,天气不该热而热,就意味着节气失调,那样的话伤害就大了,所以这才是他该忧虑的事情。属下闻言,顿时叹服丙吉的高瞻远瞩。
乾隆皇帝的诗谈不上杰作,但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懂得重视农桑的重要性,“识民艰”,这是作为最高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应有的态度。
《五牛图》画得生动真切,惟妙惟肖,堪称一绝,不仅是因为画家艺术水平高超,还因为他熟悉社会生活,了解民生疾苦,能将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创作选题的深意融为一体,让人品味不尽。
韩滉并非躲在书斋研习画技的书生,相反,他手握重兵,位极人臣,颇有才干和政绩,在中唐藩镇割据时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也因此,在复杂的官场,他很难不受到朝廷的猜忌与提防。唐德宗就一度对韩滉产生了深重的怀疑,多亏名相李泌极力为他辩护,才得以保全。
老子骑牛图(局部) 绢本设色 全幅249cm×55cm 北宋 晁补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泌上书为韩滉做担保时,因与多数人意见相反,想要说服皇帝,难度很大。他一方面据理力争,阐明真相,另一方面则表示愿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来担保韩滉的忠贞,并力证自己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绝非为朋友而辜负皇帝,而是一心为了国家。由此,韩滉不仅危机得解,还立下新功,果然有利于国事。
在了解了朝野上下曾对韩滉议论纷纷,皇帝都对他心怀猜忌的背景后,再看《五牛图》,韩滉的创作意图或许是想借此图表明自己本无意图谋更多权力,绝不会割据自立。但所谓的归隐之心,并非真的想放下尘世的担当,而是要以不争的隐士之风,做有益于民生之事。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平常心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困苦,保持风骨,坚持做正确的事,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里生生不息、传承不断的一种性格禀赋。为韩滉辩护的李泌,便是既隐于朝也隐于野的典范。当国家有需要时,他便离开山野,好好做官,为国效力,该隐退时就功成身退,绝无留恋之意。他数次被朝廷召回,又数次隐退,看似起起落落,实则小廉大法、通透豁达,用一生谱写了一部千古传诵的传奇。
被需要时,负重前行,毫无怨怼;闲散时,信步田园,别有一番风景。《五牛图》中的牛,是画家心事的寄托,更是中国人心向往之的一種人生态度。稳健温厚有韧性,神气磊落有筋骨,说的不仅是韩滉笔下的牛,更是五千年农耕文明涵养下中国人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