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观“天地”

2023-07-26 07:35高焕陈玉新
读者欣赏 2023年7期
关键词:仁爱天地古人

高焕 陈玉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千姿百态的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纵使穿越千年斑驳岁月,记录历史脉络的文物依然可以映现不同民族和文明之于自然的认识和选择。古人同样将心中山水遗留在了衣食住用、琴棋书画的物迹里,贾湖骨笛寄托着先民沟通天地的向往,怀素《自叙帖》描摹了夏日的风旋云卷,黄筌《写生珍禽图》透射出仁爱世间万物之心,汉代羊尊铜灯掀放之间是对資源的取之有度……当我们轻轻拂去时光沉淀的尘埃,通过这一件件器皿、一幅幅字画、一座座建筑,回望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天地观”,总能深刻感受到古人朴素的生态理念。

摹《兰亭序》(神龙本) 唐 冯承素 故宫博物院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圣贤们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代表了我们祖先对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状态的描述和憧憬。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于宇宙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天”被古人视为“自然”的象征,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里的“天”指的就是四季轮转、万物生长于其中的自然界。《周易集说》有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故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人亦物也,言万物则人在其中矣。”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生存的载体,两者不可分割,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故而孟子才提出“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矣”。

当哲学照进艺术,追求“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信条。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认为精湛的书法好比大自然造就的奇异景观,并在《书谱》中做了极为生动的描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摹《兰亭序》(局部)

溪山行旅图(局部)

“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或俯视山川河流,或仰观天空飞鸟,或与朋友一觞一咏,或与知己清谈玄理,更多的是亲近自然山水的感性体悟。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书家向外欣赏着自然景色之美,向内享受着心灵自由之美。《兰亭序》中描绘风物不只是抒情言志的手段,书家借此探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人走进了自然,自然亦深入人心,笔墨交融、跌宕起伏间,“天地”与“人”达成了奇妙而盛大的共鸣。

书画同源,中国绘画艺术也提倡以包容天地、人生于一体的宏观视角来进行创作。中国古代画家不是一味地追求把万物描绘得酷肖逼真,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营造“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正如唐代王维的《山水论》所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究其实质,正是因为中国绘画考虑的不是如何将主、客二体对立,而是如何让二者更好地沟通,达到物我交融的状态。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有“宋代绘画第一神品”之誉,董其昌更评价其为“宋画第一”。打开这幅“巨碑式”山水画,扑面而来的大山中峰鼎立,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山脚下的路上缓缓出现一支商旅,路边溪水潺潺流淌。山峰巍峨、林木葱茏、巨石突兀,雄伟的自然景色反衬出人的渺小,以此展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天地观”。

高耸的群山是我们始终向往的崇高之境,而我们也像山脚下渺小的赶路人那样:虽然路途遥远,却始终相信自己的脚步。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古之圣贤为我们描绘的理想蓝图,实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也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体系。

溪山行旅图 绢本墨笔 206.3cm×103.3cm 北宋 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汉代四神瓦当

“道法自然”强调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荀子《天论》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他看来,人理当顺应自然,而不应否定自然、悖逆自然。道家的见解更加独到,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道”置于世界的本原与法度,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由道而生,因此人与万物的发展都应“依道行事”,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意味着万物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老子为此特意提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告诫人们不要试图挑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必须在以“道”为师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

千年以降,“道法自然”一直是引领古代设计最重要的法则之一,也是设计的灵魂性思想。汉代四神瓦当中的“四神”—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在古代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星宿,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正如三国曹植在《神龟赋》中写道:“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冈,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乡。”在汉人看来,东南西北的方位顺序和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是相呼应的,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因时制宜,顺应环境和自然的变化。深信四神与天地万物、阴阳五德关系密切的汉人,将其造型用于瓦当,既表达了祈求庇护的愿望,又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漆木彩绘三鱼纹耳杯 西汉 荆州博物馆藏

漢代漆器创作同样遵循了“道法自然”理念,“自然”可谓汉代漆匠的教科书、设计者的范本。《淮南子·泰族训》总结道:“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斫金,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可斫,而木之性不可铄也。埏埴而为器,窬木而为舟,铄铁而为刃,铸金而为钟,因其可也。”通过实例论证了物品的使用和设计要依材料的自然性而为。西汉彩绘三鱼纹漆耳杯内部用红漆描绘三条鱼围绕四叶纹首尾嬉戏,格外鲜活且富有生趣。“鱼”与“叶”均为自然之物,简洁写实的风格体现了汉人的“自然”之趣。三鱼一世界,四叶成宇宙,设计者用巧思将万物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出来。

古人的“道法自然”理念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解决好排在衣食住行首位的穿衣问题,我们的先人千方百计找到了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织物,让不同阶层的人们都有了衣料。从天然矿石或植物的根、茎、叶、果中萃取颜料,还原了大自然最本真的五彩斑斓。虽然历朝历代推崇的服饰图案有所变化,但自然万物一直是图案设计的灵感源泉,牡丹、莲花、龙、凤等花草异兽很受古人钟爱。皇家服饰上除了显眼的龙、凤,更是遍饰祥云、仙鹤、蝙蝠、桃等吉祥图案,真切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古人相信,只要大自然中这些美好的风物能常伴左右,自己就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仁爱万物

“仁爱万物”观念凝结着中国古代先贤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细雨润物般陶冶了古人的生态观、天地观,将属于人类的道德情感扩展到了大自然中的万物,将人际道德上升为生态美德。

“仁爱万物”观念要求人们怀有仁爱之心,约束自身行为,从热爱亲人发展到热爱其他人,最终达到热爱现实万物,即开端于“亲亲”,发展于“仁民”,成熟于“爱物”,最终进化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将社会人伦关系中的仁爱思想延伸到了山水之间,主张以仁爱原则来应对人与万物的关系。孟子认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提倡人们关爱他人,怜悯万物。庄子则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同样主张要对万物慈爱,认为万物平等。

圆明园山水楼阁图册之十二 绢本设色 31cm×25.3cm 清 陈枚 故宫博物院藏

辋川图 单幅壁画 唐 王维

兰竹全性图 163cm×97cm 清 郑變

“仁爱万物”观念使中国古代艺术家在创作时格外注重生意、生气、生机。这里的生意是指宇宙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就是自然中的生命之美。人、山水、花鸟都充满了生机,所以是美的,因此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对象。作为水墨山水的开山鼻祖,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的单幅壁画《辋川图》,以别墅为主体与中心,向外展开。别墅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川石起伏,山脚下树林掩映。别墅里,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古朴端庄,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别墅外,门前河上正有一位船夫撑船经过,船中三两人弈棋饮酒、投壶流觞,自然而闲适,令人心生悠然超凡之感,画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精神指归跃然纸上。

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提到了“仁智之乐”:“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以平等仁爱之心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能如实地呈现自然之灵趣。“澄怀味象”是领悟到超越具象而贯穿于宇宙的天道,顿知物我乃同出一源,油然而生的深沉赞叹与欣悦之情,此为“仁智之乐”。

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反对盆中种兰,在《兰竹全性图》中题跋:“夫芝兰在室,室则美矣,芝兰弗乐也。我愿居深山巨壑之间,有芝不采,有兰不掇,各全其天,各安其命。”他告诫人们,为了装饰房间把芝兰置于室内的做法有碍其自由自在生长,我们要以一颗仁爱宽厚的心来观照生命。

郑燮还在《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说:天地生物,一蚁一虫,都心心爱念,这就是天之心。人应该“体天之心以为心”,所以他“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人不能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古代士人的大仁爱观由此可见一斑。

暗花绸百衲衫 清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供图/视觉中国

知足知止

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足知止”的生态消费观千百年未变,在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保证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祖先告诫我们要懂得节制欲望,不可一味索取。

古人很早就明白“知足知止”的道理。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他提醒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节制物欲、适可而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索取无度,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自身的生存。孔子提倡百姓要“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则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都是劝诫人们要以时取物、取之有度、取用有节,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巧施肥绿”的循环农业模式。人们将落叶、青草等烧成灰做肥料,同时广泛将人畜粪便、河泥、塘泥、草皮泥、动物皮毛骨羽、炕土、秸秆、糠秕等用于耕种,进行废物利用。

2002年,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三块清朝禁碑,上面清晰地刻着“松杉木等木不论大小不许批卖伤伐……竹林不允许乱砍,冬笋、春笋不允许乱掘……永远不许盗砍私批山内树木……切勿盗砍”等字样,这明确体现了先人们保护森林、涵养水源、稳定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理念。

羊尊铜灯 西汉 河北博物院藏

古人也将“知足知止”观念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周口市博物馆所藏汉代羊尊铜灯,其设计融入了节约的巧思。此灯分上下两部分,羊頸下部设一活动枢纽与躯体相连,羊背做成可翻转至头顶的灯盘,背部上掀打开,内部可盛油,引芯可燃。灯盘放下后又与羊体吻合,余油自动流入腹腔存放。古人一般使用植物油或动物油,此灯加设盖子不仅能防止不用时油料挥发,避免老鼠偷喝,还能把未燃尽的油再利用,可谓一举三得。

《左传·庄公》有云:“俭,德之共也。”节俭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拼布便是扎根于节俭的手工技艺,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对劳动成果的爱惜、对审美和技艺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耐心、细心和匠心的磨炼。服饰不仅可以御寒遮羞,还可以装饰美化、彰显身份,更能寄托情感。流行于明清时期的百家衣也称“百衲衣”,是由许多小布块拼接而成,色彩丰富,是一种传统的婴儿服。古时民间有给幼儿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盖百家被的传统习俗,以此希望孩子不娇贵、好养活。新生儿降临,家中长辈向亲友邻里报喜,大家纷纷在表达祝贺的同时,赠予家中的零碎布头儿,主人将这些饱含美好心愿的布料拼缝成百家衣,寓意众人祝福、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千百年来,中国古人不断探寻着人类在自然界最恰当的位置。在艺术创作、衣食住行等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寄托着先人们对融入宇宙的渴望,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对万千生灵的尊重,对生生不息的追求,抒发着“天人共美”这种深远的生态理想和伦理共鸣,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仁爱天地古人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古人到底姓什么?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拾天地之荒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