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 邱小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美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契机。重庆市大足区龙岗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龙岗一小)近30年来一直坚持美育改革,坚守“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培元”的美育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结合家乡独特的地方文化——大足石刻,站在大美育的战略高度,在信息化背景下,探究基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改革及管理策略。
大足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濡积淀的一方胜地,诞生了号称“天才艺术杰作”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它所凝聚的中华民族忠孝、诚信、仁爱、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至今影响着中国,感染着世界。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准,从不同侧面为人们展示了公元9-13世纪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变化历程,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在风格上的重大转变,其规模之宏大、雕刻之精美、题材之丰富,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乃至人类石窟艺术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龙岗一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学生对大足石刻耳闻目染。百余年来学校长期坚持蒙以养正的办学理念,建设校本特色课程,重视儿童美育的培养。多年来,龙岗一小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立足美育,以国家课程为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了基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改革及管理策略探究,收获颇丰。
一是开发石刻课程,让美育充满家乡味。家乡是我们每个人永恒的记忆,最惦念的味道。乡愁是孩子艺术创作灵感不可或缺的源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美育的重要资源。我们的家乡大足拥有世界文化瑰宝大足石刻,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造像中蘊含着“慈、善、孝、义、廉”等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极具民族化、生活化,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最生动的课程。我们以大足石刻为课程内容,立足学校美育特色,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认知特点和学校实际,结合小学课程标准,以项目化理念和“学科大观念”为核心整合内容,将大足石刻美育内容设计嵌入美育教育和品格培养,设计单元教学。以实现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项目化为目标,构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个性课程一体化的项目化主题课程体系。其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突出研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四种学习形态,使学习内容由抽象变成具体载体,以适合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提炼,我校从大足石刻中挖掘美育功能,开发了极具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的《美石美刻》等12门大美育石刻都市课程,让美育充满浓浓的家乡味,唤醒儿童心灵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厚植家国情怀。
二是立足校园阵地,让美育散发校园味。发展学生艺术素养,必须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校园是美育的主战场。美育理所应当有校园味,这种味道是一种教育的味道、智慧的味道,更是一种儿童的味道。我校的美育坚持站在儿童的立场,坚守两个教育智慧:
首先是让课堂成为美育主阵地。课改生态式推进的根基在于课堂教学,课改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也在于课堂教学。所谓“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实处是课堂”,发展学生美育素养,必须深化于课程,落实于课堂教学。至此,项目组大胆创新,转变观念,改革教学,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体验 ,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学习方式 ,强调个体与群体的交替互动,强调问题的生成与解决,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经过三年研究,学校将开发的12门大美育石刻都市课程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建构了“三级、五美、四力”美育项目式学习体系;提炼了“四育融合”美育项目式学习内容;形成了“三环五学”教学范式;构建了“四维互动”的多元评价体系。
其次是营造校园美育环境。学校建设“大足石刻美育校园课程中心”,让大足石刻的“慈善孝义廉”在校园每一个美育场景中真实发生,进行着“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
三是感受人间烟火,让美育萦绕生活味。生活是最好的美育,美育所表达本源就是人间烟火,“生活美育”才是世上最大的美育。如何让美育充满生活味。我们的做法:首先是内外联动,寻美。为了让学生深度了解大足石刻民间艺人传承石刻技艺和精神,学校师生纷纷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寻找校外美育资源。师生走进大足石刻博物院、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区美术馆、四川美院等地,与大足石刻研究专家,以及大足民间艺术家,一起成立大足石刻艺术教研工作坊,并发展成为整个大足乡村美术教师研修学习的共同体,乡村美术教师成长的孵化中心,乡村“童真美育”发展研究中心。
其次是走进生活,画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足石刻景区,走进真实的情境中写生、剪刻、塑造等创作实践活动,以边看边画、边做边观察、边剪刻边创想,多元体验大足石刻之美。学生在美育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改变教师的陈旧的课程观、课堂观和育人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是打造云上体验,让美育凸显信息化。信息化是美育的翅膀,它能破解美育的困局,赋予美育新的生命。我校打造云上AI美育。学校基于学生自身对美育的理解,结合智能系统AI提升对美的感悟,创新美育的新教法与学法。例如:我们开发的《平面设计课程》,学生借助AI系统,将自己手绘的图画传送平台以后,再输入“中秋、赏月、草坪、快乐”等关键词,人工智能即可生成一幅图文并茂的庭院图。
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实践,龙岗一小美育成果已向全国18个省市及海峡两岸推广,并在全国 23 所学校检验运用。出版美育校本教材一套(上中下),著作 4 部,发表论文 113 篇,相关教学成果先后获重庆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3 次,市政府成果二等奖。学生获全国奖 1000 余人次,美术作品在英国、 日本、菲律宾等七国展出,并连续两年获重庆市市长质量一等奖,并成为重庆市唯一一个大足石刻美育工作坊,坊主被评为重庆市特级教师。
近年来,教育部对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标设计、内容构建、有效实施、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全面提升美育课程的质量。通过各类课程、活动的开展,培养人的正能量,达到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养学生行为道德之美,养学生学习习惯之美,养学生体魄心态之美。
专家点评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对陶冶、塑造未成年人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作者立足本土特色传统文化,将地方美育资源融入课程,走进课堂,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实践与完善,以此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这条探索之路,对学校挖掘地方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