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开好
发现问题:
一天傍晚,我看见我的邻居叫她的孩子帮忙收晾晒的稻谷。可是她的孩子就是不听,总是在一旁玩耍。我的邻居很生气地责骂了他,他反而更调皮了,就是不帮助他的妈妈干活。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小,而是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我的邻居每天早出晚归,勤奋地操持家务,而他们的孩子却一点都不会体谅,总是偷懒、贪玩,学习成绩也一直不好。每到周末,都要我的邻居责骂他们干活才干活,不责骂就不干。显然这个孩子没有意识到家务劳动有锻炼和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培养责任感、增强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研究问题:
从学生出发,我尝试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家庭劳动的意识。在节假日期间我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亲子活动,同看与“劳动”主题相关的电影,如《焦裕禄》《铁人》等;组织学生收集正確便捷归纳物品的方法,让学生回家向父母请教学习;制定家庭劳动小作业,如整理自己的衣物、卧室、书桌和客厅,或是清洗自己的书包、写作等,并拍摄整理前后的照片进行对比,让学生从劳动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从家庭劳动中体会到幸福;在过年期间,让学生为家人做一餐美食,早、中、晚餐任选其一,从安排食谱,选购食材,动手制作开始,并及时记录劳动的过程。
从家长角度出发,我鼓励、指导家长们为孩子认真设计参与家庭劳动的层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逐层开展,注意他们劳动的细节,让他们充分感受劳动所带给他们的幸福和成就感。同时引导家长不断明确、丰富家庭劳动的内涵,在劳动中不仅仅注重形式,更要关注孩子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形成,注重劳动习惯的培养。我也会让学生家长努力创设家庭集体劳动的机会,家长的参与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可以考虑将劳动地点拓展到社区等公共场所,让劳动更有意义。
总结应用: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总结出了五条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家庭劳动意识的有效策略:
从意识层面重视劳动教育。明代大儒王艮曾说:“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学习如此,掌握一项劳动技能也是如此。与孩子聊劳动,不能总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劳动的苦,或“从今天开始,你必须做什么”来命令,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孩子视劳动为畏途,那就脱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相反,孩子在有意思的劳动中不断挑战自己,取得新的突破,培养新的技能,才会深刻体会劳动的意义,自觉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从行动层面,父母要做好榜样,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多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在劳动前要有具体的任务布置和耐心指导,劳动后要有比较具体客观的评价和适当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和家长做出劳动,践行劳动,收获成果,一起去庆祝,一起去享受劳动的过程与果实。
将劳动教育“碎片化”。劳动教育掰开了揉碎了,让孩子随时随处感知,随时随处体会,随时随处体验。
将劳动安排层次化,设计劳动的通关等级,制定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计划,让孩子一步步践行,一步步改善,一步步创造,一步步成长。在劳动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要多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劳动感受,和孩子一起解决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将劳动内化于学生心中,变成一种习惯,通过打卡进行,及时反馈,设定奖惩机制,这样长期坚持,家庭成员形成合力,父母、孩子都有事可做,利于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