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探究

2023-07-25 15:38丁峰山
中国新通信 2023年9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诸多机遇,也为加快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步伐提供了有效助力。2018年教育部正式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旨在继续深化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智慧教学”引领学生素质发展。本文现立足“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意义,并围绕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探索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期打造初中数学教学新样态,为教学改革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联网+”;多媒体教学

客观而言,初中数学知识抽象庞杂,逻辑性较强,而当前初中生又多以感性思维发展为主,两者存在一定矛盾触点,导致学生常常“谈数色变”,数学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这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带来一定阻碍。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衍生,多媒体教学应用愈加普及,为诸多数学教师拓展了新的教学思路,一方面有效弱化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色彩,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成为打破当前教学局面的有力抓手。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积极审视当前不足,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探索更优质的多媒体应用路径。

一、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优势

(一)唤醒课堂活力

新课改多次强调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衡量一节“好课”的关键。然而,初中数学知识不同于小学,其涉及概念更加庞杂、逻辑色彩更为浓郁,传统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略显理性和刻板,学生“食之乏味”。而多媒体教学,有效打破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教材壁垒和课堂壁垒,教师能够将一些丰富的生活素材、网络素材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载体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数学教育与生活的链接,利于创设更加契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感官情境。知识呈现模式的创新,有效弱化了数学本质抽象特征,摘掉了数学惯有的“严肃、刻板”标签,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更加积极,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如此而为,加强了课堂互动,唤醒了学生活力,数学教学更易迸溅智慧的火花。

(二)攻克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一些知识模块普遍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极为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函数变换问题、立体几何问题等,学生在内化该部分数学知识内容时困难重重,甚至会产生畏惧厌学心理,学习不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数学知识本身,但另一方面也与教师采取的平铺直叙教学方式有关。而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还具有便捷的技术优势,如电子白板、立体绘图软件皆能够帮助教师将抽象的数学重难点知识进行具象化呈现,并且可以一边操作演示一边为学生讲解其中要点,学生在更为直观的动态学习中,能够更加容易地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型,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成深度理解,学习难度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以提升。

(三)拓展教学维度

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一般都是依托课堂和教材存在,学生与数学课程的互动略显单一,空间的局限性制约了数学魅力的深度彰显。而“互联网+”教育视域下,教学不再单一地局限在课堂之中,教师教学思维得到延伸,教学维度得到拓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件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理解数学难点,也可以通过布置数学网络作业的形式丰富数学教育内容,让学生借助网络渠道搜集、探索、解决更多趣味、经典数学问题,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搭建家校互动平台的形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让数学教育关怀不只存在三尺讲堂,如此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数学探究情感、高阶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皆可以得到有效强化,有益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诸多初中數学教师都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势,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学课程的融合契机,但是纵观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具体而言:

第一,多媒体教学应用略显表象。即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普遍存在流程化现象,单纯作为传递数学知识的载体,将原本的板书照搬为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的更多功能及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此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常常是“昙花一现”,学生正沉浸在新鲜的感官刺激中便戛然而止,并未将学生的感官体验引申为理性思考,导致学生课堂体验不佳,学习层次停留于浅尝辄止的层面。

第二,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确实为数学教学增色不少,有效弱化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色彩,缓解了课堂呆板、严肃的现状,但这也滋生了教师的依赖心理,一方面,教师渐渐习惯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学活动,而且不论适合不适合的教学内容统统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呈现,教师教学行为成为“敲按键”,板书能力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了多媒体课堂的趣味性和色彩性后,其学习“口味”会变得刁钻,难以适应普通的板书式教学,着重体现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对教材的研读不深刻,对常规教学感觉厌烦、困倦,这是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害处”。

第三,多媒体教学存在“拿来主义”。多媒体教学设计缺乏创造性是又一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看到他人多媒体执教过程效果甚好后,便将之照抄拿来己用,并未充分考虑他人教学模式与自我课堂、与自己学生是否适用,忽略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这也导致课堂活跃度高,但是教学效果与学习目标达成不符合预期。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教学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教师结合实际需求,立足初中数学的学科特性,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反思与修正,打造个性化、高效化的初中数学多媒体课堂。

三、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优化策略

(一)丰富课前导入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即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生动多样的导入设计能够增强教学代入感,激发学生对主题知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绪投入到新知探索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增强。因此,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丰富、方式多元、内容直观的优势,设计趣味导入活动。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数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计算问题的重要工具,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本质内涵极为必要,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融入更多的巧思,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引发主动探究的学习动机。首先,搭建直观情境,引出目标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的探究历史案例。例如,毕达哥斯拉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形某种数量关系的故事。又如,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借助故事情境切入认知主题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边界,体会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搭建问题情境,引导主动发现知识。例如,一个长为3米,宽为2.2米的薄木板,能否从长为2.2米,宽为1米的门框内通过,为什么?并设计学生的猜想,运用多媒体呈现几种不同的可能性。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解释其中原理,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知识探索,将猎奇心理转化为求知欲望。通过设计多元、有趣的课前导入,形成认知与思维的缓冲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促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新知探索奠定基础。

(二)搭建认知支点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逻辑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学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障碍,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学习主动性。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搭建认知“脚手架”,促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规律,增强数学学习的获得感。以全等三角形教学为例,本节课是全章的开篇,占据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多媒体的支持下,以深入浅出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抽丝剥茧,内化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首先,借助生活实例形成概念。教师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大小等方面有哪些特点,并提出合理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动画完成移动、重合验证学生们的猜想。由此促使学生对“全等”建立感性认知,总结出全等的概念。其次,教师引入几何画板这一高效多媒体教学工具,设计操作体验活动,探究其性质。例如,展示两个三角形,△ABC和△EDF,让学生尝试做出平移、翻折、旋转等操作,观察两个图形的变化,推断二者关系。同时,提出思考问题,当△ABC和△EDF重合时,与定点A重合的点是哪个?与∠A重合的角是哪个?与AB重合的边是哪一条?让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展开探究,突出知识的发现与理解过程,对全等三角形的核心概念及其性质建立更为精准的认知。通过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赋予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象化的载体,减缓课堂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突出核心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繁多,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弱化了目标知识的中心地位,学生难以精准捕捉课堂教学的要点,成为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借助微课短小精悍的优势呈现核心知识,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的层次性。以整式的乘法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其中蕴含的转化数学思想。教师围绕要点知识制作微课,第一部分为设问质疑,ab-(abc+2x)和c2-(m+n-p)等于什么,说明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待小组得出结论之后,将交流扩大至组间,探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说明计算原理,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第二,部分为实践应用。教师展示经典例题检测学生的认知层次。例如,计算2ab(5ab2+3a2b)、-2a2·(?ab+b2)-5a(a2b-ab2)、已知xy2=-3,求-xy(x3y7-3x2y5-y)的值,教師组织学生展开限时做题,锻炼做题速度。在完成做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分享解题思路,并设置一定的反思与归纳时间,及时发现、弥补知识漏洞。借助典型例题让学生总结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要点,实现由特殊认知向一般规律的拓展。在教学的关键环节引入微课,为学生代替感官冲击,激活趋于倦怠的学习态度,围绕核心知识展开集中、深入探究,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四)支持自主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多媒体教学的灵活运用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改变学生被动的任务式学习心态,唤醒学习自觉,促进数学学习力的本质提升。以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平行四边形作为空间与图形领域最为基本的几何图形,在学习与生活中广泛应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对其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多媒体的支持下,激活学生的固有认知与生活经验,完成自主合作探究。首先,采取任务前置,引导有效预习。教师设计预习清单,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自主阅读教材,提炼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要点。并借助线上渠道将预习所得进行反馈,作为明确教学起点的依据。以此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无谓重复,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核心知识探索上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构建翻转课堂,落实以学定教。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猜想、验证等,让学生整合固有知识以及预习所得形成自我理解,并轮流上台进行讲解。同学之间认真聆听、相互补充。教师通过倾听与观察,提供适时的点拨,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更深层次。依托多媒体教学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促进分析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

(五)拓展精准练习

练习是初中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数学练习的精准性与成长性是亟待探索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实现练习的合理分层,摆脱机械的题海战术,达到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提升能力的目的。以一次函数教学为例,初中生初次接触函数知识,在理解与掌握方面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认知困惑。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层次,构建线上题库,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首先,教师整合课堂观察、随堂测验、课后作业以及阶段性测试等渠道获得的学情信息,根据理解程度与学习需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认知层次,以此为中立点搭建一次函数习题库。包括不同侧重点的习题包,如针对学困生的基础型习题库,包括一次函数基本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与应用等维度的练习题目;针对中间层次学生的技能型习题库,包括一次函数图像应用、运用一次函数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变式练习;针对学优生的拓展型题库,包括掌握一次函数图像作图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等情境建模、探究类练习。其中的每一道题目需要经过教师的认真筛选,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组织精准练习与错题总结。教师将题库下发至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相应的题库展开练习,并引入做题本,将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分析出错的原因、考察的知识点,以此真正发挥练习的作用。同时,教师开通线上答疑,学生可以针对做题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教师提问,及时需求必要的指导,实现师生的无障碍随时互动。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初中数学练习由固化走向灵活,由单一走向多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教师需要明确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价值,但也要积极审视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当带来的诸多弊害,并立足数学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实践之路,从优化新知导入、突破教学难点、丰富教学趣味、延伸教学维度等方面寻找高效教学着力点,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优势,打造初中数学教学新样态,助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作者单位:丁峰山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

参  考  文  献

[1]郑为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2(21):76-78.

[2]林敏莲.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4):68-70.

[3]孙伟海.初中数学多媒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4):198-199.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