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雯雯 钟月丽 郑薏
[摘 要] 在教育部“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制度下,厦门医学院将“1+X”证书内容有机融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更好地了解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对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认知程度、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课程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分别对厦门医学院2018级、2019级、2020级3个年級177名选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失智老年人康复能力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从事老年康复相关职业起到铺垫作用。
[关 键 词] 失智老年人照护;“1+X”证书制度;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6-0113-04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18.73%。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还将持续快速加深,预计到205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93亿的峰值[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失智失能老年人人数也在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为4831万人[3]。据预测,2030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将达到7611万人,2050年将增至1.2亿人[4]。失智失能老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需要养老服务人员照护。失智症,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5]。对失智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传统性家庭因子女减少以及家庭功能弱化等问题,照护难度加大;机构养老因公立床位“一床难求”以及私立机构的高额费用,造成机构养老成本相对较高[6]。社会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失智老年人照护的专业人才更加匮乏。为弥补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的不足,本文基于“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制度试点与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面向在校学生积极开展失智老年人照护技能等级培训课程,并调查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课程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旨在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也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失智老年人照护技能人才。
一、“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与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失智老年人数量剧增的挑战,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制度试点。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2019年获批教育部“1+X”失智老年人照护技证书制度试点。失智照护人员是能够从事失智老年人照护的护理、康复等服务工作的人员,主要工作是对不同程度失智失能的老人进行评估,按照不同等级以及老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长期照护方式,为失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7]。因此,作为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学校临床医学系康复教研室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专业现有课程进行分析,无法单独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融入现有课程中。经专业负责人、校内外相关专家、专任教师以及行企业兼职教师论证,在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教研组将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要求和康复专业建设,改善校内实训条件,盘活教学资源,提高培训能力,积极开展高质量培训。根据社会、市场和学生技能考证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本课程根据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标准设置为96个学时(理实一体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第五学期实施,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身体综合照护、认知功能促进、活动功能维护、健康促进照护五个模块,总计6学分(约16学时折合1学分)。配套教材以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失智老年人照护技能教材为主。
二、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作为“1+X”失智老年人照护培训的直接受益群体,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认知程度、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课程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为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且均为失智老年人照护授课的学生。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借助问卷星平台生成链接发送给调查对象,共计177人,回收有效问卷177份。其中女生111人,占62.71%;男生66人,占37.29%。调查结果代表了所有选修本课程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调查问卷共包括15个单选题和3个开放性问答题,主要涉及学生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及失智老年人现状的了解程度、学生对课程教学安排的总体满意程度、学生在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看法和意见,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价值,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一)学生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及失智老年人现状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图1),有46.89%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非常清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但也有50.85%的学生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不太清楚。只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占比2.26%。总体来说,学生对“1+X”证书的整体认知情况一般,存在较多的疑问。这可能与“1+X”证书制度从2019年开始,尚处于试点阶段,学生对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以及对就业帮助程度存在困惑有关,后续会通过学生就业情况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认识。
学生对于我国“失智老年人”现状的认识,如图2所示,16.95%的学生认为国内失智老年人情况非常严重,46.89%的學生认为严重,还有23.17%的学生认为有点严重。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老龄化社会以及失智老年人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国内失智老年人的现状。
(二)学生对课程教学安排的总体满意程度
关于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安排,如图3所示,28.81%的学生觉得非常合理,41.81%的学生觉得比较合理,19.21%的学生觉得合理。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安排总体满意,只有9.04%的学生觉得不太合理或者存在其他原因。
关于课程内容方面,见图4,认为“身体综合照护”以及“认知功能促进”内容较难各占28.25%,认为“基础知识”较难的占18.08%,认为“健康促进照护”较难的人数占14.69%,认为“活动功能维护”较难的占10.73%。统计数据表明各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均有一定难度,其中以“身体综合照护”和“认知功能促进”为主,后续教学中要加强这两部分的教学。例如增加这两部分相应的学时,补充相关参考材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
关于课程授课教师适应情况的统计,由于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综合照护、认知功能促进、活动功能维护以及健康促进照护等多个模块,为保证教学质量,课程由2~3位专任教师共同授课。如图5所示,95.48%的学生能够接受课程由2~3个不同老师授课。此外,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情况,如图6所示,26.55%的学生很喜欢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55.37%的学生喜欢该课程,只有18.08%的学生不太喜欢课程或者存在其他原因。
关于线上教学资源评价方面,如图7所示,34.46%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46.89%的认为有帮助,11.86%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体现出线上平台的应用是大趋势。
关于课程的考核方式,本门课程考核方式主要由过程性考核(学习通阶段性线上小测,小组操作技能考核表现)和课终性考核(线下理论考试)构成。如图8所示,37.29%的学生觉得非常合理,38.42%的学生觉得比较合理,18.62%的学生觉得合理。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考核方式满意度较高,也反映出相比传统式单纯期末考核,过程性考核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学生在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中的收获
针对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学习收获,如图9所示,34.47%的学生认为对掌握失智老年人照护员的基本技能很有帮助,48.02%学生认为有帮助,10.73%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统计数据表明,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大部分学生掌握照护员的基本技能,获得从事失智老年人照护的技能。仅有6.78%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可能跟课程缺少养老机构的见习和实践有关。
关于课程学习后对理解老年人各方面(包括心理和认知)的帮助程度(图10),35.03%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约半数的学生认为有帮助,10.73%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统计结果显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变化,包括心理和认知。失智老年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重要对象,对于照护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详细了解失智老年人身心变化,才能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照护和帮助。
关于课程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统计,如图11所示,88.14%的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部分应用到生活中,9.6%的学生没有做到,2.26%认为其他。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课程所学的知识以及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这也反映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
关于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如图12所示,84.75%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帮助,95.48%的学生认为学习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对于自己从事老年康复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具体结果详见图13。而且81.36%学生表示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未来愿意从事老年康复相关工作,具体结果如图14所示。因为康复治疗学主要针对的是存在功能障碍的人,而老年人由于增龄性改变存在身心功能障碍,也便是主要的康复对象。解决老年人的康复医疗问题也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学生对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看法和意见
开放性问答题主要包括:①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存在哪些困难?②你认为这门课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③你对未来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看法?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反馈课程缺少临床见习和实践,例如给失智老年人进行吸痰、导尿等,最好能去养老院或者康养机构见习,这样能直接跟失智老年人沟通,也能更好地利用课堂所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总结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与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对应的专业,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从事失智老年人照护的高质量复合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失智康复治疗师。为了提高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学效果,通过连续三届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学生“1+X”失智老年人照护等级证书制度的宣传和政策解读,例如在学校内开设相关讲座,或利用校园网、自媒体等方式进行推广,吸引学生关注并了解X证书和失智老年人群体,提高个人职业技能水平,增强未来就业竞争力。(2)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资源库,针对较难的模块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答疑,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鼓励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更多地补充临床案例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继续坚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搭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授课教师参与到“1+X”失智老年人照护项目中,及时更新专业教学最新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4)推动校企合作,扩展学生“第二课堂”,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养老机构或康养中心进行临床见习和实践,为学生搭建临床实践平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均为在校生,无法全面了解其就业情况。因此,后续研究将进一步追踪学生的就业情况,加大研究阅查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了解学生从事失智老年人照护或管理的相关情况,以期为社会培养专业的失智康复治疗师,弥补各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人员的空缺。
参考文献:
[1]汪斌.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现状、变动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基于“七普”数据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5):68-75.
[2]李志宏,金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国的路径选择与认知转向[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1-18.
[3]周先旺.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养老需求[J].人民论坛,2022(5):6-10.
[4]葛延风,王列军,冯文猛,等.我国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策略选择[J].管理世界,2020,36(4):86-96.
[5]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一):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3):965-970.
[6]黄子硕,徐庭柯,黄云云,等.我国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服务供给的时空差异分析:基于CLHLS(2008-2018年)四期追踪数据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19):3535-3541.
[7]张彧,张丽.我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1,34(11):102-105,118.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