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2023-07-21 11:00:42刘璨
今古文创 2023年24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过程

【摘要】译者主体性研究曾长期被翻译界忽视,如今因其重要性重登翻译研究的大舞台。事实上,译者主体性存在于整个翻译过程中,电影字幕翻译也不例外。但因字幕翻译不同于传统文本翻译,译者主体性在其过程中的体现也异彩纷呈。本文将从译者视角出发,结合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分别论述电影字幕翻译前、中、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电影字幕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4-010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4.031

翻译的主体有作者、译者、文本、读者,长期以来翻译理论研究重点倾向于读者,近些年,翻译界逐渐重视并正视译者主体及地位。翻译作为一种活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便是起决定作用的,电影字幕翻译亦是如此。但是由于电影字幕翻译的多模态、大众性、瞬时性、口语化等特点,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便更加复杂多样,值得探寻。

目前,对于该主题的研究集中在译中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以及译前的文本选择上,较少有完整研究全过程的文章。事实上,翻译过程像一个闭环,是首尾呼应的,译者只有先经过译前准备才能进行翻译,翻译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还要译后总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直至下一部电影的字幕翻译,如此循环往复。本文首先阐明译者主体性、电影字幕翻译及其研究现状,再将电影字幕翻译过程分为前、中、后三部分,进一步论述译者主体性在其中的体现,具体内容包括:明确翻译目的、把握电影字幕翻译特性、选择并解读作品与文本(前);合作模式、翻译策略与方法(中);掌握字幕翻译趋势与观众反馈、规则整理与反思(后)。更加全面立体地探知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以期译者在电影字幕翻译全过程中充分且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电影字幕翻译相关产业与研究的发展。

一、译者主体性概述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翻译研究史中的“常客”,但是译者成为“主角”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文本、译者、读者的重要性与主体性成了争论的焦点。比如语言学派的奈达曾提倡把读者反应对等作为翻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结构主义强调翻译的客观与科学,注重文本,忠实于原文。对于译者,多数人认为它是“仆人”“附属品”,以至于将译者隐于各方面。然而,译者是翻译行为的施动者,离开它,翻译行为就不成立,加之时代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与思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译者的重要性,翻译研究也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性、中心性、主导性。解构主义学派、阐释学派、功能主义流派、释意理论派、文化学派等均表达了译者主体性或处中心地位的观点。译者与译作不再是主仆关系,而如周克希所说:“像船长和船一样,是一种同命运,共存亡的关系。”

对于译者主体性,正如许钧所言:“无论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还是对原文的阐释与表达,译者始终起最主要的作用,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主观因素,其个性、气质、天赋、知识面、语言应用能力、立场、道德因素,无不对翻译活动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尤以文学翻译为主,译者失了个性与主体作用,只看技能与技巧,何来艺术与创造?” ①电影字幕翻译是特殊的文学翻译,译者是人,就需要考虑人的主观因素以及主观能动性,否则机器便可取代人翻译,但事实上,机翻还未能触碰文学领域,机翻的电影字幕也漏洞百出,观众并不买账。

译者主体性贯穿电影字幕翻译全过程,译前的了解与准备、译中的应用与专业发挥、译后的思考总结,均是译者的“知己知彼”。译者的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应在不喧宾夺主、不过度彰显个性、不误译伪译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二、电影字幕翻译及其研究现状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同文学翻译一样,电影字幕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还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但与文学翻译不同的是,它并非纯粹的文字文本,还带有多种符号特征与视听感官。正如Baker所说,电影是由四个通道提供的符号组成,即语言声道、非语言声道、语言视觉通道以及非语言视觉通道,外语电影的字幕翻译任务就是将电影语言声道提供的符号转换为语言视觉通道的重要元素——目的语字幕。②综合Henrik Gottlieb、Shuttleworth和Cowie、Diaz-Cintas和Remael對字幕翻译的定义,可以得知,电影字幕翻译是通过电影声带和图像中所含信息,将一种语言以同步置于电影屏幕正下方单或双行文字的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

随着全球化与时代发展,外语电影发行从配音的译制片向双语片(原语电影、目的语字幕)形式发展,翻译研究也从唯语言的微观层面转向加之文化等的宏观层面。目前,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综合的、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特点、策略、过程、译者方面,其中也不乏理论的加持,如:传统的释义学派、功能对等、目的论等,新兴的表意符号、多模态话语分析、翻译生态学等。总的来说,如今,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在国内是一大热门,但国内对此的研究要晚于国外,借鉴了诸多国外先进理论,在推动电影字幕翻译向好发展的同时,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三、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前的体现

译者犹如冲锋陷阵的战士,不可打无准备之仗,在上阵之前需要知己也知彼。因此,下文将从译者的视角出发,通过明确翻译目的、把握电影字幕翻译特性、选择并解读作品与文本三方面阐述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前的体现。

(一)明确翻译目的

目的之于翻译,就像指挥家之于乐队,方向盘之于汽车,它指引着译者的前进方向,也规范着翻译行为的发生。正如传统的目的论的观点:翻译是一种超越语言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是译者目的的实现,目的决定手段与方法。不确定翻译目的,译中译后的行为就无法进行。

对于电影字幕翻译来说,其基础的共同的目的是使目的语观众无障碍地看电影以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电影字幕翻译目的进一步分为盈利、非盈利两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电影字幕翻译是商业性的,译者的翻译目的中,电影的市场、票房、商业价值是优先考虑因素。非盈利的电影字幕翻译如民间字幕组,以“热爱”为中心,对外凭借发行速度或冷门(官方不发行)优势,吸引更多志同道合或感兴趣的粉丝与观众;对内译者可以积累经验,提升翻译水平,同时享受“为爱发电”的满足与快乐。明确翻译目的,解决了“为什么干”的问题,以此知己。

(二)把握电影字幕翻译特性

如前文所说,电影字幕翻译不同于传统的文本翻译。图片、声音、字幕信息三者相互补充,对立统一,三者同步便成为其基本原则。这种时空限制体现出电影字幕翻译的两点特性:不可逆性与瞬时性。译者应在译前由其特性考虑并了解屏幕大小、字幕翻译字数与字体、演员口型、电影声图持续时间、观众阅读理解字幕时间等因素。比如要知道字幕翻译不可太长,会喧宾夺主,不易于观众理解。也不可太短,观众不信服的同时会丢失太多信息。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特性的把握,确定大体翻译技巧与策略。如:选择常用字词、所用句式要短小灵活。事实上,电影字幕翻译特性不仅是译前需把握的因素,还应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不同阶段结合不同特性。

(三)选择并解读作品与文本

在着手翻译前,译者应充分了解翻译对象,将自己的视域与作品视域相融合,以选择并解读作品与文本。本文从语境角度出发,将考虑因素分为电影内与电影外语境。其中,电影内语境是作品的内容,包括:角色身份、职业、性别、处境、性格、心情、讲话目的等;角色交际的对象、交际时间、地点、场所等;以及电影反映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意义等。简单来说,就是读懂作品。电影外语境,既有译者所处环境,也有作品所处环境。包括: 影片发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影片内容与人物产生的历史背景;译制影片时的政策、经济文化、大众喜好等。总之,译者应先了解文本与作品后,选择译不译、译哪个,再充分地解读选择的作品与文本,此为知彼,以此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的同时,将必要因素体现在译文中。

四、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在做了充分全面的译前准备后,译者便要着手翻译,这一阶段也是翻译過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本文将分合作模式和翻译策略与方法两方面,论述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一)合作模式

电影字幕翻译合作模式大致分为两类: 网络(民间)字幕组与官方字幕译制系统。前者的翻译流程按先后顺序为片源、时间轴、翻译、校对、压片、发布,后者的翻译流程则为引进初审、分配影片、影片译制、影片终审。③具体来讲,网络(民间)字幕组的合作模式较分散且个性化。作为译者,除翻译自己分到的200—300句文本外,对其他环节均不必操心。而官方字幕译制系统的合作模式较为系统化、模式化且重审查。总的来说,前者的字幕翻译是自愿的个人行为,后者的字幕翻译是国家垄断行为,不同的译者间合作模式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比如对于风格的问题,前者难以达成一致,这可能导致电影整体字幕观感的割裂,也可能造就“神来之作”;后者风格一致,这可能使译作流畅成就经典,也可能因循守旧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译者应充分发挥主体性,明晰电影字幕翻译的不同合作模式,取长补短,译出佳作。

(二)翻译策略与方法

在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中,翻译策略与方法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也是翻译过程之本。本文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分语言、文化两层面简要讨论其翻译策略与方法。

首先是语言层面。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如汉语与法语,汉语重意合,逻辑关系靠语序,语义凝练;法语重形合,用词精准细微,文字严谨。

例1:M.Moreau sera mieux informé que ton Gustav qui ne parle même pas le fran?ais.(电影: 《再见,我的皇后》)

译1:会说法语的莫罗比居斯塔夫消息灵通。

译2:莫罗比你那位居斯塔夫消息灵通,你那位甚至都不会说法语。

法语原文使用了比较状语从句和关系从句,通过从句的嵌套展现逻辑关系。译1将反话正说,译文简短,但既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略显生硬),也没有考虑到电影的前后语境。相比之下,译2采用分译方法,将一句化作两句,翻译长度不比原句长,也不因过短丢失重要信息。同时,译2更符合对话者闺蜜间调侃的语气,使译文带有应有的幽默感,更能将观众代入电影语境中。总的来说,在语言层面,电影字幕翻译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以及电影的大众性,译文语言通俗但不粗俗,自然但不一般,既要掌握原语特色与表达特点,又要符合译语文化与译语表达习惯。

其次是文化层面。译者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电影字幕的译者亦是如此,但翻译文化的难度也是翻译最大的障碍之一,比如其中的谚语、成语、习语、双关语、粗话以及宗教等,都是涉及文化的难点。为解决这些难点,可以采用文化补偿(保异)、文化移植(守本)、文化协调三大翻译策略,同时,充分利用声音和图像的说明性、解释性与之配合。

例2:Et qu'ont trouvé les émeutiers dans la prison royale?(电影:《再见,我的皇后》)

译1:皇家监狱内部也有闹事的人?

译2:巴士底狱内部也有闹事的人?

译1将原文直译成中文,表面看并无不妥,但结合语境可以发现,译1没有译出句子内在的文化含义,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的源头与象征,并非普通皇家监狱,译1的译法体现不出电影中贵族与革命者的针锋相对。相比之下,译2采取文化协调的策略,既通过意译“皇家的”一词保留了异域文化的深层文化含义,又直译了监狱这一范畴词,使观众对电影要传达的表层与深层信息一目了然。总的来说,在文化层面,电影字幕翻译要注重把握异域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融的度,同时注意协调字面意思与深层文化含义的翻译。

综上,译者应根据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决定使用何种翻译策略与方法。例如,由于电影的多模态,译者可以借声图减译次要信息或用代词、副词代之,同时也要调整语序、句法以使演员动作口型与字幕相协调; 由于电影的时空限制,译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直译加注的译法,转而采用意译或归化策略;由于电影的大众性,译者的语言风格要符合电影语境。结合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在语言与文化双层面确定翻译方法与策略,是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充分体现。

五、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后的体现

电影字幕翻译后这一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它既是对本次译前译中的总结,又是下次翻译的准备与开端,有了它,电影字幕翻译过程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本文将分字幕翻译趋势与观众反馈的掌握和规则整理与反思两方面述之。

(一)掌握字幕翻译趋势与观众反馈

随着电影行业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字幕翻译也朝着新方向发展。作为译者,只有掌握了电影字幕发展趋势,才能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译作。目前的电影字幕翻译有娱乐化、网络化、潮流化、本土化的趋势。大多数观众看电影为的是缓解压力,寻找愉悦感,因此,电影字幕应尽量避免“不食人间烟火”,生硬难懂,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简单幽默的潮词和网络用语,便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策略。此外,也应重视电影字幕翻译民间化的趋势,网络字幕组因其速度快、影片种类多、所译字幕生动形象而广受观众喜爱。对此,官方字幕译制系统与网络字幕组均应充分了解彼此,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例如,作为网络字幕组的译者,个性化翻译的度的把握,可以参考一些官方字幕译制的经验与规范,不失吸引力与特色的同时,也不要让个性化翻译沦为伪译与错译。

观众的理解与喜爱是译前译者就确定好的电影字幕翻译目的,因此在译后,译者仍然不能忽略观众的反馈评价与需求。从观众的好评中发现并扩大自己翻译的优势与擅长,进而为下次电影字幕翻译的文本、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提供方向与经验;从观众的差评中总结问题与缺陷,以免下次再犯。总之,要保证有质有量的电影字幕翻译。

(二)规则整理与反思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整理与反思是一次电影字幕翻译的最终环节,也是之后翻译的必备基础,是经验积累的过程。以网络字幕组为例,在数次的电影字幕翻译后,可归纳出一份译者守则,内容包括:译前准备工作(统一术语、明确打开方式、了解影片等)、翻译细则(明确字幕格式、注意事项、特写翻译等)、译后工作(自我校对、文件保存等),以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为主线,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译者也应积极地进行反思,个人方面查漏补缺,精进翻译能力;大环境方面紧跟时代潮流、发展趋势、政策倾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的同时不被淘汰。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译前与译后的译者为个人,译中的译者则为个人及团队,译者是电影字幕翻译的核心,既要对源语電影、文本及创作者负责,又要了解并考虑到团队及合作者,还要为目的语观众服务。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电影字幕翻译过程,译者在译前、译中、译后分别展现出了不同但同样重要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原电影的基础上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将电影字幕翻译过程形成闭环,每一环节均不可或缺:译前准备是译中翻译的前提,译中翻译是译后总结的主体,译后总结是日后翻译全过程的基础,如此循环往复,才能推动电影字幕翻译的进步与发展。

注释:

①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姚伟:《电影字幕翻译研究综述:概念、视角与趋势》,《海外英语》2014年第15期,第146-147+158页。

③许卉如:《官方与网络字幕翻译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参考文献:

[1]陈青.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及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08,(03):123-124.

[2]曹艺馨.网络时代字幕翻译研究方法:现状、反思与展望[J].上海翻译,2017,(05):27-31.

[3]阚凤.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D].齐齐哈尔大学,2014.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5]马彦华,罗顺江.法汉翻译新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邵巍.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02):89-91.

[7]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8]张海鸥.译者主体性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体现[J].电影评介,2008,(09):63+84.

[9]赵宁.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05):55-59.

[10]Baker 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1988.

作者简介:

刘璨,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过程
血脑屏障损伤在正常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享受真实,享受过程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56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28:26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