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华裔的寻根之旅

2023-07-21 11:00寇芳茵
今古文创 2023年24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寻根

寇芳茵

【摘要】寻根一直是华裔文学无法避开的主题。电影《别告诉她》讲述了久居美国的华裔碧莉回国后的寻根经历。在这段寻根之旅中,面对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具有双文化身份的华裔碧莉成功融入了中国根文化并进行了文化身份重构,为自己的寻根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由于电影改编自导演的亲身经历,更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该电影更具现实意义,也能够为华裔摆脱尴尬处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别告诉她》;寻根;文化适应;双重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4-008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4.027

一、引言

1993年,《喜福会》的发表让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自此,华裔文学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根据《喜福会》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9年,由华裔导演王子逸的亲身经历改编的影片《别告诉她》荣获金球奖,这是华裔电影继《喜福会》后的又一成功。与《喜福会》不同,《别告诉她》讲述的是一个情节简单却温暖人心的喜剧故事。电影以长春的一个大家庭为背景,主人公碧莉的奶奶不幸被检查出癌症晚期,久居国外的家人们决定回到祖国,假借举办婚礼为由回国陪伴奶奶最后一程。家人们都认为不该告诉奶奶病情,而碧莉则难以理解家人们的决定,认为应该告诉奶奶真相。电影以“该不该告诉奶奶病情”这一矛盾点出发,描写了一系列中美文化差异。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碧莉逐渐认同了家人的做法,自己也在亲情的帮助下实现了对中国根文化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迷茫中的碧莉也在这次寻根之旅中重新进行了身份建构。电影中碧莉的寻根经历,不仅是导演王子逸寻根情结的体现,也为处于身份认知困境中的广大华裔提供了借鉴。

二、碧莉的寻根过程

在跨文化视角下,碧莉的寻根过程可以看成她的文化适应过程。跨文化交际学者约翰·贝里将文化适应分为四种类型:融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贝里认为文化适应与两个基本问题有关:(1)对原有文化身份特点的重视程度;(2)对与主流社会维持关系的重视程度。”[1]碧莉从小生活在西方国家,一方面她无法摆脱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主动寻根的诉求推动碧莉主动接受根文化;最终碧莉将中美文化进行了融合。换言之,碧莉的寻根过程正是对中国根文化从陌生到适应和认同的过程。

文化适应过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个人的成长过程。本尼特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式发展方式将个人的文化适应过程分为了六个阶段:否认差异,对抗差异,缩小差异,接受差异,适应差异和融合差异。碧莉面对中美文化差异,首先采取的是对抗差异的态度,在后续与母源文化的接触中逐渐到达融合差异阶段。

影片中,碧莉对中国根文化的适应主要体现在“该不该告诉奶奶病情”这一矛盾点上。电影安排了六个对话,在与不同人的对话和思考中,碧莉逐渐成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实现了文化适应。

第一次对话发生在碧莉得知父母打算向奶奶隐瞒病情后。碧莉强烈反对并和爸爸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作为第一代华裔,碧莉的父母在成年后才移居美国,仍被中国文化影响;而身为第二代华裔的碧莉从小在美国长大,思维已经西化,无法理解父母的做法。第一次对话本质上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碧莉本人则处于对抗差异阶段。

在得知奶奶身患绝症后,碧莉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回国的碧莉见到了精神状态良好的奶奶,并未忍心吐露真相。而家人们担心奶奶觉察到碧莉的异样,决定让碧莉到宾馆居住。第二次对话就发生大伯送碧莉去宾馆的路上。大伯反复叮嘱碧莉不要告诉奶奶病情,而碧莉的回答只有一句我知道。回国后,碧莉和家人们一起体验中国的民俗和传统,这些体验潜移默化地促使她融入母源文化。第三次对话是碧莉和姑姑按摩时进行的。与碧莉的想法相反,姑姑认为生死离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沒必要如实告知奶奶病情。这两次对话中,碧莉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碧莉的做法证明她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缩小差异。这时的碧莉刚刚回国,并不明白家人们这么做的原因,但她没有像之前一样争吵,而是尊重家人们的决定,试图了解家人们隐瞒病情的原因。这表明碧莉产生了缩小差异的主观意愿。

在后面三次对话中,碧莉加深了自己的理解。第四次对话发生在碧莉与在英国留学的医生之间。医生知道奶奶患了癌症,却也欺瞒了病情。医生告诉碧莉,当自己的奶奶得了癌症时,医生的家人们也选择了隐瞒,并称之为善意的谎言。在碧莉的认知中,谎言就是谎言,但医生说这种善意的谎言是中国人面对绝症时会采用的办法。同样具有双文化身份的医生也隐瞒了病情,这促使碧莉开始思考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第五次对话是碧莉和小姨奶的谈话。碧莉担心如果奶奶知道被骗了会生气,但小姨奶告诉碧莉,爷爷患癌症时奶奶也未告知,这令碧莉十分惊讶。碧莉起初没有善意的谎言这个概念,在西方观念中,撒谎是不对的。但当得知奶奶也做了同样的选择时,碧莉开始怀疑自己的认知。第四次和第五次对话是碧莉思想的转变点—碧莉进入了接受差异阶段。她接受了自己和家人们在思维上存在的差异,不再固执己见,而是试图理解家人们的做法。

第六次对话是碧莉和大伯的对话。大伯将是否告知病情归结于东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东方人将生命看成是集体的,不告诉奶奶是分担她的思想压力;西方人将生命看成是个人的,告诉她是害怕担责任,分担自己的思想压力。家人们隐瞒病情是为了让奶奶没有思想压力,安度晚年。而同时,因为无法如实告知病情,家人们揽下了所有的思想压力,只能暗自伤心。第六次对话碧莉仍然处于接受差异阶段,但接受程度已然加深。大伯深入解释了思维差异形成的原因,这使碧莉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从行为差异加深到了价值观差异,也让碧莉更易于接受二者的文化差异。

这六场对话过后,电影进入了高潮阶段——婚礼。碧莉与根文化的适应和融合也正发生于这里。婚礼上,原本含蓄的家人们无法掩饰情感,接续痛哭起来。至此,碧莉明白了家人们隐瞒奶奶病情并不是因为无情,而是为了让奶奶安心。由于家人们的陪伴和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碧莉不断缩小自己与母源文化的差异并努力接受。而这些影响的积累,终于在婚礼上发生了质变,碧莉最终与家人们共情,打破了文化间的隔阂,适应了母源文化。

这六次对话贯穿全片,也记录着碧莉的转变。最终奶奶的检查结果出来时,碧莉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主动修改了检查结果。从一开始坚持告诉奶奶真相,到后来的纠结,再到最后的主动隐瞒,碧莉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她不断移情理解家人们的做法。最终,碧莉成功进入了第六阶段,融入了母源文化,她不再纠结于对错,正如碧莉所说,“中国和美国只是不一样。”

三、碧莉的身份建构

“身份建构只能是一个过程,只有成为或正成为。”[2]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不断变化。“身份认同不再只有统一的模式,人们也不再拥有恒定不变的身份认同感。”[3]华裔的双文化身份正是身份动态性的结果。关于双文化身份,霍米·巴巴的身份混杂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霍米·巴巴用空间、地点、疆界和第三空间来形容文化混杂中的身份建构。地点是熟悉的文化区间,空间即人们在地点之外可以探索的空间,这个空间给了人们身份发展变化的机会。而对于具有双文化身份的华裔来说,他们兼具两种文化身份,处于疆界处。疆界是一个“‘间隙空间,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因素不断进入这个空间, 彼此交织、碰撞, 结果产生新的文化意义,它不是原来的任何一方, 而是经‘协商后形成的全新的东西。”[4]处于疆界处的两种文化互相杂糅融合,而这种融合发生的空间被称作第三空间。霍米·巴巴强调第三空间“既非这个也非那个(我或他者),是之外的某物。”[5]

碧莉在早期并没有找到双重文化身份的平衡点,而是站在西方的身份立场上。对于中国根文化,她虽然陌生,却不停怀念儿时在祖国生活过的时光。回国后的新鲜体验为碧莉提供了拓展自己文化身份的可能性。碧莉于不断探索中在中国找到了归属感,从而明确了双重文化身份。

碧莉在六岁时就离开了中国,从小在纽约长大,她的普通话并不流利,行为和思维模式也都变得西方化,这些都说明作为第二代移民的碧莉对母族文化已经产生隔阂。然而,碧莉在纽约的生活并不顺利:她没有得到奖金,没有钱交房租,妈妈也对她并不满意。面对这些挫折,长春的奶奶却能为她提供慰藉。电影的开场就是奶奶和碧莉的跨国通话,碧莉和奶奶虽身处不同的国家,却互相牵挂。奶奶对碧莉来说正是故乡的根,也是开启这次寻根之旅的主要原因。

一开始,碧莉将自己的文化身份定位为西方文化身份。电影运用很多镜头来表现碧莉对祖国的陌生,以暗示她的局外人身份。从长春与纽约截然不同的环境,碧莉未曾接触过的风俗习惯,到消失不见的童年生活痕迹和无法用西方思维理解的决定。此时碧莉走出一直生活的文化区间,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碧莉的身份建构也在这里悄悄进行着。

随着剧情的发展,碧莉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出来。碧莉虽然自幼移民到美国,但她并不十分认可美国文化。当碧莉的妈妈在餐桌上极力夸奖美国的自由民主时,碧莉却说那不是美国的全部。当碧莉被问到中国和美国哪个更好的时候,碧莉也只是回答中美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而已。相反地,碧莉十分怀念在祖国的童年生活。碧莉为数不多的美好记忆就是在奶奶家,搬去美国后,自己远离中国的家庭,曾经陪伴自己的爷爷过世了,碧莉在中国的记忆都消失不见了。这种突然的转变让碧莉幼时在迷茫和害怕中度过。由此可见,虽然从小生活在美国,碧莉被环境塑造为西方文化身份,但她却并没有真正融入主流社会,碧莉的潜意识一直存在对母族文化的眷恋和不舍,这也使碧莉在主观上愿意融入母族文化,促使她进入到第三空间,重新进行身份建构。

碧莉身份建构的过程也是她从旧的文化区间进入到新的文化区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碧莉在中国的生活提供了她探索的空间,指引她进入到新的文化区间。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碧莉不可避免地对陌生环境产生困惑,而帮助碧莉化解身份困境的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电影开场中碧莉和奶奶的跨国通话不仅表现碧莉与奶奶的互相牵挂,也体现了碧莉和中国根文化的联结。导演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表现碧莉和奶奶的深厚感情:奶奶带着碧莉一起锻炼,教她中国的餐桌礼仪,关心碧莉的婚姻大事,在碧莉回美国前,奶奶还塞给碧莉一个红包。这些看似琐碎的关心恰恰蕴含着奶奶最深沉的爱。除此之外,碧莉和全家人一起聚餐,一起祭祀,久违的家庭氛围使碧莉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碧莉在婚礼上所说的“在美国我没有很多家人,我很想你们,我很高兴我来了。”在婚礼尾声,当碧莉知道奶奶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她主动到医院修改检查结果。这表明碧莉潜意识已经接受了“别告诉她”这个决定,她不再纠结于对错,而是融入了家族,融入了中国根文化。亲情带给碧莉的情感体验使她在祖国获得了归属感,并实现了身份认同。

自此,碧莉在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中找到了平衡点。电影结尾,碧莉在纽约街头的一声大吼传到了长春,惊飞群鸟。碧莉和中国根文化重新产生了联结,拾起了遗失已久的中國文化身份,而这种联结也为碧莉接下来的生活提供了情感支撑,让她拾起勇气直面生活中的困难。

四、根文化之于华裔

碧莉回国寻根,进而化解身份困境的经历无疑为处于身份认知困境中的美籍华裔提供了借鉴。现实中也有很多在童年时期便移民国外的第二代华裔,其中不乏像碧莉一样生活不顺或在当地无法获取归属感的华裔,又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与根文化接触甚少,思维已被西化。这些华裔既无法与母族文化获得联结,又无法融入当地主流文化环境。电影为广大华裔提出了解决方法:即勇敢走出原本的文化区间,理解母族文化,了解其魅力,与之融合以获取归属感。其中母族文化可具象为在故乡的亲人或同民族的人又或是中国文化。与母族文化的接触将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华裔不断融入群体并与之重新建立联结。这种联结一旦传承下去,将会为一代又一代的华裔提供庇护,而华裔的身份困境也会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中国根文化为华裔提供了情感支撑,华裔也能从根文化中汲取力量。正如谭恩美所理解的,“一个在被主流社会当作是‘另类或他者的环境里,‘根文化就是最后一个可以依赖的、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的阵地,它是挣扎在边缘文化里的华裔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前进动力。”[6]在异国他乡,华裔由于不同的种族常困惑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寻根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寻根并不意味着华裔要放弃现有的文化身份,而是要认清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在其中找到平衡点,从而实现与主流文化的共赢。

五、结语

电影《别告诉她》抛开差异,讲述了更加普世的主题:亲情与陪伴。它不仅从全新的角度向全世界观众介绍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更激起了广大华裔的共鸣和思乡之情。导演王子逸借这部电影向全世界身处困境中的华裔传达出一个信息:文化身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不断拓展深化的。若正处于身份困境中,不如转向母族文化寻求依靠,了解并接纳她,在双重文化身份中找到平衡点,以获得勇气直面生活。

参考文献:

[1]Helen Spencer-Oatey;Peter Franklin.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Palgrave Macmillan,2010.

[2]Jenkins,R.Social Identity,2ndedn[M].London: Routledge,2004.

[3]刘燕南,王亚宁.华裔新生代受众的三维建构:媒介时空、代际关系、身份认同——基于华语电视国际传播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04):57-64.

[4]查日新.空间转向、文化协商与身份重构——霍米·巴巴后殖民文化批评思想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11,(03):74-80.

[5]Bhabha,Homi K.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 Common Skies[M].Divided Horizons,London: Routledge,1996.

[6]張军.美国裔族文学中剪不断的“根”文化——从《根》《喜福会》《短暂的礼拜五》说起[J].名作欣赏,2008,(23):132-136.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寻根
作 品:珠玑古巷寻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寻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