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旭梅
学前教育是幼儿除家庭教育外接受的第一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成长。幼儿园活动课程是幼儿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班本化理念的深入,活动课程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综合性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活动课程应遵循幼儿学习发展规律,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所以,如何创造高效的班本化活动课程,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成为幼儿园应该思考的课题。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尊重幼儿的差异,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适切的氛围,使幼儿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素养,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幼儿园活动课程班本化的现状
(一)活动缺乏主体意识
活动课程班本化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有些幼儿教师对活动重视不足,认为只要将活动内容展示给幼儿就可以,致使活动流于形式。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弱化了幼儿的主体意识,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导致幼儿在活动中找不到方向,降低了活动的教育效果。还有的幼儿教师在设计班本化活动时,过多以自身经验为依据,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活动脱离幼儿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活动过程单一枯燥
部分幼儿园班本化活动课程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脱离,无法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活动过程按照预设进行,幼儿要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活动内容,没有为幼儿创造自由发挥的机会,这样就使得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难以感受活动的乐趣。还有部分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未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优势,单纯通过教师口述或者绘本等方式,使幼儿无法感受更多新奇的体验。由此可见,单一的活动过程束缚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散,对调动幼儿活动参与热情产生一定影响。
(三)活动总结不够全面
班本化活动课程的总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幼儿得到收获、受到启发,还可以增强师幼互动效果,使活动充满教育性和实效性。但事实上,有些幼儿教师很少进行活动总结,只要活动项目全部完成就算课程结束了,没有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也没有提出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没有为下一次活动提出更高要求。还有的幼儿教师只是简单总结活动结果,忽视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或只评价了班级中比较活跃的幼儿,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使一些幼儿变为教育活动的“旁观者”。
二、幼儿园活动课程班本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活动课程班本化是一种新的创意教育方式,是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班本化围绕幼儿的兴趣点,挖掘幼儿园及家庭资源,为幼儿打造具有创意的活动课程。班本化聚焦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传统的活动形式中走出来,打造适宜的成长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提升班本化课程的适用性。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做到追随与引导并重,使幼儿多领域、多层次地获得经验的积累,逐步完善园本课程。
(二)有利于增加课程的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班本化活动时会按照主题进行划分,涉及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以多元化的活动内容锻炼幼儿的认知,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指引幼儿不断构建新知识。同时,班本化活动能拓宽幼儿接受教育的空间,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实现贴合幼儿认知的教育模式,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班本化教学还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这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只有持续学习和深造,才能够创造出高质量的幼儿活动课程。
三、幼儿园活动课程班本化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教育观念
1.转变思路,明确活动目标。
要想班本化活动取得成功,教师必须转变固有的教育思路,提升教育理念,将每一次活动都创办得有声有色,吸引幼儿参与。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生活环境,幼儿教师必须明确活动目标,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参与教育活动,在良好的环境中得以进步。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在设计班本化活动目标时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培养活泼开朗、勇敢果断的品质。活动课程的初级目标要求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有事做,了解活动的主题,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活动,并且说出活动感受;活动课程的中级目标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身优势,不用完全依赖教师,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团结协作能力;活动课程的高级目标要求幼儿发现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中表达自我想法,提高参加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梳理内容,制订活动规划。
班本化活动课程与传统的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更关注幼儿的个性成长。所以,教师应该全面梳理活动内容,找准活动教育方向,以幼儿实际水平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
班本化活动考验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要求教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发挥智慧,做到班班有特色、处处有新意,打造适宜幼儿成长的乐园。小班幼儿的活动能力相对弱一些,主观意识不强。教师可以为幼儿带来一些模仿类的游戏,在游戏中传授幼儿生活经验,避免幼儿盲目进行游戏,要让幼儿在体会游戏的无穷乐趣中积累生活经验;中班幼儿更喜欢参与一些集体类的游戏。所以,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多人互动的小游戏,如好玩的沙包、运西瓜、找朋友等,让幼儿在锻炼体能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大班幼儿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些实验、手工制作、绘本欣赏、表演、闯关游戏等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给予幼儿自主表达、表现和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3.善用网络,加强活动宣传。
网络在幼儿园班本化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活动宣传,推动了家园互动合作的现代化发展。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信成为家园沟通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创建班本活动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及时发布班本活动动态,让幼儿和家长了解活动流程,并告知幼儿和家长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便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提前做好准备。教师也可以创建班级微信群,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就班本化活动的开展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幼儿园网站或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向幼儿和家长展示幼儿园各班级开展班本活动的照片或视频,展示幼儿风采,让家长更为直观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色,使班本化活动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悦享活动环境
1.美化园所,改善活动心情。
环境是幼儿园的门面担当,肩负着形象定位、凸显园所文化的重任,同时它也是一种“隐性课程”。园所环境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美的体验,还可以收获许多的知识,无论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是社会化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园所的美化,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对园所环境进行美化、绿化、净化,为幼儿提供更为舒适的活动环境和发展空间,改善幼儿的心情,使幼儿可以以轻松愉悦的心境融入班本活动中。
然而,园所空间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共同努力美化园所环境,为幼儿带来美的视觉体验。教师要因地制宜,将有效的空间高效利用,可以在楼梯两侧的墙上张贴安全教育图,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洗手池旁可以放上可爱的图片和标语,提醒幼儿要排队洗手、节约用水;在墙面上用彩绘的形式绘制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刺激幼儿感官。总之,教师应积极创设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环境,用美的环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结合主题,合理渲染环境。
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活动主题、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教师要根据活动主题和幼儿特点对本班环境进行合理渲染,打造具有特色的活动环境。
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对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教师在创设活动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要。小班幼儿正处于环境的适应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主题活动环境投放一些生活化的物品和幼儿喜欢的玩具,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小玩具、装饰品带入到园中,作为班级环境的点缀,拉近家园距离,使幼儿产生“幼儿园是我家”的感觉,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意愿;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在环境布置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张贴评价栏、值日表等,激励幼儿主动参与;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教师可以围绕活动主题,在环境中增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如识字、古诗、数学计算、绘画等,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知识魅力。
(三)开发趣玩游戏
1.兴趣导向,开发绘本活动。
幼儿阶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绘本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特点正好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幼儿园活动班本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幼儿兴趣为导向,开发绘本阅读活动,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不同难度的绘本,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教师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让幼儿阅读相同的绘本,阅读过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讲故事、表演、绘画等形式复述绘本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现力。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喜欢的绘本,为了将这些绘本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教师可以开展绘本换读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绘本带入班级中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换,实现绘本价值的最大化,拓宽幼儿视野。
2.利用区角,创造交际活动。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区角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利用区角创造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引导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主、快乐成长。对幼儿来说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活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段的教育活动,娃娃家都是区角游戏活动的中心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小班以家庭生活为主题,中班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大班以角色游戏为主题,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开展交际活动,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加深幼儿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
3.户外拓展,提供体能训练。
幼儿活动的开展不能只局限在室内,教师还要积极拓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多接触自然环境,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将园内的地理、自然环境充分地利用起来,在泥土地中打造“农家乐”,借助园内树木开展攀爬、荡秋千等体能活动;在园內操场上开展滚铁环、打沙包、跳房子等传统游戏活动,让幼儿进行不同的尝试,锻炼幼儿的身体机能;在宽敞平坦的操场上为幼儿提供一些可移动的器械,如蹦蹦床、平衡木、平衡车等,丰富班本活动内容,为幼儿主动建构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时也让幼儿得到体能锻炼。园内的资源是有限的,教师还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野战游戏、登山、种植等富有野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趣,释放幼儿天性,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四)活用各类资源
1.走进公园,探索自然奥秘。
大自然是天然的知识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要将自然资源加以充分利用,组织幼儿走进公园,探索自然的奥秘。
阳春三月是气候最为宜人的时段,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时间段开展走进公园主题活动,让幼儿寻找春天,引导幼儿观察公园中的一草一木,从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中感受春的气息,唤起幼儿迎接春天的激动与喜悦之情。或组织幼儿在草地上嬉戏、奔跑、做游戏,让幼儿沐浴春光,在春天的怀抱中放飞心情;在金秋九月,教师可以再次带领幼儿走进公园中,引导幼儿进行回忆、观察与对比,感受季节交替变化。教师可以开展捡树叶、制作树叶贴画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脉络,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实现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探访展馆,增强幼儿情感。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在设计班本活动时,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带领幼儿探访当地展馆,让幼儿近距离地感受家乡历史,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
勿忘历史、牢记使命是时代赋予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从小就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为了深化幼儿的情感认知,教师可以开展探访红色基地的主题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广场、历史展览馆,聆听丰富鲜活的革命故事,引导幼儿感受革命烈士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将红色精神注入幼儿的血脉之中。幼儿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所观察的事物都赋予了生命。教师可以结合美行教育要求,开展探究自然博物馆的活动,带领幼儿观赏千姿百态的自然界生物,在幼儿心中埋下知识的种子,促使幼儿向真、向善、向美。
3.家校合作,收获家长支持。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校的共同努力。亲子活动既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也能拉近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在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教师要将亲子活动纳入其中,将家长资源高效利用起来。
就空间层面而言,在组织室内班本化课程活动时,教师可以围绕活动主题,提供合理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如设置小小美发厅、小厨房、美工活动室等,让家长与幼儿进行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在组织室外班本化课程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运动能力,在保障幼儿安全性的前提下投放丰富有趣的活动器械,利用这些器械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游园、亲子种植等活动,让家长在参与中感受园所的教育理念,增强家长的认可。
就时间层面而言,教师可以借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如中秋節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做月饼、重阳节让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清明节举办亲子同乐放风筝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完成都离不开幼儿与家长的相互协作,不仅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也收获家长对园内活动的支持。
(五)注重评价反馈
1.收集问题,调整活动方案。
班本化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做好评价工作,提高师幼之间的互动效率,让幼儿对下次活动充满期待。教师要收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和归类,发现幼儿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再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如果问题能够当场解决,教师就要发挥引导作用,最大限度为幼儿答疑解惑,激励幼儿再接再厉,成为活动的主人;如果问题相对复杂,不能当场解决,教师也要给幼儿提供明确的解答方向。接下来,教师要反思整个班本化活动,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加强对个别幼儿的观察指导,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共享成功的快乐。而且,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班本化活动内容,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让幼儿回家以后与家长一起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增加亲子关系,强化幼儿的本领。
2.展示总结,分享活动乐趣。
活动成果展示也是班本化活动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展示过程中能够凸显幼儿合作、参与能力,使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活动的乐趣。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渠道,一方面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另一方面强化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画出来,并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将幼儿的作品粘贴到益智区,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欣赏和交流;可以让幼儿扮演小小演说家,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学会反思;可以与幼儿共同创作短视频,将活动过程剪切成视频,上传到美篇中,给幼儿留下宝贵的回忆,在无形之中推动幼儿向前发展。教师应认真浏览短视频的评论,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创作出更完美的班本化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活动课程班本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关键作用。幼儿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兴趣为基础探寻班本化活动的本质,打造温馨、轻松的活动氛围。幼儿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活动课程资源,激发幼儿潜力,发展幼儿个性,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成为班本化活动课程真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