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爱军
近年来,随着国民教育意识的提升,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应用到教育活动中。其中,STEAM教育理念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其以综合性活动为主,通过跨领域的融合,让幼儿在一项活动中实现思维能力、操作意识、审美素养、创造思维的同步发展。本文对幼儿园STEAM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展开探讨,简述该理念的概念及教育价值,从生活现象、幼儿兴趣、实践验证、深度学习、环境营造等视角提出几点可行之策,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STEAM教育理念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特点,其将多个学科领域有效融合,打造综合化的学习活动,让幼儿同一时间内实现多项能力的提升,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全新的学习经验。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模式,围绕一个学习主题进行扩散,延伸到多个领域课程学习,实现幼儿多项能力的提升。幼儿园STEAM主题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具有指向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利用好这一理念优势,以探究活动为教育线索,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STEAM教育理念概述
STEAM教育理念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将其运用在幼儿课程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受到了教师的青睐。该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活动的学科性与死板性,以综合性教学活动为主,为幼儿打造具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以问题为教育引导,让幼儿在探索现象、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全新的学习经验,发展幼儿动手设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与归纳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课程活动的趣味性,实现教育培养目标。
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具有贯通性的学科特点,将多门学科有效整合,以问题作为教学引导,通过严谨的学习经验及学习方式,让幼儿在一项活动中达成多学科的教育目标,通过问题的解决与分析,加深幼儿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幼儿园STEAM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
(一)跨学科融合,培养幼儿思维创造力
STEAM教育理念起源于建构主义理论,以综合探究活动为主,围绕问题或项目展开深度探究,因而跨学科融合是该理念的根本属性。幼儿年龄小且思维发展不成熟,经验习得大多源于实际操作与实践学习。该理念下的教育活动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综合探究活动为主,给予幼儿丰富的实践契机与操作选择,满足其经验习得需求,让其在动手与亲身体验中完成感兴趣的项目及活动,在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促进思维创造力的发展。
(二)实现做中学,满足幼儿学习需求
“做中学、玩中学”教育原则突出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将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在实践与探究中掌握学习内容,满足幼儿对学习活动的需求,重视实践能力的养成。STEAM主题活动的开展刚好满足了幼儿的年龄需求及发展阶段,以实践活动为教育主线,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与感知中发现知识、了解知识,以兴趣为教育载体,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合作能力,建立优良的学习品质
STEAM主题活动的开展大多以项目活动为教育载体,通过团队合作或集体性学习构建课程活动,给予幼儿团队合作的机会,让其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从幼儿视角出发,STEAM主题活动具有灵活性,不仅能让幼儿与本班同学合作探究,还能打造混龄大型集体性活动,将“跨年龄”与“跨学科”整合,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在学习中促进幼儿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的提升,同时增强幼儿的协作意识,通过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优良学习品质的形成,对其未来学习乃至工作都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三、幼儿园STEAM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一)源于幼儿生活确定主题,生活现象构建活动
受年龄、经验、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幼儿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匮乏,对世间万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常常会询问“为什么、是什么”。基于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在STEAM主题活动的确定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状态,从生活视角出发,借助生活现象构建主题活动,让活动风格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将好奇心作为教育驱动,让幼儿对科学知识展开深入探究。
在主题的确定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的观察,根据其提出的疑问设定STEAM主题活动。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玩小汽车时提出问题:“斜坡越高汽车的滚动速度是不是越快?”基于幼儿的这一疑问,教师可以创设STEAM主题活动“斜坡滚动的秘密”,选择幼儿在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构建主题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借助季节的转变为幼儿创设STEAM主题活动,如在秋冬交替的季节,幼儿观察户外环境,提出问题:“植物和动物是怎样冬眠的?什么时候苏醒?”教师可以创设STEAM主题活动“生物圈的冬眠”,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搜集相关资料,在实践活动中确定主题内容及教育方向,将生活元素融入课程活动,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二)基于幼儿兴趣设计内容,兴趣点燃探究心理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浓郁的探究兴趣是课程活动的最佳保障。STEAM主题活动的开展应立足幼儿活动兴趣,将浓郁的探究兴趣视为活动开展线索,随着兴趣的提升激活幼儿对知识内容的探究欲望,并逐渐将兴趣内化为学习动力,促使幼儿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展开学习活动,学会运用知识經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经验。
以幼儿户外活动为例,“光影知识”是科学教学的内容,在户外游戏中,微风吹拂树梢,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散落在墙面,斑驳的光斑也随着树叶的摆动而发生改变。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发现“光斑”这一元素,在操场上认真观察并提出问题:“光斑是怎样形成的?光斑有固定的形状吗?光斑会消失吗?”随着幼儿探究兴趣的增强,教师可以立足幼儿的兴趣创设STEAM主题活动“调皮的光斑”,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知识,了解光斑的成因;结合工程学科,引导幼儿尝试用道具“留下”光斑;结合数学学科,测量光斑的大小和形状,从而意识到光斑没有固定的形状……总而言之,STEAM理念提倡让幼儿利用已学的知识,结合感兴趣的元素,在问题的带动下动手探索、深度挖掘,学习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经验。教师在主题活动的创设中,要留心幼儿的探究兴趣与思维想法,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课程,进一步开发STEAM教育互动的优势。
(三)通过实践验证活动猜想,加强幼儿学习体验
幼儿经验的习得来源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感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影响。STEAM主题活动的开展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幼儿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展开趣味学习,结合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验证自身对活动的猜想和理解,在探索中了解知识,加强幼儿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STEAM主题活动“竹筏水中游”为例,本次活动以“竹筏”为线索,要求幼儿自主设计并制作一艘道具竹筏,将“竹筏制作”作为互动项目,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竹筏的构造特点,在实践活动中习得全新的学习经验。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STEAM理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引导幼儿创设实践活动。在科学学习中,要求幼儿了解竹筏的基本特点,通过模拟、比较、验证的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在实践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成品道具,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讲一讲增强幼儿的探究意识;在技术学习中,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探索制作竹筏的过程中找到存在的问题,运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竹筏,完成活动要求;在工程学习中,以师幼探讨为主,师幼共同商议竹筏的制作方案;在艺术学习中,仍以实践为主,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独立设计竹筏;在数学学习中,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测量与比较方法。总而言之,STEAM主题活动应围绕实践展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幼儿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学习经验。
(四)利用问题构建深度学习,促进认知水平提升
在STEAM主题活动构建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问题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其创设丰富的实践契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形成深度学习意识,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升。在STEAM主题活动的构建与实施中,教师可以从教学计划与材料收集两个阶段入手,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互动中的主体地位,立足其认知发展水平及理解能力,提高教育活动质量,为后续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STEAM主题活动“风筝”为例,在本次主题活动中,让幼儿找到正确的制作风筝的方法,在问题的带动下让幼儿展开实践活动,在学习中不断感知不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风筝表面,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推进STEAM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本次活动初期,教师可以以“技术”学科为导入,向幼儿提出问题:“制作风筝需要用到哪些材料?”让幼儿收集相关材料,点燃幼儿对知识内容的探索欲望。在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便可以以“工程”为主题,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风筝。如幼儿选择了竹签、钢丝、吸管、一次性筷子等多种材料,在幼儿尝试实验时,教师提出问题:“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效果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以活动结果为依据,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实验效果,通过经验的总结调整风筝骨架。
随着骨架制作完成,教师可以将“艺术”与“科学”作为主题,提出全新的问题,进一步加大STEAM主题活动的深度。在幼儿制作风筝表面时,教师提出问题:“双面胶、透明膠、胶水有哪些不同?哪种胶的质量更好一些?”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思索,在操作中总结学习经验。风筝表面制作完成后,便可以融入“艺术”学科,让幼儿为风筝表面绘制图案,并让其讲讲图案的作用及内涵,在实践与操作中提高幼儿能力。
随着STEAM主题活动进入尾声,教师可以以“数学”为主题,延伸拓展教学活动,立足幼儿原有经验构建深度学习活动,如风筝的飞行原理是什么?是怎样飞到天空中的?需要哪些必备条件?随着问题的提出,拓宽STEAM主题活动的教育宽度,加大幼儿探究学习深度,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与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认知水平,利用真实的学习情境加深幼儿对知识的印象,达成课程活动教育目标。
(五)创设STEAM学习环境,丰富幼儿探究空间
教学环境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充满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隐性的教育功能。在STEAM主题活动的构建中,教师应从幼儿的学习环境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科学、数学、艺术、工程、技术等学科融入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学习环境的打造为幼儿营造一个浓郁的探究学习空间,突出STEAM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与自然、学科、生活建立起有意义的交流,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教育发展。
在环境的构建中,教师可以从“工程学”与“技术学”两个视角出发,打造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学习活动。例如,在室内打造“木工房”,为幼儿投放儿童木工道具,促使其在木工学习中了解道具与材料的加工方式,通过丰富的学习环境点燃幼儿的学习兴趣。以生活问题“松动的书柜”为例,幼儿发现教室内的书柜松动了,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轻轻碰一碰就摇摇晃晃。在环境的引导下,幼儿主动走进木工房,分析书柜问题的成因,并找到恰当的工具维修书柜,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凸显“工程”学科的教育特性,丰富了幼儿的探究空间。
在运用“技术学”打造学习环境时,教师可以以文本资料为主要载体,在幼儿学习空间中投放相关知识内容,以科普讲解为主,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学习探索活动。如在图书区,教师可以结合自然环境为幼儿投放丰富的科普类图书,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科学知识。以“雨后彩虹”现象为例,教师可以在益智区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三棱镜”,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彩虹产生的原因,并借助科普类图书让幼儿了解简单的基础知识,通过STEAM环境的打造,让幼儿感受探索学习的喜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展开探讨,简述该理念教育特点及其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价值,以跨领域和跨学科的优势,立足幼儿兴趣与经验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并提出几点可行之策,以问题解决为教育出发点,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中实现能力的提升。STEAM教育理念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在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中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师要深度研究STEAM教育理念的优势,立足幼儿学习实际创设高质量的课程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助力幼儿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