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不断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当前国企内部运营情况及发展状况,应明确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改革发展。文章分析了国企的经济改革现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改革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济改革 资产监管 混合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025-02
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整体上,国有企业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难以释放国企经济改革的内驱动力。为了实现改革发展目标,国有企业应对当前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加强自身监管管理,寻求改革及各方面发展的新突破。
一、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现状
(一)国企经济改革取得的成绩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在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着经济改革发展的问题,通过经济改革,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经验,落实社会理论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不足,导致经济改革的流程不够完善,需要国有企业逐渐优化改革内容,总结改革经验,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全面进步。同时,国有企业经济改革有利于国企整体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利润增长。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行,国企治理结构的科学性得到充分展现,使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优势得以发挥。并且,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下,逐渐提高管理者的权威性,确保其能够做出准确决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1]。国有企业须重视经济改革,并提出合理化措施,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总体发展。
(二)国企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
1.改革内在动力不充足。在国有企业经济改革中,通常需要内外部共同推进,注重外力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强调内部改革的重要性,如此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果。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大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些改革问题影响着改革的整体效果,加之企业改革内力不足,导致企业经济改革的效率不高,致使企业经济水平随之降低,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市场资源分配下,国有企业仍具有重要优势,其自身地位也较为特殊,企业所获取的利益相对稳定。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有企业在经济改革时也应当突破传统格局,但大部分管理者未能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国企未能及时参与到改革行列中,致使企业在市场发展下面临较大的危机,市场竞争压力随之加大。并且,国企由于受到内力影响,改革中存在的顾虑相对较多,使得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
2.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中,组织结构仍然处于传统阶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权责不清、交叉职责等问题,致使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这对企业现阶段发展形成较大阻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大误差,造成相关信息无法有效传递,降低企业总体工作效率,影响相关工作质量。同时,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存在较多问题,其中,高度集权问题较为常见。例如,在开展经营活动时,通常会进行层层审批,由最高层管理者做出最终决策,导致信息容易出现封闭情况,致使管理流程相对较多,活动开展周期不断加长,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不断低下。
3.内部管理模式不科学。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政府与国企利益交汇情况,导致政府难以对国企内部进行全面监督,降低资源管理效率。现阶段,国有企业经济改革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国企人事管理在有关部门的影响下,难以顺利开展高素质人才的选聘工作,导致国企得不到充分的人才支撑。并且,为了达到政府的利用标准,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未能创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致使国企经济改革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发展受到较大局限,影响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4.风险容错机制不明确。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中,也难以面对改革失败的情况,在出现错误时,第一时间进行追责,导致国有企业难以在改革中取得良好效果。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改革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无法为后续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使工作人员难以根据总结经验进行全面改革,无法达到高效的改革效果[2]。目前,国企在经济改革中未能完善风险机制,整体内容尚未健全,无法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并且,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落后,导致企业在改革中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5.人才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人才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员分配不科学,导致国企的人员管理问题相对突出。在人员配置过程中,企业未能引进全新的人员分配理念,造成员工与岗位出现不匹配現象,无法使员工发挥自身作用,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致使人力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长久来看,员工不能得到充分锻炼,则会使专业水平不断下降,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情况,降低总体的工作水平。另外,管理人员出现断层现象,老龄化较为严重,优秀人才较为缺乏,难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经济改革中,人才选拔体系尚未健全,经常出现恶意竞争现象,无法保证人员公平竞争,阻碍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国企改革发展战略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经济改革的重视,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发展形势的分析,逐渐完善经济改革内容,明确具体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国企改革需要将发展战略的优化作为重点,按照企业发展具体状况展开深入探索,准确把握政府的最新政策,将企业经济改革与政策支持相结合,有效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市场发展的总体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风险。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还应当逐渐优化改革内容,根据对国有企业内部情况的全面分析,不断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分配企业资金,并对其进行充分规划,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而有效扩大国有企业的发展规模,为国企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在新时代发展下,国有企业逐渐实行经济改革,利用市场资源,完善企业结构,采用全新的战略布局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改革发展中,国有企业不断采用兼并重组以及资产注入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促使国有企业得到全面发展,整体结构以及布局更加合理。同时,在资本配置过程中,利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有效增强企业运行效率,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水平,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例如,在企业经济改革过程中,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提高企业信用评级,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改革的目标战略,以有效达到高效的改革效果,推动国有企业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改革的整体速度,提高国企整体发展水平。
(三)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行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改革的关注,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当前市场的整体趋势,逐渐强化国企经济改革,做好一系列的改革工作,有效避免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为此,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健全资产监管体系,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为内部资产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推动自身经济改革的全面实施,提高企业发展的效果。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应对制度内容勇于创新,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紧抓监管工作重点,并按照相关原则开展监督工作,通过放管结合实现制度内容的优化。同时,在监管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当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利用党组织优势,根据当前企业发展状况,构建完整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整体有效运行,促使国有企业发展更加规范。并且,除了内部监督之外,还应当强化外部监督,构建专门的监管机构,逐渐完善监管体系内容,利用纪检巡查的方式,提高整体的监督效率[3]。此外,还可采取社会监督的方式,要求国企充分公开有关决策内容以及资产状况,以有效保证企业决策以及资产的真实性,从而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
在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实施下,内部资本结构较为重要。由此在改革推行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当对资产结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探究,逐渐完善资本结构,并进行全面优化,以突出经济改革的整体优势。当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股权单一等情况,由此需要完善银行信用制度,并强化企业资本引入,可有效解决股权单一问题。并且,在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还应当逐渐加大对债券市场的重视,注重债券融资比例,有效为企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五)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随着国有企业经济改革,企业应当明确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市场资源的整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完善具体的改革内容,确保经济改革符合国有企业的发展标准,满足市场整体发展要求。近些年,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式,在混合制发展下,企业应当根据具体状况,完善改革分类工作,依据企业总体功能以及实际类别,有效推动经济改革的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公益类改革、商业类改革两大类,其中,公益类企业与公共服务的联系极为密切,国企应利用独资方式开展改革工作,满足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各项要求,形成改革优势[4]。同时,在商业类企业改革过程中,通常分为一类以及二类,是企业改革中的重点类别,针对一类企业,其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在具体经济改革中,要求企业应当逐渐强化治理工作,完善相应的治理制度,积极构建完整的激励制度,发挥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带动经济改革的全面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二类企业经济改革中,主要涉及部分基础产业,在实际改革时,应当加大投入力度,选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防止出现垄断现象,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通过企业经济改革,可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效率,增强企业总体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国企经济改革直接影响各行业改革效果,促使各行业更好地融入到市场经济中,为各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为此,在国有企业经济改革下,应当不断地对当前改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改革中出现的問题,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充分注重国有企业发展趋势,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有效优化监管体系,加强对内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稳定运行,从而促使国有企业得到全面可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春燕.经济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议浅谈[J].全国流通经济,2021(06):44-46.
[2] 苟松.经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03):11-13.
[3] 苏翠丽.经济新形势下的国企改革特征与发展创新[J].商业故事,2022(05):28-30.
[4] 庞晓明.经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议浅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21):41-42.
(作者单位: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11)
[作者简介:李镕豪(1994—),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国有企业改革。](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