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2023-07-21 22:54沈婕
经济师 2023年7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摘 要:作为世界500强的某集团,目前还采用较为传统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基于某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选择契合其实际的平衡计分卡方法,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初步确定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096-03

一、引言

某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正好契合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分别从财务、外部环境、内部流程、人员成长等方面反映了某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情况。所以,在建立某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和其契合度比较高的平衡计分卡的方法。

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一)财务维度指标选择

某集团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发现企业经营的错漏,查找违规现象,促进企业增收节支。所以,从财务维度来衡量某集团的内部审计绩效,关键要围绕其内部审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进行。

我们选取审计资金总额、审计查出违规资金比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比率、审计经费开支、审计经费开支占年度常规管理经费的比例等指标来具体评价某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绩效。

评价指标的具体评定内容为:

1.审计资金总额。审计资金总额指年度各项审计项目资金总额,用审计资金总额来衡量内部审计部门年度审计资金总额,可以有效的衡量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量。通常我们认为审计资金总额越高,越能体现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重要性,内部审计部门相应的职责业绩越为重要,内部审计部门在对较高资金的审计上应该越重视。

2.审计查出违规资金比率。审计查出违规资金比率是指本年度内部审计查出的违规资金额占该年度审计资金总额的比重。我们通常认为审计查出违规资金比率越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越高,反之则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较低。这一指标比较直观地显示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财务维度上表现出的绩效水平。

3.审计促进增收节支比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比率是指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促进企业增收节支的资金占该年度审计资金总额的比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浪费现象,并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进而促进企业增收节支。这个指标也是内部审计绩效评价财务维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4.审计经费开支。审计经费开支是指企业在本年度范围内从事审计项目所花费的人员及办公经费情况,通过对其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各下属企业领导对审计的重视情况,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各年度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是权衡内部审计部门绩效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指标。

5.审计经费开支占年度常规管理经费的比例。审计经费开支占年度常规管理经费的比例是指企业用来组织内部审计活动所花费的经费占该年度企业管理经费总支出的比例。这项指标衡量的是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成本,一方面指标值越低,表示企业在内部审计活动上花费的经费少,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反之,表示企业在内部审计活动上花费的经费多,也间接反映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这项指标与别的指标联合比较,可以看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效率高下,如果花较少的经费查出较大的违规金额,表明该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效率高,反之则效率低。

(二)顾客维度指标选择

某集团内部审计的顾客维度表示的是某集团内部审计绩效的社会性,该维度我们要分内外看,企业内部审计对外的顾客维度,不外乎外部审计部门及与企业有相关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对内的顾客维度,又分对上的企业管理者,及对下的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等。因此,我们确定了审计建议被采纳率、审计底稿被使用率、审计整改率、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审计移送处理情况、审计促进制度改革、发表信息简报数量7个指标来具体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服务层面的好坏。

评价指标的具体评定内容为:

1.审计建议被采纳率。审计建议被采纳率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建议被企业采纳数占审计建议总数的比重。审计建议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旨在通过内部审计的过程,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审计建议的被采纳率表明了内部审计工作者们是否根据发现的问题线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可以被企业所采纳、实施,进而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

2.审计底稿被使用率。审计底稿被使用率是指审计底稿被内部审计对的“顾客”所使用的数量占底稿總数的比重,这一指标主要是针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服务职能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制作的审计底稿是否被企业高管、监督管理部门、外部审计机构等利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高低。内部审计底稿被使用率高,说明内部审计工作服务“顾客”好;内部审计底稿被使用率低,说明内部审计工作距离内部审计“顾客”的要求还有距离。

3.审计整改率。审计整改率是针对审计建议提出的,审计整改率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建议被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数量占审计建议总数的比重,审计整改率反映出内部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审计建议是内部审计部门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的措施及办法。审计建议是体现内部审计服务理念、节约审计资源的本质要求。审计建议被采纳并被整改,从根本上消灭了“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等审计“落户难”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4.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是一个考量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一个指标,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鉴证部门,不仅有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监督检查的职能,还要对企业的各方面利益相关者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明显的服务职能。既然有服务职能,那么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就能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某集团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既包括企业外部相关利益群体,也包括企业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企业的员工,被审计部门等。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是一个定性的指标,该指标能综合反映出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工作态度。

5.审计移送处理情况。“监督鉴证”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大作用,内部审计发现案件线索并及时移送到企业纪检部门或更高层次监督或纪检部门,对于企业发现重大错弊,揪出违法违规行为及人员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移送处理数量,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部审计的绩效,是一个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职能的评价指标。

6.审计促进制度改革。内部审计工作,一方面是要查找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发表意见建议,并引领其进行相关的制度改革。内部审计促进制度改革是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贡献较高层次的要求,这一指标标示出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层面的贡献大小。

7.发表信息简报数量。信息简报作为审计结果的转化载体,不仅能简明扼要地展示审计成果,更能直接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发表信息简报的数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管理战略的贡献,把这个指标作为评价对象,也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的同时,重注审计结果的转化及理论研讨工作,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内部流程维度指标选择

内部审计是一项规范化的组织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紧密相连的步骤组成的。实行内部审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规划化操作内部审计流程的过程。内部审计的环节往往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哪一个环节没有走到,或者没有走到位,都将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绩效。因此,我们选取审计年度计划、审计计划完成情况、审计程序规范化、审计底稿、审计档案、信息化程度等指标来具体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内部业务流程的规范程度。

评价指标的具体评定内容为:

1.审计年度计划。内部审计年度计划指标指的是企业内部审计是否制定了年度计划,而且年度计划制定是否有政可依,内部审计计划是否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以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保障集团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完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2.审计计划完成情况。审计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是指年末时按照年初就计划完成的审计任务数占该年年初审计计划项目总数的比重。审计计划的完成情况一方面可以看出该年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否按照计划的要求按时完成了审计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本年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是否是切实可行的,能为来年审计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3.审计程序规范化。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细则》《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审计程序包括审前调查、审计通知、现场审计、征求意见、出报告、整改、档案装订等一系列规划化程序。此项指标对于指导内部审计部门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流程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程序的规范化指标是指严格按照相关内部审计流程完成的审计项目数占该年审计项目总数的比重。这一指标最直接地体现出企业内部审计流程维度的特点,直观地反映出内部审计部门执行内部审计程序的好坏。

4.审计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对审计底稿进行评价是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底稿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情况。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评价,主要是看底稿的制作是否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是否在客观、全面描述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并附有完整的审计证据。

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评价可以用审计底稿合格率来标的,审计底稿合格率指的是(合格的审计底稿数量/审计底稿总量)×100%,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对审计底稿进行评价有益于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搜集审计证据、制作工作底稿时更用心,毕竟审计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制作得越扎实越好。

5.审计档案。审计档案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对审计档案进行评价,主要是针对审计档案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审计档案应当反映内部审计过程的全貌,包括审计程序、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整改、移送处理等。审计档案的编制和整理,不仅是对审计过程的一次复核,更为今后审计工作的开展、归集整理、历史资料查阅等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审计资料。

6.信息化程度。随着国有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推进,审计信息化也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传统意义上的审计信息化只局限于是否在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人们意识的提高,“大数据”“互联网+”等名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于是,审计的信息化不仅仅要求审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更要求审计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实现对企业各个流程的监控。对内部审计部门信息化程度进行评价,主要是看其是否实现了联网审计,是否将企业进、销、存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有效关联,是否对掌握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选择

这一维度我们将视线关注到内部审计的主体上来,选取了审计人员受教育程度、审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比例、审计人员年均培训时间、审计人员培训费用、审计人员发表论文情况等指标来具体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学习与成长。

评价指标的具体评定内容为:

1.审计人员受教育程度。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渐渐普及,我们这里确定审计人员受教育程度是以受过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除以内部审计人员的总数来得到的。该指标一方面体现了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学历情况,另一方面也激励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2.审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比例。审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比例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中持有与审計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占内部审计总人数的比重。

3.审计人员年均培训时间。内部审计人员年均培训时间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一年中参加各种类型培训的时间,内部审计工作本身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随着国家的财经政策一直在调整变化,内部审计人员要想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而该项指标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部审计人员的学习情况。

4.审计人员培训费用。审计人员培训费用是指企业每年花在培训内部审计人员上的经费,审计人员培训费用越高说明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成长更为关注,反之则说明企业不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学习与成长。这项指标不仅能间接地反映内部审计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还能反映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情况。

5.审计人员发表论文情况。审计人员发表论文情况指审计人员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肯定会对内部审计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与认识,因此,在这里以审计人员发表论文情况作为一个指标来计量内部审计人员学习与进步成长。

三、结语

通过对某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利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方法,分别针对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选择了与某集团内部审计特征相契合的各个指标,立足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将企业战略变为具体可行的行动,这与某集团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魏巍.基于目标定位于价值传导的央行内部审计组织价值研究.新西部,2018(11)

[2] 浅谈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http://www.doc88.com,2020.

(作者单位:山西省内部审计服务中心 山西太原 030024)

[作者简介:沈婕,审计师,硕士,研究方向:审计、工商管理、软件工程、交通工程。](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