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修改再融资方案 监管引导券商走“资本节约型”道路

2023-07-21 03:04:25惠凯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两融再融资自营

惠凯

去年以来,有多家券商推出大额再融资方案,仅几家头部券商配股融资总额就超过200 多亿元,而中型券商定增融资总额也达50 亿元~100 亿元。从原因看,存在融资需求的券商业绩普遍增长较快、资产负债率较高,选择再融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资本结构。

不过,对于券商的大额融资募投用途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交易所还是表达了关注。对此,多家券商在近期选择修改再融资方案,减少对自营、两融等重资本业务的募投,加大了对财富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这一改变显然契合了监管层不久前提出的引导券商聚焦主业、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精神。

券商密集实施大额配股、定增 中泰证券拟定增募资60亿元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再融资动作频频。今年年初,华泰证券率先公告称,拟计划向全体A 股股东每10 股配售3 股,募资280 亿元,这是国内券商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配股方案。其后,有多家券商跟进,比如今年6 月底,中泰证券就拟实施定增募资60 亿元,旨在增加公司资本金、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具体用于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投入、另类投资、做市业务、偿还债务四大方面。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2022年,券商保代大规模扩招,人数总量接近翻番。除“三中一华”外,部分中型券商上市后大力拓展投行部门,譬如中泰证券就是其中之一。中泰证券2020 年上市时的募资重点是投向投行业务,保代数量从三年前约50人增加到目前的约160 人。从业务量和排名看,中泰证券在投行领域的大力投入获得了不错回报。iFinD 显示,2021 年,中泰证券承销保荐的A 股IPO 数量是13 宗,IPO 承销保荐业务数量在券商中排名15名左右;2022 年承销保荐的A 股数量为8宗;2023年上半年已经完成7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 月下旬有传闻称“中泰证券取消投行部门的全员年终奖”,其后中泰证券相关人士通过媒体澄清,“公司并未取消投行全员年终奖,不同员工奖金情况有所不同。公司去年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调整优化了奖金发放方式”。

与此同时,中泰证券自营部门有多位高管离职一事也引发外界关注。中泰证券2022 年报显示,证券及另类投资业务的营收是-8 亿元,同比降幅较大。随后,中泰证券对媒体回复:公司坚持业绩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自营条线下证券投资部门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

从风险指标的角度,监管部门对券商建立了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监管框架,净资本/净资产的要求不低于20%。iFinD 顯示,上市券商中,中泰证券的净资本/净资产指标排名中游,去年有所下滑,从2021 年报的77.13% 降至去年底74.98%。

少数券商的集中度指标是存在阶段性整改压力的,比如中泰证券旗下另类投资子公司中泰创业投资持有的未上市股权科创板上市后,导致中泰证券“持有一种权益类证券的市值与其总市值的比例”的集中度指标超标,直到2022年3月限售期满后及时出售,中泰证券的该集中度指标才降至预警标准以下。另外,中泰证券旗下的部分非权益公募基金于2022年10月出现较大规模赎回,也导致中泰证券“持有一种非权益类证券的规模与其总规模的比例”的集中度指标阶段性超标。

优化资本结构成多家券商融资主要动因

2019 年以来,券商业绩增长显著,需要与规模增长相匹配的资本实力,一些券商为了优化资本结构,加快了自己再融资步伐,比如不久前控股股东拿下民生证券股权的国联证券就计划定增募资70 亿元。国联证券在公告中表示,上市以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负债规模较高,截至2022 年底,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为73.6%,应付债券余额195 亿元,债务融资空间有限。

类似的,华鑫股份在定增反馈回复中解释称,截至2022 年底,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达69%(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且合计债务融资超过100 亿元,债务融资增量空间有限,40 亿元的定增募资可显著优化资本结构。

参考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规模,也有部分券商存在为降低负债率而采取再融资的可能性,譬如浙商证券。公司表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合并资产负债率为76.38%(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正在推进80 亿元的定增,其中15 亿元将用于偿付债务、降低公司的短期财务风险。

iFinD 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不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高于80% 的上市券商约有10 家左右,前几家是浙商证券、国泰君安等大型券商,其中有部分券商公布了再融资计划,比如中金公司,其在去年推出了10 配3 的配股方案,拟计划募资270 亿元。显然,其他几家排名居前的券商后续也是否会实施股权融资计划,值得跟踪。

仅统计上市券商,iFinD显示,去年底,净资本/净资产数据排名末位6席的分别是中原证券、方正证券、中金公司、西南证券、山西证券、海通证券(由低到高),指标垫底的是中原证券,净资本/净资产数据为57%。或许因此,中原证券坦言“公司净资本规模偏小”,去年启动了70 亿元定增的发行工作,计划今年完成注册并择机发行。由此来看,其他几家风险指标靠后、负债率较高的券商,也不排除会跟进实施再融资计划。

交易所重点关注募投合理性 多家券商修改定增方案

从监管的角度,募资必要性、募投项目合理性是关注重点。国联证券的定增计划正处于问询阶段,上交所就其融资必要性表达了关注。随后国联证券于今年6 月调整了再融资方案,把募资额从70亿减少至50亿元,其中对自营业务的投入规模从40亿元削减至35 亿元,把对两融等信用业务的募投规模从20亿元削减至5亿元。

其他几家推出定增计划的券商,有的在没有收到交易所反馈下也于近期主动修改了募投内容,比如某地方券商今年4 月曾发布定增方案,拟计划募资50 亿元,其中25 亿元投向“证券投资业务”,但到了6 月下旬,该券商发布的最新修订方案,将募资用途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原先的证券投资业务的募投用途,改为购买地方债等债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股权投资和科创板等跟投等业务。

财达证券在2022 年底公布了50亿元的定增方案,其中35 亿元投向两融、自营业务。半年时间过去后,定增计划既未进入问询阶段,也沒有被允许注册。不久前,公司修改了定增方案,取消了对两融的募投,转而投向财富管理、投行、信息技术,对证券投资业务的募投规模也削减为5亿元。

目前尚未修改定增方案的券商不多,华鑫股份是其中一家(华鑫证券是其全资子公司)。公司2022 年底发布定增公告计划,拟募资40 亿元,用于两融、自营的募投总额是30 亿元。今年4月,上交所发出《审核问询函》,要求华鑫股份就募资投向自营和两融业务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募集资金使用效果的最大化”作出详细说明。

类似的还有浙商证券。浙商证券今年1 月推出了募资总规模不超过80亿元的定增预案,对投资与交易业务的募投规模最大,不超过40亿元,对资本中介业务(包括两融、股票质押等)的募投金额是25亿元。半年来,公司尚未调整募资方案,其原定对重资本的自营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的募投是否会变更,有待观察。

券商IPO、配股节奏降速 监管引导券商走“资本节约型”道路

除了定增,其他形式的再融资也多处在推进过程中。配股方面,中金公司去年9 月公布了270 亿元的配股方案,迄今还没有实施;华泰证券去年底公布的280亿元配股方案,进度更慢。

综合风险指标等公开信息,从风控和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角度,多数上市券商流动性比较充裕,大规模募资投向重资产项目的必要性值得商榷。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实施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引导上市公司和券商化解股票质押、两融风险取得了很好效果,券商的历史风险也显著化解,这显然有助于减少资本占用。另外,有的券商希望通过再融资扩张自营业务规模。当市场走牛时,自营业务客观上确实对券商营收的贡献很大,但同时也会加大业绩的波动性。

不止是再融资,IPO 市场的券商上市进展客观上已经减缓。往年普遍有3~5 家券商选择A 股上市,但去年以来,仅首创证券、信达证券在A 股上市。两家券商的股东禀赋均较强,其中,首创证券是首家北京国资实控的A 股上市券商,而信达证券则是四大AMC 龙头信达资产旗下券商。

从监管精神来看,年初证监会发言人曾表示:“我们一直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而据《财联社》等媒体报道,近期券商IPO 降速、再融资内容频调整,确实契合了监管部门此前提出的引导券商合理融资的监管精神,鼓励券商聚焦主业,走资本节约型的发展之路。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两融再融资自营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2020年49期)2020-12-31 07:26:53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2020年48期)2020-12-28 11:46:29
电脑报自营店双11大促
电脑报(2020年41期)2020-11-16 08:44:01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大促
电脑报(2020年38期)2020-10-14 22:27:04
两融业务持续升温券商倾向暂不调整维保比例
营销界(2019年39期)2020-01-02 08:11:52
证监会整治再融资乱象
新民周刊(2017年8期)2017-03-20 17:51:14
两融余额:从2.27万亿到8200亿
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管控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