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教育中推动新时代安徽历史文化研究“成高原起高峰”

2023-07-20 03:24李兵
党史纵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安徽特色历史

李兵

编者按: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本刊特从本期开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展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我们要在主题教育中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深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把握,奋力推动安徽历史文化研究“成高原起高峰”。

以学铸魂,坚持自信自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作为历史文化研究者,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有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文化研究者,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对党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的高度政治认同,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激励和鼓舞新时代历史文化研究开创新局面。

堅定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研究历史文化,必须牢固树立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在主题教育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学而思、学而悟,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的重要论断,深刻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的重要内涵,坚定不移把历史自信建立在厚重文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树立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中观照现实、把握规律、放眼未来,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阐释如何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深刻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奠定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推进历史文化研究,要在主题教育中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深刻把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用人民群众这面“镜子”匡正自己的学术追求,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用心用情做人民群众欢迎的学问。

以学增智,掌握看家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高质量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必须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研究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在主题教育总要求中摆在首位的就是“学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推进新时代历史文化研究,必须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必然,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发挥好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作用,推动研究工作既登高望远,又精准有效。

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新时代历史文化研究要走深走实,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和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在学深悟透中把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将其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才能在研究中做到看待问题有全面视角、分析问题有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有正确路径,推动研究有广度、有深度、有效度。

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历史学和文化学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要在以学增智中不断提升判断力、辨析力,保持“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高度清醒与警觉,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发挥科研优势,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进一步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积极发声、主动亮剑,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以学正风,营造良好风气

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汲取弘扬优良作风、反对不良风气的强大动能,在灵魂深处筑牢坚固堤坝,做到激浊扬清、化风成俗,进一步转作风、树新风,做良好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弘扬优良学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要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優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推动历史文化研究,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学思践悟促进知行合一。要牢固树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严谨治学态度,执着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精神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追求,努力成为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家、大师,推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学术精品。

大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学术研究中,调研是检验知识和生产知识的重要方法,是践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性”的必由之路。推动历史文化研究走深走实,必须磨炼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要坚持高标准开展调查研究,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调查研究工作,强化“四力”开展调研,即增强脚力,深入基层一线感知实践、了解鲜活经验;增强眼力,提升观察、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脑力,纵横比较、辩证综合分析问题;增强笔力,及时梳理、提炼总结。同时,在调研中还要注重收集社情民意,运用专业分析方法发现问题背后的作用机制,为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参考。

恪守自律底线。要在学深悟透中不断筑牢严于律己的堤坝防线,始终牢记道德责任和学术责任。在道德领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始终坚守是非观念和社会良知;在学术领域严格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坚决抵御学术腐败的侵蚀。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坚守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崇德向善、守正创新、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真正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

以学促干,多出精品力作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做到学以致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务实求效,多出“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学术精品,以学术研究新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

做好宣传普及。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研究的宣传普及作用,主动走出象牙塔、故纸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传宣讲,把厚本子讲薄、把深道理讲浅,用真理之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真理之力掌握在群众手中。要努力把学问写在江淮大地上,写在群众心坎里,不断激发和催生江淮儿女向上向善的追求、创新创造的活力,汇聚践行新思想、激励新奋斗的磅礴力量。同时要立足学术优势,做好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工作,讲好安徽故事,创作更多富有时代气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及佳作,让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迸发出新活力。

推动文化强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安徽历史文化研究者要坚定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大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安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资源丰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和昂扬奋进的当代文化,这些人文资源禀赋和优势,为推动新时代安徽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要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重大课题攻关,构建彰显安徽悠久而厚重的文化素材和标本体系,深入挖掘安徽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共安徽历史,积极研究和传播红色文化,不断阐释好、弘扬好安徽红色文化。集中力量推出更多具有理论分量、思想含量、话语质量的学术成果,努力打造“皖字号”标志性成果,推动安徽哲学社会科学“成高原起高峰”,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服务中心大局。回答时代课题、服务发展大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在。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要充分发挥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人才荟萃、专业优势明显的特点,从“全国”“长三角”两张地图中找坐标、谋发展,加强对“安徽实践”的总结、“安徽特色”的提炼、“安徽经验”的提升,在重大经验总结中提高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水平,并对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作出符合中国实际、时代要求、安徽特点的正确回答。(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安徽特色历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