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缠腰,腰盘龙”,这不是演杂耍,不是看马戏,而是在说一种连呼吸都会痛的病。此病古书中多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有云:“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垒垒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之干者多痛。”《外科大成》中说:“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积,流入膀胱而缠带脉也。”它可以长在腰部,或肩膀、前胸、后背,甚至头面部和四肢,以成条成带成片之势蔓延,这便是带状疱疹,一种影响神经和皮肤的感染性疾病,典型症状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它带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痛,曾看到有话题——“超90%的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前三,由此可见,这种痛带来的恐惧恐怕是直抵灵魂深处的。
带状疱疹和水痘都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这种病毒经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随血液播散到全身。水痘的主要好发人群为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很多患者首次会以水痘形式发病,皮疹先发生于躯干、头部逐渐扩散至面部,最后四肢。通常躯干皮疹较多,四肢及面部较少,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刚开始为粉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丘疹,再经数小时变成疱疹,疱疹基底部有一圈红晕。但是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治也能好,整体病程1~2 周,所以除了出痘的时候难受外,感觉并不可怕。需要注意的是,若孕妇罹患水痘,其胎儿可能被感染,并导致胎儿畸形。多数患者痊愈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获得持久免疫力,但是病毒却留下了,长期潜伏在人体感觉神经节内,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伺机而动。当机体由于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低下时,体内潜伏的病毒就会被激活,病毒从神经节沿着感觉神经到达支配的皮肤内进行复制,产生疱疹。同时被病毒侵犯的神经会产生炎症甚至坏死,引发神经痛。所以带状疱疹的发生,就是这些早已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再次激活导致的。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驱期、疱疹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状期。多数患者在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后,疼痛和其他不适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达到临床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会经历第四个阶段,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疱疹消退了,还是感觉那么疼。
目前国内外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尚未统一。国内学者多认为是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持续超过1 个月的疼痛,而国外学者则认为它应该被定义为皮疹发作后持续超过90 天的疼痛。在我国,数据表明29.8%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展为疱疹后神经痛,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它和三叉神经痛并称为“疼痛之王”,患者可呈持续性烧灼痛伴感觉过敏,或阵发性刺痛,疼痛程度不一。局部皮肤正常刺激时即可诱发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显著临床特征。严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导致睡眠障碍、抑郁、体重减轻、慢性疲劳和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严重程度与皮疹形成前是否存在疼痛、皮疹严重程度、炎症反应、年龄和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根据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的解读,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治疗,强调要进行临床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从带状疱疹急性期就要进行干预,并针对不同时期疼痛的发生机制,给予连续、针对性的治疗,数管齐下,以达到控制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急性期药物治疗:发病后最好72 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无需考虑发病时间,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针对急性剧烈疼痛的症状,口服止痛药物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一般轻中度疼痛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消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胶囊等;中重度疼痛可选择曲马多、阿片类镇痛药物等。此外,提高免疫药物如干扰素、胸腺素等也可应用。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神经阻滞、微创介入疗法、物理疗法、精神心理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神经阻滞治疗常用局部麻醉药加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注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神经射频、电刺激等进行神经调控,达到控制疼痛的效果。物理治疗包括激光、电疗、冲击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等。对伴有严重焦虑和恐惧的患者,需要重视心理干预。此外,传统医学辨证施治,中药、针灸、电针、拔罐、火针等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具有独特的疗效。
截至目前,多国均有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疫苗可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社会及经济成本。我国已经于2020 年6 月批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正式上市。且我国发布的《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明确推荐年龄在50 岁及以上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临床上也认为带状疱疹疫苗对于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它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即使接种后仍发病,其疼痛等临床症状也会明显减轻,所以被视为“一级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