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英贤 林作华 黄海波 汤权灿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常见致病因素包括摔倒、撞击、车祸等[1]。由于股骨作为整体骨骼承力重要环节,极易受内外在因素影响而出现损伤,对于老年人而言,其自身骨骼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在间接外力作用下出现骨折[2]。骨折发生后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且伴随活动受限情况,对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建立切口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确保预后恢复,能够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3]。但手术中不同固定措施可取得不同治疗效果,结合老年人自身情况,有必要选取更为合理有效的固定措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促使患者预后尽快恢复[4]。本院就9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钢板内固定、PFNA 固定、PFBN 固定等措施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2022 年收治的9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A 组、B 组、C 组,每组30 例。A 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9.5±3.4)岁。B 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9.6±3.2)岁。C 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9.4±3.5)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5];②均同意接受手术治疗;③明确研究主题并自愿参与;④年龄均≥60 岁。
1.2.2 排除标准 ①抗拒或抵触手术治疗;②合并手术禁忌证或血液系统疾病;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受损。
1.3 方法
1.3.1 A 组 患者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引导患者取仰卧位,臀部患侧垫起,常规麻醉后于股外侧大粗隆上建立2 cm 纵形切口,缓慢向下延长切口,切开阔筋膜及股外侧肌肉,充分显露骨折端,营造有利术野,骨折部位尽可能对准解剖位。将准备好解剖钢板放置于股骨上段外侧,确保骨折端复位良好后进行固定。再次透视确保无误后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伤口。
1.3.2 B 组 患者采用PFNA 固定治疗。术中骨折部位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闭合部位,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定点5~10 cm 建立5~7 cm 切口,逐层切开并分离臀中肌和臀小肌,以大粗隆定点中央为髓内钉进针点,插入髓腔导针,透视下使观察导针置于髓腔中央,采用开口器打开股骨近端皮质,选择合适规格PFNA 主钉沿着导针插入,确保导针前倾方向与股骨颈前倾方向15°一致。使用电钻将导针旋转向下,直至股骨头关节面下5 mm 左右,在C 型臂透视下观察导针位置,确保导针正位于股骨头、股骨颈中央略微偏下部位,采用空心转头进入股骨头正中央,选择比导针略短0.5 cm旋转刀片,空心钻头沿导针打开股骨外侧皮质,将旋转刀片连接插入器,使用锤子轻轻锤击使其直至底部,顺时针旋转插入使其PFNA 旋转刀片压缩骨折端并处于锁定状态。在远端定位杆引导下转孔并拧入远端锁定螺钉,最后与主钉尾部拧上尾帽,固定良好后观察复位情况,在满意后缝合切口。
1.3.3 C 组 患者采用PFBN 固定治疗。引导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成功麻醉后在透视机下牵引复位,常规消毒铺巾后于患者患侧股骨大转子延长线及髂前上棘水平连线交点处建立3 cm 切口,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与大转子尖前方约2 cm左右位置沿着髓腔打入1 枚导针,透视后采用开口锥做开口处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安装合适长度的PFBN主钉,插入髓腔后在透视机观察下降髓内钉插在合适位置,位置满意后安装加压螺钉导向器,后打入1 枚导针,对导针方向、长度情况进行调整,置入合适长度的主加压螺钉。完成后安装近端横钉导向器,置入1 枚合适近端交锁螺钉,使其能够与主加压钉成角进行锁定。安装导向器,置入1 枚合适远端横钉,在透视下对固定和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确保复位及固定满意后安装尾帽。最后清点手术器械及纱布等物品后开展冲洗工作,冲洗完成后关闭伤口,给予无菌敷料包扎完成手术。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术后2 个月开展随访,对比三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FMA-LE评分、Holden 分级、Harris 评分。
1.4.1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根据本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量表进行评定,优:评分>90 分,表明关节状态及患者状态良好,恢复至正常水平;良:评分60~90 分,表明患者经治疗骨折端有效修复;差:未能达到以上标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2 下肢运动功能 采用FMA-LE 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 分,分值越高表明下肢运动功能越好[6]。
1.4.3 步行功能 采用Holden 功能性步行分级法评定步行功能,分为0~5 级,级别越高表明步行功能越好[7]。
1.4.4 髋关节功能 采用Harris 评分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分值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越好[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 C 组治疗优良率高于A 组、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优良率高于A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C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 组、B 组,B 组低于A 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C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 组、B 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 组、B 组;且B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 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表3 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注:与C 组对比,aP<0.05;与B 组对比,bP<0.05
2.4 三组治疗前后FMA-LE 评分、Holden 分级、Harri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三组FMA-LE 评分、Holden分级、Harri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 组FMA-LE 评分、Holden 分级、Harris 评分均高于B 组、A 组,且B 组高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治疗前后FMA-LE 评分、Holden 分级、Harris 评分对比(,分)
表4 三组治疗前后FMA-LE 评分、Holden 分级、Harris 评分对比(,分)
注:与C 组治疗后对比,aP<0.05;与B 组治疗后对比,bP<0.05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群体常见骨折类型,多由间接外力因素导致。骨折后可出现疼痛、肿胀及压痛表现,严重者伴随不同程度活动能力丧失,由于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受损后易出现髋内翻或移位复合情况,影响患者预后正常行动及生活[9-11]。据临床资料[10]记载,该类型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导致,包括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外展或内收,部分可由撞击因素导致,经影像学诊断可见骨骼骨折表现。目前临床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建立切口对骨折端进行修复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属于有创行为,术中操作可一定程度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尤其是术中固定操作[12]。
以往临床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多采用钢板内固定,通过置入钢板来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和固定,为骨折端修复营造有力条件。但钢板固定属于异物植入,手术操作过程中可损伤患者正常组织,且部分患者存在并发症风险,导致疗效无法满足患者需求[13-15]。近年来,随着科技及医疗水平不断提升,PFNA 作为一种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被应用于临床,其固定系统的力学轴线比较贴近于人体中心,能够有效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几率,并且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在抗剪力方面固定效果显著[16-18]。PFBN 则是一种国内领先的新型内固定系统,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传统钢板内固定及PFNA 固定治疗措施。临床指出,PFBN 是在张英泽学者的“三角稳定结构”原创专利和张殿英的“杠杆平衡重建”理论上共同研发的内固定系统,在手术中能够为股骨近端止点位置恢复效果提供保障,且在术后恢复期有效提供固定作用,避免内翻畸形、固定断裂、退钉等不良风险发生[19,20]。手术操作中采用该固定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操作事件,一定程度减少手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损伤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患者术中采用PFBN 固定治疗,术后并未出现并发症,且C 组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B 组的73.33%及A 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手术情况来看,C 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均控制在较低范围,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证实PFBN 内固定可促使疗效得到提升。从预后角度来看,C 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髋关节功能等均恢复良好,进一步证实PFBN 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BN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PFNA 及钢板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对其预后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