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娟 陶燕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深静脉腔中血液凝结,管腔因此出现阻塞,发生静脉回流障碍,诱发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妊娠期静脉血栓发生率达0.12%[1]。妊娠期人群与同龄人群进行比较,前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高出后者4~5 倍[2]。因受多个风险因子干扰,近年静脉血栓的病死率和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此类风险因素主要包含产后阶段、口服避孕药、高龄、恶性肿瘤、创伤、手术等。临床在预防和控制深静脉血栓病死率和发病率时,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但因此类药物会增加大出血风险性,也对抗血栓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局限性[3]。除药物预防之外,物理方式也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特别是针对存在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4],其效果非常理想。循序减压弹力袜、足底泵均为近年临床常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物理方式[5]。循序减压弹力袜即医用弹力袜,此产品对静脉血液回流到人体心脏有促进作用。足底泵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动静脉泵原理而进行,模仿人体生理性足泵过程而制备的产品,可有效提高腘静脉血流流速,进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目的[6]。目前,循序减压弹力袜、足底泵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观察在妊娠期孕妇护理中,循序减压弹力袜与足底泵联合应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7 月收治的132 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纳入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下肢无异常,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干预前均未服用对体内血液造成影响的药物;均可正常配合此次研究方案。排除条件:存在感染症状者;存在明确抗凝治疗指征者;合并血液性疾病者;以往存在静脉血栓栓塞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先天性血管畸形者;既往存在血管手术、介入治疗者;以往确诊血栓栓塞性疾病或VTE 疾病者;中途脱离研究者。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 例。对照组年龄23~38 岁,平均29.65±1.02岁;经产妇31 例,初产妇35 例;妊娠周期24~35周, 平均31.21±1.02 周; 体质量42~125 kg,平 均85.32±1.02 kg;BMI 16.35~44.24, 平 均29.65±1.02;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8 例,合并糖尿病21 例,合并血小板减少10 例。观察组年龄22~39 岁,平均29.51±1.03 岁;经产妇33 例,初产妇33 例;妊娠周期24.21~35.25 周,平均31.54±1.01周;体质量43~126 kg,平均85.69±1.06 kg;BMI 16.58~44.21,平均29.58±1.06;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7 例,合并糖尿病20 例,合并血小板减少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各研讨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至妊娠分娩时,护理措施如下。
(1)综合评估其状况:孕妇入院后,护士需与其一对一交流,询问、记录其基本资料、妊娠状况,以及对自身饮食习惯、对妊娠的认知等。并介绍医院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视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机制和原因、预防方式、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性等,以及预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其短时间对妊娠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所认识,融洽与孕妇之间的关系,以便后期实施护理干预。同时,按照所掌握的生活质量、疾病状况、体征指标等评估孕妇自我管理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做出个体化评估,根据实际状况制订护理干预方案,能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常规护理:①环境方面。护士需积极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尽量在非睡眠阶段实施护理干预,保证其睡眠状态良好。②饮食方面。叮嘱其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山药、苹果、火龙果等,避免发生便秘。③各护士认真落实护理准则,为孕妇提供护理时需做到轻、准、快,尽量降低其痛苦度,预防发生生理性疼痛,进而影响其孕妇自身精神状态,干扰护理配合度。④心理护理。针对存在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的孕妇,需及时实施心理疏导,确保其放松身心,提升护理配合度。⑤加强监测。护士做好巡查,密切监测其病情和体征指标,如下肢肢体末端皮肤温度、双下肢周径、下肢皮肤颜色等,特别是存在高危因素者,叮嘱其自行观察护理、用药后体征变化等,一旦异常,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3)妊娠期呼吸运动干预:护士需指导孕妇妊娠期每日进行深呼吸运动,深吸气后,慢慢呼气,每组8 次,每日4 组。并亲自示范怎样咳嗽,确保孕妇掌握正确咳嗽方式,并进行练习,确保咳嗽中不会发生心慌、疲劳。
(4)妊娠期下肢运动干预:①主动运动干预。护士需指导孕妇背伸和跖屈双脚趾关节,再反复做脚趾散开的动作。其次,需主动转动踝关节、跖屈运动和背屈运动踝关节,有效收放运动腓肠肌。屈伸运动膝关节,控制屈伸角度<30°,并量力而行。再有效主动收放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臀大肌。每次运动均需缓慢进行,各动作重复10 次,主动运动频率为每日3次。运动中,护士需从旁监督和指导,尽量将锻炼速度放慢,以免运动力度过大而出现意外状况。②被动运动。仰卧,伸直双腿,护士协助其抬高双腿10 cm,轻放后动作需重复4 次。同时,也需被动跖屈运动、背伸运动、转动训练踝关节。从远而近地按摩下肢腓肠肌肌肉。被动屈伸膝关节时需保证动作慢和轻,一旦出现不良状况,及时停止。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循序减压弹力袜联合足底泵预防护理,护理干预至妊娠分娩时,具体措施如下。
(1)循序减压弹力袜应用:①合理选择弹力袜。弹力袜包含短袜和长筒袜,短袜处于人体膝下3.0 cm,长袜处于人体腹股沟下3.0 cm 部位,相对比长筒袜,短袜调整更为便利,且舒适度更高。若孕妇大腿合并曲张或大腿周长>60 cm 时,则采用长筒袜,反之则选用短袜。尺寸方面:测量孕妇小腿腓骨和脚踝部位,按照测量结果确定合适尺寸的弹力袜(国械注许20162090408、S 型、M 型、L 型、XL 型、XXL 型),若测量结果处于两型之间,则尽量选用尺寸偏小的。指导孕妇穿戴方式,把弹力袜袜筒进行翻转,协助孕妇把脚伸入袜头部位,再反向翻转袜筒,直至袜筒拉直舒宜位置。均为白天穿戴,夜间休息可取下。②弹力袜穿戴注意事项。科室需将有关弹力袜穿戴的注意事项制备为小卡片发放给各孕妇,发放时需由护士向孕妇进行口头讲解,即明确告知其早上起床时穿戴弹力袜,在穿戴前需保持腿部干燥,定期修剪指甲。干燥季节,做好皮肤保湿,避免脚后跟龟裂。穿戴时保证袜跟位置正确,密切观察和记录腿部状况,包含足背动脉搏、皮肤颜色、皮肤温度等。每晚睡前可把弹力袜脱下,用中性肥皂进行清洗。
(2)足底泵预防:足底静脉泵(深圳普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Airpro-6000)治疗,用充气袋把足部后包裹住,连接空气脉冲发生器,快速把气袋进行放气和充气,每20 s 进行一次循环充气,下次脉冲来前,足底静脉丛则可重新充盈。每日早晚各1 次,每次30 min。
(1)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西门子Acuson 型)进行检查而确诊。IV 度:下肢明显肿胀,无法站立,体温增高,肢体皮肤苍白;III 度:体温达40 ℃,寒战;II 度:肢体肿胀突出、疼痛,合并低热、运动受限;I 度:肢体无肿胀,轻微疼痛[7-8]。统计下肢静脉发生肿胀患者的例数并进行比较,I~III 度均为发生深静脉血栓。
(2)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西门子Acuson 型)测得股静脉血流量(BF)、平均速度(Va)、股静脉血流峰速度(Vp),检测时探头与股总静脉之间45°~60°夹角,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3)凝血指标:采集各孕妇护理前、护理后静脉血4 ml(空腹),抗凝处理,离心(10 min,3000 r/min),分离血清,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得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4)护理满意度:用孕产科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包含非常满意(80~100 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 分),孕妇根据此次接受的护理干预自行打分即可。
(5)生活质量:用健康查简表(SF-36)[9]判定,包含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方面、活力、总体健康、机体疼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等方面,各项0~100 分,得分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理想。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循序减压弹力袜联合足底泵预防护理后,观察组孕妇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2%,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孕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BF、Va、Vp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孕妇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Fib、D-D 低于对照组,APTT、PT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凝血指标比较
接受循序减压弹力袜联合足底泵预防护理后,观察组孕妇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孕妇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孕妇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病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0]。女性在妊娠期时,机体血液呈1 生理性稀释,但也处于高凝,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此生理改变的目的在于降低女性分娩时出现危险性,但同时也会加大血栓形成危险性[11]。目前认为,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诱发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12],妊娠为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可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数据显示[13],大约10%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此后5年内会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而有关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统计报告[14-15],英国孕期和妊娠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大约为0.107%,澳大利亚发生率<0.2%,加拿大发生率大约为0.175%。目前我国对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调查报告仍少见。世界范围内,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大约为千分之1~2,此也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16]。同时,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率高,尤其是再次妊娠时,其复发率达4.27%[17]。女性妊娠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表现无特异性且多样,病情隐匿,临床漏诊概率非常高,出现深静脉血栓后,栓子易脱落诱发肺栓塞,严重者会出现猝死,对母婴安全和孕妇自身生活质量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威胁。
护士作为临床的一线人员,在疾病治疗、预防等方面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8]。一直以来,临床在治疗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上,主要采用药物抗凝和常规护理,抑制血栓形成,如可供选择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等,但也存在严格的用药指征,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需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出血倾向[19]。同时,药物预防也可能会对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此也为不少孕妇在服用药物时出现的主要担忧。因此,物理预防方式则得到了重视。物理预防主要采用加压弹力袜、间歇性气压装置等,让肢体静脉回流得到促进,压迫到下肢小腿肌肉,加快静脉回心速度,进而降低血栓生成概率[20]。本研究中采用了循序减压弹力袜联合足底泵的护理模式,结果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循序减压弹力袜联合足底泵的护理模式在预防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中效果好。循序减压弹力袜利用机械支撑力度,加大静脉血流速度,降低静脉内径和下肢水肿,让静脉瓣膜功能得到恢复。目前,已有多名学者[21-22]均证实了循序减压弹力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尤其适用于术后。人体在直立状态下,大约30~40 mmHg 外部压力才可明显减小腿部静脉直径,但若让踝部静脉完全闭合,仰卧状态下则需压力20~25 mmHg,坐位状态下则需外部压力50~60 mmHg[22]。此次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压迫其下肢静脉,压力大约为23~32 mmHg,且从下肢踝部至大腿存在压力梯度改变,满足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在缓解下肢水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效果较好。同时,联用的足底泵则通过模拟人体负重行走状态下的生理静脉系统原理,包含专用脚套和可膨胀的足底缓冲器构成,连接压力泵和软管。足底泵充气所带来的压力则对足部局部静脉产生压迫,让腿部和脚步静脉循环得到促进,加大静脉血流速度,进而降低静脉中血流瘀滞,减小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研究显示[23],诱发深静脉血栓的直接诱因为血液异常凝固和血液流动不畅,而此次将循序减压弹力袜与足底泵联合使用,则可将血液异常凝固和血液流动不畅的问题逐一解决,进而发挥出双重优势,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此外,观察组孕妇下肢血流速度、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D-D 为评估机体纤溶酶活性和凝血酶的指标,此指标异常增高,则提示机体纤溶系统激活,频繁降解纤维蛋白,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机体高凝。Fib 有聚合效果,此指标增高,则提示血浆黏度明显增高,血流动力学出现变化,损害内皮细胞,加大血栓形成危险性。循序减压弹力袜主要作用在于人体在行走时,肢体肌肉和弹力袜产生的弹力两者共同对组织和血管进行按摩,协助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避免下肢血流淤滞。加用足底泵,此产品通过充气气囊环形按压,逐步呈现压力梯度,在放气、膨胀、充气中,把淤滞静脉血和淋巴液推至血液循环中进行有效循环,有累积挤出、方向性、渐进性的效果,进而促进恢复凝血功能,改善下肢血流状态,预防下肢血栓。因此,孕妇下肢血流速度和凝血指标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随之也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孕妇生活质量,此两者之间有直接关联。
综上所述,临床在预防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可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联合足底泵的护理模式,对孕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凝血指标的改善效果更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而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孕妇妊娠期生活质量。本研究由于观察时间较短,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还需延长观察时间,深入研究。